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桐城派散文英译研究述论

时间:2024-08-31

钱灵杰,操 萍

(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安庆 246001)

桐城派散文英译研究述论

钱灵杰,操 萍

(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安庆 246001)

桐城派散文英译活动的研究与我国政府大力推进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相契合。通过桐城派散文英译成果的梳理,总结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今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期提高桐城派散文英译质量与海外传播效果,补充中国古典艺术散文英译的短板,深化典籍英译的研究。

桐城派;散文;英译;研究述论

桐城派崛起于清康熙年间,衰亡于民国初年,是清代文坛最有影响的散文流派。就文学主张而言,桐城派秉承程、朱道统,尊崇秦汉及唐宋八家文统,提出“义法”说、“神气”说、“义理考据辞章”说、“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说以及“阳刚阴柔”说,由此形成了系统的文章学理论。就创作实践而言,桐城派古文家既保持相对一致的流派特色,又具有各自鲜明的艺术风格,他们的散文创作无论说理、叙事、言情、写景,均以文从字顺、清通驯整、精严雅洁为特色,成为一代文章正宗,是中国古典艺术散文的阶段性代表。研究桐城派散文英译活动与我国政府大力推进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相契合。本文试图在概述桐城派散文英译成果的基础上,发现相关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提出今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期有助于提高桐城派散文英译质量与海外传播效果。

一、桐城派散文英译研究概述

桐城派是我国文学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文派,近百年来对其评价却几多反复。综观桐城派散文英译历程可以发现,学界对桐城派的总体评价影响了桐城派散文英译活动。五四运动时期,随着“桐城谬种”、“选学妖孽”的呼号,桐城派轰然倒地。20世纪30年代,学术界有所反拨、有所肯定。随着胡适、姜书阁等学者逐步纠正五四时期对桐城派的全盘否定态度,学界开始实事求是地评价桐城派的创作成就,桐城派散文英译活动也由此开始。1937年,西方小品文研究专家毛如升翻译了桐城名家戴名世的史传散文《乙酉扬州城守纪略》,发表于该年《天下》月刊第4卷第5期。除此以外,他还陆续译介了戴名世的《纪老农夫说》、《说梦》、《古樟记》、《邻女说》、《穷鬼传》、《游浮山记》、《一壶先生传》、《讨夏二子撇》、《意园记》等人物传记、山水游记、讽喻杂文和生活小品共9篇,最早向西方读者展示了桐城派先驱的散文成就,凸显出中西文学交流的双向性。20世纪40至60年代,政治左右学坛,桐城派再次被冠以“反动”之冕而打入冷宫、少人问津。由于学界对桐城派的批判与否定之风居于主导地位,桐城派散文英译活动也因此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停顿。

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1978年以来,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桐城派,桐城派研究也逐渐成为显学,其广度与深度前所未有。此后,随着桐城派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逐步得到认可,桐城派散文英译成果也日趋丰富,主要见于以下四种出版物:一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在内地出版发行的“一百丛书”,其中《中国历代散文一百篇》收录方苞《狱中杂记》和《左忠毅公逸事》、刘大櫆《游万柳堂记》、姚鼐《登泰山记》、梅曾亮《书棚民事》、黎庶昌《卜来敦记》、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英译文7篇,《中国历代短简一百篇》收录方苞《与程若韩书》和姚鼐《复钦君善书》书信体散文英译2篇,译者均为谢百魁,上述译文有多篇后来编入《明清文选》汉英对照本;二是国家重大翻译出版工程《大中华文库》,其中王宏、张顺生英译的《明清小品文》收录了戴名世《鸟说》、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刘大櫆《游万柳堂记》、姚鼐《登泰山记》与《游媚笔泉记》、管同《游西陂记》、梅曾亮《游小盘古记》英译文7篇;三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译丛》(Renditions)杂志,该杂志自1973年创办至今共刊发桐城派散文英译作品12篇,包括夏志清翻译的方苞散文《与王昆绳书》、D.E.Pollard翻译的方苞散文《狱中杂记》与薛福成散文《出使四国日记》、朱文长翻译的方苞散文《左忠毅公逸事》、Frederick Tsai翻译的姚鼐散文《与经孙书》、Janice Wickeri翻译的曾国藩散文《与弟书》、朱志瑜翻译的薛福成散文《答友人论禁洋烟》与林纾散文《析廉》、《湖心泛月记》、《湖之鱼》、《簉室楊宜人》以及孔慧怡翻译的薛福成散文《观巴黎油画记》;四是汪榕培组织翻译的《中国古典游记选译》,其中包括方苞的《游雁荡山记》、姚鼐的《登泰山记》、刘大櫆的《游三游洞记》及梅曾亮的《游小盘古记》等游记作品。目前,虽然未有专门的桐城派散文英译本问世,但已译的几十篇散文均为桐城派名家名作,能够代表桐城派初创、承守、中兴、复归等各个发展阶段的风貌,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较为充足、合理的语料。

