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特征、传播趋向及其对高校传播生态的挑战

时间:2024-08-31

张 同

(兰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兰州 730000)



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特征、传播趋向及其对高校传播生态的挑战

张同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兰州730000)

[摘要]当前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趋向显现出话语空间扁平化、表达语言戏虐化、传播信息碎片化、对传统价值解构化等诸多传播特征和传播趋向,该群体对新媒介的依赖日益加深,并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更深深地影响着高校传播生态的走向和变化。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媒体;高校;传播生态

大数据时代业已到来,基于手机移动客户端的新社交媒体热潮正逐步席卷并且重构着互联网的未来,而微博和微信无疑居于这其中最为显著的位置。微博微信这些新兴社交媒体不仅改变着人们社会交往的方式,而且正在诸多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对各社会群体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书记曾指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N].《人民日报》2014年8月19日。

年轻大学生作为新兴社交媒体平台最广泛的使用者,他们的生活习惯、话语表达乃至价值选择正逐渐被这些新型数字产品影响着。在大学校园里,社交媒体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蔓延开来并逐渐彰显着其强大的影响力。当前,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趋向将会深远地影响高校传播生态甚至未来十年社会主流人群的传播走向,因此,针对大学生对社交媒体使用趋向的研究,有利于审视和矫正大学生群体的观念与行为,对于营建良好的高校传播生态也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一、研究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学术视阈

当我们追溯有关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研究,可以发现,无论是创新扩散、或是媒介依赖,许多研究都更多地侧重于从个体心理层面探析新媒介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却缺乏一些比较宏观的社会系统与受众关系的研究与思考,如社会环境与社会结构等。在既有的传播学科理论范畴中,能够涉及到社会系统与受众行为关系的有休梅克,在他的创新扩散理论中,创新扩散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预设,一个新的事物能否扩散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决定性的因素还是社会因素*[美]帕麦拉·休梅克 .把关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即便是在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范畴,也不得不强调个体心理层面因素,也认为人们接触并使用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是相互叠加的。

媒介依赖理论则直接把把媒介效果放置于一个更宏观的社会系统中考察,该理论认为,受众与媒介乃至社会作为这一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分别具有各自的行动目标和资源*[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尽管媒介依赖理论目的是在更宏观的社会系统视角下阐释受众的行为,但在目前诸多的研究中,却很少研究显示社会特定群体对媒介依赖关系的影响。有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从媒介依赖的视角出发,以当代中国高校大学生群体作为观察对象,审视当下该群体对新兴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等的使用特征与传播趋向,并从社会建构的角度予以一定的解释,研判其对高校传播生态的挑战。正如吉登斯所说,“在人们日常司空见惯、看起来支离破碎的活动中建构着社会的制度化构成。”*[美]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二、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特征

(一)话语空间扁平化。

笔者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社交媒体使用过程的观察后发现,传统的舆论场所具有的特殊把关机制似乎已经失灵,大学生群体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话语表达不再经过传统的媒介通道,少去了很多“阀门”或“弯道”,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意见表达的自由,即便他们仍然有所顾忌,但这种意见的自由舒张空前激发了该群体的表达欲望,也赋予了这一群体更加宽广的话语空间。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上,当新闻事件发生时,他们常常由旁观者沉默者转变为意见积极的评论者,当这个群体被赋予了空前的话语权后,他们的年轻气盛的特点以及较高的知识素养也促使他们更加热衷于发表一些看法偏激甚至“离经叛道”的言论。这种话语空间扁平化也促使传统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打通了原有的藩篱,更冲击了传统舆论场对信息的垄断效应。

(二)传播效率陡增且现场代入感强。

微信微博以其几乎无形的体积和迅捷的传播效率赢得了大学生的欢迎,而这种强大的时效性也增强了大学生对微博微信的深刻信任。在现今大学中,无线WIFI、4G网络已经完成普及,以手机、平板客户端为载体的社交媒体也可以随时接收和发布消息。随时随地的信息发布,加上图片、视频的烘托,配以特点鲜明、现场代入感的语言要素,使得他们更容易被感染和征服。

(三)传播结构日趋复杂化。

基于社交媒体迅捷、短频的特点,互相关注互相评论的方式更加方便简单,这客观上促成了校园内同学之间的互相关注和高度互联。在这种背景下,同学之间的微信微博就比外围社会的社交媒体更有说服力,对热点事件的互相转发成为校园里的一道景观。点到线、线到面的传播效率,以及超空间的交互传播方式,使得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互动呈现出环状、链状、树状三种复杂的结构模式,这几种结构使得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呈现出几何级的扩张。在这样的传播结构下,校园里每一个社交媒体使用者都有可能成为舆论场信息流流通的重要节点。

