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冯聪 李建
【摘 要】 麦金农的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业的发展将会对实体经济有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河南省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而后通过构建ECM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内河南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有效的,但短期内河南省未能实现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剖析指出其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实体经济;金融业;误差修正模型
【中图分类号】 F8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19)03-0083-0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在麦金农提出的金融发展理论中,金融抑制论、金融结构论等观点都认为金融发展的效率的提高和金融结构的改善将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近年来,河南省的金融业实体经济的效果并不明显,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分离发展的趋势越来越严重,随着“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的出现,使得金融业“脱实向虚”的现象愈加严重。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实体经济与金融之间的问题,才能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河南省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河南省金融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金融业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金融机构快速崛起。河南省中原银行快速发展,领跑中原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有效解决了河南省金融机构规模小、分布广的局面,也为河南省各个企业的发展创造了金融便利。地方性金融银行如郑州银行、洛阳银行、中旅银行等也在河南省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迅速,为地方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试图解决河南省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第二,社会融资规模逐步扩大,近年来,河南省社会融资规模位次前移,扭转了河南省长期以来社会融资能力不足的局面,河南省2018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348亿元,位于全国第八位,领跑中部六省(如图1)。第三,证券保险业稳步发展。证券市场上,市场的交易主体持续增加,截至2018年9月,河南省拥有证券分公司60家,营业部345家,托管资产6520.77亿,代理买卖证券总额47600.41亿,规模效益不断增长。其次融资方式持续创新,融资规模攀登新高,2017年首次发行、再融资募集资金达到521.78亿元,在证券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监管质量也不断提高。保险市场上,2017年河南省保险行业全年保费收入2020.07亿元,相较于2016年保费收入提高约30%,保险领域覆盖面不断地加大,监管越来越趋于正规化。总体来说,河南省证券保险业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二)河南省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河南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一是从总量上来看,从1978年以来,河南省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势头并不明显。直至2000年后,河南省实体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呈现出J型增长(见图2)。二是从结构上来看,一个区域,若以第一产业为辅,二三产业为主发展,则表明这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较先进和完善。早期由于河南省地处中原,气候适宜,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使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成为河南省实体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河南省产业升级,第一产业的占比逐渐降低,2017年第一产业在实体经济中的占比仅为9.65%,同时第三产业迅速崛起,2017年第三产业在实体经济中的占比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河南省金融发展是否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择与模型构造
本文拟从河南省金融业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两方面来选取指标,用衡量实体经济发展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以金融相关比率、金融发展效率作为衡量金融业发展的解释变量,选取从1978年到2017年总共4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金融相关比率、金融发展效率进行分析。为了消除异方差,先将所有变量取对数,而后建立如下模型:
LNGDP=α0+β0LNFIR+β1LNLDR+ε公式1
其中,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FIR表示金融相关比率(FIR=银行存贷款余额/国内生产总值),LDR表示金融发展效率(LDR=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二)实证分析与结果
为了确保模型不会出现伪回归现象,先对LNGDP、LNFIR、LNLDR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LNGDP、LNFIR、LNLDR均为非平稳序列,进而通过差分计算出DLNGDP、DLNFIR、DLNLDR,判断一阶差分序列的平稳性,结果显示(如表1),DLNGDP、DLNFIR、DLNLDR三组一阶差分序列的P值均小于0.05,拒绝原假设,说明三组序列是平稳的,不存在单位根,所以DLNGDP、DLNFIR、DLNLDR三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
经过ADF单位根检验后发现,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即都为一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分析的前提,因涉及多个变量之间,所以选择Johansen协整检验,对三组一阶单整序列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如表2),在所考察的时期,国内生产总值、金融相关比率、金融发展效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至少存在两个协整方程。并由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估计结果得到一个标准化的协整方程,如下公式2:
从公式2中可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和金融相关比率成负相关,与金融发展效率正相关。河南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在长期内可能是有效的。
而后选用误差修正模型来说明短期內国内生产总值、金融相关比率、金融发展效率之间的短期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的形式设定如下:
首先对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如表3),残差项通过单位根检验,然后运用EVIEWS软件得出误差修正模型的回归结果,如下:
在误差修正模型的回归分析中,各解释变量的系数以及方程整体的F值、单个变量的P值都小于0.05,说明常数项和各解释变量的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短期内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发展效率均与国内生产总值负相关,说明河南省金融业在短期内支持实体经济并不有效,河南省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存在一定的困境。
三、金融有效服务河南省实体经济的困境
