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彩虹 徐仁洪 李 频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完善我国高校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建议
——基于中美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比较
张彩虹 徐仁洪 李 频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针对中美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现状,从培养目标、培养年限、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大数据丰富了应用统计的教学内容等6个方面对中美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借鉴美国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完善我国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措施:首先,培养目标要突出实践能力;其次,教学方法要多元化;第三,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第四,对人才培养质量应进行严格监控。经过建设,师资队伍协调发展,教学方法得到创新,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为政府和企业输送了更多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统计人才。
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统计分析;教育比较
为了满足社会对应用统计人才的需求,国家教育部在2011年批准设立了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应用统计学科是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美国高校开展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教育的历史较为悠久,如维拉诺瓦大学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教育已有50年的历史,雪城大学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教育有27年历史。通过对中美两国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教育起步较晚,培养体系有待完善。因此,应借鉴美国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教育先进的发展经验,完善我国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的培养体系,以促进我国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教育的持续发展。
2016年,美国共有24所知名高校招收了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1],有大量美国学生和优秀外国留学生申请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美国高校注重对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就业机会多,工作待遇好,基本上都进入政府、金融、保险、医药等领域从事相关的工作。
近年来,我国应用统计专业发展迅速,25个省份的78所大学纷纷设立了应用统计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统计人才。目前,我国应用统计专业招生学校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究其原因,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对应用统计专业硕士人才需求量较大,能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我国多数高校应用统计专业招生人数是逐年增加的,少数学校在个别年份招生人数减少。综合性重点大学或知名财经院校招收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生人数较多,如中国人民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等,其他院校招生人数相对较少。招生人数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各高校师资力量不同和应用统计专业所属院系不同。目前我国少数高校设有统计学院,多数高校的应用统计专业多隶属于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和数学系。
(一)培养目标
中美两国高校都认为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是为政府、企业等机构输送掌握统计基础理论并能将理论应用于现代统计实践以及能够从事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工作的专业人员,使政府、企业等机构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中美两国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不同之处是中国高校要求应用统计硕士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言,原因是西方现代教育理念先进,成果丰硕,熟练掌握外语有利于中国学生借鉴国外先进的学术成果。
(二)培养年限
国内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必须是全日制,学生要在校学习2年且不能提前毕业,有特殊情况需延长学习期限的,需申请经批准后才可以适当延期,但不得超过3年。美国对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习年限的要求比中国灵活,全日制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习期限为2年并可提前毕业,在职的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习期限为3年。虽然两国高校对应用统计硕士培养年限要求不同,但都强调尽量在第一年内修完所有课程,为专业实践和论文撰写做好基础。
(三)培养方案
尽管中美两国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都包括课堂教学、专业实践、论文写作等环节,但各环节具体要求不同。
首先,是课程设置不同。国内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核心课程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回归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和“计算机语言”[2];美国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数理统计”“统计方法”“统计计算与编程”“数据管理”“数据挖掘”及“预测分析”。从课程设置看,中美两国都强调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和计算机编程能力,但美国课程设置强调对统计方法和统计计算的学习以及对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其次,对课程考核要求不同。国内高校对课程考核的要求低于美国高校,美国部分高校要求应用统计硕士课程考核必须达到B及以上,中国高校一般是C(60分)以上即可。
第三,中美两国的专业实践都包括参与学术讲座和社会实践,学术讲座主要是邀请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评述统计理论与社会实践中的前沿问题,以开拓学生思路。学术讲座是中美两国相同的地方,社会实践是中美两国差异明显的地方。美国高校教师鼓励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中国很少有教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且学生很难找到与应用统计专业相关社会实践的机会。中美对应用统计专业硕士论文的要求基本相似,都要求论文要有完整的数据搜集过程和统计分析过程。
(四)教学方法
集中授课是我国现阶段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教学的主要方式,授课内容主要是传授应用统计专业理论知识。但是,集中授课的方式比较呆板,灵活性较低[3]。而美国多数高校对应用统计专业硕士课程的介绍,不仅仅是讲授抽象的专业概念及公式,而且是深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抽象的统计理论通过案例教学得以生动体现,更加容易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有着较好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内容
中美两国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统计理论知识、数据的处理和统计软件的操作。
“数据管理”是美国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是引导硕士研究生如何获得原始数据及对数据的搜集、整理。“数据管理”课程强调数据的质量,教师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搜集数据。而我国目前应用统计硕士一般使用处理过的二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些数据背后的现实社会经济问题已经模糊,用二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搜集整理数据的能力。因为运用二手数据使学生很难了解数据产生的背景及数据代表的现实意义。所以,当学生面对大量非结构化数据时常束手无策,难以进行科学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国内高校对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的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不注重学生使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部分学生对专业统计软件的学习不够深入、全面,无法熟练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也无法通过软件将数据可视化。美国高校强调学生学习和使用专业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通过学习使用专业统计软件,使海量数据得以快速计算,并且使统计分析与推断过程变得相对简单、准确。
