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民族文化符号的媒介化生产——以京剧传播方式的演变为例

时间:2024-08-31

李 琪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650000

一、民族文化符号概述

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文化则是符号的形式,人类的文化艺术是符号化的行为与思维的共同产物,是符号最具代表性的形式特征。苏珊·朗格延续并发展了卡西尔的哲学思想,文化符号论哲学基础上,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文化符号体系表现的并非个人情感,而是人类的普遍情感,是人类普遍情感的物质载体。文化符号就是记录、传递、保存这些文化的媒介和载体。

民族文化符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现象的影射,是区别民族区域的标志,是民族文化视觉特征的表现。各民族因其文化的不同,孕育着不同的民族思想与观念,反映出该民族的生活习俗与审美趋向。可以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符号语境中真切体会到其蕴涵的民族特征、时代精神与文化风貌,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吉祥寓意的向往,民族文化符号是把社会文化生活中那些能够体现吉祥的事物加以提炼、整理、变形,形成一种象征民族特征的视觉图像,包括中国宗教建筑、古代园林建筑、工艺雕塑、剪纸、手工编织等艺术形式,中国古代传统的鱼纹、水纹、火纹、编织纹、海贝纹、饕餮纹、夔龙纹等纹案。古代各个时期都有典型特征的民族图案,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器皿上雕刻的各种纹样,洞穴壁画的形态各异的符号都是意向的夸张变形的手法,强化了对象的形态特征。战国秦汉时期的主要纹样是怪兽纹、龙凤纹、虺纹等,还有四灵纹,是东方的青龙、西方的白虎、南方的朱雀、北方的玄武这四种动物形象作为图案符号,代表着四方的神圣。还有人物纹,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隋唐时期的唐三彩、金银制品、丝绸、宋瓷等上的装饰纹案体现当时的文化符号寓意,花鸟纹、宝相花、绶带纹、卷草纹等象征着隋唐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景象。这些视觉的图像在意象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主导下,创造出超越自然物象特征的文化艺术符号,所追求“似与不似的”意象神韵,是具象的又是写意的,可以直接感受到具体的形象,可给人们展示了至高的艺术境界和无限的联想空间。这些都体现着意象造型的视觉符号,以“意”达“神”体现出独特的民族特征与内在的民族精神,这些民族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视觉文化符号,供我们当代社会文化艺术方方面面所借鉴。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以往依靠传统介质呈现的民族文化,现在也进入了人新媒体传播的时代。继大众媒体之后,批量复制的文化信息多了一层碎片化、全民化、娱乐化的外衣,新媒体在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客观加速了文化传播率,但也容易使文化内涵落入大众商品的怪圈中。

二、媒介化生产环境下的民族文化

新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你在一个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比如你现在想了解今日韩国的娱乐新闻,只要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便可以立马获取到。当今社会,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也是一个节点。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手段连接每一个节点,每个人可以直接选择并获取自己所需或感兴趣的节点。然而与新媒体相比旧媒体则是层级式传播信息的,比如搜索一篇文章,读者需要通过搜索文章名称或者检索文章作者进行预览,电视、新闻和广播同样是层级分明,并且几乎是不可逆的传播方式。总体来说,新媒体是主动式的,你可以任何时间、任意地点获取你需要的信息;而旧媒体则是被动式的,由它来决定你获取的信息内容,以及获取信息的时间。新媒体具有的即时性的特征使得人们期望能够及时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了解突发重大事件的发展历程,随着新旧媒体的更迭,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京剧在媒介演变的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传播给大众。

京剧早期传播的形式是木版京剧年画,名伶剧照挂历。唱本、戏考、曲选、剧选,各式各样的京剧剧本、戏画(含京剧连环画)、剧照之类刊本、报刊、杂志等。作为传统京剧文化传播的旧的三大媒体中的报纸,是以图文的方式作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如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就刊登有有关戏园、剧院演出的剧目广告与文章。还有一些刊物如早期的《剧学月刊》等。这些报刊杂志,对于京剧文化地位的提高和京剧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如今《中国戏剧》《上海戏剧》等期刊,更是图文并茂、装帧考究,深受读者欢迎。但在报道有关京剧的重大事件时所采取的形式却是单一的、线性的,报道的接收者也没有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进而无法得到相关的感受和经验。另一个弊端是报纸版面有限,导致新闻信息量受限,报道者只能被迫选择最有价值的,能够迎合大众的信息进行取材,这就必然会导致设计缺乏个性化,受众个性化的需求就不能被满足;报纸的更新速度是以“天”为单位,也就意味着其出版时间受到了极大地约束。而在现代社会,网络媒体信息的时效性及其信息量远远超过报纸,报纸的发行量受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进而导致新闻的来源和传播局限性;另一个问题是纸质的报纸难以大量存储,查询和检索时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传统京剧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声音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随着留声机、收录机、录像机的发明而催生的京剧唱片及相应涌现的盒带、光盘等在传播京剧文化上方便快捷。广播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同样也是以声音为主,电台播音为媒介,不受时空所限,适宜各阶层受众。广播听戏方式,至今依然深受听众欢迎。但声音不容易存储和记忆,稍纵即逝停留时间短;在视觉上没有直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并且广播是被动的线性的进行传播的,收听的观众只能被动的接受电台播放声音,错过收听时间后无法弥补;另一方面,收听效果也会受到接受位置、自然天气以及其他相近频率的电台电波等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听众的收听效果。

