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另青艳 武 欣 余雪芹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广州 510925)
“翻转课堂”在“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另青艳 武 欣 余雪芹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广州 510925)
针对“园林树木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材内容偏多、课时有限、授课场所固定等问题,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了“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并探讨了实施方法: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将每章节的重点、难点通过课件或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观看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实训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爱玩电子产品的特点,多启发,多引导,多为学生提供花木网站、植物识别QQ群及微信公共平台等网络学习资源。“翻转课堂”在“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升了学生园林设计、植物养护的知识和能力,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了人文素养。
园林树木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深化,应用型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此催生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翻转课堂”教学重新调整了课堂内、外时间,将学习决定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传统课堂上的“知识的传递过程”转化为“知识的内化过程”[2]。“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专业基础课程,需要记忆的树种多,学习难度大,传统“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因课时有限、授课场所固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延长了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即使学生没来课堂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课件视频进行学习。学生通过与教师交流、小组讨论可以加速知识内化,迅速提高专业能力。
“翻转课堂”译自“invertedclassroom”,是互联网时代创新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颠覆。
19世纪初,美国西点军校的西尔将军首先提出了“翻转课堂”概念,他要求学生要在课前预习好新课资料,课堂上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和小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2000年,美国迈克尔[4]让学生预先观看经济学教学视频,课堂上通过小组交流完成布置的任务,这是“翻转课堂”教学的最初模式。2004年孟加拉裔萨尔曼[5]首次采用电脑画图工具和雅虎通涂鸦功能讲解数学概念,并将其制成视频反复为其侄女讲解,这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雏形。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亚伦与乔纳森[6]为帮助缺勤学生补习化学,将相关PPT和讲解过程录制成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不断观看温习,从而使学习成绩大大提升,“林地公园”成为“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起源地[7]。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耶鲁大学的公开课、可汗学院的微视频和TED教育频道等众多优质视频资源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支持,《环球邮报》将“翻转课堂”评为2011年度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8]。“翻转课堂”上,教师不再起传递知识的作用,而是成为一个指导者,与学生交流,解惑答疑。课后学生自觉归纳前一节课程的要点,做好下一节课程的预习。
(一)“翻转课堂”在“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了园林树木育苗、园林树木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等方面,是园林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专业技能是否熟练,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
“园林树木学”课程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学生需要掌握树木的识别特征、生态学习性、植物系统分类、植物配置形式、养护要点等繁多的知识。由于该课程需要记忆的植物树种多,学习难度大,传统的“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方式无法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教学任务。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以教材为中心,采用的是“黑板+粉笔或“多媒体”的讲授方式,从始至终“一言堂”,没有师生交流,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消极状态,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知识的传递成了单方向的,学生不能及时吸收消化。课后,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去学习相关知识,缺少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掌握的理论知识有限。同时由于教师将大量的课时花在讲授树木分科知识上,缺少实践教学,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在“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翻转课堂”在“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采用的是“先自学,后交流实践”的新的教学模式,埃里克[9]提出学习的过程主要包括知识的传递和知识内化,传统教学中知识的内化是在课后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中完成的,如果学生在内化知识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无人指导,学生可能就放弃对知识的内化,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而“翻转课堂”正好将两个过程翻转过来[10],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视频完成知识的传递,课堂上通过与教师交流或者小组讨论完成知识的内化,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知识内化的效率。
“园林树木学”课程涉及的植物种类繁多,共有98科,每个科又包含多种植物,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延长学生学习植物的时间,提前学习观看教师的植物课件或者视频,通过课堂提问,师生共同讨论,不仅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各种植物特征,还可以将结余出来的时间应用到“园林树木学”课程实训上,使学生全面掌握植物识别、设计、施工、栽培、养护知识。
(一)“翻转课堂”在理论教学中的实施
“翻转课堂”教学首先强调的是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导,而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将每章节的重点、难点通过课件或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观看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植物特征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课件或者图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形象地了解植物的各种特征;对于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或用文字不好描述的植物设计、植物配置、植物栽培、工程施工等课程内容,教师可以考虑利用二维或三维动画技术将课程知识形象地展示出来;对于不容易模仿的植物配置的现场场景,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现场录制的视频,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植物配置现场的全部工作流程;对于实际要求较高的植物栽培知识,学生要事先了解植物栽培的要点,之后到实际工程场地进行实践操作。“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阅读,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不必再花费时间去学习,对于掌握不扎实的知识点要去深入钻研,这样大大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笔者在进行“园林树木学”课程理论教学时,给学生布置了相关的课程任务。例如学生要进行树种观察、描述和鉴定,拍摄由整体至局部的图片,分析树种的观赏特性和景观用途,利用网络资源查询相关植物资料,利用电脑软件绘制园林树木配置图,制作PPT。课程任务完成后,每个学生要在课堂上讲解自己的任务,其他学生以“扔砖头”的方式向学生提问。“翻转课堂”改变了老师独占讲台的弊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翻转课堂”使教学气氛热烈,学生讨论积极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以“园林树木学”课程中各论的理论教学为例,笔者首先建立了“园林树木学”课程交流平台,采用2+3+4的教学模式,即“讲2、带3、学4”以弥补课时的不足。笔者以每个科为教学单元,精讲2个种,简介3个种,学生自学4个种。如在讲解木棉科植物章节时,教师可提前一周将木棉科的相关资料发到公共平台上,让学生预习相关资料,并查找一些资料制作PPT。教师在上课前一天检查学生PPT的制作情况,之后在课堂上由学生详细介绍木棉科中最重要的两个树种木棉和发财树,简要介绍木棉科中其他3种景观树种,如美丽异木棉、鸭脚木、桉树等,其他自学树种可由小组讨论交流进行补充。学生在讲台上讲授时,可随时向教师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随时打断学生讲述中错误的地方或者点评学生的讲解情况。在小组讨论阶段,每个小组先对提前预习学到的木棉科植物的应用知识进行总结,派代表起来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提出预习中的疑惑,之后师生共同交流学习心得,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
