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张掖市肉牛发展历史和现状及国内外肉牛发展经验借鉴

时间:2024-08-31

张永东

(甘肃省张掖市畜牧管理站,甘肃 张掖734000)

张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引进西门塔尔肉乳兼用型牛与本地牛进行杂交,经过30多年持续改良,形成了具有张掖地区特色的西门塔尔肉牛新类群。随着"张掖肉牛"地理商标注册和"张掖市国家级肉牛繁育与产品供应基地"的推进,明确肉牛改良方向,健全完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紧要任务,对推动肉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畜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1 深化市情认识,准确理解良繁体系在肉牛生产中的核心地位

畜禽良种是现代畜牧业生产的基础,肉牛改良是肉牛生产方式的必然选择,健全完善与肉牛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和不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培育、推广、利用优良品种,提高良种化程度,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模式,对于促进肉牛业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及加快肉牛改良步伐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核心地位。

1.1 肉牛产业持续发展,良繁体系的建立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张掖市肉牛业起步较晚,是近三十年逐渐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从1980年~1998年,通过引进肉乳兼用型牛,应用冷冻精液人工授配改良本地牛,其改良目的是增大牛的体型,提高役用性能,同时增加产肉量和产乳量。改良方式是简单的二元杂交;②从1998~2007年,通过引进大型肉牛品种,以二元或三元杂交生产方式,提高牛的生产性能,这阶段称为肉牛改良;③是从2008~2013年,随着国家、省级肉牛良补政策的实施和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的推进,肉牛良种化技术正在进入以西门塔尔为主的良种肉牛新类群培育和商品肉牛生产新阶段,肉牛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1.2 肉牛改良成绩显著,良繁体系在肉牛发展中逐步健全完善

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改良,张掖肉牛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全市肉牛平均出栏时间由42个月减少到30个月,个体产肉量由76kg提高到160kg。通过引进肉牛品种(冻精),采用细管冻精授配技术,使肉牛生产在短短的三十多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飞跃,这是肉牛发展的第一次飞跃。2008年以来,全市肉牛业以"十大工程"之一的"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为契机,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面临着第二次飞跃,即从数量发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粗放管理型向集约规范化转变,从分散饲养型向规模化饲养的转变,走产业化发展道路。2013年全市牛饲养量106.2万头,能繁母牛35.6万头,良种繁殖覆盖率达90%以上,肉牛改良的主导品种:西门塔尔85%,夏洛莱5%,利木辛7%,其它占3%。牛群中四代以上杂种牛占50%,三代杂种牛占38%,二代杂种牛占11.5%,一代杂种牛占0.5%。这样就形成了三大级进杂交系。这是张掖市肉牛改良繁育工作的一大特点,也是建立良种肉牛繁育体系的基础。

1.3 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必须建立科学肉牛良繁体系

三十多年的肉牛改良作用是巨大的,特别是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我市肉牛产业步入转型升级的跨越式发展新阶段,但肉牛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技术层面上还存在着引种的盲目性和杂交改良方式的简单性。在部分二元级进杂交中,杂交优势已经不明显,一部分牛在生长速度、繁殖力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退化,这一问题的存在制约了肉牛生产水平的持续提高和牛肉品质的进一步改善。

2 突出工作重点,实现良繁体系建设新突破

建立完善良种肉牛繁育体系就是确定一套适合本地情况的能够长期地促进肉牛生产水平持续稳定提高,使优秀基因比例在牛群中不断增加、不断固定,并通过科学的杂交方式使之最有效地发挥作用的繁育方案。

2.1 创新观念,理清发展思路

以发展现代肉牛业为主线,建立以培育西门塔尔基础母牛核心群为根本,以开展多元商品肉牛杂交生产优质牛肉为导向,以市、县区、乡镇三级畜牧服务网络为支撑,市上规划,县区组织,乡镇实施的良繁体系运作机制,加快推进畜牧科技创新,强化畜牧科技推广,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以规模养殖建设带动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为突破口,努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建立适应市情,繁育结合,长远规划,稳步提高的良种肉牛繁育体系。

2.2 坚持原则,规范运行程序

2.2.1 规划先行 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制定具有张掖特色的肉牛良种繁育新体系。

2.2.2 巩固提高 以现已形成的西门塔尔为主导品种的杂交系为基础,在甘、临、高三县区肉牛生产相对集中的主产区选择条件好、养牛数量多、牛的良种化程度高的乡镇规划为基础母牛核心区,通过级进杂交和选育提高等杂交方式,培育西门塔尔肉牛新类群。

2.2.3 建档立卡 通过建立科学完备的肉牛繁育系谱、能繁母牛、授配记录、后裔测定等电子档案,使全市肉牛生产步入科学管理轨道。

2.2.4 打造品牌 以现代良繁体系建设新理念,发展商品肉牛生产,打造张掖肉牛特色品牌,开拓张掖肉牛产业新发展。

2.3 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落实

2.3.1 建立以西门塔尔为主的基础母牛核心群 在甘、临、高三县区母牛核心繁育区内选择60%的母牛做为基础母牛群,继续与西门塔尔进行级进杂交,后代母牛继续按60%的比例择优选留,补充到基础母牛群。通过不断的级进杂交选择,选育出足够数量的生产性能高、外观整齐、遗传稳定的肉牛新品系(新类群)基础母牛群,这是良种肉牛繁育方案的核心。

2.2.2 建立商品肉牛生产群 在选留基础母牛群后,剩余的母牛群构成商品母牛群。商品母牛群不再进行级进杂交,而是按现代肉牛生产的多元杂交方案,选择适宜的第二、第三父系(如安格斯、日本和牛、夏洛莱、利木辛等)进行三元、多元经济杂交,通过科学的多元经济杂交,就可以长久地获得最大的杂交优势,持续提高商品肉牛的质量和生产水平,以此打造张掖肉牛品牌。

2.2.3 建立科学完善的信息电子档案 各级畜牧部门建立科学完善的良繁体系电子档案,专人负责,记录口径规范统一,使全市肉牛生产步入有章可循、循序渐进、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

2.2.4 把好肉牛品种(冻精)引进关 全市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对于引进的所有遗传物质都要建立电子台账,并上报上一级备案。每个县区、乡镇、冻配点所引进的冻精都要登记冻精来源、种公牛号、授配登记、产犊情况、后裔生产性能、改良效果等台账记录,做到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有依据的科学选配。

3 转变服务方式,打造推进肉牛良繁体系新体制

30多年肉牛改良的特殊市情,决定了张掖肉牛产业发展外延比别的地方更宽广,内涵比别的地方更丰富,必须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把推进现代肉牛大市建设的任务,体现在发展理念上,落实在力量投入上,反映在工作成效上。

3.1 政府引导,着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能否取得成效,领导是关键。作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事关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大局,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公益性。为保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能顺利开展,争取得到各级领导重视及各部门和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各地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加大政策支持和公共支持力度,建立长效的投入机制。

3.2 依靠科技,着力实现良繁体系新机制

推广应用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在全市肉牛养殖小区(场)率先落实标准化养殖技术,做到"上手、上口、上墙",加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这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作能否保持活力的关键。

3.3 改进作风,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各级畜牧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工作标准,创新工作方法,加强《畜牧法》和《种畜禽管理条例》的宣传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低劣"冻精"流通,严格查处牛改冻配点不按良繁体系建设要求进行"乱配"的行为;启动市、县联合执法大检查工作机制,坚决查处假冒伪劣种畜禽案件,塑造"阳光政府"的良好形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