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专创融合”视角下项目式学习实践与探索——以学科竞赛为驱动

时间:2024-08-31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前言

高等教育的适切性,要求高校须应时代发展所需,遵循专创融合的初衷,主动为社会定制培养和持续输送相关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在对学科竞赛特征梳理与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提炼了学科竞赛驱动下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流程,希冀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的同时,增强其专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创业自信心,为“专创融合”背景下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项目式学习组织和实施提供思路借鉴和方案参考。

1 专创融合背景下学科竞赛的特征梳理与价值分析

1.1 立足专业背景探索创新成果 专创融合背景下的各类学科竞赛均立足于特定的专业背景,面向社会实际问题和社会发展需要,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创造性。但是大学培养的周期相对短暂,借助项目式学习能使学生清楚目标,寻找差距,让学生通过“做中学”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1.2 限定时间和主题的谋定而动 专创融合背景下的各类学科竞赛往往在内容和时间上有一定的限定。其对时间、主题等的限定能让学生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更有目的和方向,进而倒逼其时间安排、项目规划、执行策略和项目协作等能力的提升。

1.3 重视团队协作注重实践发展 专创融合背景下的各类学科竞赛其项目要求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这就需要学生组建竞赛团队共同协作完成学科竞赛项目。在此期间为学生在团队中学会分工协作、统筹规划创造了条件,同时又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团队精神创造了机会。

1.4 强调创新创造和问题的解决 学科竞赛面向的是社会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积极探索,从而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法,进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极强的创新创造意识。学科竞赛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 学科竞赛驱动下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流程

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适切性的进行模式变革和策略调整,对项目式学习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项目式学习(PBL)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角色,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来发展学生的“21世纪学习力”。文章按照项目式学习和学科竞赛的一般流程,结合实践经验,将学科竞赛驱动下的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流程分为了团队组建、竞赛选择、项目执行、成果评价和复盘五个步骤。

2.1 团队组建 学科竞赛体现了“做中学”的价值发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艺术素养的同步提升,推进大学生展开多维度的思考和探索,为培育良好的创新素养和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创造了机会。根据竞赛项目的需要,按需组建项目小组,在组建团队的时候需考虑小组人员构成、任务分工和小组间交流三个方面。

2.2 竞赛选择 学科竞赛种类繁多且难度系数不一,教师应仔细分析竞赛项目,结合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判断该项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在分析的时候注意先总后分,从而把握项目的关键点,如通过主题和内容的分析,判断其是否属于本专业领域或者相关领域,通过时间限制和限制条件,判断学生团队能否胜任该项目。

2.3 项目执行 目标既定,策略先行。项目不是盲目的开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制定策略。

作品完善七个步骤,其中合作开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修改完善。在开发过程中若遇到困难或迸发出新的创意,应适当的调整作品设计和进度安排。

学科竞赛面向的是全省甚至全国的高校,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过程中的收获,让学生抱着学习的心态,全力打造团队作品,补足短板,切磋琢磨,在竞赛实践中通过观摩、模仿、探索得到了提升。

2.4 成果评价 在整个项目完成后,教师应从项目完成度和质量两个方面对其项目成果进行验收。在完成度方面,我们将项目初期的预期目标和项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划目标与现实情况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判定本次创新项目的完成情况。对项目完成度进行评价,不仅是分析原定计划的正确性和完整度,还是对经验进行总结,以便为下一次学科竞赛的实施提供参考。

2.5 赛后复盘 复盘是一种思维上对事件的重现,通过对过去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回顾、反思,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通过复盘可以找到不同的可能性,找到失败与成功的关键点。在总结规律时还需进行再次推演、验证,确保经验规律可用。复盘后,需要把复盘的资料和思考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分类存档,便于查找和运用。

3 小结

在“专创融合”的视角下,高校创新教育模式的改革重点是模式变革和策略调整,以满足21世纪“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需求。文章聚焦于学科竞赛和项目式学习,对学科竞赛进行了特征梳理与价值分析,并结合创新创业实验室近十年的探索经验,提炼了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项目式学习实施流程,以期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为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路径,为项目式学习的有效组织和实施提供思路借鉴和方案参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