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途径

时间:2024-04-24

刘佳林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大学生党员是广大青年中的积极优秀分子,他们政治立场坚定,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在许多方面表现突出。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才能锤炼他们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让党的肌体拥有更多“活力细胞”。

一、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对于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

想要树木长得高大,必须巩固它的根基。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意义更在于此,要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把这项任务当作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工程来做,这将更加巩固党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的成效,因此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也是高校党建的重中之重。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其中学生党员共有306.7万名。在新形势下,必须激发学生党组织的青春能量,建设一支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学生党员队伍,使大学生党员在各方面保持先进性,同时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党性修养。所以,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员的主体,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大学生党员的思想上和行动上,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管理,在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时代先锋。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警示他们要守住底线,遵守政治规矩和纪律,引导他们做合格党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质量。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有利党团一体化建设,在开展党性教育的同时融入校园安全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社会风尚,从而促进校园和谐稳定,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选择

大学生党员毕业后步入社会,将在各行各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承担社会责任。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也是为向各行各业输送优秀人才把好了“入口关”,关系到国家未来中坚力量的储备。大学生党员具备扎实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本领,他们必将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坚实力量。同时,更要把大学生党员培养成为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有政治高度和战略高度的人才,以此来认识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党支部缺乏标准化管理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职责,担负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群众的职责。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要求,按照有利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活动的原则,党组织应充分发挥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支部作用发挥得不明显:有的支部工作流于形式,按照工作要求看似都完成了,但方法简单、形式单一,从教育管理党员的效果上看不理想;有的支部组织生活缺乏规范,没有按照标准开展组织生活;有的支部缺乏工作模式创新,形式缺乏有效载体;有的支部缺乏规矩纪律意识,不能较好地发挥党员作用,出现无法履行党员义务等情况。

(二)部分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淡薄

在一部分大学生党员中,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有的党员身份意识淡薄,只关心个人成长,对集体和他人的事务漠不关心,缺乏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意识;有的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没有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有些学校积极倡导的事项不能主动积极地完成,不能主动发挥凝聚群众的作用;有的党员入党前表现积极,能够积极主动地服务群众,但入党后工作态度松懈,存在畏难情绪。分析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对大学生党员开展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二是缺乏可量化的监督党员履行义务的工作机制;三是对党员入党后的继续教育的深度不够;四是理论学习不深入,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没有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做到理论入脑入心。

以上问题及其根源,都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力度不断改善和解决。

三、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的举措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辅相成

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相互补充的两种重要教育形式。显性教育的直接性和公开性,直接起到教育人的作用;隐性教育的渗透性,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际工作中,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可以发挥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良好作用。

(1)在大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中,显性教育主要包括党校课培训、专题教育学习、集中学习、阵地教育、警示教育等,大学生党员通过显性教育方式,学习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提高政治素养,按照学习要求完成学习内容,通过定量的方式,定期对学习内容进行检查,实行学习积分排行榜制度,营造积极热情的良好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以考促学,定期进行理论知识小测试,形成党员日常表现考核记录。

(2)隐性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有益于提高政治素养的教育过程。这种教育方式相对显性教育而言目标隐蔽,比较复杂,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教育的目的。隐性教育可以通过情感影响、认同观念、间接渗透等措施,使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等在自然而然中受到影响。还要实施“一支部一特色”计划,支部要创建自己的特色品牌,进行特色主题党日活动评选,通过宣传成效突出的支部对后进支部形成压力,促使支部积极建设。将优秀党员的事迹制作成展板、海报、宣传片和微信推送文章进行宣传,通过日常非说教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党员潜意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荣誉感,从而对其日常言行产生正向引导。

(二)理论联系实践,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理论修养是党员综合素质的核心,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能够掌握多少理论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他们在政治上的敏感度、认识社会思维视野的广度、个人思想境界的高度。同时,体现学习的最终效果在于运用,加强大学生党员学习理论知识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他们今后工作的本领,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例如,组织大学生党员服务志愿队伍服务学生、服务社区,使他们在基层中得到锻炼。正如“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要不断在干中学、学中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要多在艰苦困难条件下磨炼、锻炼本领。

(三)以新媒体为媒介,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效

在新时代,“00后”大学生党员越来越多,他们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力,善于自我表达,喜爱活跃在多种社交媒体平台上。通过利用新媒体,打造短视频教育方式,不仅可以实现“线下面对面”,更能实现“线上键对键”,随时随地地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同时增强教育的辐射作用,影响更多的青年。通过新媒体,讲好红色故事,学习英雄人物事迹,通过打造教师、学生党员“微党课”,生动活泼地传承红色基因。

结 语

随着“00后”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成长,优秀大学生发展成为党员的数量也将会越来越多,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将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俗话说,“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高校应该从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视角,不断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各项本领,营造积极学习、努力实践的氛围,使他们在校时扎实学好政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钉钉子”的精神完成好各项任务。在开展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上,要做到与时俱进,切实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质量和水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