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田祖 汪永臻
(1,2.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西部欠发达地区体育扶贫的新视角
——兼谈兰州申办全运会的构想与挑战
王田祖1汪永臻2
(1,2.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从竞技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地区间的体育发展早已呈现东富西贫、东强西弱的态势,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影响着社会体育资源的分配和社会的和谐,此有悖于共同富裕的实现。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研究得出基于体育扶贫视角下作为西北重镇的兰州申办全运会具有国家战略层面的优势,较好地助推兰州及兰州新区建设发展,有利于繁荣西北民族体育,有利于扶贫攻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兰州申办的主要挑战是:资金、城市交通、城市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西部地区;兰州;全运会;体育扶贫
一、问题的提出
全运会,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National Gam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其意愿是锻炼体育人才,服务于奥运战略。1959年,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全运会,以后每四年举办一次。起初,全运会只允许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轮流举办。200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取消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轮流举办限制的函》,取消了由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轮流举办的限制。此后,江苏南京积极申办了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2009年山东济南和2013年辽宁沈阳分别举办了十一届和十二届全运会。经天津市的积极努力,主办2017年十三届全运会,陕西省也经过经过多年、多次申办,最终成功获得十四届全运会主办权。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除陕西省以为,全运会的举办都是在国内经济发达、体育基础雄厚的地区。我们从经济学中的三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来看,物质资本方面,东部富,西部穷;人力资本方面,东部裕,西部乏;社会资本方面,东部丰,西部贫。经济越发展,东部人的三种资本愈来愈多,西部虽有增加,但东西部的差距仍越拉越大。这种地区间的差异已经导致东部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西部体育事业的停滞不前,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体育上的贫富差距,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东西部的全方位差距。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必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1],此有碍于我们共同小康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邓小平曾反复强调:“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2]。”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绝大数人民的共同富裕成为当今中国时代要求的主流,共同富裕是解决好中国两极分化等诸多社会问题的一把金钥匙[3]。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我国贫困问题也呈现新特征,扶贫工作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对贫困群众和地区有深厚感情的***总书记,曾多次考察和讲话中强调扶贫工作的重要性;2016年伊始,总书记又在新年贺词中讲到:“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戮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扶贫贵在精准,体育扶贫也是如此。东部发达,西部贫穷已是不争事实,而西部体育方面的贫穷更是有目共睹,无论从体育人口、体育赛事、体育资源开发等多方面西部短缺,这违背与习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故此,体育扶贫也迫在眉睫。本文以共同富裕理论为指导,以体育扶贫为视角探讨作为西部贫困之省会的兰州市积极申办十五届全运会的“得”与“失”之研究,对于甘肃兰州乃至全国的和谐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参考。
二、兰州申办全运会的战略机遇
(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延续
2010年,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全局,科学规划,开始实施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意义。西部大开发加快了西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举措,极大推动了西部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团结、生活的改善。但是,我们看到,西部大开发仍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系统的任务,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建设成一个优美的、宜居的新西部。西部大开发将甘肃定位为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中国内陆向西开发开放的第一平台和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中亚、西亚进行经济技术和贸易交流的主通道[9]。作为西部的甘肃兰州,在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和法规支持下,甘肃经济在大踏步的迈进。数据显示,2011 年上半年甘肃省 GDP 同比增长 13.0%,2012 年 GDP 同比增长 13.6%,2012年上半年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 0.6 个百分点,“甘肃速度”令人侧目[10]。基于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作为西北重镇的兰州积极申办全运会具有独特的战略优势。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展开----甘肃黄金段的建设