除此之外,图像的传播也是传统京剧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媒体中的电视具有了声音和画面结合的特征,但是表现的形式依旧不够丰富多彩,相比较而言网络则可以利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以及表格等结合的方式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电视同样具有广播的特质,播放内容的时间有着严格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播放规定的内容,不能任意随便播放;电视台的数量不是任意增加的,数量是规定好的,观众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增加或者减少电视台的存在,受众并没有选择性;同广播的方式-一样,观众不能对错过的内容进行收看。

旧媒体共同的特点是传播信息的方式都是单向的,受众没有选择的权利,媒体发布什么样的信息,观众就只能接受什么样的信息,即使观众对内容不满意,媒体很难及时对察觉到观众的意见反馈,从而将信息传播反馈的时间拉长,进而导致观众体验差。

根据上文新媒体与旧媒体的碰撞分析可以看出,完美的媒体应该是为公众的交流提供环境,旧媒体由于自身时间空间限制、信息单向流动、无法交互等一些无法改变的特性而做不到这一点。恰恰新媒体自身所具有的交互这一特征可以使得观众既能够参与信息的接受,也可以发布和传播信息。由此可见新媒体能够满无法改变的特性而做不到这一点。恰恰新媒体自身所具有的交互这一特征可以使得观众既能够参与信息的接受,也可以发布和传播信息。由此可见新媒体能够满足为公众提供交流环境的需求,使得信息的发布者、接受者以及传播者能够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更加符合当前的新媒体交互语境,为人们的交流,信息资源的利用,新领域的开辟等提供了方便的途径。由此看来,新媒体与旧媒体是长期并存的。今天的新媒体就会成为未来的旧媒体,总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的。

三、新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媒介化过程中的问题及思考

传播技术飞度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符号得到立体化呈现,媒介成为民族文化传播强有力的助推器,但是,新媒体对于民族文化的再现也带来了种种问题。

作为民族文符号的京剧在与新媒体结合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的问题。京剧微信公众号的活跃度相对较低。例如京剧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更新到2018年4月17日就停止更新了,并且以往更新时平均约为3天左右发布一篇文章,一些个人创办的戏曲微信公众号的更新速度和频率往往更难以得到保障,很难做到一般微信公众号“一日一更”的平均更新速度。而像网易云音乐的官方微信公众号2016年全年共发布文章(不包括图片)955篇,平均每天发布2.6 篇文章,更是难有戏曲微信公众号可以做到“每日多条”这样的更新频率。所以,实际上京剧在网络中的发展现状并没有向学者们认为的理论上那样乐观。

近几年京剧类网站数量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缺乏。这些京剧专业网站多为京剧爱好者出于对京剧的热爱和传承弘扬戏曲的责任感,个人出资创办的。他们多是利用业余时间来更新、维护网站,在网站创办的前几年,这些网站的更新速度和质量都受到了其他京剧爱好者的肯定。但由于创办者的个人精力和资金有限,网站的发展还是受到了制约。孙觉非先生认为资金问题是网站硬件的开销所不能逃避的,每年网站服务器的托管费用、维护费用、软硬件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遇到硬盘损伤、系统崩溃时,这些费用更让人猝不及防。资金的短缺直接影响到人才的短缺,创办者不敢轻易雇佣员工,因为招聘员工后,要为员工上社保、发工资,就更加捉襟见肘了。而且,雇佣的员工并非专业人士,对这些专业内容根本无法在短期内上手,所以只能靠一己之力维持网站的运营,十分艰难”。孙觉非先生几乎将自己所有的资金都用到了网站的更新、维护上,但还是因为资金缺口太大,使得网站网站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

