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汤晓美,周海东,廖彬慧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丽水 323000)
莲都区地处浙西南腹地、浙闽六江之源,是丽水九县(市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茶叶是莲都区传统农业产业之一。至2012年春全区茶叶总面积达2866hm2,产量858t,产值8316万元。全区森林覆盖率达80%,被誉为 “绿色莲都”。 “青山、绿水、蓝天”优越的生态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非常适宜发展有机茶。“十一五”期间,市委市府提出 “三市”并举的发展战略,区委区府启动实施 “农产品绿色行动计划”,我区梅峰茶叶有限公司抓住机遇,率先选择大姆山20hm2茶园进行有机茶开发,从而拉开了丽水市(区)有机茶开发的序幕。自该公司在丽水市首个通过有机茶认证以来,经过6年多来的发展,至2011年全区已有8家企业通过有机茶认证,面积近300hm2,产量113t,产值2373万元。占总面积10.4%,产量的13.2%,产值的28.5%。精品有机茶市场售价普遍在4000元/kg以上,平均有机茶单位面积产值提高近2.7倍,经济效益提高更达5~6倍。当前莲都区有机茶认证面积和数量均居全市首位。
一是生态环境优势明显。莲都区大部分茶园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半山区,土质肥沃,远离城市和工厂,空气和水源无污染,生态系统稳定,病虫害发生少;二是气候优势明显。莲都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春季回暖早,茶叶发芽早、上市早、质量好;三是耕作方式容易接受。山区茶农耕作方式接近有机农业生产,管理粗放,较少使用或很少使用化肥农药,相对比较容易实施有机茶生产。
目前,全区已有 “梅中田”、“山水龙剑”、 “五龙春玉”、“丽人清”等8个茶叶产品通过有机茶认证。“梅中田”牌茶叶为省、市名牌产品。并多次获得国际金奖、农博会金奖, “梅中田”商标为省市著名商标,品牌规模优势为有机茶的市场开拓与产品增值奠定了基础。
“十一五”期间,莲都区专门成立了 “农产品绿色行动计划”办公室,主要负责全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的申报、认证、基地建设、技术指导、质量管理等工作。多年来,已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了有关技术人员、企业和基地业主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各种有机茶生产管理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在实施有机茶生产过程中,对已有的病虫害,通过采取保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界原有的天敌,辅以农业和物理防控措施,达到控制病虫,保持天敌与虫口之间的相对平衡。对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能积极开展科学试验,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尽量采用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加以解决。如2008年在莲都区丽新乡的有机茶园中,出现了茶树新虫害蝉科害虫沫蝉大量危害茶叶秋梢的现象。技术人采取了在冬季剪除受害枝条,集中加以处理的农业措施,通过消灭受害枝条中的虫卵,减少越冬虫源(卵),达到控制该虫的目的。以及有机茶园新害虫斑衣蜡蝉等,通过物理加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达到了控制该虫害的目的。
同时,一些认证规模较大的企业,如梅峰茶叶公司通过多年的开发,已摸索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有机茶开发管理技术,为该区有机茶开发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目前,一些农业企业开发有机茶,不是为了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而是为了得到政府的补助扶持,因而在开发上存在一定的盲目跟随性和趋利性。在当前实际生产中,由于有机茶在外观上与普通茶难以区分,产品难以在市场竞争中一次取胜,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获得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有机茶开发需要严格遵循一套规范的质量管理制度等。因此,在企业还没有找到一定销售市场的情况下,有机茶生产初期较高的开发成本和不显著的经济效益,必将产生矛盾,将会使一些茶农对有机茶的开发价值产生迷惑,从而影响其开发积极性。一些企业在领取政府一次资金补助后,便放弃了复认证。
由于受较落后的加工条件的制约和企业生产规模的限制,莲都区有机茶开发的规模还很小。目前在全区有机茶认证的企业中,突破60hm2的企业只有梅峰茶叶有限公司,其余都在13~33hm2,产量2~4t之间。企业还只停留在把有机茶作为一种精品来点缀,还没有真正地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去开发。
有机茶开发是企业行为,其开发成本相对较高。从有机茶园基地建设、茶园管理、茶厂改造、设备购置、样品检测、产品认证等都需要经费投入。自2004年起,有机茶认证执行新的认证标准,普通茶园必须经过1~3年的转换期才能通过有机茶认证。也就是说,企业茶园要真正获得有机茶认证,少则两年,多则4年。转换期间认证费用每年1万元左右。企业要花2万~4万元,才能真正通过有机茶认证,并且认证的有效期只有一年,以后每年又需进行复认证,复认证费用每年至少6000~7000元。因此,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消费水平又不高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即使取得有机茶认证,也由于缺乏提价的环境和竞争力。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生产规模和经营能力的企业,开发有机茶和进行复认存在较高的难度。
莲都区虽然较早开始从事有机茶开发,但市场开拓力度不强。虽然梅峰、绿谷等茶叶公司在北京、上海等较多大中城市都设有各自品牌的销售专柜或专卖店,对有机茶的市场进行了开拓,但其销售的主渠道还是以礼品茶零售为主,在国内市场开发的空间还较小,更没有打入国际市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崇尚自然、追求安全、讲究营养的有机食品已成为当今消费的时尚。同时,政府也在鼓励企业或个人积极开发有机食品。因此,要抓住这个发展机遇,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工具,和会议、展销等活动,以及印发资料、开展咨询等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有机茶的认知水平。关心、支持、参与这项事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区有机茶的发展。