2013年,习主席在哈斯克斯坦国事访问期间,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与中亚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并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造福沿途各国人民。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甘肃省委省政府群策群力研究并印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利用甘肃特殊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国家的政策法规,着力全面构建和提升甘肃经济、政治、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大美甘肃、和谐甘肃。甘肃省区位特殊,东西呈狭长型,有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战略意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中亚、西亚的经济贸易的重要通道,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阶段,这对于甘肃申办全运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现状,专家学者们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主张绿色低碳的城镇化。现今,“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探讨仍处于摸索阶段,是我国当前社会热点及城乡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
(三)我国文化、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国文化进入大繁荣,体育进入大发展的时代。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竞技体育连续三届奥运会金牌、奖牌前三甲;群众体育日新月异,各种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学校体育欣欣向荣,体育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人才培养、校园赛事、校园足球等体育项目蓬勃发展。基于此大背景下,甘肃文化、体育事业也不甘落后,“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激励着甘肃儿女创造一个有一个的奇迹。《读者》杂志在中国期刊排名中高居榜首;《大梦敦煌》足迹遍布海内外,观众超百万人次,票房收入大9000余万元;舞剧《丝路花雨》走南闯北,漂洋过海。演出影响力深远。甘肃的自行车、摔跤、中长跑等优势项目在国内外大赛中屡获佳绩;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事、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甘肃段赛事、丝绸之路中国越野拉力赛甘肃段赛事的成功举办,彰显了我省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
(四)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的开发
国务院批复了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于2012年8月,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花落兰州新区。兰州新区位于秦王川盆地,地处青海西宁、甘肃兰州、宁夏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地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国家把兰州新区建设成为国家级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时隔三年,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兰州新区科学论证、统筹规划、建设循序推进,成绩喜人。在文化体育方面,投资近8亿建设功能齐全、设备完善、智能化、信息化较高的甘肃省体育馆,可承接全国和国际单项赛事的举办;另外,总投资260亿建设高端生态度假、文化体育、现代服务业的“黄河文化旅游度假城”,成为立足兰州,面向西北的文化、体育、旅游、商务交流的高端平台。全运会在西部地区举办,对运动员交流和延长全运会周期有很重要的作用[11],所以,全运会在兰州举办将更具特殊性;尤其在西部的兰州新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举办,更能凸显全运会的意义和作用。
(五)中国的几何中心——兰州市的辐射带动
兰州,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清末至辛亥革命后,尤其在中华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曾主张建都兰州,“统一十八省后,可都南京;统一满、蒙、回、藏之后,可都兰州[12]”,可见兰州在政治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兰州,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中国的心脏,中国的重心。兰州西至新疆、中亚西亚、再至欧洲,成为亚欧大陆上重要通道,有承东启西,联南济北作用,战略位置突出、重要。李烛尘[13]研究认为甘肃兰州将是东半球的中心,西达新疆,东达太平洋,南达印度洋,东北达东三省,西北出波罗的海,西南至地中海的门户。这种战略位置的优越性和版图的几何中心,对兰州的周边省市将有很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鉴于此,兰州申办全运会更有利于体育事业在西部的传递。
三、兰州申办全运会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助推兰州及其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举办体育赛事,需要对场馆、交通、道路、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旅游等全方位进行投资,使其达到赛事要求和标准,这一方面满足了体育赛事的需要,另一方面将有力促进兰州及其新区基础设施的构建,助推新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完善新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具有与经济发展互补的能力,实现与全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例如,广州举办第六届全运会的天河体育中心,开发带动了天河区成为新的中心地带;第十届南京的奥体中心,迅速推动周边河西新城的开发;又如兰州以东方红体育馆为依托,助推了周边经济文化的繁荣。所以,举办赛事对于兰州及其新区建设可谓现实意义重大。
(二)有利于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支撑能力
人们观赏比赛和表演必然形成大规模公众场合,将表演商品化,便形成市场[7]。在观看体育赛事时,观众、运动员及工作人员等,他们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促成经济一条产业链的发展,会极大地带动兰州经济建设的步伐。“激情马拉松,活力新兰州”,“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这些令人深刻的广告语的推广,极大地提升兰州的城市形象,这和兰州国际马拉松的成功举办不无关系。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已举办四年,“兰马”的成功已成为兰州城市内至西北地区有影响力的一张文化名片,无论从对外宣传,还是全民参与,都达到一定的辉煌阶段。故此,兰州兰州申办全运会,既能展示兰州乃至甘肃省的经济、历史、文化、体育、旅游等独特优势,也能汇聚人心、彰显自信,这必将推动兰州乃至甘肃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提升兰州的城市形象。
