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旅游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福州实践

时间:2024-08-31

江希

摘要: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的省会,福建省政治、文化中心,承担着福建省整体发展的主要责任。福州市凭借自身经济发展与特色旅游产业,在乡村振兴方面做出了表率。本文就福州旅游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展开研究。分析了福州旅游产业现状,并提出了目前福州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吸引游客消费能力有限、缺乏带动和推广价值的旅游产品、文旅结合水平有待提升,指出可以从增加游客粘性,旅游产业升级、创新旅游产品,提高乡村价值和打造文旅结合,带动乡村蜕变三方面来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福州市;旅游产业;乡村振兴

前言: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全面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方面不断的改革探索,乡村振兴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点环节。目前乡村发展积极筹备,已经处于转型和升级期,从“美丽乡村”建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再到全面乡村振兴带动了城乡一体化、农民全面富裕的建设。

1.乡村振兴理论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构建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2018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内容指出,扩建旅游项目、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等,为乡村振兴的实践提供了政策性建议。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组织架构、政策体系等相继形成,乡村振兴初建成效。预计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民全面富裕。

2.福州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福州作为福建省省会城市,曾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称号。作为福建省的政治中心,毗邻广东、浙江等省份,与旅游城市厦门、武夷山、漳州、莆田、泉州等地交通发达,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福州旅游经济不断提升,在2019年全市旅游总人数已经超过了9654万人次,人数规模和增量占据全省第一。旅游总收入达到了1450亿元,增比23.9%。提早完成了2018年提出的“三年行动计划——1400亿收入”的目标任务。

福州旅游资源偏向生态发展和侨文化发展,福州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58.6%,这在乡村振兴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另外,华侨带回的侨资,从兴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到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华侨在福州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既能打造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生态旅游景区,也能促进侨乡拼搏文化、爱国爱乡文化的发展,共同助力福州乡村振兴。福州市2018年-2020年上半年旅游产业经济增长见表1[1]。

从数据上看,福州市旅游经济一片大好,虽然在2020年受到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影响,旅游业受到严重冲击,但是整体上来看,处于福州市多年的部署规划,旅游产业的发展相对比较乐观。例如福州三坊七巷游客在近两年中一直保持中上游规模,2021年上半年游客人数达到88.72万,同比去年增长275.3%,比2019年同期增长10.4%。福州市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了多项指导文件,《福州市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福州市高A级旅游景区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等,大力推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3.福州旅游产业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

3.1吸引游客消费能力有限

从福州旅游市场的整体发展规模来看,虽然数据喜人,但内部力量不强。其整体表现在:第一,一日游游客居多,消费能力有限,且重复消费游客较少。从2020年数据中来看,福州国内游客市场,一日游游客占据50%以上,大部分是周边城市自驾游,或到邻近城市旅游过程,前往福州一日游。从这里数据上能够看出,福州旅游自身的吸引价值并不高,远程旅游市场尚未全部打开,过夜游比例偏低。第二,人均消费水平较低。从表1数据中来看,2020年上半年的福州人均旅游消费在766元,这与泉州市的1532元和厦门鼓浪屿的2309元相比,相差甚远,这与每年1亿的旅游资金投入和省会城市地位不符,可见从吸引游客消费能力方面还应该加以提升。

3.2缺乏带动和推广价值的旅游产品

目前福州打造的旅游产品包括网红打卡类、游乐场海洋世界类、闽都美食类、露营风景类、度假酒店类和世界遗产类。但因为福州的地理形势问题,大部分景点都比较分散,龙头旅游产品匮乏。从旅游宣传的角度来看,也没有针对福州特色旅游的宣传,例如毗邻的厦门市,其中鼓浪屿已经申遗成功,并且在岛上打造浪漫、幸福的氛围,所有商家同是鼓浪屿的旅游产品,共同推广鼓浪屿旅游。相比之下,福州的旅游产品仍然过于依赖人文景观,缺乏明显特色。另外,福州区域发展不平衡,亟需农村振兴带动旅游产业[1]。福州共有五区八县,八县的自然和人文风光引人入胜,但由于市区经济相对发达,更能促进游客消费,所以城市旅游更愿意推广市区的涌泉寺、西禅寺、罗星塔等景区,导致部分游客只能“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缺乏新鲜感,也没有能够带动消费的旅游产品。

3.3.文旅结合水平有待提升

福州市目前文旅结合能力比较薄弱,文旅深度合作方面仍然有待加强。对福州当地的文化内涵挖掘度不够,不少已经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旅游景区并没有很好的开发与彰显,旅游景区特色的定位也不够明确,在创新传统文化与旅游结合方面仍然没有探索出有效路径。另外,福州市传统文化非常值得推广和宣传,对培养游客的爱國情怀有很大帮助,但因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对文化遗产景区的管理非常松散,不精细、不严格、管理流程不清晰,开发度不够,影响游客体验[2]。而文旅融合发展最关键的是游客对福州的文化内涵的理解,目前来看,福州传统文化并没有形成知名品牌,也没有独立的宣传,企业商家与传统文化并没达成结合发展,文旅结合发展对福州而言仍然属于空有口号,没有实际动态的形式。

