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雷晶
摘要:在大宗材料成本上涨以及人工成本逐年递增的情况下,制造业内部管控的精细化水平是制造业生存和致胜的法宝之一。面对制造业复杂的供应链管理,如何更好的将制造业的业务链条更好的串联,做好前后业务因果衔接和业财融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从思想意识变革、主数据建设、生产和各职能部门的协同、验收入库环节、材料来源环节等角度,讲述对企业内部管控的支撑。
关键词:信息化;内部管控;供应链;举措
随着常规手段降低企业成本的空间日渐收窄,大宗资源类材料成本上涨,人工成本逐年增加,做好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同时更好的发挥成本效益,最直接的途径应该是通过业务规范,做好“业务-财务-经营”三位一体的信息化建设。如何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助力实现供应链协同一体化,更好地做好内部管控,作为劳动密集行业的经营管理者,我个人认为需要做好以下方面:
一、思想意识的转变应放在首位
1.人不是万能的,并非所有成本的减少都只能通过人员的投入来规避。通过减少人员数量实现的内部效益并非长期可取,还是需要通过梳理精简业务流程、提高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以便于提高人效和经营质量是长久之际。
2.在任何管理模式的变更或工作方式方法的变更必然会带来诸多不习惯及不适应的状态;站在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想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务必要求我们每个个体都要有勇于及敢于接纳的态度,积极勇敢的拥抱变革,克服不适应,做到“先固化,再优化”。
3. 一套信息系统的建设,来源于业务但高于业务。不可以选择一套照搬现有业务,完全不做改进的信息系统;也不可以选择一套管理跳一下也够不着的信息系统,业务的变革和信息系统建设必须相互成就,更好地服务于经营。
4.选择一套逻辑比较强、环环相扣的系统,任何信息系统的操作都需要刘恒且不可消除。痕迹化管理不仅可以为管理者提供评估、决策的分析材料,也可为公司内控检查人员提供有力的检查证据。
二、主数据管理及协同的一致性是所有业务开展的核心
目前,对于劳动密集的制造业来说,以下问题非常常见:成品库存的账实的偏差、成品发货的滞后性、辅助材料申购及使用的滞后性、成本核算的偏差等问题,都与主数据的准确性及一致性与否产生重要的联系。
主数据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配合企业整体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主数据(客户、供应商、成品信息、组织架构)管理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实现整个公司范围内的主数据的统一管理和集中维护,并且实现主数据与各个外接系统的协同和分发,从而推进业务流程的改进,提高业务流程执行的效率。
主数据的维护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唯一性:相同的主数据在系统中要求有唯一的编码,唯一的描述、避免存在数据冗余,从而避免出现同一业务因主数据的不唯一而造成多头流转,造成业务流程断链,无唯一数据输出;
2.完整性:主数据信息保持完整,要能够满足相关部门的业务运作需求;
3.准确性:主数据要符合相应的编码规则和技术规范,能够清楚准确地表达主数据的含义;
4.时效性:主数据申请维护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时效原则,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满足申请部门的需求。
数据管理是所有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管理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运维的成败。主数据作为系统的基础数据要求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完整性、共享性,其中物料主数据是影响面最大的,涉及到企业和整个共享运营。
三、生产与各职能部门的协同
1.采购需求的协同
采购订单源于生产需求,生产需求与采购订单协同性缺乏,从而造成采购订单与生产需求产生偏差,导致账实偏差、实实偏差等现象频繁出现。生产需求的可视化、生产需求与库存结合匹配都成为痛点问题。因此信息化ERP建设需要与物资申购平台(可视化)及MRP库存功能的结合使用,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产-采购-库存的矛盾。
2.产销协同以及库存的协同
对于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并不是很高,生产的过程控制没有很高效的串联。对于这类企业来说,我们更多的是做好起点的规划,不要一下计划着可以超越很多制造业十几二十年的投入,毕竟生产现场的管理未必支撑最好的应用。故对于我们这种生产现场设备自动化不高的企业来说,产销协同的第一步,应该是先做好现场的数据在线工作,将原有沉淀在各工序环节的数据挖掘和记录,以便于提高生产订单投料、报工、收发货操作。
四、验收入库的风险管控
验收入库环节重点在于对质量客观公允的判定、数量准确确认,而这两项工作因其涉及部门最多、执行标准差异较大、人为干预环节最多,是企业内控风险防范最为薄弱的环节。
通过信息化项目实施,上线“优质优价”功能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内控风险。“优质优价”顾名思义是对于材料质量及价格政策的规则,是制定质量差价遵循的模式。
建设的过程中“优质优价”功能将集合前端的来料过磅称重系统,自动实现原材料质量与检验标准的差异确认、过磅数据结合差异数据自动确认实际入库数据。这类业务的实现,除了提高财务人员核算的及时性,站在经营管理的角度,更多的应该是减少了基层舞弊的可能性,从系统的角度防微杜渐。
五、原材料成本来源的合理性
原材料成本的直接来源于原材料的消耗,原材料的消耗来源于生产现场的实际投料消耗,生产现场的实际投料消耗来源于工艺配方的制定及现场执行的偏差;故原材料成本一定受生产工艺配方的制定及生产现场的执行两方面的绝对性影响。
原材料配方的合理性不仅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也直接影响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结果。实务中,材料成本盈亏的处理方式比较单一,很多大宗材料无法准确记录库存,较多的成本简易处理按照全月一次加权成本处理……,很多的成本没有精细化的核算,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材料过程的损耗和分析。
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尤其对于制造业来说,成本的核算方法中,如果想更好的指导经营,在准确性的基础上,必须有更好的时效性,將书本所提到的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做到移动加权平均,实时的了解材料消耗和成本,更好的知道发货成本毛利,在精益化时代,更好的做好成本过程和销售定价指导。
未来,企业要走向规模化运营,与其规范化管理策略、及时有效的经营数据息息相关,借助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更好的做好业财税的正式融合,由业务触发财务数据、财务数据反馈业务数据,将业务端与财务端紧紧相融,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经营风险的控制势在必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