(三)有利于城乡经贸互动,实现城乡一体化
兰州新区距兰州市(老城)约60公里左右,随着兰州新区的不断开发建设、兰州老城的持续发展,两者间的距离将进一步的缩小。基于体育赛事具有综合性和聚集性,兰州申办全运会必将吸引大量的人口和媒体的参与,大量人口必将刺激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他们的衣、食、住、行的消费,拉动服装业、餐饮业、酒店业、交通业、房地产、新闻、广告等之间的经贸互动。赛事准备前期场馆、器材、交通、环保,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等多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论全运会前期的准备、中期运行和后期维护必将拉动新区经贸互动,缩短兰州新老旧城的链接,实现城乡一体化。黄海燕[8]研究得出体育赛事已成为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催化剂。是城市功能整合、规划布局调整的重要契机。
(四)有利于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
全运会通常被认为是服务于奥运战略,服务于国家目标,也是现阶段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目标最有效的杠杆。为成功举办全运会,从国家体育总局至各省市层面,皆进行政策法规方面的支持。同时,举办全运会需要巨大的资金投资,以十一届山东济南全运会为例,全运会投资超过几百亿人民币,既有国家层面的资助,又有山东省财政的支出,同时有赛事自身的融资,主要以电视转播去权、广告冠名、纪念品开发、彩票销售、城市旅游等一系列的市场商业的开发,有效地弥补了资金的不足。例如,在江苏“十运会”市场开发的总目标是4亿元,实际完成4.7亿多元,比九运会翻了一番[5]。所以,兰州申办全运会,不但可以得到政策的支持,而且可以拥有资金的保证,这对于建设中的兰州及其新区来说,无疑具有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作用。
(五)有利于繁荣西北民族体育,促进民族团结
西北地区是我国多民族居住区,除汉族外还有回族、藏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裕固族、维吾尔族、保安族、柯尔克孜、塔吉克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撒拉族等20多个不同民族交织在一起。但由于地缘、文化和宗教信仰等问题、各民族之间缺少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西北民族间的繁荣。任莲香,钟全宏[4]等认为,由于西北地区生产力落后,地域广阔,交通不便和交流不足,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许多精彩活动和竞赛内容缺乏挖掘、整理和推广。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人民共同富裕是我党奋斗的目标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优越性的体现。西北地区位于祖国边陲,区域广阔,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复杂,西北民族不稳定,内地就不稳定,国家就不稳定,西北民族稳定,内地就稳定,国家就安宁,人民就会安居乐业,社会繁荣进步。从民族层面看,体育无国界,正如南非总统曼德拉说过:“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故此,地处西北的兰州申办全运会为西北各民族间的交流提供平台,必将促进体育事业在各民族间的传播,繁荣民族体育,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大融合。
(六)有利于扶贫攻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态势就是东强西弱,东部沿海发达的省份体育蓬勃发展,西部则停滞不前。当年,改革开放,我们举全国之力支持东部优先发展,等东部发展了带动西部发展,最后形成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西部的能源物质,煤电、石油、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入东部;西部的矿物质和有色金属储量位居全国前列,这些矿物质、有色金属的开发,并无给西部人民带来真正的实惠,西部人民仍旧贫穷落后。淳朴憨厚、任劳任怨的西部儿女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东西部贫富差距却越拉越大,祖国的西部儿女是时候该共享改革开放建设中的红利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而,东部要支持西部的发展,东部要反哺于西部的建设,在体育领域也是如此。作为西部贫困省会之一的兰州申办全运会,基于这种大型综合性赛事的举办,对于西部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巨大的诱发作用,对西部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人口、体育专门人才的培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方面通过体育赛事惠及西部民众尤其贫困省区甘青宁民众的生活;另一方面将体现了社会发展共享的理念,有利于精准扶贫,有利于缩小东西部体育的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四、兰州申办全运会的挑战
任何事物必有两面性,兰州申办全运会也是如此。在兰州申办全运会“失”的问题必须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规避赛事带来的风险,做好赛事预案和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小的降低赛事带来的不利影响。笔者认为兰州申办全运会的主要挑战有如下三方面:
(一)资金短缺
举办全运会需要甘肃省及兰州市政府对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进行巨额投资,这无形中对于西部的贫困之省的甘肃,增加了财政压力,这对甘肃的全面发展无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加拿大蒙特利尔1976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给这个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13年和2014年,甘肃省两年均排在31位,2014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804元,低于全国人均水平的28844元,甘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为5736元[14]。另外,甘肃80%的人口是贫困农民,对于全面实现小康和甘肃城镇化建设来说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经全省的共同努力,贫困人口由722万减少到去年的417万人,贫困面积由40.5%下降到20.1%[15],甘肃正大踏步地进入全面脱贫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中,是否将一定的资金投入全运会的申办,从改善民生视角看,此举是否科学、合理亟需论证。
(二)城市交通、社会治安滞后
