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在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工作方面的浅思

时间:2024-08-31

肖丽

一、基本现状

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人稠地少,青壮年劳力输出占比大,农民收入单一,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不足,经济来源是打工收入与农产品销售收入,在创建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的投入上,与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地区相比较,矛盾会变的更加突出,在创建的困难上也会更加增大。

二、浅析矛盾与困难和因素

走访该地区发现,较多的农村居民处于期盼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但又无力自主建设的矛盾困惑中。他们目前任然会把盖房子、娶媳妇,然后再生孩子,做为最基本的幸福追求,他们在建设一栋房屋成本上,至少需要花费该农户家庭10年以上的积蓄,娶媳妇时可能还会有买车的支出等等。还有部分农民思想上“比台阶”“争柱顶”等邻里攀比心理或多或少的存在,因此而耗尽积蓄、也透支了生活。收入上也由于无第二、三产业等收入作支持,房屋建好或结婚后,还是出去务工,导致有的所建房屋长期处于毛坯房;有的虽然装修好,但长期处于无人楼的状态;有的盖的高大美,因维护成本高,内部脏乱。同时也造成了现如今该地区农村留村人员的状态。的确,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从劳力和资金上说,也确实再无实力投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社情民意调查,在收集的93条意见建议中:群众对创建美丽乡村的政策很是认可,也希望今后保持常态化并继续落实,约占27.9%;他们目前还是在农村道路建设和提升、垃圾污水治理、绿化提升等方面关注度较高,约占43%;同时也比较反对不实用的建设、搞面子工程,约占15.5%;其他民政事务及其他约占13.6%。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是期望持续推进建设和关注美丽乡村实际建设行为的,共约占70.9%。

农业第三次全国普查数据显示[1]: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人员年龄上:35岁以下占19.2%,年龄在36-54岁占47.3%,54岁以上33.6%。36岁以下的青壮年不足20%。小学和初中学历占85.4%,高中和中专占7.1%,大专以上1.2%。以上看出,留在农村的生产经营人员年龄偏大,综合文化素质也普遍不是很高,一时很难在思想观念上发生改变。

吴双林在对某市农村集体经济总体情况说到[2],该市现有16个乡镇、2个街道、1个农科园,300个村(居)委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都比较薄弱。2019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0035.13万元,其中:发包及上交收入468.25万元,占总收入4.66%;上级补助收入6819.91万元,占总收入的67.96%;其他收入2684.91万元,占总收入的26.76%。除财政转移支付外,当年收入按村分:无收入的村238个,占总村数的79.3%;5万元以下的村33个,占总村数的11%;5万元的村29个,占总村数的9.7%。呈现低收益的村较多、高效益村较少的现象。农村集体经济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比较突出,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产生问题和影响

从现“三农”投入看,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并不少,各种种养补贴,让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入,让农民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生活。现如今,虽然公共基础服务的设施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也有的因缺少人,用不起来;有的有人,又因缺钱,运行不起来。这样就很难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型发展。

房宁说[3],“没有条件硬上,怎能不形式主义”。他阐述,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看,普遍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与顶格管理模式及其理念有关。他认为,实行顶格管理,追求最优化,是要有前提的。首先,需要最优条件;其次,要付出最高代价与成本。而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最优化的前提条件和成本支付都难以实现。如果强行这么要求,就会造成包括形式主义在内的很多问题。明明做不到,又强制要求,于是现实中就只好应付,形式主义就这样出来了。

四、浅思解决的对策

我们时常讲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所有的村可能都牺牲土地去搞二三产业?答案肯定是不能的。基础农业还是要做基础农业,耕地就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做好基础农业主阵地还是在农村,既要考虑在生产力设施、设备的建设和投入,提高粮食稳定生产,也要考虑的生活舒适环境,让农民稳稳定定,才能安居乐业。

陈龙认为[4],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改革引领,只有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才能够形成乡村内生发展的源动力。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实现农村改革的振兴,让农村体制改革再次成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农业现代化需要深化改革,农民现代化需要深化改革,农村现代化还需要深化改革。只有不断地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够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矛盾,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笔者认为,农村、农业、农民是紧密的关系融合体,他们与之之间的发展上也不能断层,从农业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的结构看,对“三农”以回报式、基奠式的投入不能少,如果把其看作“舞台”“道具”“演员”,以“《乡村振兴》”的历史大剧,就必须还要以更大资本投入到农村,普惠农村。在需要帮助发展时间期内,是否可以把“行政村”作为基本系数,所辖“自然村”个数作为二级系数,“常住村民”人数为动态系数,以标准化、法制化、范围化、规范化,按照年度“定额定补”的方式,直接投入到行政村,解决行政村在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经费不足的问题,值得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农业生产经营人员\21页\来源:http://www.moa.gov.cn中华农业农村部网.

[2]吴双林  南京区域农村经济\2020年第3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3]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观察者网,2019年4月3日).

[4]陈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 第3期\《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