网络信息检索和推送机制,导致有关京剧的信息和网络受众中存在一层隔膜。在网络环境中,当受众主动搜索一个关键词后,网络会利用Push技术推送给受众与搜索关键词相关的周边信息内容。一个对“京剧”不感兴趣的网络受众,不会主动搜索有关京剧的信息,自然也就不会得到京剧相关信息的推送。所以,在网络中虽然有关京剧的信息可以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如果民众没有改变对京剧的态度,那么网络中存储的京剧信息只存在理论上吸引非京剧受众关注的可能性。

网络空间中信息发表的自由性,模糊了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弱化信息把关人的作用,使得网络中的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所以信息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海量的信息和快速的更新,导致了网络受众的注意力是片刻的、即时的、转瞬即逝,呈现碎片化特征。所以,一些网站或个人为了吸引网民的眼球,或是追求经济利益和点击量,导致各种经过策划的网络“三俗”事件频发。并且目前部分网民心态不健全,有些网民对一些低俗内容存在需求,有了需求就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市场。网络中的庸俗、低俗、媚俗信息,或是血腥暴力、谩骂、诽谤他人的信息,容易诱发一些不良的思想或行为,污染了网络环境。这些现象也让很多戏曲信息传播者也受到了污染,2012年10月,网络中出现了一组以戏曲造型为载体创作的摄影作品,这组照片中以京剧人物形象为造型,但照片中的模特都是坦胸露乳。《空城计》、《杨门女将》的照片内容已经跟传统京剧故事毫不搭界,虽然画面的一些重要部位已经被网站打上了马赛克,但整体看上去还是不堪入目。此组照片在网络中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多数的网友都对这组照片表示了自己的愤怒和对国粹艺术的担忧。为了在快速更迭的网络信息中“脱颖而出”博得网友的关注,类似的有损京剧文化内涵的事件频频发生。

从京剧的网络传播现状,可以看出早期机械地将京剧信息置于网络中,想要利用网络媒介的特性扩大京剧信息的传播范围复苏京剧,其传播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针对京剧目前的发展状况,应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京剧信息系统的保存起来,避免京剧流派灭绝的危险,并且加强网络虚拟技术的应用,利用VR技术建立京剧虚拟剧院,这样的“新鲜”传播方式也可引发民众的好奇心。并且京剧“线上”与“线下”的发展相辅相承,京剧演出故事的跨界组合、京剧“IP”植入影视剧、综艺节目,带动了京剧的网络热议度,使更多的民众了解到京剧的这些新变化。

京剧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性甚至是“消化性”特征,但在目前的传播环境中,京剧文化的兼容性不仅要包括其自身艺术样式的兼容,还应与现代多元文化、传播媒介相兼容,以强化京剧的适应和生存能力。具有“新鲜感”的跨文化京剧合作、跨领域的京剧新样式,满足了受众对“新鲜”信息和事物的追求与体验,可以引发受众对于京剧的兴趣,从而使得京剧的娱乐功能重新获得重视。

京剧应努力尝试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才能重获发展活力。在网络媒体的平台支持下,京剧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京剧网站、京剧论坛、京剧博客,演变到今天的京剧QQ 群、微信群、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等。在网络数字技术支持下,京剧艺术不断衍生出新的艺术样式,如京剧动画片、京剧漫画、京剧游戏等。

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网络媒介,会随着科技的进步日益完善,进而与人们的生活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其普及的广度和深度也将因此而加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原理告诫我们,存在于现代社会的文化元素、艺术样式,必须要勇于推陈出新,不断的尝试创新、变化,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适应时代的变化,不被时代淘汰。虽然目前京剧的网络发展还存在很多困境和问题,但从整体发展趋势上来看,网络媒体依然是京剧传播的最优媒介选择。可喜的是,现代的京剧人思想活跃、敢于创新,使得京剧有所改变,不断突破传统。他们不墨守陈规、固步自封,不坐以待毙的态度,使我们看到京剧传承、复兴的希望。希望京剧通过这些尝试和改变,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的关注,特别是青年受众的目光,从而弥补京剧受众年龄断层的危机,使京剧文化可以被继承发扬。

注 释:

[1]杜冰: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审美特征[J].学习与探索.2018(06)

[2]涂超:民族艺术的审美情趣传[J].人民论坛.2017(08)

[3]罗瑛: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民族艺术际遇[J].思想战线.2016(01)

[4]孔晓聃:民族文化符号的媒介化生产---以锅庄舞会舞台展演化为例[J].青年记者.2016(07)

[5]孔晓聃:民族文化符号的媒介化生产---以锅庄舞会舞台展演化为例[J].青年记者.2016(07)

[6]戏曲网站创办人孙觉非:做有品质专业的网络戏曲,http://cul.qq.com/a/20140224/011957.ht m,2016年6月30日

[7]裸体京剧的淫秽与荒诞(组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470ffe5b010143i4.ht ml,2016年9月16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