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当前运输管理工作中依法治运的瓶颈与展望

时间:2024-08-31

王丽红

忻州市忻府区道路运输管理所 山西 忻州 034000

一、运输管理工作中依法治运的瓶颈

1、道路运输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多年来迅猛发展带来的复杂“纷争”,铁路、航空加快发展的大力挤压,加之监管力量薄弱,给黑恶势力抢占市场有了可乘之机,出现了非法组客、非法客运、非法维修、非法驾驶员培训等行业乱象,严重影响了安全稳定、正常有序的市场秩序。

2、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由于缺乏统一的考核培训和对专业素养的重视,目前道路运输企业相关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道路运输安全相关知识及道路运输技能的缺乏。一方面,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门槛较低,很多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另一方面,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道路运输管理技能培训,道路运输管理技能严重缺乏,而且道路运输管理技能与运输管理人员自身的薪酬待遇没有较大的联系,因此相关运输管理人员不会过度重视道路运输管理技能,不会主动去学习相关的道路运输管理安全知识、技能。导致运输行业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很大的隐患。

3、执法装备缺乏规范性。执法装备配备不足主要表现在执法车辆缺乏规范性,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配备不足,部分运管所、派驻机构和分站尚未配置完全,执法车辆更是没有统一的外观标识。

4、信息化建设使用不足。从当前我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进行情况来看,一些相关的工作人员对道路运输信息化工作没有很好的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管理对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影响,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信息的收集是不完整的,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不知道如何利用各种有利于实际工作的信息,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1]。此外,部分地区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工作跟不上,相关领导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许多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只是简单地将信息化工作等同于技术工作,信息工作主要依靠科技部门推动,业务部门很少或不参与,科技部门单独作战,导致信息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在这个阶段,与道路运输有关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出现。从客观上看,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具有较强的法律性质。因此,对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执法人员系统地研究和掌握与道路运输有关的法律法规。然而,从道路运输管理执法人员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执法人员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熟练掌握,导致执法文件和罚单的书写缺乏规范性,甚至一些执法人员无法掌握业务管理系统的应用。一些经济落后的城市信息化设备投资不足,设备老化,一些基层工作对网络接入质量不好,故障维修受到条件限制,严重影响系统运行和业务管理。此外,还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不够重视运行维护机制不健全的现象。道路运输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起步较晚,业务相对较多,但目前部分城市仍体现道路运输信息集成平台应用环节不够畅通。

二、运输管理工作中依法治运展望

1、完善道路运输管理体系。完善道路运输管理体系首先要求各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规定,依法治运。结合道路运输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上述制度的实施定期进行监督检查。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继续完善执法责任制,实行执法问责制。

《关于深入推进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切实加强道路运输安全协同监管的通知》提出的是交通运输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在企业事前证照审批方面的协同管理。通过卫星定位监控平台,加强对“两客一危”重点车辆安全监管,及时提醒和纠正驾驶员超速和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深化源头超限治理,对重点货运源头单位进行约谈并重点监督,督促货运源头单位落实源头装载管理主体责任,禁止超限超载车辆进出站场,加强治超站点设施维护,推动执法力量向一线下沉,制定详细排班表,落实值班人员责任,深化联合执法机制[2]。奋力加快综合道路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打非治违、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等专项行动,切实提升执法效能;积极适应“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续推进职能转变,群众办事满意度显著提升;推进基层执法人员、执法机构、执法制度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加强队伍职业化建设。坚持“三定”原则,合理设置岗位,优化人员结构,严格准入门槛,以举办专题讲座、职工继续教育、执法培训、执法人员军事化训练为载体,加大职工政治思想、文化素质、业务技能的培训,提升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执法标准化建设。继续完善执法形象“四统一”工作,强化执法场所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执法装备,提高工作效能;规范执法程序、执法文书、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实现执法现场全程录像,执法过程的视频传输,执法证据的实时采集;建立违法人员约谈制度,使处罚更加合法、教育更加有效。加强管理制度化建设。实行重要许可和重大处罚集体讨论,健全执法公示、案卷评查、责任追究、投诉反馈等制度,充分保障群众对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透明度[3]。

2、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在从业人员管理上,道路运输管理要重点抓住两项制度的落实。首先,相关部门要建立资格考试制度,联合符合培训条件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和交通运输企业,主要从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入手,对相关工作人员职业资格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培训,为资格考试制度的有效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提高资格考试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道路运输部门要实施日常安全教育评价体系。为加强道路运输驾驶员的日常安全教育,建立道路运输安全知识测试库,编印学习资料,发放培训考试卡,将道路运输管理企业组织的驾驶员日常安全知识培训作为安全检查和驾驶员资格的年度考核项目。为了提高道路运输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道路运输企业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做好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培养工作[4]。

交通运输部门要探索实施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准入制度,新录用运输管理人员原则上应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提高交通运输、法律、管理类专业人员的录用比例,鼓励优先提拔使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领导干部。通过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共建等方式,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在岗执法人员参加继续学历教育。将宪法、执法常用法律法规知识作为运输管理培训考试的重要内容。采取组织运输管理人员参加法庭旁听、录制法治学习微视频、开展法治征文等形式,切实提升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开展工作、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3、规范执法装备。规范执法装备是运输管理工作依法治运的主要保障,要严格遵守道路运输管理工作执法条例,执法人员必须配备齐全的执法装备。执法队伍作为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必须规范执法车辆的外观,维护道路运输管理队伍的形象。执法设备要配备齐全,避免因为缺乏执法设备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4、深化信息化技术并有效使用。加强教育,强化组织领导,使员工充分认识和适应信息化工作的要求,要积极做好对广大在职人员的教育和工作,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工作意识,促使他们不断更新观念,放弃长远观念,正确树立信息观念。我们可以组织员工定期开展信息工作等技能教育和培训活动,使他们掌握和做好信息工作技能。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有关部门应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建立信息化工作组织,成立业务部门负责人,推动相关系统的应用等,同时完善信息化工作的评估机制,加强信息化评估,严格实施奖惩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推动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进程[5]。

结语

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依法治运是运输管理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完善道路运输管理体系、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规范执法装备、深化信息化技术并有效使用等准备工作,实现依法治运的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