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现当代诗歌衔接性研究

时间:2024-08-31

刘先国

摘要:诗歌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诗歌到现代诗歌,人们对文学美感的追求一直延续着。现代诗歌作为语文教材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也需要做好衔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情要求和学习需求,加强做好现代诗歌教学的衔接,本文将探究初高语文统编版教材现当代诗歌的衔接性。

关键词:初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现当代诗歌;衔接性

引言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语文教材由“一纲多本”转变到了现在的全国统一,更加科学、系统地规划了学生在各个阶段应该达到的学习能力,规范了学习内容。现当代诗歌的学习主要是在九年级和高一上册,这一阶段是学生升学学习的关键时期,需要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帮助学生平稳度过升学期。

1课文编选的衔接性研究

1.1经典型和时代性的统一

诗歌的经典性是指既要在语言能力的训练上符合规范,也必须要能够符合当下的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样才能够使人信服。选入教材中的《沁园春·雪》用词精妙,韵律整齐,气势恢宏,通过描写北国冬景,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我爱这土地》是一首抒情诗,艾青以饱满的情感抒发了对祖国深沉的热爱,还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乡愁》等这样经典的现代诗歌。学生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学习,不仅能够学习语言运用的相关知识,还能够感受到诗歌中传递的深刻情感。高中教材的诗歌选择中也充分体现了经典型的要求。

诗歌的时代性是与经典性相对应的,对学生的积累阅读经验和文化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教材中的《梅岭三章》是较为特殊的时代背景,学生需要了解到当时世人所处的艰难处境,才能深刻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到诗人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革命必胜的信念,这有益于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养成。

初高中教材中都选取的现代诗歌都具有经典型和时代性的统一,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了解现代诗歌的形式样态,使得学生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为学生对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研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1.2阅读难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現当代诗歌在九年级和高一的教材中占有不小的比重。九年级上册的诗文大多是篇幅短的诗歌,这时学生初步大量接触现代诗,短小的诗歌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九年级下册中就出现了《海燕》这样的长篇散文诗,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高中上册中《红烛》《致云雀》都是篇幅较长的现代诗,相比初中的现代诗增加了不小的难度。这样梯度增加难度的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有助于学生做好初高衔接。

初高阶段的主题衔接上,也体现了逐渐多元化的趋势,九年级上册的诗歌主题多是爱国、思乡等学生熟悉的主题,下册中就出现了革命抒怀、哲理人生以及咏物象征的主题,高中教材中的诗歌更是选择了与学生的生活较远的时代诗歌内容,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学习,这是随着年级的增加逐渐加大了诗歌理解的难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1.3编排有序连贯

九年级和高一教材内容的编排上都把现当代诗歌编写到了第一单元,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比较熟悉这样的模式,现当代诗歌的形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篇目的选择上《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同被纳入教材的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样的形式具有学习的连贯性,同样的词牌名,写景的手法相同,同样的先景后情,相似的情感,学生通过这两首诗歌的学习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符合立德树人的要求的。

外国诗的编排在较后的位置,这是由于选取的外国诗篇都较长,并且由于文化差异,翻译过来的诗歌内容在语法的表达上和中国诗不一样,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放在单元的后面学习也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2助学内容衔接性的研究

2.1助学内容延续性不强

助学内容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教材中的提示语、插图、注释等内容,但是部分助学内容的设计和学生的学情适应性不足。单元导学的导语设计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例如,九年级上册的单元导学从“自主欣赏”“自由诵读”“尝试创作”三个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在学习之前还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诗歌进行复习,增加了现当代诗歌学习的连贯性。高中现当代诗歌单元导学中的设计中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初中学习的情况,这缺乏知识学习的延续性。

然而,课下的注释情况却不尽相同,有些诗歌的注释较为详细,但是部分的课下注释就很少,例如,高一教材中除了《沁园春·长沙》给到的注释较多之外,其他诗歌基本都是只给到了选文出处和作者介绍,这样骤然减少的注释会阻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因此,从单元导语和注释的内容来看,是缺乏延续性的。

2.2助学形式的契合性不足

在九年级的教材中,有丰富的助读形式,“预习”“旁批”“阅读提示”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助读形式进行自主学习,但是高中教材中只有“学习提示”,高中教材的难度本就在增加,突然减少的助读形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不利于学生在升学中的衔接。

在补充资料部分,初中学习中会在诗文的旁边进行补白,有的是对语言技巧层面的补白,有的是对读书方法的补白,还有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补白,但是高一的教材中较少出现这样的补白。从这个角度来说,高中教材和初中教材没有做好契合。

3初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衔接性教学建议

3.1加强助学系统的契合性

统编版教材初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的研究中发现,教材诗歌的选择和作业系统的衔接性较强,但是助学系统的衔接性较差。选文、作业、知识系统等都是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按照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但是助学系统的并没有做好衔接,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相适应,可以适当增加“预习”“旁批”等补白知识,增加注释内容,使得助学系统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只有各个系统板块相互促进和协作,才能够促进整个教材的有效衔接。

3.2教师需要挖掘教材的衔接性

教材的设计是教学的出发点,但对教材编写内容的理解和有效使用需要教师的二次开发。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能够自主探究教材之间的衔接性,能够极大发掘各个板块之间的关联性,教师备课时不仅需要关注到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学习,还需要关注到整个单元以及整个学习中的所处位置。例如,《沁园春·长沙》的学习中,教师就需要关注到这和九年级第一单元的编排相似,需要能够分析毛泽东诗歌在初高中教材编排中所占的比例和诗歌的掌握要求,还要明确教材中前后内容的设计思路,只有最大程度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够在教学中落实衔接性。

3.3教师需要能够通过教学弥补教材的衔接性不足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教学情况,分析教材在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根据这些衔接不足之处教师可以自主编写相关的衔接性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补充资料,帮助学生在学生中更好地完成任务。教材的修订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教师的教学确是时时进行的,教师对教材的开发不仅可以减少教材不足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还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更加多元化,更能够为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多元的视角,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结语

通过分析探究发现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现当代诗歌编写具有客观衔接性,但是在具体的子系统中衔接性还不足够,也就是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衔接还不能适应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自主开发教材内容,补足教材中的缺失环节,帮助学生做好初高衔接。

参考文献

[1]张心科.  关于语文教科书中“时文”编选问题的讨论[J]. 全球教育展望. 2016(08)

[2]樊华强.  经典性抑或时代性:语文教材选文标准辨析[J]. 当代教育科学. 2013(08)

[3]程丽阳. 思维发展理论: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构建依据[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3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