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王一璠
摘要: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金融行业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已经不能够离开互联网技术了。同样互联网技术也对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业务模式及管理模式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现代化企业而言,如果想要在社会上真正立足,就必然要大力培养新兴的具备互联网背景的金融人才,立足人才转型,探索互联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职金融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趋势
引言:对于互联网的兴起,其实对金融行业起到非常大的冲击,但是俗话说的好,挑战和机遇并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决定了高职必须要探索心的人才养成计划和人才养成培养模式。互联网的发展对金融行业的冲击点主要在于人才管理、企业管理和业务模式发展。也就是说在现代化企业模式下,如果金融人仅仅只会金融知识,并不精通互联网技术,那么是无法真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熟练的使用金融知识的。所以说现代化的企业需要的不是单一的人才,更是全面的综合性人才。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当前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一个人说不会互联网技术,那简直是一件天方夜谈的故事;如果说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不会应用互联网技术,那这个企业可以说是必然会被时代发展所淘汰。但是在目前的发展状态下,很多学校的金融人才培养是不够完善的,无法适应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比如说就存在以下这几个细分的问题:[1]
(一) 人才培养目标单一
就目前的高职学校而言,其教育普遍存在单一化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学校设置的金融学专业教学目标单一、教学课程单一,同时将学生的眼光局限在单一的教学行为上,学生很多时候容易形成固步自封的问题,认为只要掌握好金融学的知识,就能够在步入社会之后大显身手。简单举例而言,高职学校金融学的常见课程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等知识体系,但是没有设置专门的计算机实践课、计算机理论知识等,学生无法实际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无法有效将金融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相结合,容易鼠目寸光。
(二) 专业课设置不合理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学习金融专业的学生而言,实务训练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但是目前高职学校金融专业课程却明显不够合理,偏重金融理论知识;忽视了实务训练。比如说专业的实务课程包括商业银行实务训练经营、国际英语管理柜台、经营管理系统运用、SAP实务系统运用等等。这些专业实务知识的训练往往能够在学生步入社会后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甚至要比理论知识对他们的影响大许多。简单举例,这些实务系统的运用与学习实际上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三) 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目前,很多教师仍然局限在多年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上,对现代化教学内容的教学内容并不了解和认可,对待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了解并不系统化,导致他们并不能非常好的引导学生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除此以外,单纯的理论知识采取灌溉式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培养学生成为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化金融人才,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二、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转型方式方法
(一)加深课堂理解,注重实务演练
单纯就金融学理论知识而言,其实很多内容都是十分晦涩难懂的,对于高职的学生而言,应该主动选择适应现代化的企业的发展模式,从而选择真正合适的知识体系进行学习。比如单纯对金融学知识体系采用背诵和记忆等方式,反倒是欲速则不达。所以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讲,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是十分关键的,那么更应该主动学习实务训练,主动了解信息系统,主动学习计算机技术。
(二)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是关键,而不是教师单纯讲了多少的知识,也就是说高职学校的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在课程演练前制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划。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選择适当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课,比如增加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的相关课程,主动引导学生学习金融互联网课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要加大对互联网信息系统技术的投资,选聘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能力。
(三)提高教师引导意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高职一定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对金融专业的教师进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培训,并且通过引入相关案例,让教师能够真正意识到现代化的金融教学已经不能够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所分割开来。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结语:综上所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高职学校而言,只有培养能够熟练应用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培养;仅仅只会金融知识的人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实践工作,无法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可以说是有心无力。所以说,对于高职来说,转变人才探索模式,发展人才培养路径,真正培养出为社会服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邹茵.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趋势研究[J].发展研究,2019(11):95-100.
[2]邹浩.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农家参谋,2017(21):206.F2876D8D-380A-47EE-B646-489B7B2CA79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