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郭珍磊,尹晓娟
(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一系,安徽蚌埠 233000)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研究
郭珍磊,尹晓娟
(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一系,安徽蚌埠 233000)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和责任担当不足的问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以及个人成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的现状及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提出构建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为主线,强化社会责任担当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提升策略。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社会担当;构建策略
针对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问题,2015年,安徽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将“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学分应单独设立”,各高校从2015级新生开始,要将社会责任教育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校期间每位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顺利毕业。在全国范围内,安徽首次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以学分认定的方式纳入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全国上下面临着新形势、新常态的挑战,各行各业的人群都需要有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勇于担当起社会责任,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的社会责任担当态度,是每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立则国家立,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需要勇敢的肩负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使命。
(一)社会责任担当的相关概念界定
“社会责任”是指个人或组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所需要承担的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职责。“担当”是指接受并负起责任。那么何为“社会责任担当”?社会学语境下的“社会责任担当”是指个体按照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来尽心尽力地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担当的内核,而担当是社会责任的外化,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担当是一个人的品质、态度、使命、能力、行动的统一体,一个人如果没有社会责任就无所谓担当,没有担当,社会责任就不可能得到践行。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
自古以来,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社会责任担当始终占据伦理道德的主导地位。以儒家的传统文化思想为代表,强调做人要敢于担当责任,为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贡献自己的价值。众多古代哲人都强调过社会责任担当的必要性,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舍我其谁”、“当仁不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这些思想都体现了儒家文化把社会责任担当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此外,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思想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社会责任担当的呼唤。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领会传统的文化精髓的同时,需要将社会责任担当付诸于实践。当代大学生要秉承先人之志,将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内化于心,形成强大的责任担当驱动力,外化于行,在社会实践中勇于履行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
***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民族复兴”,同时在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讲话时提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他们的社会责任担当表现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了一切。近百年前,大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角,证明了青年大学生有能力、有责任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担当起责任。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佼佼者,需要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大无畏的精神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敢于担当、能够担当、善于担当,成为民族的脊梁[2]。
(四)当代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
当前高校的大学生主要由90后构成,他们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思想上开放自由,追求个性,有较强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他们拥有着优越的成长环境,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倾向,主要表现为利己主义、实用主义,集体意识和国家意识淡薄,抑制着他们的成长成才。他们是否能够勇于担负社会责任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结合起来,关系着个人能否成长成才以及国家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取胜。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起来,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促进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敢于担当,勇于实践,奉献个人的才智,实现个人的成长成才。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的表现
1.社会责任担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强烈的,他们普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希望将自身的成长发展与服务社会统一起来。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乐于参加社会志愿服务,主动深入社会,了解民意,考察民情,渴望将自己的所学应用于社会,在担当中实现人生价值。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出现矛盾时,他们能够顾全大局,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的需要。他们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敢于在人民、集体和国家遇到困难之时勇于站出来,无私奉献。因此,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的表现是正确的,是受到社会认可的。
2.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淡薄
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个人中心倾向和功利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渐趋弱化。在人生价值取向上,部分学生追求享乐主义,强调及时行乐,思想堕化,没有理想和目标,重视个人利益轻视社会利益,强调索取,奉献意识淡薄;在道德行为上,一些学生缺乏诚信意识,言行失范,为了获得某些利益而弄虚作假,表现为考试作弊、骗取国家助学金等;在具体社会责任担当表现上,面对社会的需要,不愿意走出校园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在集体和他人需要时,对个人有利的就去付出,没有利益的事情避而远之,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淡薄。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缺失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负面效应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逐渐多元化,而社会的多元化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使得以追求利益为目标的取向冲击着当代学生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鱼龙混杂的网络虚拟环境乱象丛生,部分控制能力弱的学生,经不起负面信息的诱导造成道德滑坡,变得冷漠,责任心缺失。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西方的个人本位主义、实用主义等消极价值观念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他们的集体意识开始淡化,追求自身利益,功利主义思想盛行。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部分当代大学生长期受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开始变得浮躁,理想信念淡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逐渐淡化。
2.高校社会责任教育不足
高校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主要场所,虽然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和思政工作中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重视智育,轻视德育。高校普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能力的提高,强调考研率、就业率,而社会责任教育仅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辅导员的思政教育,致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效果不明显。第二,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轻视社会实践。当前高校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主要任务交给了辅导员和思政教师,由于二者时间精力的限制,社会责任教育仅停留在理论说教,忽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提高的重要意义,造成学生缺乏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社会责任教育缺乏监督约束机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的教育,高校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不能准确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社会责任培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最终降低了社会责任教育的效果。
