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的路径

时间:2024-08-31

廖昌英

工作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解决抬头率、到课率等问题,就必须在改进中加强,努力提升自身的亲和力。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有利于促进思政课实效性的落实,同时也能让教育对象在教学活动中对课程内容能够产生亲切感、和谐感,把课程知识内化于心,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

关键字:思政课;亲和力;课程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新时代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唱响主旋律,增强说服力,富有亲和力。要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政课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思想精髓得到更全面、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彰显,就要创新思政课教学,使学生产生认同感、信任感和亲切感。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只有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才能持续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才能上好思政课,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那么,如何来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呢?

一、思政课必须要做到“三亲近”

2008年,《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指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第一“亲近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内容载体、方式手段等都与新时代相结合,形成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第二“亲近生活”,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要为学生提供高尚的思想引领、正确的价值追求、科學的人生理想,这些都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身边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发,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点滴灌溉的不竭源泉。第三“亲近对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象是当代学生,他们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学生想听爱听的语言,用学生学习生活的案例,站在“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主渠道和主阵地相结合”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办社会主义学校的本质要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结合更为紧密,涉及到的领域更为广泛,工作队伍包含了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工作相关部门、党务工作者等,工作范围包含了实践育人、网络思政、服务引导、资助育人、文化浸润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势互补。把思政课拓展到课堂之外,借助多个阵地打造思政课。

三、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感染力

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而是以知识为载体的,通过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感染教育对象,使当代学生将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个人境遇和时代使命、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转变思政课话风,把高大上的理论知识转为接地气的语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上好思政课。第二丰富内容和转变思政课形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今天的学生脑袋里被手机、游戏已经装满,因此思政课的内容必须紧贴学生的日常,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去学习,提高学生课堂上的抬头率。第三教师加强不断学习。打铁还需自身硬。今天的知识是日新日异,思政课包涵众多的知识,想要上好思政课并不容易,因此老师必须加强知识学习,更新知识储备,提升专业能力。

四、理清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的内在逻辑

1.“亲”是 “前提”。只有立足于时代,才能够真正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才能够将时代赋予青年学生的使命转化为教育的内容,才能够在与时俱进中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只有立足于生活,才能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够使得学生从自己身边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才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进而做到浸润心田。只有立足于学生,才能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到学生的真心喜爱,才能够让思政课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才能够让这一有价值的事情做得更有意义。

2.“和”是“手段”。只有立足于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结合才能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特色。只有立足于主渠道和主阵地的结合才能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力。只有立足于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结合才能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法的有效性。“力”是“旨归”。思想的引领力、政治的认同力、教育的感染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归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使教育对象对于教育者所教育的内容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并且外化于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样如此,就是使得通过教育感染学生并确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观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建立在“亲”、“和”、“力”三者基础之上的合力,这种合力表现为引领力、认同力和感染力,只有我们把知识内容与时代要求相结合,赋予知识内容新的价值才能真正提升课程内容的亲和力,为学生上好“金课”。

[参考文献]

[1] 陈立思.比较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3

[2]  白显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把握的几重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7(4):17-2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