兰州市地处“两山夹一河”的狭长地带,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地域上的局限性已经制约着兰州市空间上的发展。交通拥堵,车辆限行成为新常态,交通问题已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无论是举办兰州马拉松国际比赛还是兰州展览会、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等均进行不同程度的封道。对于赛事的组织方来说,这也许就是不好中的最好办法,对于出行的市民来说,将形成很多的不便利,以致赶在封道之前完成自己事项。当正建的兰州地铁一号线及南山和北山环城路开通后,这种交通压力在很大程度上被缓解。另外,在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地处西北的甘肃是个多名族居住区,再加赛事期间的外来人口,形成人数众多、人员复杂,赛事的治安问题将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的议题。要确保赛事正常运行、确保运动员、教练员、市民安全,这对兰州市的安保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城市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全运会的举办产生大规模的城市基础建设,土地开发、建筑污染、水的浪费等对新区的生态产生一定的破坏。在新区大规模的削山建城的运动中,城市化的进程必然加重新区生态的负担。从地图上看,兰州新区处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过渡带,无江无河,海拔在1400米左右,气候干燥,生态脆弱。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土地和生态支撑力面临较大压力。另外,水资源成为制约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16]。这对于兰州申办全运会的政府高层和普通民众来说是一个大的生态考验,但只要因地制宜,科学统筹,采用生态低碳的理念,采用低冲击开发模式,来减轻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冲击[17]。就能规避新区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破坏。所以,兰州举办全运会赛事,要贴实做好生态环保事宜,避免赛事在前期、中期、后期对城市环境形成一定的污染。
五、结语
扶贫工作,彰显人民当家作主、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体育扶贫源自于西部体育的发展和西部人民群众的期盼回应。要创新体育扶贫方式,大力实施体育扶贫,确保个别体育赛事优先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西部本地兼具经济效益和体育效益的体育赛事、体育产业、体育旅游等。深入推进体育扶贫的惠民工程,借以全运会的举办,统筹解决好西部欠发达地区体育扶贫治理和西部人民群众长远发展的现实问题。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兰州积极参与申办第十五届全运会,有其自身的战略机遇和战略意义。它不但可以助推兰州新区建设发展、培养西部体育人才、发展西部体育事业,而且有利于加强西部民族团结、更有利于精准扶贫,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全面脱贫、实现共同富裕有一定的现实作用。
地处西北重镇甘肃兰州申办全运会有着国家层面自身特殊的战略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只要科学论证、统筹兼顾,举办十五届全运会,必将给兰州乃至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一系列的积极变化。
本文将共同富裕思想、体育扶贫引入体育赛事(全运会)与兰州建设的发展研究中,有助于拓宽视野,创新方法,加深对兰州科学化建设水平的认识。该文作为一次有益的尝试,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必将引起质疑、争议和共鸣,愿我们在新常态下,同心协力,为兰州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瑞英.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之路—“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11-8-9(01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94.
[3]朱继东.中国为何要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2:49.
[4]任莲香,钟全宏,等.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
[5]林景,张华.从全运会历史和十运会现状看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
[6]张文礼,牛成春.兰州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2,2(210):129.
[7]刘汉生.云南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产业发展[J].体育学刊,2011,11(4):122-12.
[8]黄海燕.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J].体育科研,2010,1(31):15.
[9]于倩,向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J].全球化,2014,11:100.
[10]陆春鸣.把握重大战略机遇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兰州新区建设[N].兰州日报,2012-9-25(4).
[11]崔旭艳.全运会竞赛制度变迁方向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4(34):51.
[12]苏全有.孙中山建都设置问题[J].天府新论,2004,2(116):98.
[13]李烛尘.西北历程[M].文化印书馆,1945:13-14.
[14]2014年31省份人均收入排行公布甘肃垫底[EB/OL].新华网甘肃频道http://www.gs.xinhuanet.com[2015-02-27].
[15]王三运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学习贯穿***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J].求是.2015(19):7.
[16]潘竟虎,孙会慧,石培基.基于多情景模式的兰州新区生态适度人口测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1):80.
[17] 范义.甘肃经济转型的首要战略升级版---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实践思考[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2:98.
[责任编辑:支建强]
[收稿日期]2016-06-11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2014年度资助项目(2014-GSCFY-KJ1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田祖(1983—),甘肃庄浪人,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汪永臻(1974—),甘肃环县人,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16)03-0153-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