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湖北省平原丘陵岗地发展春马铃薯产业之我见

时间:2024-08-31

谢 刚,刘克文,刘绍国,李桂芳

(湖北省随县马铃薯协会,随县 441315)

1 马铃薯及其生产概况

1.1 马铃薯的价值

马铃薯是高产稳产,营养全面,适应性强,产业链长的粮、菜、饲、工业原料兼用的农作物。它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维生素C、钙、镁、钾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按营养学观点来说,0.5kg土豆的营养价值大约相当于2kg苹果。

1.2 马铃薯的生产概况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60个,总面积保持在2000万hm2左右,种植面积较大的有中国、俄罗斯、印度、波兰等,全世界平均单产为1066kg/667m2,最高的国家是荷兰,达3000kg/667m2,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球面积的20%以上,达466.7万hm2,平均产量968kg/667m2。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平原丘陵岗地面积大,由于位于山谷间,冬季低温时间偏短,光照充足,雨量适宜,无霜期长,有利于马铃薯早春生产。加之大小河流众多,沿河两岸,土地肥沃,土质砂壤,可耕作性强,生产的土豆商品性极佳,深受南北经销商的喜爱。如湖北省随县近几年春马铃薯生产不断发展,面积一直稳定在4667hm2以上,平均单产2000kg/667m2左右,尤其是唐县镇已成规模性发展,常年面积2333hm2左右,单产2500kg/667m2以上,已成为鄂西北土豆生产示范基地和销售中心市场。

1.3 马铃薯的消费状况

马铃薯是许多国家的重要食品之一。据调查,全世界马铃薯总生产量的54%作为人类的食物,19%用作动物的饲料,16%用于加工及其它原料。全世界平均年马铃薯消费量为28kg/人,但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达 74kg/年,中国的人均消费量仅为14kg/年左右,而湖北省的年人均消费量仅有2~3kg。2009年全国马铃薯农民出手价为0.9~2.6元/kg,该省单价 1.1元/kg。

1.4 马铃薯的加工利用概况

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与开发,以马铃薯为原料的加工产品得到了空前发展,目前全世界主要的加工产品有薯片、薯条、全粉、淀料、罐头、去皮薯、薯粒、薯酥、沙拉及化工产品如乙醇、茄碱、乳酸等。日本利用淀料已开发出2000多种新产品,发达国家马铃薯的加工品占总产量的比例较高,如荷兰47%、美国48.2%。世界休闲食品市场年销售额超过400亿美元,其中马铃薯占50%。湖北省的马铃薯绝大多数属菜用,目前加工市场在5‰左右。

中国加入WTO后,世界许多国家有关马铃薯的部门和企业已进入或正在进入中国,如麦当劳、肯德基、辛普劳、百事、上好佳、麦肯、爱普、卡如比等,这给国内的马铃薯产业既带来了竞争的一面,又拓展了发展的空间。

2 马铃薯关系着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马铃薯生产区的地位是由当地气候、区位、市场等综合条件作用的结果,随着马铃薯比较效益的彰显和马铃薯加工业的兴起,马铃薯已成为部分地区的优势特色作物,许多省、市、县政府把发展马铃薯产业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几年在湖北省随县大力推广了 “马铃薯—优质杂交稻”、 “马铃薯—优质杂交棉”等栽培模式,其效益一直是传统的 “稻—麦”栽培模式的3~4倍。

进行马铃薯加工业开发,将进一步促进马铃薯升值2~3倍,而马铃薯产业的加工、包装、销售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为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3 马铃薯产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粮食安全是个世界性话题,也是个普遍性的难题。尤其是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发达国家的关注。我国人多地少,农业基础尚薄弱,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的稳定及国家安全,还会对国际局势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用世界7%的土地养活着全球22%的人口已是艰难至致。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逐年减少的局面不可回转。因此,提高粮食总产量,确保食物安全保障已迫在眉睫。

据分析,减少冬播生产发展的趋势是抛荒面积将逐年加大,因为加入WTO后,油菜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已失去竞争力度,小麦生产由于效益太低,农民不得不休耕抛荒。因此,发展马铃薯生产仅是各级政府的一个政策导向问题。通常提高粮食产量的办法是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因此,增加粮食种植面积首先要解决抛荒问题,发展冬季土豆种植。该省提高粮食单产的途径是压缩部分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土豆种植面积,因为该省小麦单产潜力仅为500kg/667m2,而马铃薯的单产潜力是5000kg/667m2,按国家规定,相当于 1000kg净粮,是种植小麦产量的两倍多。

马铃薯的茎叶2500kg/667m2左右,是一种优质绿肥。.其含氮量与红花草籽相当,且磷、钾含量均高于红花草籽77.8%和13.5%,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茎叶还田对后茬水稻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每667m2地增稻谷100kg以上。

4 马铃薯产业利于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改善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生物燃料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马铃薯淀粉可以生产乙醇作为液体燃料,以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发展生物燃料已成为发达国家提高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同时,开发冬闲田种植马铃薯,可以增加植被,减轻冬季沙尘暴的危害。另外,种植马铃薯提高粮食产量,可以减轻耕地资源严重短缺的压力,避免由于过度垦荒而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5 湖北省发展马铃薯的产业优势

5.1 自然气候条件优势

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因原产在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山区,年平均气温5~10℃,最高平均气温21℃左右,所以它喜欢比较冷凉的气候条件;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供给足够的水分才能获得高产,但土壤水分超过80%对植株生长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生长后期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超过24小时,块茎易腐烂,所以马铃薯在湖北高山区夏季种植不能创高产,原因是雨量过大,而下山后,在当地丘陵山岗地上春秋种植,因温度较低、光照充足、降雨量少等自然条件适宜,容易获得高产。

