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同药剂及用量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时间:2024-08-31

文/王晓兵 黄奇 马超 李莲

1 江苏省泰州市植保植检站 江苏 泰州 225300

2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植保植检站 江苏 泰州225500

水稻纹枯病(rice sheath blight),又称云纹病,俗名眉目斑、烂脚瘟、花足秆,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茄丝核菌引起,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1]。水稻纹枯病在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其中以长江以南稻区的发生较为普遍,并且在水稻生育的早、中、晚期都可发生,引起结实率、千粒重的显著下降,严重时可导致整株枯死[2]。笔者于2011~2012年在泰州市姜堰区进行了水稻纹枯病防治的田间药效试验,以供生产上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1~2012年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双徐农场和张甸镇梅垛村9组667hm2高产创建示范方内进行。供试品种为早熟晚粳扬粳4227。5月28日播种,6月13日移栽,6月15日机插。水分管理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模式。

试验选用的药剂见表1。

表1 试验所选用的药品试剂

表2 各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1.2 试验设计

不同药剂试验于2011年进行,供设置7组处理,即①16%井冈霉素A可湿性粉剂;②25%甲硫〇丙环唑悬浮剂;③25%溴菌清可湿性粉剂;④30%苯甲〇丙环唑微乳剂;⑤45%已唑醇〇多菌灵悬浮剂;⑥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⑦空白对照(喷清水)。每个小区处理面积30m2,每个处理重复4次,随机排列,按常规防治管理,所有的试验均施药2次,施药前和施药后分别调查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效。

不同药剂施药量处理于2012年进行,共设置5组处理,即①30%苯甲〇丙环唑微乳剂90mL/hm2;②30%苯甲〇丙环唑微乳剂120mL/hm2;③240g/升噻呋酰胺悬浮剂65mL/hm2;④240g/升噻呋酰胺悬浮剂82mL/hm2;⑤空白对照(喷清水)。其他同上。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1.3.1 安全性观察

药后不定期观察试验药剂对水稻的安全性。

1.3.2 调查与测定方法

田间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4穴,调查总株数、病株数、病情严重度。农药药剂及用量试验在第一次药后9d调查、第二次用药后10d分别调查病株、病情严重度,计算病株率、病指及病指防效。

水稻纹枯病纹枯病调查,参照国家水稻纹枯病测报调查规范(GB/T15791)1995)。

在拔节期,分别调查不同品种的危害程度,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各级病穴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穴数×最高级数的代表值)×100

调查与测定方法按农业部主编的《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农业部,1981)的有关方法进行。

1.4 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均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 Statistics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version 19.0, SPSS Inc.)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施药后观察,各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无明显药害现象发生,表明处理组的药剂及用量对水稻生长安全。

2.2 防治效果

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大面积生产中宜选择30%苯甲〇丙环唑微乳剂或240g/升噻呋酰胺悬浮剂两种药剂,其次为16%井冈霉素A可湿性粉剂。

进一步对30%苯甲〇丙环唑微乳剂和240g/升噻呋酰胺悬浮剂两种药剂不同剂量对纹枯病田间防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每公顷的用药剂量分别为65mL、150mL。

小结与讨论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苯甲〇丙环唑微乳剂和240g/升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可在大面积生产中推广使用,且每公顷的用药剂量分别为65mL、150mL。

[1]陈利锋,徐敬友主编.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三版)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115-119

[2]黄世文.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解析[M].金盾出版社,2010,38-3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