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南阳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
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张旭东
(南阳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
在地方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亟需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是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二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三是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提倡创造性。改革的具体举措应该包括,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贯穿全过程;强化选题指导,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多种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等等。
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
毕业设计(论文)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对学生专业学习综合性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学生通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不仅可以巩固和增进专业知识、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知识技能的提升和完善。各高等院校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一环节一贯重视,早在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中就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1]文件具体就如何加强管理和指导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悠久、积淀深厚,在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最近几年“高校转型”战略的提出,在那些以“应用型”为突出特色的本科高校里,传统的模式已越来越与社会实践和需要相脱节,亟需进行大胆创新和改革。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以培养教师和研究型人才为主,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该专业的毕业论文基本上以纯学术性的选题为主,大致可分成语言类、文学类、文艺理论类、语文教学教法类等几类,然后各类别下又可再细分,如语言类分成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类分成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分成中国传统文论、西方文论,等等,这些专业类别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度不够明显。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社会对本科基础性人才的需求相对来说逐步减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多数将不再从事师范教育和研究工作,而主要面向企业、党政机关、教育系统以外的事业单位等,从事文秘、管理、新闻、策划甚至是经济工作。社会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由传统的知识型、学术型,向具有更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转变。这种人才需求的转变必将“倒逼”毕业设计(论文)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和改变,传统论文写作中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研究轻应用的现象亟需改变。
从2010年起,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大力提倡和推进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性大学”转型,在同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行高校分类管理。而对于应用型新建本科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教育主管部门也开始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如教育部2012年发布的《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标准》中就提出,文科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有50%左右的选题与实践性、应用性挂钩。可以说,这些具体要求的提出,既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提出了具体的指标,同时也指明了进一步转型改革的道路和方向。
通过深入解读教育部相关文件和指示精神,结合多年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经验,笔者以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应该遵循如下原则和指导思想。
(一)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都确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路,强调在人才培养上,不仅注重基本知识和理论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如笔者所在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明确提出了崭新的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理论,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文学审美鉴赏能力,系统掌握文化传播或中文教育理论及相关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文化传播部门、学校、企业等相关单位从事文化宣传、新闻采编、教育教学、办公事务处理等工作。”
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变决定了作为重要环节的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应改革。由于更强调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所以毕业设计(论文)也更加强调“应用型”,即降低纯粹学术(理论)研究的比重,增加能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应用和实证研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关于何谓“应用型”人才这一问题上,学者和专家们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统一而固定的认识,但大致来说,它应包含如下几方面的内涵:一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不要求再做过深的理论探讨;二是知识面比较宽;三是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比较强;四是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强。
而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应用性”的内涵应该是,超越传统的纯学术研究和文本鉴赏评析模式,真正把研究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或者和人文社会科学周边的某些学科结合起来,进行交叉和综合研究,开创新的结合点。具体来说就是,指导学生系统整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思考,学会从事应用型科研,把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和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化创意项目等密切结合起来,和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三)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提倡创造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不同即体现在它对人才“能力”培养的关注。当然,“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2]。具体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传统的能力要求一般是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高的文学审美鉴赏能力以及语文教学能力等,但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除了要具备这些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社会适应性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创意策划能力、文学创作能力、处理公务行政问题的能力、新闻采访和编辑能力、综合创新能力等。
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应该从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入手,构建以上述能力为核心评价指标的毕业设计(论文)模式,为培养这些能力而提供多种方式供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贯穿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无论学生选择哪种具体模式,培养其“创造性”能力都应该是第一位的。创造性是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特点之一,所谓“创造”,就是要“无中生有”,要想出新方法、建构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毕业设计(论文)创造性的体现是多方面的,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是创造,使用崭新的研究方法是创造,作出大胆的研究尝试也是创造。对大学本科生来说,初次写作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要想达到理想的境界,或者说取得较大的创造性突破,是不大可能的,但一定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实际上,如果能够在某些方面(如选题、研究方法等)做到独辟蹊径或有所创新,就是很大的成功了。
近几年来,相关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线教师们对于如何与时俱进地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全面改革,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不错的经验和成就,笔者对这些成果进行了认真研读和总结,结合自身专业实际,提出如下改革措施,希望能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一)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所谓课程体系,指的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由相关学科知识和实践环节共同构成的知识系统,它的外在体现,是按照一定的科学标准所设置的课程框架。毕业设计(论文)这一教学环节当然需要相关课程的支撑,可长久以来人们对此重视不够,很少或根本没有开设与此相关的课程,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如文献检索能力、市场调研能力、选择正确研究方法的能力等都无法通过有效途径得到培养,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怎么解决此类问题?可行的做法是:如果既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开设此类课程,那么就可以通过举办诸如“文献检索”、“学术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写作”等相关专题讲座来进行弥补,并尽可能做到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此类课程。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流程和规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养成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能力。同时,还应该注重在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这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使学生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滴得到提升。此外,为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学科前沿,还可以在确保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主干课程的前提下,适当开设诸如经典导读、专题研究、审美文化、地方文化等突出研究和应用的新课程,以保证学术性选题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除了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优化,有效的经验还包括,创造性地将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实习(调研)报告、毕业论文等进行一体化指导,以各种形式的课堂研讨、小组学习、专题讲座为支撑,共同为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服务。具体操作流程大致是,在大一、大二的主要考察类课程中布置课程论文(设计)写作,从提出问题、收集材料、提炼观点,到具体文字表达,都由授课教师给予认真指导;大三下学期开始学习撰写学年论文(设计),其整个流程基本仿照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整程序进行,让学生初步掌握规范的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大四毕业学期,就可以让学生依靠已有的知识能力储备,以及实习调研所积累的材料,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出高质量的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
