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4-08-31

李 斌 翟雪峰 李德才 刘 莉 马翔宇

(东北林业大学教务处,哈尔滨 150040)

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研究

李 斌 翟雪峰 李德才 刘 莉 马翔宇

(东北林业大学教务处,哈尔滨 150040)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的核心任务之一。作为行业类的农林高等院校,在突显优势特色的同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存在着诸多困惑。阐述了当前农林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从制度建设、育人理念、实践教学、特色彰显、国际化教育等5个方面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给出了6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建议:①推进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建设;②创新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③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④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⑤完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⑥扩大国际合作办学交流渠道。希望为农林院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3个大的历史阶段:通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模式和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通专结合模式[1]。我们研究与探索的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上述3种模式,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78年在全国首办的“少年班”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依托学校成立特色班,建立创新学院、基地班、某一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近年来,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教育部在国家层面上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如2007年实施的“质量工程”建设等人才培养体系[2]。同时,国务院办公厅还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其中就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近些年,针对某一优势和特色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很多农林院校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例如,中国农业大学通过建立优秀的教学基地、强化学习过程评价、实行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和增开国际化的课程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北京林业大学则成立了“梁希班”,实行更加完全的学分制和更为灵活的弹性学制,努力培养高质量拔尖创新型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托“基地班”(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创建了“创新实验班”,实行“2+X”的培养模式,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东北林业大学成立了森林资源类“成栋班”,通过实施双导师制、单独小班授课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等,培养林业行业领域所需要的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3]。南京林业大学以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平台,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农林院校一直在围绕“改革与创新”这一主题不遗余力地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希望能够得到思想及实践上的突破。

二、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体制机制改革的滞后性

作为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个体细胞,大学缺乏应有的特色和活力,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高等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4]。虽然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成为诸多高校,尤其是国内高水平大学的改革目标,但现代高校作为一个办学主体,客观上在办学自主权上仍然缺少空间。当前,很多农林院校在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下,在创新人才的招生、培养、人才评价等诸多方面往往不敢迈大步,传统的育人理念在相当一部分教师中仍然存在,这是农林院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又一个尖锐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培养现代农业及林业人才是农林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因此,如何尽快适应当前新形势、新变化,应对行业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是所有农林院校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同质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不但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大同小异,而且评价形式单一。同时,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之间仍存在矛盾。大众化高等教育模式从它产生起,就在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上与精英高等教育模式大相径庭[1]。2005年“钱学森之问”的提出给我们高等教育界敲响了警钟。10多年过去了,我们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不可回避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符合现实要求的问题,虽然很多农林院校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工作,但往往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入手,如农学、林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使得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缺乏自己的特色,很难凝练出自己独树一帜的经验。

(三)考核评价方法的单一性

目前,我们有各种类型和各类形式的考试,应该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手段,来检验培养的学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在高校有一种现状,就是一部分在高中非常优秀的学生,到了大学反而放松了学习、失去了活力,最后成为不求进取,甚至毕业都很难的学生。在很多高校中,学生评价方式相对单一,致使考试形式单一和考试方式僵化现象并存、一考定成绩和一考定成败的传统方式并存、教师考核不严谨和学生应试不认真现象并存。

(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均性

由于各高校的建设历史、所处区域和学科差异等原因,各高校的教师教学水平也存在差异。当前,诸多农林高校都不遗余力地引进、培养高水平的教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农林高校内部,教师梯队建设的不合理性和教师整体学术质量的不均衡性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教师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与快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明显不相适应。例如,有些教师投入教学改革研究不够,还有些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根据课程性质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致使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农林高校中。

(五)实践培养体系的零散性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性之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实际”的支撑就是学生所在专业的各级各类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等。总的来看,我们培养出的相当一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还没有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没有达到社会工作岗位的要求。从目前农林高校发展的规模来看,一方面一些高校由于自身的发展,淡化了实践教学的建设,表现出理论教学偏强、实践环节偏弱的现象;另一方面,从社会层面来讲,很多现代农场(林场)、湿地、企业等对高校的开放度不够,对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不强,使得高校与社会资源无法形成合力培养人才,直接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六)对外交流渠道的狭窄性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世界高水平大学都开始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欧美的一流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5]。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很多高校的学生出国学习的机会增多了,但我们邀请国外一流学者的人数减少了,尤其是一些地方农林高校,对国外一流大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借鉴不足,缺乏深入研究与合作的机会。诸多农林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初,都会有国际化教育的内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少与国外优秀大学交流合作的渠道,或者高校自身条件和学生自身水平的限制,使得国际交流合作的质量不高,系统深入的国际化交流合作机制缺乏。

