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究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

时间:2024-08-31

赵耀均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師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围绕着特定主题进行讨论,在与不同学生的交流讨论中逐渐提升对课程知识的学习效果。初中数学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教师应基于初中数学课程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将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入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策略

引言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深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学中总是由教师对知识进行反复讲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使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将符合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保障合作学习功效的充分发挥。

一、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薄弱

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需要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全班学生合理分为多个小组,各小组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但要想取得理想的合作学习效果,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要求较高,如基本的沟通、配合的能力等,但学生在实际合作中,由于缺乏合作学习的基本能力,所以合作学习难度大、效果不理想,难以将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和相互鼓励的学习效应发挥出来,不利于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二)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足

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足是初中数学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时常遇到的尴尬情况,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目标,但是在具体讨论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对教学活动参与的兴趣,要么就是小组成员各自进行知识的探究,要么就是由小组中的个别成员在不断地讲,没有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程《整式及其加减———字母表示数》时,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找出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或者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观察到课堂教学的氛围突然变得比较压抑,仿佛学生都陷入了沉思,并没有达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分组

新课程理念下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合作学习效果,第一点就是要做好科学的分组工作,绝不可以出现随意分组的问题,那样只会影响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学生进行分组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好全面且细致的了解,要能准确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性格等情况。同时,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确保各小组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相互促进,促使各小组学生获得共同发展。另外,在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求各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或者由教师指定小组长,确保各小组的组长都具有组织、领导等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小组中无论是组长,还是其他角色,都需要以轮流的方式担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注重对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就要做好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这点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意识进行培养,所以,在每次合作学习前,教师都要求学生对合作学习内容进行提前学习,这样在合作学习中,可以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让各小组在对不同观点的探讨中,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真正把握数学知识。其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中有两项不可或缺的能力,即交流能力和倾听能力,教师要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精简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组内成员,同时在他人发言时,必须要认真倾听,及时把握他人发言中的主要观点,并对其进行记录和思考,从中汲取并丰富学习经验,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此,便可以让学生具有合作学习的基本能力,让学生在遇到学习难题时,主动合作和有效合作,实现对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顺利培养。

(三)教师要准确定位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教师担任着多样化的角色,上文也对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角色进行了具体说明。因此,在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各角色的作用进行充分的理解,做好分组、学习任务的合理设置、合作学习氛围的创设等工作,并关注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时的状态,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干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小组合作学习法展开运用时,应当充分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内涵,科学、合理地将小组合作学习法运用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顾慧.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6):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