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晓瑞
摘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如今已经成为了课程建设及教学创新的核心目标之一,目的在于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让学生爱上学习,轻松、愉快、高效率的达成教学任务。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尤其需要利用这样的手段来唤醒学生的深层学习需要,这也是儿童所具有的基本学习特征。本文将列举几种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趣味性教学方法。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引言: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在最开始出于好奇,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但随着知识探究的深入,接触到的知识点愈发的复杂、抽象,学生的兴趣也开始一点点流失,一旦他们完全失去了兴趣,教师的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我们必须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坚持采用趣味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始终在愉悦的体验下保持高涨的兴趣,巩固好每一课的知识基础。下面是我的几点建议。
1.利用数学游戏,释放学生天性
游戏是小学生在课下最主要的活动形式,也是最受他们认可的娱乐方式。当教师将这种课下娱乐带到课堂中,让学生在酣畅愉快的体验下掌握知识,他们的配合度是极高的,很少有学生不主动参与,反响极好。善于组织形式多变的游戏活动来授课,是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体现。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很多问题,比如对游戏秩序的控制,游戏时长的控制等,以免课堂进入到失控状态。
如在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我没有让学生们埋头苦算,沉没于题海当中,而是在课堂上组织了“找朋友”的游戏。我将大量的算式和数字结果做成了头饰,让学生们戴在头上,将学生划分成为多个小组。由一名学生负责帮助本组中的成员找到朋友,也就是根据成员头上的算式,找到戴有计算结果的学生。一组训练过后,再重新打乱顺序戴上他人的头饰,由另一名学生负责“找朋友”。这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以趣味化的方式巩固了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为了最先完成本组内的任务,他们的头脑快速运转,计算速度得到了提升[1]。但学生们却丝毫不觉疲累和乏味,始终保持积极性,这便是趣味性教学的强大作用。
2.组织课外活动,延伸教学空间
在課堂中听课常常令学生昏昏欲睡,对教师在黑板上呈现的信息难以构建起交织的知识体系,对于课本中抽象且专业的表述更是难以理解,这逐渐造成了部分学生的畏难学习情绪,学习兴趣开始锐减。趣味化教学之所以能够发挥突出作用,是因为照顾到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当学生在教室中坐立难安,已经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时,教师顺应他们的需要,将他们带到室外展开实践活动,这样及时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趣味化学习。数学知识因具有实践性的特征而支持在室外开展实践活动,这也更加充分的支持趣味化教学的实施。
例如,对于人教版小学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仅仅让学生通过书本中的文字很难感受到1公顷的面积到底有多大。此时教师不妨带领学生到操场中用绳子或卷尺来测量出1平方米的面积,随后告诉他们,1公顷就是眼前这1平方米的一万倍。相信学生在惊叹之余也会在头脑中产生一定的概念,认识到了公顷这一单位所代表的面积[2]。通过在室外的动手测量,也让学生从理论性的学习变为了实践,不仅教学效果更佳,学生的兴趣也更足。
3.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生活中的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实施趣味性的教学。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增强他们的实践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是为了生活而服务的。创设情境教学法具有趣味性的特征,情境的呈现方式因知识点的不同而各异,这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同时,情境教学还具有很强的体验性,学生在其中的参与度更高,不仅要动脑思考,还需要手脑并用,这更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思维,也能够将抽象的信息变得直观化。
如在教学《分类》时,可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玩具(汽车、火车、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生2:摆整齐。生3: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手枪……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机器人……生3:我们组整理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学生回答分类理由和方法时,教师适时引导,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 师:各小组再按不同标准把东西分类细化。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把汽车放一起,把火车放一起……生2:我们把奥特曼放一起,把机器人放一起……生3:我们把梨子放一起,把苹果放一起……
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结语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一个原则:“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在数学教学中,突出教学的“趣味性”,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大有益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灵活运用教法,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学真正成为一门“愉快的艺术”。
参考文献:
[1]邓芳.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0):62.
[2]柯晓俊.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6(06):45.
[3]智娜.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21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