4.福州旅游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4.1增加游客粘性,旅游产业升级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全新模式——“三新双创时代”,见图2。

对旅游市场而言,特别“新上山下乡时代”、“新消费时代”的形成具有更现实意义。根据游客需求特征分析,风景名胜古迹和自然人文景观是吸引大众游客的主要产品,要增加游客粘性,促进旅游产业升级,首要任务就是要文化活化。风景名勝古迹旅游景区是福州独有的特色旅游产品,能够拥有如此之多的风景名胜旅游产品,并且每个风景名胜旅游景区都能够有不同的园区环境和活动项目,福州就应该大力发展文化,将文化活化,与风景名胜估计相连。例如,相关历史文化遗址、风景名胜区都会有诸多的传说、神话故事或者历史遗留象征等,目前虽然福州已经认识到要结合文化创新旅游产品,但仅凭口头讲述和图文展示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注重游客体验,根据旅游市场进行提炼和升华[3]。可以将已有传说文化、神话故事、遗迹文化等内容进行场景模拟,让游客切身感受,或者提高进园观赏的仪式感,发放服装、道具等,让游客参与其中,并在文化中进行消费。以天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例,打造的“大琼台”景区,设置了一个“黄帝祭台”,游客可以在此购买景区产品,参加“祭台”仪式,表达心愿等,增强游客体验的同时,也乐于消费。

4.2创新旅游产品,提高乡村价值

创新旅游产品,提高乡村价值,就需要从乡村价值的角度来创新旅游产品。结合区域优势和乡村文化特色,创建旅游产品。可以借鉴国外提高乡村价值的旅游产品创新案例,例如日本的“熊本熊”,迪士尼公主等,都是对当地文化价值的再创造。可以将福州市华侨文化集中管理,创新出侨乡文化,打造IP形象,设计能够代表福州侨乡文化的吉祥物[4]。另外,由于福州市旅游景区比较分散,通常游客不一定会游玩所有景区或者游玩整个过程,所以对于多景观联合,要做好以下两方面:(1)对于长线旅游景区,可以设计不同市场的旅游线路,比如2小时村落游、一日乡村体验游、夜市过夜游等,能够让游客在短暂停停留的同时,感受更多的景区特色[5]。(2)对于多景区联合带动游客,可以通过现代科技将不同景区的特色通过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发放给游客,让游客自行选择景区。另一种方法是将景观体验强化,例如山区景观可增加刺激性设施活动例如玻璃栈道、气球观光等,将景区景观和活动有机融合,深度开发游客的景观体验。

4.3打造文旅结合,带动乡村蜕变

旅游产业不仅会带动经济发展,还是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国家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双结合的旅游模式,这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福州来说,乡村文化非常浓厚,不同的民族、乡村村落建设、民俗习惯、侨文化等都是福州独有的特色,并且可以借鉴鼓浪屿的“红色旅游”、武夷山的“茶文化”旅游等典型文旅结合项目,打造出符合福州文旅特色。结合福建省“百镇千村”品牌创新工作,福州市推动的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共1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91个,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5个[6]。这都带动了县域旅游发展,同时也创建了乡村旅游品牌。另外,举办乡村特色文化活动,丰富乡村旅游业态,让游客感受到丰富的乡村文化活动。例如,推广福州网红摄影村,带动游客前往乡村中拍照留念,或者为摄影公司提供拍摄场地,从口碑上提高村落知名度。并联合“赶海”、“枇杷”、“稻草人”、“开茶节”等各种乡村旅游节庆品牌,让游客感受到丰富的乡村特色文化活动,带动乡村蜕变。

结论:

综上所述,福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对乡村振兴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旅游产业仍然不是福州市的主要经济来源,这需要福州市不断创新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构想。而旅游产业是最容易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利用福州市现有旅游产业资源,不断融合、扩大旅游经济,让旅游产业成为乡村振兴装上发展的引擎。

参考文献

[1]王国栋.福州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J].闽江学院学报,2021,42(04):107-116.

[2]黄小玲,陈秋华,宋一婧.基于CVM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以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福建商学院学报,2021(02):54-61.

[3]叶钦地,徐鸿鹰.福州“海丝”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路径与对策[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03):112-120.

[4]邓婕,谢颖.文旅融合视角下福州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5):9-10.

[5]何毓涵,徐敏.浅析乡村“旅游+”传媒模式特色旅游——以福州永泰县为例[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03):3-5.

[6]林善炜,翁新汉.深化“海上福州”建设  加快福州海洋经济发展[J].发展研究,2020(02):89-94.

[7]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报告、福州市2020年年鉴、携程联合新华财经发布《2021“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福建日报、福州新闻网整理数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