(四) 传播信息碎片化与信息拼图的错位。

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面对的是海量而又零碎的信息流和观点迥异的意见碰撞,因此,他们在传播过程中显现出无比明显的传播信息碎片化趋势。当然,这也正迎合了大学生群体日益加快的学习生活节奏。考虑到受众更易接受简短扼要的信息,以及社交媒体对文字长度的限制,信息发布者常常只阐述一些比较主要的观点,而对新闻事件难以有准确且全貌的表达。在传统的舆论场中,信息传播严谨,相对真实,但在大学生群体的社交媒体舆论圈中,许多信息是即时性的,立场、真实性、准确性都无法保证。因此,同一个主题事件,在不同的信息发布者传播下,常常呈现出错位的信息拼图,而这些错位的信息拼图的增量转发又常常会引起浏览者对事件的错误看法和态度,甚至可能引起舆论事件,破坏稳定的秩序。

三、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传播趋向及其对高校传播生态的挑战

(一)正负能量相互冲击,负面情绪反复呈现。

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平台,一个事件无论大小,都会吸引大量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大学生,并引发不同言论。比如,对于学校处理某件事的新闻,有些学生会旗帜鲜明地表达支持,且理解学校,但也会有同学毫不理解,起哄、讥讽乃至恶语相向。在某一个特点的舆论场中,由于各自代表的不同利益和不同观点倾向,会导致大家同一新闻事件的看法有着相左的态度,但如果两种相反趋向的话语能量反复相互冲击,常常会引发更多的同学围观,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大学生常常会报以恶意的揣测,并进一步带来大面积的群体性负面情绪,对校园、对老师的信任也会降到冰点。可见,在社交媒体广泛使用的背景下,高校传播的危机公关日显迫切和重要。

(二)传统价值观被反复解构和冲刷。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着巨大的影响。社交媒体在大学校园的普及,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年轻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这种改变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了巨大的影响。首先是思想观念的物质化。目前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而且成长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因此,他们周围大学生中,不乏比讲究互攀比追名牌等现象,而社交媒体给这些大学生提供了自我炫耀、博取关注的舞台。世界观尚未成熟的他们,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念上必然会受到影响,从众心理和互相攀比注重物质的价值观自然滋生,他们愤恨郭美美现象,却也不无艳羡。其次是群体观念的淡薄化。“宅男”“宅女”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代称,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大学生可以与外界虚拟地链接在一起,比起现实的人际交往,大学生似乎更愿意与网络上虚拟的对象进行沟通和交往,当有情绪需要宣泄时或者有意见要表达时,他们首先会诉诸于手中的社交媒体,而家人或朋友已退居他们情感表达的次位,显然易见,社交媒体促使大学生不愿意与人当面沟通,不愿意面对别人,疏离群体,群体观念淡薄化。再次是道德观的庸俗化。虽然道德观念的判别是一个复杂命题,但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观念空前开放是谁也无法否认的现实。社交媒体的便宜性促使大学生在选择情感对象时更加迅捷,低门槛的特征使微博微信上的交友信息有如洪水般汹涌,传统的道德枷锁已经无法锁住他们奔腾的青春肉欲,“约炮”、“堕胎”、“同居”现象早就见怪不怪,在肉与灵的二元选择中,更多的大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此外,当微博上类似“南京扶老人被讹”、“城管打人”、“强拆”等事件屡次冲击人们的神经和道德底线时,大学生们也因此逐渐变得冷漠。这些都是道德观念庸俗化的表现。

(三)传播语言戏虐化和对传播生态的挑战。

大学生是个年轻群体,他们充满了表达的动能与欲望,在社交媒体普遍广泛使用的背景下,催生了富有特征的新的传播逻辑。大学生们为了突显自我,常常会主动地与主流文化保持刻意的距离,乃至将一些传统的表达作全新的陌生化处理。于是,“duang”、“土豪”、“有钱任性”、“砖家”、“叫兽”等这类明显戏虐,并且与传统审美、精确语义背道而驰的词汇迅速流行,并且引起大学生们巨大的情感共鸣。传播的语词常常体现出思维的内核,这种戏虐化的传播表达的是大学生对主流社会的怀疑态度以及对主流社会文化的强烈嘲讽。大学生在不断的刷屏中,怪异的语言与戏虐的思维正在以近乎暴力的方式挑战着高校乃至社会的传播生态。

结语:社交媒体已然全面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并且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对高校传播生态造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挑战,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虽然科技潮流不可逆转,但高校和教育管理者应在顺应这一现实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成长特征,提早拿出应对的办法和有效的破解手段,以期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实现大学教育的最初目标。

参考文献:

[1]*** .***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N].人民日报,2014-8-19.

[2][美]帕麦拉·休梅克 .把关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美]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郭卓娅.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性别观念构建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5,(11).

[6]董 程.大众媒体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建设[J].新闻研究导刊.2015,(10).

[7]白 麟.浅论互联网传播中的群体作用机制[J].新闻研究导刊.2015,(11).

[8]李明德,张 园,刘婵君,高 如.互联网思维下舆论引导的改善与创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9]朱兰萍.论自媒体条件下表达自由的规制[J].大学教育.2015,(06).

[10]张生太,金 丹.移动社交网络微信的发展及潜在价值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责任编辑:贾方]

[收稿日期]2016-06-12

[作者简介]张同,甘肃甘谷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07(2016)04-0158-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