二、桐城派散文英译研究现状及问题

截至2016年9月,尚未发现国外学者有关于桐城派散文英译的专门研究。目前国内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十分有限,主要有三类。一是有关桐城派散文译者的研究。通过研究特定译者的社会背景、文化渊源、价值取向、审美标准、知识结构等,探讨其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应用以及译本的最终生成。严慧分析了毛如升译介桐城派散文的动机,认为译者对戴名世散文的解读和译介反映出五四以后中国知识分子所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同时,由于毛如升熟稔中英散文文体特征,故能取法英国随笔,其译文“质朴洗练、传情达意”[1],增强了西方汉学界对中国清代散文的认识。二是针对桐城派散文英译作品的批评性研究。李洁选取了90篇中国古典艺术散文为样本,通过对比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以及同一原本的不同译本,分析了散文英译的审美沟通模式和策略[2],其中涉及桐城派散文英译6篇。三是中西文学交流史或翻译史的研究中涉及桐城派散文英译研究。黄鸣奋以历时的方式叙述了中国古典散文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历程,涉及对桐城派代表作家姚鼐散文英译情况的介绍[3],但行文不多。汪榕培、王宏在概述中国古典散文英译历程时,将桐城派散文视为古典散文创作之典范,指出存在“记叙散文”与“议论散文”译作数量失衡的现象[4]。

总体上看,与先秦诸子、两汉魏晋、唐宋八家散文英译研究相比,桐城派散文英译研究成果比较零散,缺乏专门论述。就译者而言,除毛如升以外,其他译者尚未得到重视,对译者主体性的分析不够充分;就译作而言,已有研究范围比较狭窄,微观层面分析不够,且大量译作尚未进入学者研究视野;就译介环境而言,现有论述大多仍停留在史料搜集与译作罗列层面,未能结合特定社会文化语境分析桐城派散文英译活动的阶段性特征。作为中国文学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桐城派散文英译有待专题研究,有必要系统梳理桐城派散文英译历程,评价现有译本的翻译质量并总结规律,切实提高中国古典艺术散文对外传播的有效性。

三、桐城派散文英译研究思路与方法

对桐城派散文英译开展研究的主线有两条,一是对桐城派散文英译活动做历史、功能和文化的描述,注重探讨文本之外的制约因素,如翻译动机、背景环境、翻译策略选择的文化动因、译作发表、译文传播接受以及社会影响等;二是对桐城派散文英译作品做具象分析,研究不同散文作品英译个案,关注其表现形式、语言特征及文体特征的转化机制。总体说来,桐城派散文英译研究可以通过深入解读桐城派散文翻译作品,全面了解代表性译者的生平著述,从翻译主体、翻译客体、翻译环境等方面,专题研究桐城派散文英译。