三、高等农林院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策略建议

(一)推进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建设

建设现代化的大学管理制度,需要政府、高等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系统地阐述了建设现代高校制度的重要性,这在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文件中还是第一次。国家需要着力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使高等学校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的支持下,更加自主地开展教学、科学研究活动以及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工作,特别是在人才的招生、培养、评价等方面,能够得到更大的自主权。建设现代的大学管理制度不是顶尖高水平大学的专利,农林院校也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和尝试,开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破冰之旅,如中国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都在不断地改革学校的管理制度,实施以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为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和成才的道路。

(二)探索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教育部为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台了大量的指导性文件,特别是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意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的系统工程,做起来也相对复杂。为了避免各个高校之间的千面一律,除了在开展国家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和成立各类特色班之外,每个高校都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学科与专业特色,探索立足本校、具有学校特色、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要的是,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具有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四川农业大学的分类培养模式,依据专业性质、生源批次及就业状况等,把全校本科专业学生划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3种类型,按照不同类型培养学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三)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

目前,各高校有各种类型和各类形式的评价方式,但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手段来检验各高校培养的学生的质量,的确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常说,在高校里多一把考核的尺子,就会多培养出一批好学生。因此,各高校必须对人才考核实行宽视角、多元化的考核制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东北林业大学自2013年开始,对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构建了“N+1”型的课程学习质量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同时,东北农业大学也在数学系列课程中实施了“阶段化考试”方法。这样的考试方法改革,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了学生学习的习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教学质量。

(四)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

《中国教育报》的一篇社论指出,“教师是兴教之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6]。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有时一桶水也不够,学海无涯,知识无边。因此,各高校要竭尽全力,积极主动地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开展工作。很多高校都设有教师能力提升机构以及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但重要的是,各高校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从各方面、各环节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例如,华中农业大学的“三段式”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它从教师的职业初期的“首聘期聘约管理”、职业中期的“双分类”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到职业末期的“岗位保护”政策3方面为教师提供服务。另外,东北林业大学也构建了由学校、学院(部)和基层教学组织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以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平台,加强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各学院(部)制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鼓励和支持教师学习和进修;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上的基础性作用。

(五)完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高校在不断完善自身实验、实习、实训体系的同时,需要与企业、科研院所进行校际合作培养人才,需要企业、科研院所为高校提供实习、科研条件,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了达到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双赢,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在为社会联合培养人才的同时,政府要给予相关的企业、科研院所一定的减税等政策支持。同时,高校还要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构建了自主式项目探究平台;南京农业大学构建了“三层次”(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和“四平台”(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平台、综合实验平台和创新训练实验平台)的实验创新训练体系;浙江农林大学实施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六)拓宽国际合作办学交流渠道

无论是美国一流大学的精英教育观,还是“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洪堡理念,农林高校都应该进行重新的审视与研究,使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我国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和新教育理念的需要,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并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例如,中国农业大学进行了本科教育国际化改革,通过点(课程)、线(系列课程或专业)、面(学院或学科门类)结合,建设了全英文课程,修订了本科课程中英文教学大纲,并通过海外交换生项目、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和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本科生国际交流活动,建立了多途径的国际化教育模式;东北林业大学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本科生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培养以及教师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工作。

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仍然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教学改革工程。作为农林院校,要充分结合经济社会的新需求、行业发展的新常态和学科融合的新趋势,认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丰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抓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科学谋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 龙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观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4:22-24.

[2] 徐永辉.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科技资讯,2010(34):146-147.

[3] 翟雪峰.浅谈林业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17-20.

[4] 陈立志,彭杨.新建本科院校实施教学院目标管理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选择[J].宜宾学院学报,2011(7):14-17.

[5] 牛馨.高校创新型团学干部培养途径的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38-39.

[6]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三论学习贯彻***总书记致全国教师慰问信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3-09-13(1).

(责任编辑 孙艳玲)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互联网+”背景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6ZD003;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农林院校实验室综合效益评估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4Q024;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校、学院、基层教学组织“三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GJE1214001;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GBA12110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