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3个湘西黄牛杂交组合的育肥效果分析

时间:2024-08-31

杨 海, 周江江, 刘会敬, 杨 灿, 左葛生, 李焕涛, 冯海鸥, 胡建宏

(1.衡阳师范学院 南岳山区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衡阳 421008;2.衡阳香樟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衡阳 421005;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前 言

湘西黄牛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区,这些地区山多地少、地势陡峭,当地农民喜欢选择四肢短、体型小、体重轻、繁殖好、抗性强的湘西黄牛作种用,以适应山地饲养和使役的需要。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使湘西黄牛具备了良好的山地适应性和使役性能,成为湖南省优良地方品种[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役牛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面对我国牛肉需求稳步提升消费态势,发展本国肉牛养殖、创建自主牛肉品牌已成为我国社会的共识[2]。湘西黄牛具有早熟、适应性强、抗性好、耐粗饲、肉质好等优势,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黄牛优良品种,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4]。为加强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和利用,国家已划定了湘西黄牛保种区,建成了湘西黄牛原种场,并持续开展品种提纯、杂交改良和育肥实验,推动湘西黄牛从役用型向肉用型转变[3]。

和国内外优良肉牛品种相比,从役牛脱胎而来的湘西黄牛仍然存在个体小、长速慢、体重轻、产肉率低等短板[5],因此湘西黄牛品种改良和杂交后代育肥研究是当地肉牛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利用国内外优良父本改良湘西黄牛过去已有较多研究[6-8],由于试验对象、饲养标准、研究方法、检测指标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时代差异,因此研究结果对现今的湘西黄牛产业发展缺乏现实指导性。在长期的湘西黄牛品种改良实践中,经过反复比较和选择,养殖户已将优良父本集中于黑安格斯、西门达尔和德国黄牛3个品种上。基于以上现实,本研究对湘西黄牛3个杂交组合的育肥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湘西黄牛品种改良和子代育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牛的选择与分组

试验于衡阳香樟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进行。采用黑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德国黄牛的冷冻精液 湘西黄牛母牛,所产F1代犊牛分别命名为安湘(AX)、西湘(XX)和德湘(DX)。犊牛出生后,按照养殖场既有保育方案对犊牛进行标号、护理、补料、断奶、驱虫、健胃和免疫。

6月龄时,随机选择个体条件相当的不同杂交组合F1代犊牛各10头(公母各50%),组成试验组,随机选择一致性较好的湘西黄牛(命名为湘黄,XH)犊牛10头(公母各50%),组成对照组,进行育肥试验。

1.2 试验牛的饲养管理

试验牛饲养管理共分3个阶段进行,各阶段饲养管理及饲料配方见表1。试验牛在各阶段,自由饮水,常规免疫和驱虫,添加舔砖。全程粗料为:玉米秸秆25%,干稻草10%,青储皇竹草35%,中药渣30%,自由采食。

表1 试验牛不同生长阶段的精料配方 %

第1阶段(6~12月龄),圈养,每天运动1~2 h,精料添加量为体重的0.8%~1.0%,使犊牛充分生长发育;

第2阶段(12~18月龄),栓系圈养,精料添加量维持为体重的1.0%~1.2%,促进骨架和肌肉发育;

第3阶段<18~24月龄),栓系圈养,精料添加量提升至体重的1.2%~1.5%,促进肥牛体重增长。

1.3 试验牛相关数据获得

在第6,12,18,24个月的月底,采用地磅秤称量育肥牛体重1次,并计算参试牛平均日增重。

参考周光宏等制定的牛肉等级评定方法和标准[9],对牛肉的大理石纹、生理成熟度、肉色和胴体质量进行等级评定,并计算净肉率。

详细记录育肥过程中的投入产出,肥牛24月龄屠宰后,按照当时价格行情统一进行经济效益核算。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SAS 15.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牛的体重

试验牛各阶段的体重检测结果表2。由表2可知,试验牛在各阶段的体重变化呈不规则的半抛物线形,试验牛6月龄的体重差距较小,6~18月龄体重急剧上升且开始出现明显分化,18~24月龄试验牛体重仍有较大增加,对照组增重明显,但体重增长幅度明显低于试验组。所有试验牛中,西湘杂交组合的体重增长处于绝对优势,12,18,24月龄时的体重增长绝对数分别达到152.6 kg,164.7 kg和59.7 kg,优于其他组合(P<0.01);安湘组合和德湘组合增长均优于对照组(P<0.01),体现出相对优势,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1)。从体重增长时间段来说,6~18月龄是所有试验牛体重增长绝对数的高峰期,说明6~18月龄是湘西黄牛杂交牛的育肥关键时段。

表2 试验牛各生长阶段的体重 kg

2.2 试验牛的平均日增重

试验期犊牛平均日增重值为试验期内犊牛体重增重绝对值(kg)与试验时间(d)的商,试验牛在各阶段的日增重检测结果表3。由表3可知,试验牛各阶段平均日增重呈现不规则变化,6~12月龄平均日增重稳步上升,12~18月龄平均日增重急剧上升,18~24月龄平均日增重较前阶段明显下降,每天平均日增重增长约为0.3 kg。所有试验牛中,西湘杂交组合的平均日增重最为突出,6~12月龄和12~18月龄时分别达到0.85 kg和0.92 kg,优于试验组内的安湘组合和德湘组合(P<0.01),也优于对照组(P<0.01),表现出绝对优势;安湘组合和德湘组合平均日增重均优于对照组(P<0.01),体现出相对优势,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1)。从育肥时间段来说,6~18月龄是所有试验牛平均日增重的高峰期,说明6~18月龄是犊牛育肥的黄金时期,18~24月龄平均日增重则进入迟缓阶段。

