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犊牛病毒性腹泻

时间:2024-08-31

一、病原及传播途径:

犊牛病毒性腹泻又称黏膜病。该病毒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是养牛较发达国家。1980年以来,我国从西德、丹麦、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引进奶牛、种牛,将本病引入我国。牛、羊。鹿、猪均可感染本病。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带毒量较高。康复牛可带毒6个月。该病直接或间接均可传播,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

二、流行特点及发病状况:

新疫区急性病例较多,发病率5%,死亡率高达90%~100%,发病牛以4月龄~18月龄居多。老疫区急性病例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而隐性感染率达50%以上。冬末和春季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潜伏期7天~14天,多数呈隐性感染。分急性和慢性两种表现。

急性病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0℃~42℃,持续4天~7天,随后下降,有的出现第二次体温升高。随体温升高,白细胞减少,持续1天~6天,继而白细胞数量又会增多,有的会发生二次减少。病畜表现精神沉郁、厌食、鼻眼有浆液性分泌物,2天~3天内可能有鼻镜和口腔黏膜表面溃烂,舌表面上皮坏死,流涎增多,呼气恶臭。通常在口内损伤之后发生严重腹泻,开始水污,后带有黏液和血液。有些病牛出现蹄叶炎皮肤溃烂坏死,从而导致跛行。通常1周~2周死亡,少数病例可拖延一个月。

慢性病例很少有发热症状,体温出现轻微波动。主要表现鼻镜溃烂,甚至连成一片'眼常有分泌物;口腔少有糜烂,但门齿齿龈通常发红;具有明显的跛行;腹泻出现不定。多数病例死于2个月~6个月内。

三、剖检状况:

剖检病变剖检尸体消瘦,脱水;皮下组织充血,鼻腔黏膜潮红,充血,肺炎;消化道黏膜充血,出血,尤以肠道变化最严重;真胃弥漫性出血,水肿,有小的溃疡;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增大为枣样;小肠黏膜弥漫性充血,出血;盲肠和结肠黏膜充血,出血,有的溃疡。心内外膜出血;脑膜充血,脑膜下积聚着大量水肿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