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宏义
摘要:作为一种优质牧草,紫花苜蓿深受畜牧养殖者欢迎和喜爱,它被认为是发展养殖业的重要基础。其所富含营养不仅有助于繁荣养殖业,部分元素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帮助,如黄酮素、类胡萝卜素和酚型酸。通过优化种植技术和加强田间管理,可有效提升紫花苜蓿產量和品质,以满足人畜应用需求。下面文章从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出发,对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分别进行论述。
关键词:紫花苜蓿;种植技术;特征;病虫害防治
引言:紫花苜蓿富含多种类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C、E,矿物质种类多达十余种,另外,还含有类黄酮素、类胡萝卜素和酚型酸等植物特有营养素。研究发现,向紫花苜蓿摄取足量类萝卜素,并用于癌症病人身上,可防止病情复发,对预防心脏病发生也有一定功效;而黄酮素和酚型酸均对保护血管和防治血管类疾病有重要帮助,类黄酮素还可阻断某些荷尔蒙的不良活动。可见,紫花苜蓿对畜禽养殖和保护人身健康均十分有益。因此,大力推广种植技术和加强田间管理,将有助于保证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满足人们应用需求。
1、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
紫花苜蓿平均寿命约5-7年,部分紫花苜蓿寿命可达10年。紫花苜蓿在我国分布较广,黑龙江、吉林、河南以及江淮流域都有种植。根系发达,入土最深可达几十米,水分和养分吸收能力强,耐旱、耐寒、耐贫瘠,因此田间管理较容易。适宜生长温度在16-23℃,可接受长时间光照,光照越充足,干物质积累效果就越好,营养价值也就越高。即使在恶劣环境下,如暴雨、大雪,其根系也不易受损。相对其他作物,紫花苜蓿对种植密度无特殊要求,过大密度并不会影响到种植效益。
紫花苜蓿在正常生长时,其茎一般呈直立或倾斜状态,茎表面光滑,但分支多;叶片为羽状三出复叶,叶片呈卵状,叶柄较小。紫花苜蓿花一般为紫色,簇生,授粉方式为异花授粉;单位荚平均含种子2-8颗,呈肾状。
2、种植技术
2.1 种植时间
紫花苜蓿播种一般在春秋两季,春季播种时间大约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土地温度需控制在5℃;秋季播种时间大约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播种后,保证冬临前60天生长。
2.2 地块选择
紫花苜蓿根系发达,最多可向土壤深处蔓延几十米。种植时,要求根系深埋地下2-3米,因此土层必须深厚,但又要方便灌溉。可选择沙土壤或平坦干燥的黄土地进行种植。
2.3 整地
遵循精细整地原则,深翻土壤的同时及时清除石块、废弃塑料、树枝等杂物,均匀土壤细密度。耙地次数不得低于5次,耙地时,需注意土壤颗粒均匀程度和细碎程度,尽可能保证土壤疏松平整。
2.4 选种
颗粒饱满、整体度高是选种基本标准;质量纯净度至少达到95%,发芽率至少达到90%,是选种基本原则。除此之外,要尽量选择新品种,不可使用陈种。
2.5 播种
紫花苜蓿播种方式一般分三种:撒播和条播,以及穴播。基于不同播种条件和种植要求,选择合理播种方式。一般在进行较大面积种植时,可选择条播,保持行距在15cm左右,深度为1.8cm左右。
3、田间管理
3.1 灌溉
耐旱是紫花苜蓿主要生物学特性之一,从理论上讲,对灌溉数次和灌溉量要求并不高,但由于其根系很发达,因此其正常生长对水的需求较高,高于一般禾本科牧草。建议在其冬季生长过程中灌溉适量越冬水,同时在其春季返青期间也要供给足量水分。在其他生长时期,灌溉水量要视生长状况和天气情况而定,干旱时需增加灌溉次数。
3.2 除草
在除草方面,一般秋播后都会使用除草剂对苜蓿田进行封闭处理,这样冬季苗期产生的杂草便相对较少,冬春两季也就不必做除草工作。但当紫花苜蓿长出幼苗后,便要开始依照田间管理流程进行除草,一般植株高度超过10cm时,需要除草3-5次,以不影响幼苗生长为标准。
3.3 施肥
在施肥方面,氮、磷、钾是主要肥料,但由于苜蓿根瘤可为苜蓿其生长提供一定氮素(从空气中固氮),因此施加肥料时以磷钾肥为主,其中钾肥要适量。有时为了提高紫花苜蓿产量,也会在其幼苗期追施氮肥,以促进游标生长。进入到幼苗期,以及返青期过后,由于苜蓿根系固氮能力变弱,无法“自给自足”,因此需要补充足量氮肥。
3.4 刈割
刈割一般在紫花苜蓿初花期进行,可更好保证牧草品质。播种后,建议当年秋季刈割一次,留茬6cm左右,以保苗越冬;对于二年龄苜蓿来说,春季发芽前需要对田间留茬进行及时清理,并通过灌溉来保湿,留茬后,适当耙地追肥;对于干旱洼地处幼苗,刈割留茬高度不得低于8cm,以为冬季积雪做准备。收割时,若天气晴朗,保证7天内完成全部收割工作,一年收割4-6茬,平均留茬高度控制在5cm上下。
4、病虫害防治
在众多影响紫花苜蓿质量和产量的因素中,病虫害无疑是最严重的一项因素,也是最难以消除的一项因素。病虫害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会严重影响紫花苜蓿品质。大体上看,紫花苜蓿遭到病虫害感染后,其叶片会变黄,严重时会直接脱落,有些还会出现不同大小的斑点。持续感染后,紫花苜蓿植株会萎蔫,有效利用年限严重缩短。当前有效防治途径有三种,一是物理防治,二是生物防治,三是化学防治。针对不同种类病虫害,所选择的方法会有所不同,物理防治相对简单,一般使用黑光灯对害虫进行捕杀;生物防治是一种纯自然性的防治,借助食物链原则,利用“天敌”优势完成对害虫的治理;化学防治最为复杂,主要靠化学药剂来去除害虫,但由于害虫种类很多,且虫害病特征又各有不同,因此需要不断搭配和优化药剂成分,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药量和用药次数。化学防治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生物防治产生抑制作用,因为无法保证同一种药剂是否会影响到益虫繁殖。当前应用最多的防治途和方法便是化学防治,考虑到期利弊特征均十分明显,因此在进行实际病虫害防治时,须谨慎成分配置,严格适用范围、剂量、次数,以免对紫花苜蓿品质造成影响。
结束语:
作为一种重要的牧草,紫花苜蓿营养价值高,功能性强,应用范围广,并且更为重要是的,它具有耐旱、耐寒、耐贫瘠特点,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因此较易种植和成活。但若想保证产量和品质,还需做到精细化种植和管理,特别是要谨慎对待病虫害防治,以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彦萍.紫花苜蓿种植与管理[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09):72.
[2]常丽.紫花苜蓿的种植与管理技术[J].饲料博览,2017(10):6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