因为统计分析的最终结果要清晰明了地解释给用户,而用户可能并不具备统计专业的背景,这就要求统计分析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交流技巧和表达能力,擅长使用图表等可视化工具,把数据分析的结论准确直观地呈现出来。目前我国对应用统计硕士没有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的具体要求,课程设置中也没有关于可视化的专门课程。但美国高校特别重视学生对统计分析结果的研究与解释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提交的统计分析研究报告能让非专业人士理解,真正体现出统计学的应用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与统计学理论发展,大数据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大数据分析逐渐成为人们进行预测和决策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方面的研究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我国目前对大数据的研究与关注度远远不够。大数据的发展丰富了数据获取方式、扩大了数据种类、增加了数据数量、降低了获取数据的成本。应用统计与数据息息相关,大数据给应用统计学科带来发展机遇。中美两国高校对大数据研究的定位有较大差异,由美国统计学会官网资料得知,2016年美国共有23所知名高校设有大数据硕士计划,大数据硕士和应用统计硕士是美国高校统计学科研究生教育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中国高校很少设立大数据硕士研究项目,目前国内只有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有大数据硕士研究项目,但这两个大学的大数据硕士研究项目均面向的是计算机领域[4],而非应用统计领域。
(一)培养目标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用统计是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等领域的实际问题,因此,应用统计专业的教学目标要着重对硕士研究生统计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做到学以致用,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要多元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固然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形式单一,不够灵活,教学效率低。因此,要不断创新应用统计专业的教学方法,采取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和案例教学,引导研究生进行独立思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鼓励研究生走上讲台,分析案例,锻炼学生的自学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拓宽了数据搜集的渠道,创新了数据获取的手段,因此应用统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可以通过互联网发放电子问卷搜集数据,可以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搜集数据,还可以通过爬虫获取网页数据。这些数据搜集方式目前还比较新颖,国内高校应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这些新颖的数据搜集方式,用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呈几何式增长,这就要求学生使用专业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因此,应用统计专业的教学应开设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课程,要求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习使用专业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目前用于统计分析的主要软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商业软件和开源软件。商业软件主要有SAS、MATLAB、SPSS等,开源软件主要有R、Python等。SAS软件功能强大,被很多国内外公司用于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是从事统计分析的专业统计软件。R软件在国内学术界备受推崇,究其原因,R是由专业的统计人员开发的,是新的统计方法发布的主要平台,有利于知识更新,它被很多专业人士用于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在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可视化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5]。
(四)人才培养要严格质量监控
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统计专业硕士人才必须要做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监控工作,要严格要求,科学管理。
首先,要做好研究生的招生工作。目前我国应用统计研究生招生考试主要侧重对基础理论的考核,没有涉及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尤其未涉及对计算机及统计软件操作能力的考核,因此在研究生复试阶段应增加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内容。
其次,要对课程考核进行严格监控。课程考核是检查硕士研究生学习效果的直接方式,也是督促研究生学习的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对课程考核成绩的要求基本上是60分(C)及以上就算合格,和美国高校的考核标准相比要求较低。只有严格课程考核,研究生才会努力学习,才能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养。
第三,要对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进行严格监控。专业实践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注重培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搜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只有通过专业实践的锻炼,才能使硕士研究生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突出完整的数据搜集过程和数据分析过程,要强调创新,防范抄袭,并且是研究生独立自主完成。
(一)推动师资队伍协调发展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教师的学术成就、道德修养往往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并能将理论知识综合用于实践的教师,能够把握应用统计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社会需求,其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对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学校通过引进人才和自有人才的培养,可以构建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群体,使得师资队伍协调发展。
(二)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
集中授课和案例讨论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集中授课主要是讲授理论知识,案例讨论主要是探讨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的方法、探讨理论运用是否准确、统计分析结果是否合理。因为思维方式不同,人们对待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见解,所以案例讨论往往能集思广益,开拓思路。
(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经过一系列建设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会得到提升。针对一个社会现象,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够把它抽象成一个统计问题,并独立自主的搜集整理数据,使用专业的统计软件和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建模和统计计算,将数据分析的结果撰写成逻辑清晰、内容详实、简单易懂的统计分析报告,并能结合理论知识,将分析报告客观、清晰地解释给社会大众。
[1]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The list of Graduate Programs in Statistics[EB/OL].(2016-06-24)[2016-09-20].http://www.sci.csueastbay.edu/~mwatnik/statlist/.[2]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育部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迈向统计研究国际前沿,推动统计改革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第四届国际统计论坛暨第五届统计科学前沿国际研讨会综述[J].统计研究,2010,27(10):112.
[3] 赵世舜,王玉君,韩燕.关于研究生应用统计课程改革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2):3.
[4] 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与应用统计”研究组.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的重构与创新——首届“大数据与应用统计国际会议”述评[J].统计研究,2015,32(2):9.
[5] 孟生旺,袁卫.大数据时代的统计教育[J].统计研究,2015,32(4):6-7.
(责任编辑 王 伟)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建设项目“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建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