(一)金融服务资源配置不均
1.高收益行业受到金融服务的过度追捧
在“理性人”的假设下,金融资本都是逐利的。高收益行业往往会受到金融资本的青睐,金融服务一般都在实体经济之外空转。以房地产行业为例,因房地产行业的高收益和稳定性且本身具有产权等可抵押物,使得在河南省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河南省房地产的投资额以从2000年的77.87亿元迅速攀升到2017年的9507.21亿元,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高收益的房地产行业受到金融服务的过度追捧,非房地产行业的实体企业就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2.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在中原崛起的背景下,河南省涌现出了许多在创立初期的小微企业,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最优的资金来源就是银行的贷款,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大多数都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信用等级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问题,使得小微企业不能够满足商业银行的放贷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部分小微企业不得不依靠民间借贷、P2P等融资方式,不仅增加了融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融资风险,对小微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金融发展依旧呈现区域不平衡
尽管近年来河南省地方性银行发展迅速,但仍不能有效解决河南省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郑州市金融发展的速度远超于其他地级市,以2017年数据为例,郑州、洛阳、南阳金融综合实力较强,郑州市金融机构贷款年底余额占河南省總余额的43%,洛阳市、南阳市各占8%和9%,在保费收入上,河南省全年保费收入为2020.07亿元,其中郑州、洛阳、南阳的保费收入占比分别为32%、7%、8%(见图4)。河南省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全省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三)金融创新偏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且金融监管不到位
金融业本质是为实体经济中信用交易的借贷双方提供中介服务的,其职责是为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服务。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河南省金融业创新的势头也异常活跃,但是部分金融创新渐渐偏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等金融创新的出现,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金融机构为了挤占市场份额,增加利润,争相推出新产品,金融乱象丛生,银行业理财业务泛滥,证券市场上IPO监管不到位、杠杆率过高。金融业虚假繁荣,相关部门对这些金融乱象的整治并不到位,导致“金融热”“经济冷”现象频发。
四、河南省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
(一)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使得金融资源有效注入实体产业
河南金融业短期不能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原因就是金融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首先河南省要积极引导资金向实体经济的重点行业流动,并将有限的金融资源投入到全要素生产率更高的实体产业之中,建设实体经济的信息平台,为实体经济各个企业提供信用评价、风险评估等体系的建设,缓解银行业与实体经济中的产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实体经济外空转的资金能够回流实体经济,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样也会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如图5)。其次,对于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应积极执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引导地方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成本。
(二)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有效解决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河南省应结合国家放开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的政策,进一步地开放市场,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给地方性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进一步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地方性金融机构使得民间的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使得金融体系能够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一方面地方性金融机构会在一定程度削弱河南省大型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增强河南省金融市场的竞争性,另一方面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后,会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国有银行无法顾及到的补充作用,从而使得金融业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鼓励金融创新,为实体经济的融资注入了新能量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区块链等金融创新的发展下,河南省应该进一步鼓励能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其中,首要的任务是鼓励金融产品的创新,从而给实体经济产业带来便利,如2018年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的“云税贷”,通过建设银行与河南省税务局系统的连接,使得有纳税良好和合规经营的小微企业能够获得信用授权,实现了“纳税信用”到“银行信用”的转换。除此之外各大银行也推出了绿色金融债、双创债券、小微专项金融债等创新产品。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为实体经济的融资注入了新能量,使得实体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多元,融资产品更加丰富。
(四)加强金融监管
在金融脱实向虚的背景下,金融业的风险增大,金融业一旦出现问题,将给实体经济带来长时间,大规模,难恢复的伤害,所以要加强金融监管,减小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副作用。其一,推进金融市场建设、制度建设和信用建设,建立高效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防控风险的发生。其二,加强金融风险监管。建立包括所有金融业务风险的监控框架、评定、预防系统及政策体制,构建区域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管合作机制。其三,完善监管机制。扩大和细化金融监管范围,做到分业监管,监管专业化。
【参考文献】
[1]蔡则祥,武学强.新常态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研究[J].经济问题,2017(10):14-25.
[2]吕劲松.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思考[J].金融研究,2015(11):115-123.
[3]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18,53.
[4]周小柯,席艳玲,陈一,等.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219个地市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5(1):25-29,44.
[5]陆静.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2,20(1):177-18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