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黄银英
摘要: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主要途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劳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高效渗透为你劳动教育开展提供优质载体,特别是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人文性,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形成科学的引导,为劳动教育活动开展提供有效的条件。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程实际,對劳动教育渗透的重要价值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当前劳动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劳动教育渗透策略,优化劳动教育思路,推动劳动教育价值的高效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劳动教育;渗透
1引言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的基础构成,对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劳动观念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在语文课程中科学渗透,能够有效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要结合语文课程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析劳动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拓宽劳动教育渗透途径,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劳动素养的科学养成对推动学生科学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应劳动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劳动意识,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养成积极参与劳动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体系,推动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发展。劳动教育在语文课程中的科学渗透,能够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优势,有效充实劳动教育内容,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将语文知识中的内涵进行有效的提取,形成较强的相互促进作用,推动劳动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1]
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
劳动教育的高效渗透是小学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在实际的课程授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劳动教育效果的提升。一是对劳动教育缺乏有效的重视,语文课程是劳动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课程的主导者,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劳动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无法形成较好的渗透效果,不利于劳动素养的培养。[2]二是劳动教育思路较为传统,在活动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位置,使得渗透方式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无法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特别是学生受到其自身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在知识水平、思想情感需求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而相对固定的劳动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形成较好的德育效果。三是活动形式相对单一,与语文授课缺乏有效的融合,主要是以劳动观念和意识的引导为主,学生的参与效度相对较低,劳动教育活动缺乏实践性。同时课堂评价不够全面,主要是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知识掌握情况为主,对劳动素养发展效果无法形成准确的评价,不能为后续劳动教育活动提供有效的参考。[3]
4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优化对策
4.1优化劳动教育渗透思路
劳动教育的高效渗透对推动语文课程开展和学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教师要充分结合劳动教育特点和语文教学情况,加强对劳动教育渗透的重视,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状况和劳动素养水平,结合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推动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开展。教师要强化主动意识,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榜样作用,帮助学习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为劳动教育渗透提供有效条件。
4.2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内容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劳动教育内容,准确把握劳动教育切入点,充分利用语文知识和素材,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铁杵成针》的教学中,在重视文言文知识传授的同时,要将故事中的精神力量和劳动意识进行直观的呈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视频或是动画,营造积极的劳动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古诗文是教材的重要组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古诗文知识特点,为劳动教育渗透提供优质的载体。同时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外资源,充实劳动教育内容,科学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拓宽劳动教育渗透途径,使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过程,实现劳动素养的培养。
4.3创新劳动教育渗透形式
丰富的劳动教育活动形式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师要提升主动创新意识,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成长需求,创新劳动教育渗透形式。要将劳动教育活动与语文知识能力的锻炼形成有效的结合,将劳动教育内容融入到阅读等学习活动中,积极开展优秀文章的朗读活动,通过阅读过程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引导。例如在植树节期间,设计种植实践活动,设置相应的实践任务,由学生自主选择要种植的植物类型,自主准备相关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任务,并开展征文等活动,有效增强劳动教育渗透效果。
4.4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要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和劳动素养水平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推动劳动教育渗透的针对性开展,对学生思想行为形成有效的规范。要优化激励措施,对劳动素养优秀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鼓励,营造积极的劳动教育氛围。同时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有效掌握学生的家庭表现,引导家长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如布置亲子植树活动,并通过网络途径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有效提升家长的参与积极性,推动家校共育的高效开展。
5结语
劳动教育的科学开展对推动劳动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发展需求,发挥语文学科优势,推动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科学融合,对劳动教育进行科学优化,拓宽劳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劳动教育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吴华川. 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基础教育研究, 2021(14):2-2.
[2] 朱宝康. 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价值和路径[C]. 当代教育评论(第10辑). 2020.
[3] 王晓婧.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策略研究[J]. 明日, 2021(18):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