3.家庭社会责任教育的缺失
隐性教育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家庭教育正是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之一,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具有隐蔽性和直接性,父母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受物质利益的驱动,一些父母从小就更加注重孩子的智育,忽视道德修养的培育,家庭教育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使得许多大学生面对社会需要往往以自身利益为中心,忽视他人和集体利益,轻视自身应担当的社会责任。此外,部分家长自身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不强,因此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家庭社会责任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他们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
4.个人对社会责任认识不明确
当代大学生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对社会责任担当缺乏应有的认知,将自己封闭于学校之内,埋头读书,不关心社会事务,更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没有考虑过担当社会责任以及如何担当的问题。自我认识的错位,使他们目空一切,以个人为中心,私利性和实用性强,自我意识的强化使得担当社会责任意识淡化,他们追求个人利益,忽视了集体和社会的需要。
(一)营造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的育人环境
环境在个人的成长发展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的思想和观念是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调节的结果。“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说明了环境对人产生的重要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需要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的氛围。
首先,在家庭环境方面,父母要提高自身修养,提升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给孩子树立好责任担当的榜样形象。转变传统的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思想,将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育纳入家庭教育的内容之中,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引导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勇于奉献个人的价值,认识到个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其次,在学校环境方面,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将社会责任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同时要改变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倾向,在新形势下努力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最后,在社会环境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净化市场经济环境,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倾向,营造浓厚的社会责任教育氛围,人人谈责任,人人有担当。此外,还需要不断优化网络环境,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中的作用。
(二)健全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体系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社会责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社会责任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大学生的担当意识,提升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提高大学生担当社会责任的能力,从而使社会责任担当成为大学生日常的自觉行为,为此高校需要进一步健全社会责任教育的体系。
首先,根据大学生的心智特点和高等教育规律制定社会责任教育阶段目标和培养方案,明确各年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其次,建立协同教育机制,落实责任教育制度[3]。教育主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以及家庭和社会共同建立起社会责任教育相关制度,明确各方的主要职责,确保责任教育得到监督和落实。最后,加强社会责任教育的系统化建设。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门的师资队伍,注重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教材的开发,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落实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实践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引导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淡薄的客观原因在于缺乏社会实践,不能深入社会,从而不能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因而很难深化对应担当的社会责任的认识[4]。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将教育的成果转化为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奉献个人价值,并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教育,从而提升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大学生只有在践行社会责任担当的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体检,服务基层群众,加深责任意识;还可以通过社会志愿服务的方式,到敬老院、福利院、社区等地服务需要帮助的人。因此,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和能力最有效和最直接的载体,高校需要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平台,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
(四)提升自身修养,提高担当能力
当代大学生,只有修炼好社会责任担当的基本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迎接时代的挑战,真正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当代大学生要学会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提升道德修养水平,将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为社会责任担当行为。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还需要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加强锻炼,掌握更多的技能本领,只有提高担当社会责任的能力,才能敢于担当、勇于担当、能够担当,从而实现担当的目标。
[1]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N].人民日报,2013-05-05(001).
[2]熊志强.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J].思想教育研究,2015(3):81-84.
[3]赵爽.提升大学生践行担当精神的教育高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4(24):34-35.
[4]张维满.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浅析[J].肇庆学院学报,2002(3):54-59.
A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Social Responsibility
GUO Zhenlei,YIN Xiaojuan
(First 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Anhui,233000 China)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y lack of the aware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responsibility to bear the problem,so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becaus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nd necessity to the future and destiny of the country,the nation and the individual.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sons of college students’social responsibility,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ain line to build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uts forward to the strategy to enhance aware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social responsibility;social duty;strategy
G641
: A
: 2096-2126(2016)06-0101-04
(责任编辑:刘婧)
2016-10-12
2016年蚌埠医学院人文社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医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BYKY16133sk)。
郭珍磊(1988—),男,安徽蚌埠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尹晓娟(1981—),女,安徽阜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