(二)“翻转课堂”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园林树木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在开展实训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爱玩电子产品的特点,多启发,多引导,多为学生提供花木网站、植物识别QQ群及微信公共平台等网络学习资源。笔者在开展“园林树木学”课程实训教学时,在每次植物识别与鉴定实训课之前,先将实训内容以多媒体课件或者视频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先有一定认识之后,再展开校内外实训。笔者先让学生识别校园中常见的园林树木,熟悉了常见树种之后再去附近的广州华南植物园、云台花园、从化花卉市场等校外实践场地认识树种,由近及远,以实际园林案例为依托,让学生从植物识别到植物种植设计最后到植物栽培养护全方位了解园林树木学的要点,真正作到“教—学—观—练”一体化。
在进行“园林树木学”课程设计、养护实训教学时,笔者以居住区植物配置为实训案例,先将国内外优秀的居住区绿化案例以及广州市居住区常见的绿化植物共享到“园林树木学”教学公共平台上,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居住区植物配置方法,之后在实训课堂上让学生谈谈自学到的居住区植物配置要点,提出尚未理解的问题,并由师生共同讨论,探讨出解决途径。之后笔者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山水城楼盘圈出每个人要设计的范围,由学生自己测量,定出范围界限,画出居住区CAD图,利用前期自学到的居住区绿化知识进行植物配置设计,在这期间,学生可随时向老师提出问题,探讨设计方案。等整套设计方案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讲解,并邀请园林企业专家参加评讲环节,从企业的角度指导学生,尽快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考评方式的改革
目前,各高校“园林树木学”课程考核方式多采用笔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评方式。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园林专业为例,“园林树木学”课程成绩=平时成绩×40%+卷面成绩×6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小测验等综合打分。但由于上课人数较多,点名考勤以随机抽查为主,作业抄袭情况也多有发生,导致平时成绩流于形式。在试卷考试环节,“园林树木学”课程考核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学生只要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也能较好地通过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学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考核内容更加关注学生课前预习的成果、教学过程中的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后课程总结等方面。现在“园林树木学”课程的考核包括:撰写课前预习总结报告和制作PPT、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情况、树木识别与鉴定能力、小组设计作业、实习报告、实习态度等方面,各考核内容按不同权重进行综合考核,“园林树木学”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的考核体系见表1。
表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考核体系的重构
(一)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园林树木学”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每位学生都可以识别200多种植物,能熟练掌握100多种常见植物的园林配置形式。同时在“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将园林绿化高级工、种苗高级工、园林树木养护高级工、助理景观设计师、插花员和施工员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内容和要求上传到公共平台上,引起学生高度关注。在每一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教师都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强化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就业后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如建造师、监理师、规划师、设计师、园林中级工程师)奠定基础,使学生在专业上有更广阔的发展。
(二)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没有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前,由于“园林树木学”课程内容多,学习难度大,大部分学生都有畏难情绪。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通过教师图文并茂的讲解、学生自主预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学生开始注意听讲,主动参与,积极发表见解,质疑讨论,使学生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
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了许多公共教育平台,教师利用学生喜爱电子产品的特点,引导他们关注园林专业网站,如微设计、中国花木网、中国植物志、秋凌景观等,使学生养成了随手拍植物、认植物、设计植物的好习惯。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改变了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预习、查资料、独立鉴定或进行植物设计,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传统的“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方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虽然一开始学生有任务、有压力地去学习,但在养成自学的习惯后,学生开始体会到大家共同探索、共享成果、学会与人合作的成就感。同时多实践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学会与人交流。对植物的认知、设计、施工、栽培、养护全方位的互动学习,也提高了学生人文素养,使他们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1] 高巍,刘骞.自主学习模式在园林植物造景与造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5(11):249.
[2] 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即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22(1):105-112.
[3] 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18.
[4] 陈放.美国“翻转课堂”理念对外语人才培养的启示[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7):158-161.
[5] 高尚德.“微课”:课堂翻转的支点[J].上海教育,2013(15):70-71.
[6] 马明山,乔丹丹,汪向征.公众视野中的可汗学院课程评价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4(1):93-98.
[7] 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2014(11):116-121.
[8] 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148-151.
[9] DONNELLY R.Harmonizing technology with interaction in blended problem-based learning[J].Computers & Education,2010,54(2):350-359.
[10]官芹芳.可汗学院翻转课堂[J].上海教育,2012(17):27-31.
(责任编辑 王 伟)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园林树木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nyjp20150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