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分析

时间:2024-08-31

黄井玲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吉林 榆树130400

引言

幼儿园“小学化”,是指用小学教育方式取代幼儿园教育方式的做法、它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学规范、教学方法、价值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规律,进行“重复型教育”,极大地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一、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1.教学环境“小学化。有些民办些幼儿园,没有独立的幼儿活动场地,或者户外活动场地严重不足,只有一些小学化的教室,不能满足幼儿基本游戏和运动的需要。

2.教学目标“小学化”。有些幼儿园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强调以知识技能强化训练为主,忽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良好习惯、积极情感的培养。很多幼儿园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不是写就是算,孩子在园没有一点活动时间,离园后又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给幼儿造成极大压力。

3.教学课程“小学化”有些幼儿园在教学时,执行小学作息时间,按小学课表上课,使用小学教材,开设拼音、识字、写字、计算等教学内容,很少有唱歌、舞蹈、美术、游戏、户外等幼儿日常活动。

4.教学方法“小学化”。有些幼儿园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幼儿死记硬背,阻碍了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及自主探索等的开发,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让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接受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忽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用科学的方法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极大地损害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与身心的发展

1.危害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学龄前孩子的身体发育速度很快,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的生物机体的机能发育还不成熟,可塑性大,身体器官未发育完善,体形结构还未定型。如果幼儿园按照小学的作息时间来安排课程,每天坐几个小时,这会影响幼儿骨骼的发育,影响视力的发展,养成错误的姿势与体态,对幼儿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2.影响幼儿心理发展。幼儿期奠定了一个孩子人格发展的基础。小学化的学习和完成作业,会破坏幼儿的认知过程,促使幼儿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和消极心理,摧残了幼儿活泼好动的个性,使幼儿心灵受到创伤。其次,教师所采用的强制性方法,会压抑幼儿的兴趣,不利于孩子形成鲜明的个性,“小学化”的教育使他们减少了游戏机会,降低了幼儿间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不利于幼儿养成健全的人格,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改进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改进对策。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为目标,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原因和危害的分析,提出以下改进对策:

1.政府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执行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从源头上对幼儿园、教师、课程设置等各种办园因素进行审核和评估。对于那些办园只以盈利为目的,严重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给予指导纠正与处理,去除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政策温床

2.加强对园长的管理和培训,树立科学的幼教理念。通过各类培训,提高园长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素质,端正自身教育思想和办园方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切实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幼教模式。使她们深刻认识到幼小衔接不是知识的衔接,应是兴趣与习惯的衔接,应该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入手,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满足幼儿全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既享受快乐童年,又能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让孩子顺利度过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型期。

3.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首先,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通过采取业务学习、听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岗位练兵竞赛、,内培与外送相结合等,提高各岗位人员的专业知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业务研究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升。其次,是重视班级常规管理、幼儿集体教学活动、日常生活组织、各类游戏活动、亲子活动等组织、研讨等,教师能够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使实际情况满足教学目标,从具体的教育行为上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4.加强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发挥教育合力。幼小衔接是幼儿园衔接是幼儿园的重中之重,每学期的工作计的内容无论大中小班都会涉及到幼小衔接的培养内容,正如《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理念,淡化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功利心态;邀请小学老师来园讲座:强调孩子体验式的学习,定期组织大班幼儿去小学参观,孩子们会这对小学的向往和好奇,用自己的眼睛认真寻找着小学和幼儿园的差别,当孩子们看到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整齐地摆放学具,端正的坐姿、完整响亮的表达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减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陌生感和神秘感,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心理铺垫;利用社区资源与社区互动,让更多的人在参与教育管理中支持幼儿园的。总而言之,杜绝幼儿园“小学化”,需要社会、幼儿园、小学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需要各级政府的监管,需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需要幼教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只有这样,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才会彻底根除。幼儿是生命的延续,民族的火种,为了孩子,为了国家,为了自己,请还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地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