(二)强化选题指导,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
确定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选题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学者指出,高质量的选题应具备五方面的特点:一是体现专业特点;二是紧密联系生产和社会实践;三是关注设计内容和专业知识结构的联系;四是兼顾深度和广度,具有创新性;五是能反映时代特点[3]。具体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好的选题也基本应符合上述几条,那么,怎么指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选题呢?笔者以为,如下几点做法是较为切实可行的。
1.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时杜绝盲目,有自己对某个领域或方面问题的思考和见解,这样作出的设计或撰写的论文才能有效避免人云亦云,或是简单重复已有的知识点或定论的常见误区,真正实现自身价值。举例来说,如果缺乏问题意识,则一篇《论刘庆邦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这样的选题,学生可能就会从刘庆邦的生平与创作简介、刘庆邦短篇小说的分类、其小说的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平行论说,看起来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但实际上只是把文学史教材里的相关知识点改头换面地进行罗列,既没有真正提出问题,更没有针对问题进行富有创见的论证评析,论文的质量也就很一般。要想有效避免学生在选题时的这种通病,可以在平时的各专业课程授课时就要求老师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时更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专业知识特长、选题素材的积累情况等详细进行启发和指导,力争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炼创新点。
2.把选题方向和学生的就业兴趣密切结合。笔者所在的教研室曾通过大量的资料梳理和社会调研,对崭新社会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究竟能够干什么、都在干什么以及干得如何等,进行了总结。调研总结表明,汉语言文学是一个基础性强的专业,本专业毕业的学生除了像传统的可以从事文秘、记者、教师、编辑等职业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从事的是管理、服务、自主创业等新兴职业。这就启发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专业教师,一方面对以往可能有所忽略的、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比较薄弱的领域进行加强,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选题时尽可能和学生今后的就业兴趣和意向密切结合起来,全面拓宽选题范围。
3.注重与其他相邻学科的交叉融合。纯粹而单一的文学研究越来越显得狭窄,而且也不容易出新,如果尝试着把语言文学与相邻相近的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交叉融合起来,在边缘和交叉处选题,则新的结合点就相对容易产生。如可以尝试把语言文学选题与高级文秘、新闻、广播电视编导、文化创意产业的某些选题结合起来进行,提炼出诸如“南阳市三色鸽企业文化调查研究”、“校园微电影创作现状调查研究——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小说文本与影视改编——以×××为例”、“南阳三国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新闻报道与文学的‘非虚构写作’”等富有创新意义的选题,实践证明,这些选题既能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又有很强的社会应用性,效果良好。
4.注重与独特的地域文化结合。为突出“应用型”,真正做到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们在指导选题时还应特别注重与地域文化密切结合。以笔者为例,在指导学生选题时往往会将论文选题和南阳地方文史、南阳楚文化、南阳的旅游资源、南阳作家群、南阳高校大学生文学阅读与创作等具有南阳地域文化特点的选题结合起来,如“诸葛亮文化传播研究”、“南阳作家群的创作与地域文化”、“南阳市民的‘文学生活’现状调查”、“白河流域(南阳市区段)生态环境的美学考察”等,这样学生既方便操作,又能够真正学以致用。
(三)创新多种毕业设计(论文)形式
自“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概念提出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高校转型”战略的实施,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传统专业都在积极进行改革探索,有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研究和探索也为数不少,但总的来看,已有的改革研究基本上针对的还是传统的学术性毕业论文,而有关形式创新方面的探索却很少。就像新世纪之初由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中心牵头召开的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研讨会的纪要所说:“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内容,至今还没有明确答案。如学生制作的CAI课件算不算毕业设计(论文),其质量如何评定;艺术类院校毕业设计如何进行,是强调作品还是强调论文……”[4]
其实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面临这些困惑,特别是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确,传统的学术论文写作模式仍然有其价值和意义,不可轻易否弃;很多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坚持的“培养学生开掘思维,进行初步学术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进入情境,进行中学语文教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开发审美,进行初步文学创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充分展现自我的能力”的培养目标也仍然不失其指导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传统学术论文这一单一模式已经越来越显示其弊端和缺陷,亟需形式上的多元化探索和创新。笔者很早就明确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同教研室广大教师一道,经过几年的调研论证,大胆对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形式进行了创新改革,在坚持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前提下,又进行了广泛拓展。
一是针对“中文教育”专业方向,增加了“(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形式。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和毕业实习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也为他们今后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针对“文化传播”专业方向,增加了“文案策划”、“调研报告”等毕业设计(论文)形式。这样就更具有实践性、应用性,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是针对一些喜爱文学创作且有不错创作能力的学生,提供文学原创(小说、剧本)的形式当作毕业设计(论文)。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并不专门培养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但是对于那些爱好文学创作的学生来说,文学创作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我们要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肯定,因此在毕业设计(论文)改革过程中,应给予这一部分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EB/OL].http://www. chinalawedu.com/news/1200/22598/22615/22796/2006/3/ qi08662859351213600227550-0.htm.
[2]李桂霞,等.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20):4-6.
[3]闻亮.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6):88-90.
[4]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中心.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研讨会纪要[J].中国大学教学,2002(6):47.
A Research on the Reformation of Graduation Thesis of Specialt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ZHANG Xudong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yang,Henan,473004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cal colleges transformation,the graduation design of specialt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s in need of an overhaul.There are three points to guide the ideology of reform:firstly,carrying out an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secondly,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thirdly,promoting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ability.The outstanding features of this reform are in the following areas: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stressing the practicality of selected majors;innovating graduation design(thesis)form etc.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specialt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graduation thesis;reformation、
G642.477
A
2096-2126(2016)05-0101-04
(责任编辑:雷凯)
2016-09-03
张旭东(1975—),男,河南鹿邑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