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及其治理措施相关研究

时间:2024-08-31

六盘水市环境监测站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自从2012年以来,我国的空气质量标准就把O3纳入到了空气监测范围中,并且对其有了标准性的规定,规定O3日最大8h平均浓度为160μg/m3,基本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标准。最近几年,空气中O3含量不断上升,政府部门也相应地不断提出新的措施[1]。对相关省市和行业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着手于遏制O3的不断上升,以便使大气空气质量状况能够得到有效地改善。

一、臭氧污染的成因及特征

(一)臭氧污染的形成原因。化石燃料进行燃烧时所排放的污染物和工业企业排放的一次污染物是形成O3污染的主要的原因,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CO和其他挥发性的有机物等。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的作用后这些污染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将原来的化学键进行了破坏,产生了相应的光化学反应,所以,就产生了O3这种二次污染物[2]。从目前来看,我国大气中的O3污染基本是因为我们人类的活动所造成的。O3的浓度一旦升高,大气的氧化性也会相应地随之增强,这样就会把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与硫氧化物这些气态的污染物转化成硝酸盐与硫酸盐这样的颗粒物,加快了在生成O3时二次颗粒物的生成。

(二)臭氧污染的特征。对于近地面O3的污染,温度与湿度的变化会影响它的变化,具体的说,温度比较高、湿度比较低就会容易发生臭氧污染的现象。从四季角度来看,夏秋季节的阳光是比较强烈的,这种强度的温度下就会容易发生O3污染的现象。从一整天的时间段来看,下午时段容易发生O3超标现象。天气情况的变化也影响O3浓度,O3的浓度在晴天较高,在阴雨天相对较低[3]。从不同地区来看,O3的污染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北方大都在六月发生O3污染,而南方大都在五、六、十月份发生O3污染。因此,O3的浓度不但受到气候、天气等条件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比例的变化影响。

二、大气臭氧污染建议治理措施

(一)严格控制燃煤污染。着手于对非电行业煤炭削减的大力推进,加强推进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的改造,重点监管钢铁、火电、石化、冶炼、水泥、化工等生产与供应企业;着重加强禁燃区的高污染燃料的监督管理工作,淘汰掉燃煤小锅炉,以便对热电整合的实施的加快[4]。另外,对煤炭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对那些进行不合格的散煤私自贩卖的活动进行严格打击。

(二)加强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移动污染源治理。对一些柴油类高排放的货运车辆与船舶实施严格的管控,对于一些主要的货运通行路段进行综合的执法检查,严格杜绝一些违规私自销售不合格油品的这种行为。淘汰掉那些老旧的机动车,把它替换成现如今新型能源的汽车。另外,公交系统还要加大推进城市电动公交车的力度。

(三)综合治理城乡面源。对餐饮类的油烟污染进行防治时,应当督促这些场所进行安装相应的油烟净化设施,也需要对露天烧烤摊位进行专项整治。依法进行清理整顿一些散乱污类型的相关企业,例如,畜牧养殖业和汽车维修业。回收处理我们的生活垃圾,杜绝私自焚烧秸秆现象的发生,持续推广应用秸秆综合技术。严格监管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和烧香烧纸的现象。强化管理好施工类堆场扬尘的现象,建立完善一些防治扬尘的措施。此外,要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推广,鼓励绿色生态环保型的施工。

(四)健全和完善环境监测系统。对VOCs重点排放源厂界VOCs的监测进行逐步的推进,对那些重点排污的行业实施严格的监控管制,例如,石油化工和炼制、农药医药、化学纤维和纺织皮革、橡胶和塑料等。涉及到的一些相关单位,需要在主要的排污口安装上自动监测这种设备,同时,还要联网设置监测信息与环保部门的监测系统,并对排污的企业尽快制定出相应的企业自行监测技术准则[5]。对于VOCs排放清单,则需要继续开展分析和研究其污染的源头,也需要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和监控能力,提出更加有效的措施。

(五)加强臭氧污染天气应对和处置能力。由政府牵头,联合环保、国土、气象、交通、城管等相关部门成立监测预警中心,在出现较重空气污染时,应及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和报纸等媒体,必要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将受影响区域公众发布信息并提出不同人群的健康保护和出行建议,保障群众的环境知情权。

(六)强化执法检查。强化执法监督,加大执法力度,采取联合执法、定期通报、行政约谈、挂牌督办等综合措施,严厉打击大气污染违法行为,集中整治重点区域、行业突出环境问题,确保大气环境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拓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平台,鼓励广大市民通过网络、电话举报等形式反映、投诉大气污染问题,督促排污单位自觉承担起治污责任,积极落实节能减排措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结语

臭氧污染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同时我们又可能是臭氧污染的贡献者。因此,不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工业企业的经营者,都应该努力做到减少臭氧污染,保护大气环境,臭氧污染防治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保持臭氧污染防治持续作战的战略定力,持续深化四大结构调整,在移动源、工业源和社会生活源控制策略上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