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立霏
(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山东 菏泽 274000)
肝硬化腹水属祖国医学“臌胀”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尤为重视,将之列为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一。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据统计,肝硬化腹水患者1年病死率为15 %,5 a病死率可高达44 %[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限,控制腹水发展、促进腹水消退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研究中西医并用,取长补短。笔者应用艾灸联合消胀方敷脐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入选病例均为2018年2月~2019年12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共50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治疗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52.20±7.42)岁;平均病程(10.23±6.54)个月。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12±9.56)岁;平均病程(9.82±7.36)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中的相关标准。中医证型诊断参照《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3]中脾肾阳虚型的相关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②年龄在18岁~70岁之间。
①合并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肝病严重并发症者;②合并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的原发性疾病者;③对本研究中药过敏者;④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⑤依从性差,不能按医嘱完成治疗者。
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病因治疗、保肝、利尿、支持及对症治疗。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艾灸联合消胀方敷脐。消胀方药物组成:附子、甘遂、桂枝、黄芪。制剂及用法:上述中药配方颗粒(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各取20 g,研末,混合均匀,装瓶备用。治疗时取上述药末20 g,用醋调成软硬适中的小药饼,敷于脐部,并用一次性敷料贴固定,贴敷4 h~6 h,每日1次。在消胀方敷脐过程中予以艾条隔物悬灸,时间为30 min,每日1次。
3.1.1 中医证候评分
对乏力、腹胀、黄疸、纳差、水肿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
3.1.2 体重、腹围、24 h尿量
治疗期间每日清晨空腹时称体重、测量平脐腹围,统计24 h尿量,治疗前后均做一次B超检查。
参照《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3]中的疾病疗效标准判定。临床缓解:腹水、肢体水肿完全消失,B超未探及腹水;临床主要症状消失,尿量>1 200 mL/d,体重、腹围回至腹水出现前状态,且持续时间≥3个月。显效:腹水、肢体水肿大部分消退,B超提示腹水减少一半或以上;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腹胀明显缓解,尿量>1 000 mL/d,体重下降>2 kg,或腹围缩小>5 cm。有效:腹水、肢体水肿有所消退,B超提示腹水减少不足一半;临床症状稍好转,腹胀稍缓解,尿量<1 000 mL/d,体重有所下降但<2 kg,或3 cm<腹围缩小<5 cm。无效:腹水、临床症状、每日尿量、体重、腹围、无改善甚至加重者。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 %,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乏力、腹胀、黄疸、纳差症状上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在黄疸消退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3.4.3 两组体重、腹围、24 h尿量比较
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患者在体重、腹围、24 h尿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腹围、体重、24 h尿量比较
肝硬化腹水属祖国医学“臌胀”范畴,亦有医家称其为“单腹胀”“水蛊”“蜘蛛病”等,名虽不同,其实则一也,病情复杂,易出现各种变证。臌胀之病,或因外感疫毒,或因酒食不节、情志刺激,或因虫毒侵袭,以上可单独、亦可相兼致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臌胀的形成虽有多种因素,其病机主要在于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瘀,水停腹中。病位主要在肝脾,久则及肾。“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病犯脾,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于腹中。肝病迁延不愈,久病及肾,肾为一身阴阳之本,肾阳亏虚,温煦气化失职,肾关开阖失司,气化不利,水湿停聚。现代医学不断进步,在本病的治疗上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仍存在着许多的弊端,本病患者多伴有腹胀、纳差等症状,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口服中药汤剂,或难以坚持服用。本研究旨在探寻中医外治之法在肝硬化腹水的应用,与西医治疗相辅相成,取长补短,进而指导临床。
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5]脐中为神阙穴所处部位,《腧穴学》曰:“神阙即神气通行之门户”,乃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会,主司机体诸经百脉。从解剖上讲脐为人体腹部最后闭合之所,位于腹壁表皮最薄处[6],药物自此处易穿透,门静脉与脐静脉、腹壁静脉等血管形成通道,且肝硬化腹水患者多伴有腹壁静脉曲张,更利于药物的吸收。消胀方中甘遂峻下逐水,直达病所;附子回阳救逆,走而不守;桂枝化气行水;黄芪益气健脾。诸药合用,达温补脾肾、利水消胀之功。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本草从新》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为施灸的材料,能起到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正如各大医家所言“伟哉艾灸之力,诚非其他药石所能及”。《外台秘要》中提到治疗臌胀“灸脐中”,目前临床上在运用灸法治疗腹水时也多选用神阙穴。通过艾灸联合消胀方敷脐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使药物通过体表、经络直达脏腑,使药物、艾灸、腧穴共同发挥作用,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从而达到温补脾肾、通经活络、利水消胀之功。本研究表明,艾灸联合消胀方敷脐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较西医常规疗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