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西医结合治疗天祝白牦牛犊牛腹泻

时间:2024-08-31

李忠清

(甘肃省天祝县石门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武威733200)

犊牛消化不良主要症状是由于消化机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症的犊牛疾病,为犊牛常发病之一,多发生在出生后1~25日龄。可造成犊牛生长缓慢,体质下降,抵抗力下降,不及时治疗将会引起死亡,给农牧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对天祝白牦牛犊牛腹泻病的调查,初生牦犊牛平均发病率较高,约占21.6%,死亡率9.8%。从2003年至2013年,笔者等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措施,共治疗牦犊牛3945例,治愈3598例,治愈率91.2%,好转186例,无效161例,总有效率达95.9%。现报道如下:

1 病因病机

主要是犊牛肠胃嫩,消化力弱,抗病力差,吃初乳不足,母牦牛挤奶过多,犊牛饥饱不匀,天气突变,在潮湿圈地上系留或卧息过久、受凉,或犊牛外感风寒,致病菌侵入胃肠道,刺激胃肠道黏膜,扰乱胃肠的正常分泌,运动和吸收机能从而导致腹泻等。

2 临床症状

患病犊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虚弱,弓背,严重时起卧困难后躯被粪尿污染。单纯型消化不良(奶泻)的患病犊牛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粪便呈粥状或水样,颜色为暗黄色,后期多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的稀便,恶臭。病犊牛很快消瘦,严重者脱水。细菌性腹泻表现食欲废绝,病初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萎靡,体力衰弱,剧烈腹泻,粪便呈水样灰色,有时呈绿色,并带有粘膜或血液,发恶臭。脉博细弱,呼吸频数而浅表,血液粘稠色暗,粘膜发绀,鼻端及四肢末梢发凉,眼窝下陷,后期体温下降,病程经过中往往呈现痉挛及瘫痪等神经症状,最后倒地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在1~2d内死亡。

3 治疗

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消积化滞、涩肠止泻,调整胃肠机能。中药治疗用乌梅散加减:乌梅、黄连、黄芩、地榆、丹参、泽泻、木香、苍术、姜黄、白头翁、车前子。食滞者加山楂、神曲,内寒较重,体温下降者加附片,脾虚者加白术,水煎去渣灌服,1剂/d,分3~4次服完。

恢复胃肠机能的药物有含糖胃蛋白酶8g、乳酶生8g、葡萄糖粉30g,混合制成舔剂每天分三次内服,临用时每次加呋喃西林0.5g,点解多维2.0g。严重病例应抗菌消炎,补液解毒,可选用的药物有磺胺类药、氯霉素、环丙沙星,脱水时可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维生素C、地塞米松。

4 病例

例1 2005年4月11日,天祝县石门米某放牧的白牦牛所产3头11日龄牛犊腹泻。症见:后躯被灰白色稀粪污染,酸臭,体温正常,口色赤红而燥,舌苔黄厚或黄腻,问诊米某,此前母牦牛挤奶,昨日因忙未挤奶而得病,诊为积滞性腹泻。治疗山楂、神曲、黄芩、白头翁各20g,黄连、地榆、丹参、泽泻各15g,白术、茯苓、车前子各10g,大黄5g。水煎去渣灌服,1剂/d,分3~4次服完。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500mL,加环丙沙星0.2mL/kg,0.9%生理盐水250~500mL、维生素C2.0g,地塞米松5mg。连续治疗2d,3头全部痊愈。

例2 2013年3月26日,天祝县松山包某5头20日龄左右白牦牛犊牛腹泻。症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萎靡,体力衰弱,剧烈腹泻,粪便呈水样灰色,有时呈绿色,并带有粘膜或血液,发恶臭。一头出现突然倒地,角弓反张,磨牙,四肢强直性痉挛,转圈。诊为湿热腹泻。治用乌梅、黄连各10g、黄芩、炒山楂、炒神曲各15g、地榆、丹参、泽泻、木香、苍术各12g、姜黄6g、白头翁、车前子各9g、附片6g,白术20g。水煎去渣灌服,1剂/d,分3~4次服完。胃蛋白酶8g、乳酶生8g、葡萄糖粉30克,混合制成舔剂每天分三次内服,临用时每次加呋喃西林0.5g,点解多维2.0g。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500mL,加环丙沙星0.2mL/kg,0.9%生理盐水250~500mL、维生素C2.0g,地塞米松5 mg。连续治疗3d,4头痊愈,一头好转。

5 小结

初生牦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相当复杂,因此,对生产母牦牛和犊牛实行科学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坚持防重于治,以防为主原则,治疗时实行中西医结合措施,比单纯用西医或中医效果好。在天祝高寒牧区母牦牛生产犊牛时,一要有暖棚设施条件,二母牦牛一定补饲,三圈舍要干燥温暖。

方中白头翁、地榆入大肠、胃经,清热燥湿,黄芩、黄连清湿热,泻火解毒,乌梅涩肠止泻,车前子、泽泻滑利、利水止泻,丹参活血化瘀,木香、苍术理气山楂、神曲消食,白术健脾燥湿,口服调整胃肠机能西药。诸药配伍,相辅相成,共奏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消积化滞、涩肠止泻,调整胃肠机能之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