有机茶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市场培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而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扎实稳妥地引导有机茶的开发。在该区可以优先引导山区、半山区和绿色生态示范乡镇开发有机茶基地。如双溪、岩泉、丽新等乡镇一些海拔较高的茶园,因其所处生态环境优越,原本又较少使用农药化肥,生产方式主要采用粗放式传统农业生产,接近有机农业管理,能较容易转换为有机茶基地。通过有机茶的开发,带动全区使用有机肥和病虫害生物防治等生产技术,从而改善茶园生态状况,促进茶叶的可持续发展。
规模生产和经营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机茶的生产更需要有一定的规模。通过组织联合,进行集中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目前,在莲都区开展有机茶生产的主要为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及个体户,而一些小规模的茶场承包户则通过与龙头企业共同合作,进行有机茶开发生产。如梅峰茶叶公司通过“企业+农户”的方式,带动仙渡九岭头、太平平天岗、巨溪龙门坑、老竹狮子山等7个茶场进行有机茶认证,认证面积达116hm2。实践证明,只有通过积极培育、扶持龙头企业。使之成为有机茶开发及市场开拓的主体。以龙头带动,采取 “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将小规模基地和茶农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发展,走茶叶产业化之路。这样,才能使分散的小企业和茶农有组织地进入流通大市场,才能将有机茶开发的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贯穿于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带动有机茶开发上规模、上档次。
有机茶生产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生产方式,从基地选择、茶园管理、茶叶加工、贮运、销售等都有专门规定,无论是从事有机食品生产的组织者、生产者,都必须具备有机食品的专门知识才能开展工作。因此,通过有机食品生产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是搞好有机茶开发的工作基础。
首先是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技术培训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如可以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有机茶认证中心和浙江大学专家教授来我区作专题讲座,或在区乡镇各级基层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技术和管理培训。
其次是通过联基地、联大户形式,搞好有机茶示范基地建设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帮助茶农建立健全有机生产技术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为茶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科学合理地开发有机茶。
打造精品,是追求高附加值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营销策略,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实践证明,市场竞争的结果,实际上就是精品品牌竞争,谁拥有精品名牌,谁就拥有市场。针对该区有机茶品牌多而杂,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的现状,由政府引导,茶叶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一个有机茶产销合作社。通过统一茶叶生产加工标准,统一茶叶销售保护价,统一对外宣传,统一推出一个精品品牌,政府重点扶持,企业共同合力打造,内建基地,外拓市场,资源共享,形成合力,使茶叶从原料到加工、从产品包装到市场销售,形成产业化体系,从而推动该区有机茶基地建设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是生产的动力,发展有机茶必须要有市场。可以通过 “走出去”,即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农博会、精品展示会、品尝会。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开设茶庄、专卖店、销售网点,向全国展示和宣传该区的有机茶,提高产品知名度,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也可以通过 “请进来”,即在生产过程中,邀请项目合作伙伴、国内外客商、记者、认证机构、科研单位来实地参观考察,宣传产品,拓展销路。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因特网资源,积极建立网上交易,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发布。
目前,梅峰茶叶公司已在北京著名的马连道茶叶市场开设梅峰有机茶专柜,与上海索芙特茶叶公司签订有机茶基地开发合同;绿谷茶叶公司也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沈阳的市中心地段开设山水龙剑有机茶专柜;六江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在杭州设立专卖店,这些都为该区的有机茶市场开拓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一些小规模认证(认证20hm2以下)的企业或基地业主,由于在第1~3年的认证中能得到政府的5万元补助。因而,企业在头3年的认证中积极性很高。但因有机茶每年都需要复认证,认证费用约7000元,因此,在没有获得比常规生产更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少数企业就在领取政府的第一次补助后,放弃复认证,从而影响了我区有机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完善政府激励机制,重点扶持一些规模大、有销售市场的企业,才能真正促进莲都区有机茶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