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马军臣 刘阳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民日报》也曾发表评论:“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从古至今都是亿万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元素。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不衰竭的精神资源,是个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突出体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样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发展起点。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家国情怀培育是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生动体现,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应有之义,也是切实落实“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内在旨归。如何行之有效地将新时代家国情怀寓于高校思想政工作中,是摆在思想政治辅导员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案例基本情况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高校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充分考虑自身艺术院校特点,立足专业特色,把家国情怀的培养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招贴设计比赛展览为载体,将爱国、爱家、爱校思想融入到学生专业实践中去,将“小我”融入“大我”,在专业设计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了“爱国、爱家、爱校、”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奏响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面向社会、心怀民生、有着家国情怀的设计师。
二、组织实施过程
1、举办“平安校园、爱校如家”招贴设计大赛并举办主题展览。2019年是该校建校46周年,该校一直致力于营造“爱校如家”的氛围,46年来,学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追随时代到引领生活,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该校的46年,是一段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是一段匠心文脉的传承历程,是爱校如家的建设历程。为进一步发扬“爱校如家”的传统,凝聚“爱校如家”的精神力量,视觉传达设计学院依托专业优势举办了“平安校园,爱校如家”招贴设计大赛。大赛打破传统的个人参赛方式,倡导以班级小家为单位的形式参加,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设计活动中来,极大拓展了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提高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在创作、班级推荐阶段增强了对所在班级的认同感,同时在学院中营造了一种“赶、超、比、帮”的学习氛围。大赛共征集到来自25个班级的232份参赛作品。经过评审专家的审慎筛选,从参赛作品中选取62幅作品进行了主题展览。入选作品围绕“平安校园、爱校如家”的主題,从不同视角、不同方向进行设计。既展示了艺术的现实力量,又传递了师生们的家国情怀和深挚情感。
(2)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图片展。此次主题展览共分为国家历史、重大成就、美术作品三个部分,全面系统地展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光辉的发展历程,展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农业、工业、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国防建设和外交等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前景。展览期间组织全院同学集体参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党史、新中国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书本中“跳跃出来”,学习内容“鲜活起来”,教育形式“生动起来”,增强教育的视觉感染力和思想浸润力,深化党史、新中国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同学们自觉增强守初心、担使命,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3)举办“美丽乡村、宜居齐鲁”大学生暑期暑期社会实践作品展。2019年暑假期间,该学院组建宣传画创作乡村振兴服务队,怀着对故乡、故土的深厚情感,分别在自己的家乡菏泽、青岛、济宁、淄博、济南进行“美丽乡村、宜居齐鲁”调研工作,大力宣扬美丽乡村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研过后同学们积极进行社会实践作品创作,大赛共征集到383份参赛作品,评选出138份举办了主题展览。这次以乡土情怀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让新时代大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接受熏陶和锻炼,培养了同学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精神,增长了才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家国情怀。
(4)举行“爱校如家”党员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成立爱校如家党员志愿服务队。学院成立“爱校如家”党员志愿服务队,旨在通过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校园、社会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帮助广大学生提高环保意识、优化校园环境,进一步发扬爱校如家的传统,将奉献精神内化于心,把服务他人作为一种习惯。
三、工作成效
从以往的研究成果看,大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大多呈现出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传统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渠道的培育模式,在内容上没有很好地贴近学生实际,未能和学生内心有效契合。可以说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手段、以实践为方式的家国情怀培育过程尚未建构起来,这就使得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内容流于空洞和苍白,培育的实际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该学院一直把立德树人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旨归。在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上,除在课堂主渠道中育人外,结合专业实践开展的“爱校、爱家、爱国”系列爱国主义教育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组织大学生深入校园、深入家乡、深入社会当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用手中的画笔、艺术的形式去挖掘和创作,以图达意,以画聚心,表达真情,在创作中践行“为人民而设计”的宗旨。在了解社会、了解国家发展实际中,提升自己的主人翁精神,树立为国家、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积极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去,在实际的社会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家国情怀素养。
同学们在专业实践锻炼中加深了对校情、民情、社情、党情、国情的认识,从而达到了自身家国情怀理想与家国情怀实践的有机融合与内在统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馈母校、家乡和社会。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将家国情怀的丰富内涵外化为实际的行动,真正承担起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在实践中促进了学生家国情怀的知行合一。学院“爱校如家”党员志愿服务队的成立,授旗仪式的启动及之后的志愿服务活动,激起了在校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情感共鸣,引导广大学生进行学习、对照和模仿,增强了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精神需要思想的滋润,家国情怀无疑是滋养凝聚人心力量的不竭源泉,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爱国、爱家、爱校的理想信念会不断得到巩固和增强,同时,学生在爱校、爱家、爱国的现实中去感知、认同,也会升华“家国情怀”的精神力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培养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要深刻认识到艺术与设计的根,源于生活,来自人民。“要善于倾听人民的心声,认识人民的需要;要善于以艺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把根扎在生活里,把心沉入实践中,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间,以专业实践实现我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
作者简介:马军臣(1979-) 男(汉族) 山东威海人,硕士学位, 职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刘阳(1980—),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学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