5.2 季节优势

北方土豆生产由于地域辽阔,机械作业,1年1季,5月播种,9月收获,上市集中,销售、贮运困难。湖北省由于气候适宜,可以进行春秋种植,春作12月播种,5月份收获,秋作8月播种,11月收获,不仅保证在北方春季市场有强大的竞争力,还可以满足本地冬季市场供应。鲜薯销售,不需贮藏,短时间一抢而光。

5.3 土地挖潜优势

该省冬季有数万公顷左右的良田抛荒,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利用冬闲田发展冬作马铃薯,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发挥土地潜能,为农民增加收入。

5.4 劳动力资源优势

该省多为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不便,而马铃薯的生产、贮运、包装、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5.5 地理市场优势

该省位于祖国的中部,鲜薯春季北运在北方市场有强大的竞争力,南运出口到东南亚市场,创汇优势明显,因为春季北部地区北薯南运在产品质量和成本上都无法与湖北相争。港澳和东南亚市场的马铃薯年需求量为30万t左右,目前该省已有少量马铃薯出口在东南亚市场销售,潜力很大。另外,在湖北省内,丘陵岗地交通便利,商品集散快,春秋季运输损耗低;而高山区交通不便,夏季贮运病变腐烂快,损耗大。马铃薯在湖北省大力推广种植,必须由山上迁往山下,改夏作为春秋作。

5.6 产量和效益优势

随县春马铃薯平均单产量在2500kg/667m2左右 (最高产量达到4000kg/667m2以上),比鄂西高山马铃薯增产1倍以上,也比全国马铃薯平均单产968kg/667m2增产258.3%。随县冬季传统的种植作物是小麦,一般小麦单产300kg/667m2,产值480元/667m2左右,扣除成本210元/667m2(不计投工,下同),每667m2纯收入仅270元。种植马铃薯按平均单产2500kg/667m2计算,平均单价1.5元/kg,每 667m2产值可达 3750元,扣除成本 720元/667m2,每667m2纯收入3030元,是小麦的11.22倍。同时,下季中稻还要增收稻谷100kg以上。所以,种植667m2马铃薯的纯利润相当于0.67hm2小麦的利润。

6 湖北省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6.1 思想认识严重不足

该省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对发展马铃薯还没有全面的思想认识和组织部署,更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主导产业来抓,推进马铃薯发展手段、方式、机制和服务滞后,基本上是农民自发种植,纯粹是蔬菜市场调节,政府缺少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农业部门以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扶持。

6.2 品种质量问题严峻

目前,该省所用薯种全部为北方劣质商品薯,由小商贩操作,农业部门、种子经营部门是望尘莫及,缺乏市场监管机制,给薯农造成损失的现象层出不穷。品种结构单一,几乎全部为鲜食品种,生育期也逐年推迟,季节优势已经丧失。如:2007年该省襄樊、随州春马铃薯生产与南阳、陕西等地同期上市,比2006年推迟15天左右。销售价格0.9元/kg,仅是2006年的60%。

6.3 经营管理、组织化程度太低

该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分散,规模太小,缺乏宏观规划指导。一些刚成立的马铃薯协会组织还步履维艰,对马铃薯产业的组织引导力度太低,新技术难得交流和普及。市场产品营销,无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秩序混乱,网络不健全。产业发展亦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品深加工还刚刚起步。

7 促进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

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一个新的优势产业,也成为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该省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指导,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新农村建设思想为指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提高单产和打造品牌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的,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引导、规模种植,增加投入,实现品种专用化,种薯脱毒化,种植区域化,技术标准化,开发产业化。发展目标是:力争用3年时间,使单产达到3000kg/667m2以上;以县为单位的面积达到6667hm2以上;脱毒薯种覆盖率达到100%;不断加大对农技部门和龙头企业的投入,每县组建2~3个龙头企业;实现无公害产品精包装销售;开发深加工产品3~5个。

7.1 统筹规划,统一管理

成立由政府及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民营企业组织,规划、引导、组织、督促、检查整个生产进程。

7.2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

由农技部门和马铃薯专业协会组织,负责搞好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以推广早熟品种为主导,开发专业、优质、加工型等特色品种,由种管部门会同工商管理部门搞好种子市场管理,打击不法种贩。在新技术推广上,重点推广育芽带薯移栽、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病虫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五大技术和薯稻、薯棉、薯菜等高效种植模式。

7.3 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省政府应制定政策,对马铃薯产业基地建设,科技引进、技术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马铃薯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产品深加工开发等给予资金扶持。

7.4 加强种薯繁育基地建设

以华中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引进股份制管理机制,在省内迅速建立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繁育基地,为脱毒马铃薯的推广、普及做好准备工作。脱毒马铃薯比商品薯可增产30%~100%。

7.5 开展标准化生产,打造马铃薯品牌

由农技部门会同马铃薯协会组织或农头企业,搞好科技培训,技术指导,经验效流,按照无公害技术规程组织生产,迅速建立产品质量标准,规范市场营销秩序,提高产品包装档次,注册无公害产品商标,设立信息网站,打造马铃薯名牌产品。

7.6 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经营

要不断培育和开发马铃薯市场,建立健全马铃薯协会组织,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开展订单生产。要建立和完善马铃薯市场信息体系和销售网络,积极扶持发展马铃薯产销专业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开辟绿色通道。扶持马铃薯保鲜、储运、包装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促进马铃薯产品的深加工,不断延长马铃薯产业链,提高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