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蔡力
摘要: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可谓至关重要。通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将二者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放松学生心情,还能够使之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们身心健全发展。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具体方法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分析;研究
良好的心理素质涵盖了优秀的认知能力和饱满的情绪情感以及坚强的意志力等。小学音乐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音乐技能,更多是让学生们通过学习音乐去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及音乐素养,慢慢的了解音乐、喜欢音乐,并且学会欣赏音乐。身为新时期的小学音乐教师,务必要基于广大小学生的心理状况,遵循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将心理健康教育合理的融入到音乐教学工作中来,日渐创新音乐教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心理素养,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第一,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需知,小学音乐课程和其他课程有别,前者主要是借助艺术的形式去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它是审美教育中的关键一环,音乐可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音乐的启迪下成为一个有高尚品格的人。譬如对学生进行《小二郎》、《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教学,可以让小学生们明白“知识改变命运”、“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为国奉献”的道理,从根本上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二,健全学生们的人格。古往今来,很多音乐作品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并且也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音乐教师通过向小学生们展现不同题材的音乐,要求学生们认真学习和鉴赏,便可让他们了解不同社会基层民众的生活状态,了解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譬如《二泉映月》曲调婉转幽怨,在欣赏这部作品后,便可让学生们感受到底层人们的遭遇,更能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
第三,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心智发展的关键期,通过音乐教学会有效提升小学生们的心智素质。一般人的左脑和右脑分别负责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此时的右脑又被称为音乐脑,旨在更好的对学生思想创造能力进行开发,可用音乐艺术来进行熏陶和教育。譬如教师可以通过古筝演奏教学,让小学生手脑并用、眼耳配合,如此便可有效提升学生们大脑的敏捷性和音乐创造力。
二、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简述
现在,素质教育改革步伐逐步推进,小学音乐教学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现在很多教育环节中仍留有诟病。
第一,小学音乐教学理念应当是“以音乐审美为重”,但绝大多数音乐教师都未能践行该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小学生的情感培育,没有意识到音乐对学生情感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第二,小学音乐教师普遍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上课时单一的进行某一首歌曲的教学,老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如此反复,最终必然会造成学生对音乐产生抵触心理。
第三,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选取课本上的资料,并播放相应的音乐作品,期间并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学习中便长期处于一种被动参与的状态,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总的来说,现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最大问题即为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太过单一,不但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因此,务必要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如此才能让学生德艺兼备。
三、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
(一)情境创设
小学音乐教学中,若音乐教师表情太过严肃,且依旧主导课堂、将学生视为客体,久而久之,必然会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感越拉越远,也更无法谈及音乐兴趣培养。所以,音乐教师务必要创新音乐教学思想,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让他们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师生关系日渐融洽,和学生真诚交流和沟通,创建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情境,由此去缓解学生心理压力[1]。
譬如在进行《小雨沙沙沙》教学时,教师可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例如让学生们自己设想自然环境,将自己看成是歌曲中的某一个景物,可以是小雨点,也可以是花、草、鱼、虫等,让学生们表达内心感受,之后在此基础上深刻体会作品中的多种形象,如此便可营建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孩子们的自信心大增、心理压力得以缓解。
(二)活动组织
小学音乐教学无需一味的禁锢在课内,要向课外适当的延伸,譬如可通过组织音乐比赛等活动,改变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如此必然会大幅度提升小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譬如在国庆节期间,音乐教师可组织“我爱祖国”为主题的歌咏比赛活动,参与比赛的学生们要演唱和爱国有关的歌曲,譬如《十送红军》、《映山红》、《东方红》等,教师要在正式比赛前给予参赛学生一定的指导,引导其掌握演唱技巧,并饱含爱国热情去演唱此类歌曲,如此便可让学生们形成爱国品质。赛后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评,助其查漏补缺,努力克服自身的自卑、孤僻、胆怯等不良心理,使学生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此便可从容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三)团队合作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至关重要。因为通过合作,可以让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得到提升,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必然可以完成教师派发的任务。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保障每一位同学都在组内扮演一定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的参与小组讨论。
譬如在进行《玩具进行曲》和《口哨和小狗》等歌曲教学中,教师应要求每个小组去演唱其中一首歌,演唱时可以手拉手,还可以随着歌曲韵律舞动身体,充分的让学生们进行合作演唱,如此便可让他们体会到音乐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继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们的心理沟通能力[2]。
结束语
綜上所述,将音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为一体,是现如今小学音乐教法创新的必然选择,音乐教师务必要以生为本,立足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健康情况,通过情境创设、活动组织、团队合作等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其深度感知音乐之魅力,如此便可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且会不断提升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使之形成健全人格、拥抱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黄晨.浅谈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反思——由音乐心理学课引发的思索[J].好家长,2019(16):212-212.
[2]蔡燕丽.小学音乐优化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分析[J].北方音乐,2020(07):159-16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