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残障、空巢老人”不再焦虑

时间:2024-08-31

—、背景介绍

(一)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A,女,75岁,汉族,已婚,大专文化,群众。

(二)背景资料

1、服务对象最近经常失眠,思想压力大,身体痛感增加,亲人不在身边。

(1)生理特征:一级残疾(肢体)双脚做了关节置换,身体主要是有类风湿关节炎、高血压、低血糖等疾病,她坐轮椅4年,后在北京301医院做了手术,能慢慢走路了(2012年做的手术),右手手肘拉开三次、做了三次的手术:第一次是深圳市二医院做的手术,第二次是在北京积水谭医院做刺神经卡压手术,第三次也是在深圳市二医院做的手术。

(2)性格特征:孤僻多疑,负面情绪偏多,情绪急躁易怒。

2、家庭情况:服务对象与丈夫在退休前都是对工作时间投入很多,以工作为重,对家庭兼顾较少,服务对象与丈夫同年龄,两人都已经退休,服务对象退休前在电子企业做会计出纳工作,丈夫退休前在海关(公务员)上班,服务对象现与丈夫两人同住,育有一子长期居住在英国。

3、个人现状:服务对象与丈夫日常基本上都是在海关饭堂吃饭,她偶尔会陪同丈夫一起去海关饭堂吃饭,大部分时间是丈夫在海关饭堂打包回家一起吃,每次外出丈夫必会陪同在身旁。

二、分析预估

(一)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分析:

1、服务对象的问题

(1)情感交流问题:儿子在外国居住,工作忙,日常较少联系工作,家庭只有服务对象与老伴两人,因为身体的原因,外出受限,生活过于无趣,加上身体上的病痛,服务对象无力感加重,老伴经常一个人外出购买生活物资、药品等,带上服务对象不方便。造成其经常性独自一人在家。

(2)角色变换问题:从忙碌职业角色转变为闲暇的家庭角色,服务对象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因当初的忙碌惯了、现突然闲下来,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3)社会交往问题:性格有点孤僻,与亲戚关系疏远,有几个邻居交往,见面会问好,简单的交流,但因个人身体原因与外界交流也很少,会上网关心国家大事,信息了解,关心身边发生的事,但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更多的是仅仅了解,较淡漠。

2、服务对象的需求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的,服务对象有心理慰藉和情感交流的需求。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对人的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也是有潜能的。需要的是发掘潜能解决困扰,服务对象有实现自身价值融入社会与社区参与的需要。

三、服务计划

社会工作者拜访服务对象和其老伴,通过与他们的交谈,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开展个案工作。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设计出的个案工作方案如下:

(—)服务目标

1、通过与服务对象谈话,耐心倾听服务对象的想法,进行一次心与心的沟通,协助服务对象重构“生命”存在理念,重视“生命”,珍惜“生命”,强化服务对象的正向能力。

2、通过资源链接,搭建网络沟通平台鼓励服务对象多与邻居及老年大学的同学、老师进行网上的沟通交流,搭建社区支持平台多与外界接触让其积极融入老年社区活动,积极与社会互动,帮助其脱离老是独自在家现象,增强生活信心。

3、通过链接资源,协助服务对象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服务对象积极面对疾病、勇敢战胜病痛,保持稳定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感受活着的另一种意义,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二)服务策略

1、通过社工与工作者多次的接触,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服务对象进行情的绪疏导服务,缓解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及精神压力,鼓励其说出她的困境与痛苦,通过放松技巧、心理疏导的训练使她能够自我调节心情,逐步建立起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接纳自己,认识个人优点,提高服务对象对生活的积极性,以乐观心态战胜病痛。

2、通过运用“人在情境中”基本假设,把服务对象致于社区中,改变服务对象的偏差认识,挖掘其潜在能力,鼓励其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提升她的自我认同度,强化自尊、自我能力和价值。

3、通过“个人的成长经历对当前情况的影响”理念对服务对象驻入生命重建理念,让其认识到重建生命其实就是更新思想,利用过去的经历进行个人调节,认识到每一个经历都是有意义的,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植入“超我”理念,积极面对现在生活,存在即是合理的。

4、通过“家庭治疗模式”与服务对象的丈夫交谈,进行家庭治疗,强化照顾技巧,减轻照顾压力,重塑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与服务对象谈话,让她如果有坏的情绪发生时,首先要控制,不要让“病痛”这个事件产生了自动化的思想,不要在情绪发生时与人交流,增加控制负面情绪发生的机率。

(三)服务模式

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依据医学模式,将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密切联系的阶段。①注重人际交往的场景了解服务对象。研究。②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诊断阶段,包括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分类诊断。③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治疗阶段。五个层面的介入:降低服务对象的不安;减轻其系统功能失调﹔增强其适应能力﹔开发其潜在能力﹔改善其人际交往关系。

(2)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组成的,以“人在情景中”的觀点认为个人和他所处的环境处在多重的互动中,治疗对象不只是服务对象本人,而是在家庭成员内部促进谅解,增进情感交流和相互关心,协助家庭消除其胡思乱想的情况。服务对象的身体受限,更多的是需要丈夫的帮助与支持,良好的沟通,能让家庭运转流畅,家的和睦,使人温暖,病痛感会减少,感觉每一天都是美好的,珍惜生命,懂得存在的意义。应把服务对象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把握服务对象的问题,并且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他们都具有自己的潜能。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一)在整个服务介入过程中,社工首先与服务对象建立了信任的合作关系,了解服务对象个人过去所经历的事物,所持的观念,所学习得到的技巧、知识和态度等,在其中协助服务对象进行个人的自我调节,及时表扬服务对象所有的进步,挖掘服务对象的个人潜力。

(二)利用“人在情景中”的理念,把服务对象致于社区中,通过服务对象本人、家属、社康医生、社区民政专干、残联工作员、邻居、社区老协等相关系统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个人与其环境的互动,邀请服务对象经常到社区参加老年娱乐活动、参加手工小组制作活动等社区群体性活动,鼓励服务对象把种花的经验及成果与老年大学同学、邻居分享,提高与他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增强认同度、美誉度。

(三)在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运用减轻个体焦虑、自我欣赏、自我肯定、超我和自我等心理技巧,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团体协作,有效开发潜能,在欢乐中重塑希望,积极生活。

五、总结评估

(一)服务对象对服务的现状

根据服务对象自述,通过个案工作,服务对象负面情绪减少,做事不急躁,易怒次数减少,对生活充满自信,积极进行健康维护,按时吃药,失眠次数减少,与社区互动次数增加,与人交往能力和自我价值体现等社会功能得到较大改善。坚持在身体情况不好时在网上与朋友微聊分散注意力,在身体状况好的情况下“走出家,走进活动室”,情绪稳定,坚持做康复,家庭状况也改善很多,已走出生活的困境,家庭和睦。

(二)服务对象服务满意度

通过服务,服务对象对负责社工的表现满意,并且表示社工对她提供了合适的帮助,让她能走出个人的困境,使家庭冲刺突减少,所有问题状况有所改善,对整体的服务表示满意。

卢建娣,女,44岁,党员,毕业于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现为深圳市福田现代社工事务所督导及驻福民社区党群党群服务中心主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