首先,从桐城派散文英译主体研究层面看,一方面,有必要关注译者这一狭义的翻译主体,分析毛如升、谢百魁、夏志清等十余位译者对源语文本的主观阐释和对译语文本的积极构建,考察译者主体性在译文中的彰显。另一方面,可以将作者与读者纳入广义翻译主体的范围,结合阐释学理论,分析译者与作者和读者视界融合的过程,考察桐城派散文英译中的译者主体间性。

其次,在桐城派散文英译客体研究层面,因桐城派散文作品秉承桐城派特有的文章学主张,故而其英译必须考虑文章学传统,达意之外还要传递文章精髓。研究可以结合中国文章学理论,讨论桐城派散文译作和原文在意义、文体、气势上的契合,对翻译过程和译文质量进行检验,考察译文是否做到“义合”、“体合”、“气合”[5]。

最后,由于桐城派散文英译活动多发生于文化转型时期,有明显阶段性特征,因此有必要进行桐城派散文英译环境研究。可以运用翻译研究领域的多元系统理论和操纵改写理论,分析影响桐城派散文作品英译的外部因素,考察特定社会历史语境与文化空间对桐城派散文英译的影响,着重讨论文化转型与桐城派散文英译的关系。

就方法而言,考察桐城派散文英译活动首先可以借助实证研究法,注重系统搜集并考察有关桐城派散文英译的中英文史料、译本、译论以及译作序跋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翻译环境与翻译效果,结合桐城派散文翻译活动的历史文化语境分析译作和译者;其次可以运用分析比较法,通过细读桐城派散文英译作品,对比分析原作和译作以及同一散文的不同译本,研究翻译策略与特色;同时也可以综合运用跨学科研究法,利用翻译学、阐释学、文章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桐城派散文英译活动,重点是回归翻译的文章学传统,运用中国文章学理论检验桐城派散文翻译过程与质量,总结英译原则、程序、方法和策略,以丰富中国古典艺术散文英译研究成果。

四、结语

桐城派散文是我国地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译介与传播效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学典籍的国际影响。以译者、译作、译事、译论为维度,梳理桐城派散文英译相关史料,以此为基础解析阐释相关翻译现象,可以拓展典籍英译史研究。在综合运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桐城派散文英译的基础上,回归翻译的文章学传统,将中国文章学理论跨界运用到翻译研究中,尝试以此为纲构建中国古典艺术散文翻译批评纲领,有利于改善中国传统译论的失语症。注重研究桐城派散文英译的原则、程序、方法和策略,有助于从方法论维度指导翻译实践,补强中国古典艺术散文英译这一相对薄弱的环节。此外,探讨如何从文学性层面提高散文典籍英译的质量和效果,可以突破西方读者关注中国散文典籍哲学性、思想性的局限,增强其对中国古典散文文学性的认识。

[1]严慧.超越与建构——《天下》与中西文学交流(1935-1941)[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132.

[2]李洁.琴声何处不悠扬:中国古典艺术散文英译的审美沟通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

[3]黄鸣奋.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129.

[4]汪榕培,王宏.中国典籍英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22.

[5]潘文国.译文三合:义、体、气——文章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93-101.

A Literature Review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Tongcheng School Prose

QIAN Lingjie,CAO P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Anhui,246011 China)

The Tongcheng school prose represent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Chinese artistic essays and related studies on its English translation are in accordance with Chinese culture going global,a strategy strongly advocat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ased on a surve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Tongcheng school prose,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present studies and pro⁃poses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accordingly,hoping to improve English translation quality and the overseas effects of the Tongcheng school prose,overcome the deficiency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artistic essays and deepe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classics.

the Tongcheng school;prose;English translation;literature review

H315

: A

: 2096-2126(2016)06-0086-03

(责任编辑:刘婧)

2016-10-19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安庆师范大学英语专业”(TS12154);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桐城派散文英译研究”(AHSKQ2016D118)。

钱灵杰(1984—),男,安徽宣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