表3 试验牛各生长阶段的日增重 kg/d

2.3 试验牛的肉质

试验牛在各阶段的肉质评价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试验牛的净肉率处于41.5%~46.0%之间,以西湘组合为佳(P<0.01),安湘组合、德湘组合与湘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1)。肉质评价指标中,对照组的大理石纹(4)、肉色(3)和胴体质量(优一级)为佳,试验组不如对照组;试验牛的生理成熟度均为A级,无明显差别。

表4 试验牛的肉质评价结果

2.4 试验牛的育肥经济效益

试验牛育肥经济效益见表5。由表5可知,从育肥成本来说,试验组间的投入差异不大,约为11 000元,均高于对照组投入的8 080元(P<0.01);从育肥效益来说,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内则以西湘组合为优(P<0.01),安湘和德湘次之,湘黄的效益最低,但头牛的育肥效益均在4 000元以上。

表5 每头试验牛的育肥经济效益 元

3 讨 论

湘西黄牛是经过千百年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在适应山区地理环境及使役的过程中,湘西黄牛逐渐演变成四肢短小、长速较慢、体重较轻、体型较小、适合山地使役的特征,作为耕牛而广受当地农户欢迎。

随着社会的进步,耕牛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地方品种保护、品种改良及经济杂交是我国养牛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耕牛退出历史舞台对山区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进程,考虑到地区适应性及改良成本等现实因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国内养殖业主大多选用本地黄牛作为母本,外地黄牛安格斯、西门达尔、德国黄牛、利木赞等作为父本进行经济杂交,通过对杂交后代进行集中育肥的方式生产肉用商品牛[10-15]。湘西黄牛母牛具有成熟早、繁殖性能好、母性强、难产率低、使用年限长以及适应山地饲养等特点, 特别是在粗放管理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繁殖率和犊牛成活率,是优良的杂交母本。因此,选择配合力较好的父本是提高湘西黄牛养殖效益的关键。

黄牛品改的目的是使杂交后代具有体重、日增重、肉质、适应性等方面的良好表现,从而获得好的牛犊用于育肥。体重和日增重是肉牛育肥效果的直接指标,本研究中,参试牛各阶段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在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内以西湘组合为佳(P<0.01),说明黑安格斯、西尔塔尔和德国黄牛对湘西黄牛具有较好的改良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湘西黄牛杂交后代的增重性能,进一步证实湘西黄牛经济杂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试验组中,以西门达尔改良效果较为突出,因此,研究建议选用西门达尔冻精冷配湘西黄牛,形成具有增重优势的西湘杂交组合以获得好的育肥效益。从增重时段来看,6~18月龄是所有试验牛体重增长绝对数的高峰期(P<0.01),说明6~18月龄是湘西黄牛杂交犊牛增重的黄金阶段,因此6~18月龄时段应特别加强营养供给和饲养管理以获得好的增重效果。本研究中,湘西黄牛杂交F1代18~24月龄的增重明显减缓,这可能与改良的代数有关[16],因此,建议湘西黄牛改良的F1代杂交育肥牛在18月龄后出栏,至于级进杂交的湘西黄牛后代增重规律和出栏时间,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产肉率和牛肉质量和经济效益直接相关,是评价肉牛育肥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肉牛生产性能的重要体现。研究表明,品种、年龄、饲料、环境、饲养模式等因素均对产肉率和牛肉品质产生直接影响[17-18]。犊牛出生后,年龄、饲料、环境、饲养模式等都属于后天可控因素,只有遗传素质属于先天因素,因此探索杂交组合对产肉率和肉品质的影响非常必要。本试验中,试验牛的净肉率处于41.5%~46.0%之间,以西湘组合为佳(P<0.01),安湘组合、德湘组合与湘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1),这可能与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的骨头粗细和骨重有关。肉质评价指标中,对照组的大理石纹(4)、肉色(3)和胴体质量(优一级)略优于试验组,说明地方牛品种在肉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杂交F1代还不足以改变地方优良品种的牛肉品质。

经济效益是肉牛育肥的直接目的,低投入、高产出永远是农户的现实追求。本研究中,试验组间育肥投入差异不大,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育肥投入(P<0.01),这对农户选择杂交牛育肥来说,具有一定的成本提示作用;从经济回报来说,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内以西湘组合的较高(P<0.01),安湘和德湘次之,湘黄的效益最低,但育肥效益均在4 000元以上,符合目前当地湘西黄牛养殖的现实行情。

湘西黄牛在湖南牛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湖南农民致富和肉牛产业振兴的金种子。湘西黄牛杂交利用是形势发展的必然,也是湖南牛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基于本研究,建议农户选择西门达尔×湘西黄牛的杂交组合进行育肥,F1代育肥牛在18月龄后出栏为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