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周 颖 吴苏婷 何圆圆
新余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 江西 新余 338000
由于当代大学生性观念开放、性安全知识缺乏、高校性教育滞后等 等[4],不少大学生的人生因此不幸与艾滋病挂钩。男女情侣发生性行为会使用安全套,而“男男”之间没有避孕需要,大多不会采取防护措施[1]。政府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在大学生防艾方面的资源又未得到有效整合,使得大学生防艾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众所周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对于大学生来说,基本都是通过性传播。一般艾滋病感染者的血液、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伤口渗出物等含有大量的艾滋病病毒,传染性比较强[2]。
最常见的艾滋病感染在几天至3个月时,出现像流感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类似症状,如发热、寒战、关节疼、肌肉疼、头疼、咽痛、腹泻、皮疹等,然后进入无症状感染期。如身边有人发生或类似以上现象,首先考虑是否感染艾滋病毒,并及时去医院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大学生感染艾滋病涉及的范围较广,大部分都是由于“性”所导致,例如“男男”“女女”“男女”性生活不带套。但也不排除极少可能发生的因素,曾经发生的某院用一个针头与一个针管给多个病人治病,结果在短时间内多个病人感染上艾滋病。还有的大学生吸毒,吸毒者共用不洁注射器,致使HIV 在吸毒者中传播[3]。
对于“性”方面,还是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得艾滋病,只要有它-安全套(Condom)它能够阻止体液交换,降低艾滋病感染机率,但不绝对安全。最安全的还是:不要太放纵自己!
在生活方面,还需大学生们洁身自好! 不与他人共同卫生物品,例如牙刷、剃须刀等[3]。如涉及到血液制品需严格筛查,必须使用时需要在正规的医院以及医生的指导下才能进行,避免与他人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以及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严禁任何形式的吸毒。
高校积极普及艾滋病专业知识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举行防艾演讲比赛、开展艾滋病预防讲座、发放防艾宣传手册等[5];建议高校把HIV 检测行为作为一种常态的健康检查行为,而并非特殊的一项检查,比如在新生入学阶段的健康体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检查、以及设立检测月等形式让每一个大学生获得对自己健康状况的了解;在高校设置检测设备方便学生自检;公益组织做防艾教育[5]。
大学生在没有了解有关艾滋病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往往会误认为感染上艾滋病毒就是不治之症,但其实并不是如此,万一发现感染艾滋病毒,可以及时使用阻断药物,阻断艾滋病毒的感染,应该在2个小时以内口服康苄韦或者拉米夫定联合去羟肌苷,积极处理,大概疗程需要4-6周,阻断率较高。所以万一有人中招,也别放弃希望,按时服药,好好生活。
国家制定《艾滋病防治条例》行政法规来有效监督医护人员预防艾滋病工作的开展。社会接纳艾滋病患者,通过增加社会关注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防艾[2]。鼓励关爱艾滋病患者积极治疗,尤其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治疗心理观,有效阻止艾滋病传播[6]。无论是哪种性生活都应带套,最基础的就是“无套不做”。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定期进行HIV检测,有男男性行为应每半年至少检测一次。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目前现状同性恋不完全被社会认可,在实施方面依旧有很大的困难,希望高校不再回避这个隐秘话题,国家、社会、个人齐心协力关“艾”健康。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