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时间:2024-08-31

【摘 要】 文章利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及山西省省政府网站的数据,运用区域地理研究中的区位熵理论,对山西省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通过研究表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级差异较大,类型以传统技艺最为突出,市域级别以运城市和临汾市数量最多,十一地市的非遗平均密度达到了每万平方公里四十八点五七项。因此山西非遗开发要兼顾保护与开发并行,要注意开发后的特色及差异,且既要在传统旅游开发的模式上创新,又要注意文旅融合之下旅游业态的新发展。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省;区位熵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19)03-0080-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山西省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因历史和地理因素,保存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公布的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分别是30项、40项、17项和6项,共计93项,占比6.78%。截至2017年山西省共公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五批次,合计510项(均不含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经由收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材料,深入研究了它的布局与地理位置属性,探讨了山西省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一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报告。

一、数据由来和研究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个级别: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本文采取的是国际级、国家级和省级三级名录,并且不包括扩展名录。同一名称出现在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只按最高级计算。数据来源主要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和山西省省政府网站。

本文研究方法采用了区域经济分析中常使用的较为通识的区位熵的概念,区位熵概念由哈盖特提出,主要是应用于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其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区域存在的产业集聚现象。此处用以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的地位及在某一个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的集聚的水平。详细计算方法是:

在公式里,下标i代表所属的遗产名目种类;下标j代表地理位置范例,Qij为j地i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位熵。

二、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

(一)级别属性

截至2017年,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省级及其以上的名录一共603项,去掉在两个级别中重复出现的非遗,共有510项。从表1清晰显示,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级差异较大,缺少国际级的非遗文化。并且级别越高,数量越少,这会给山西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特征

根据在2008年中国政府印发并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发布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通知”中,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06年文件的基础之上保留十个大类,并将各别的名称进行了微小调整(见表2)。鉴于其发布分类的权威性、科学性和使用的普遍性,本文采用此分类方法。

从表2中清晰地看到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类型结果看,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统技艺最为突出,其次民俗、民间文学占比也比较高,剩余类型差异较小。

从数量结构看,传统技艺共161项,占比31.57%,民俗共66项占比12.94%;民间文学共58项占比11.37%;三项合计55.88%,超过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半数,因此有绝对优势。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和数量结构表明,由于历史悠久,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对人们的精神和审美情趣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长久、广泛又深入,逐步形成传统技艺。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古就是人类的发祥地,文明从未间断,是华夏文明深厚与悠久的地区之一,迄今为止发现的距今最早的人类遗址是180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侯渡遗址,最有影响的距今16万-20万年的丁村人遗址。在历史潮流和朝代更迭中,宋之前山西在全国历史潮流中占有重要地位。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和历史社会的重要性共同导致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中传统技艺数量占绝对优势。

民俗由于受到地域、歷史、经济、交通的影响,有着“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的特色,在劳动人民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比例较重。

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

(一)市域区位熵分析

以山西省11个所属城市来当做本论文的分析目标。将不同的分数赋予各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层级的得4分,国家层级的得2分,省和部层级的得1分,另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和原生性的特性,其对应的申报单位或单位数量可以拆分为762处。依照上文中所给的计算公式求出了山西省这11个城市不同种类遗产的详细分值,见表3。

根据计算结果能够看出,该省的11个城市在民俗、传统技艺与传统美术三个项目中所获得的分数差别不大,也就是说从全省来看,这三个项目的位置分布较为分散,且比较合理。与此相反,通过对传统戏剧、曲艺、传统医药、传统舞蹈、游艺杂技、传统体育、民间文学和传统音乐等项目在全省11个城市所获得分数的分析,发现其在不同城市的分值差别很大,并且表现出一种在空间上聚集的情况。民间文学类型集中分布在晋城市,传统音乐与传统戏剧类型集中分布在大同市,传统舞蹈类型集中分布在阳泉市,曲艺类型集中分布在长治市,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类型集中分布在晋中市。

(二)市域密度特点研究

运城市所属的非遗项目有127项,临汾市所属的非遗项目有106项,然后是晋中市所属的非遗项目有90项。如果以非遗在行政城市的密度层级来看,该省11个城市的非遗平均密度达到了每万平方公里48.57项,非遗项目多于该值的城市有六个,其中运城市平均密度最高为89.23。总的来说,除了阳泉市,非遗项目的数量及密度在不同城市的分布基本相同(见表4)。

(三)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成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离开不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般而言,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都会深刻地影响非遗的空间分布,与中国大多数省份一样,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成因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分析:

1.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

自然地理一般包括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等。从地质地貌看,山西“两山夹一川”的地貌特征决定山西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串珠状的盆地地带,两侧的山地则阻碍着人口聚集和文化交流的方式,对非遗的产生及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的作用。

从气候看,气候是影响非遗分布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的黄河流域,大量的农谚、节气等都产生于此,并不间断地发展到今天,成为人类宝贵的财富。

从河流分布看,河流两岸往往是人类生活的最早聚居地,也是文明最早诞生的地方,因此非遗也是最集中和丰富的。

2.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人文地理原因

人文地理原因包括历史、经济、人口、交通等因素。从历史来看,山西地处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多次融合的地域,多元的历史必然带来多样的文化,出现多样又具有特色的非遗资源。

四、启示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巨大、种类齐全,分布范围广,可继续挖掘开发的资源还比较多,能够上升的空间也比较大,但是数量巨大也给开发与保护增加了难度,因此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發除了要兼顾一般的保护与开发并行之外,也要注意开发后的特色及差异。

发展旅游是目前大多数非遗开发的重点,需要注意的是开发旅游资源一要特别讲究差异性,二要兼顾基础设施、可达性等因素,三要注意地域的差异及互补性,因此文章对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分析目的主要在此。

在旅游开发形式上看,山西的非遗开发要在传统旅游开发的模式上创新,特别注意在新时代及新业态的前提下,尽量跨过观光模式、保留一部分参与体验模式、发展一部分主题娱乐模式,才可以紧跟时代潮流,分享文旅融合之下旅游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艳,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与R/S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3):60-66.

[2]李蕊蕊,赵伟,陈静,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6):97-102.

收稿日期:2019-03-12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文化旅游视域下的会展旅游开发——以山西文化遗产类节事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例”(项目编号:2017223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焱(1980—),女,山西孝义人,太原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