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陈利伟
1海南师范大学(571158)2河北美术学院(050700)
海南黎族船型屋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至今保存完整的一种茅特色茅草建筑,代表的是海南文化。古老传统的黎族船型屋建筑已不能满足当代生活需求,在我国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中,黎族船型屋建筑形态以其独特、独有的建筑形式应用在村寨建设中,不仅保护了传统建筑文化,还将黎族特色文化传递给全世界[1]。
关于船型屋的由来,坊间也有传说故事:相传南海有一个俚国,俚国有一位公主名叫丹雅。丹雅公主相继嫁给三个丈夫,但都无缘无故的死去。言传公主遭到诅咒,她的存在将国破家亡,在坊间造成慌乱,人们央求国王处死丹雅公主还世间安宁。但作为国王唯一的公主不忍将怀有身孕的女儿处死,便将公主放走,公主乘坐小船在大海上不知漂泊了多长时间,最终飘零在一个荒岛上,即今日的海南岛。为了遮挡暴晒的阳光,躲避风吹雨淋,野兽的袭扰,利用岛上的树干、竹子等自然资源搭建木桩,将小船倒扣在搭建的木桩上,随着将时间的推移,受自然灾害的破坏,船板烂了,公主在田野里割了许多茅草盖在屋顶,建成了船型屋的雏形。
黎族船型屋主要聚集在海南岛中南部地区的县市,依山傍水围林而建,据史料记载和黎族文化传承,有说服力的船型屋概念应为黎族人民为纪念穿洋过海而来的先祖,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倚天顺势而为,就地取材,采用树干、枝条、竹子、藤、葵叶、茅草等天然材料,以木船型状搭建茅草屋,因建筑形态、外形像极了船篷,故称为船型屋。黎族船型屋的出现聚集了黎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其建筑形式汇聚了建筑特有的美感,且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需求,具有深厚的文化研究价值和人文思想。船型屋所呈现出独具魅力的建筑、艺术特征,是黎族祖先智慧的结晶。
黎族船型屋作为岛上最古老的传统建筑,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建筑结构完全就地取材,不需要一钉一鉚,能够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猛兽侵袭,充分体现了黎族先人的聪明智慧。黎族船型屋大致分为干阑式船型屋(高脚船型屋与矮脚船型屋之分)、落地船型屋、金字型船型屋等,各种不同的建筑形态代表了黎族不同时期的民居建筑文化[2]。
船型屋建筑结构基本上呈纵长方形,早期的船型屋屋顶和墙采用木构捆绑式合二为一,屋顶呈半圆拱形,使用当地的茅草或者葵叶覆盖再房屋的屋顶,葵叶屋檐几乎延伸距至地面几十厘米,远观整个建筑轮廓形态像船篷,犹如一艘倒扣的船。随着中原汉族族人越来越多迁移至此,受到汉族建筑的影响,有的地区将船型屋直接盖在地面上,由架空结构变为落地式民居。落地以后,将船型屋顶上升以便于采光通气,屋顶由拱形变成两边朝下的木料金字架形态,房屋的主体框架结构使用树木的枝干、枝条、竹子、藤、等材料构成,屋顶同样使用茅草或者葵叶覆盖,四周墙体使用树皮或者竹子编织在一起捆绑,将稻草成段与夯土泥巴混合搅拌,涂抹城墙。形成金字形的建筑,俗称“金字屋”。船型屋、金字屋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就地取材,无论新建还是拆除很方便。从黎族船型屋建筑的特质上看,体现了黎族人顺势而为的生态价值观念,展现了黎族船型屋民居村落与环境相互呼应、浑然天成的意境美[3]。
随着中央对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力度的加大,海南省政府全面实施海南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政策导向将船型屋定义为海南黎族特色建筑,尤其以黎族村落美丽乡村建设将黎族文化、建筑形态、生态系统放在开发的首要位置,创建具有黎族特色的“新建筑”文化,黎族人民运用智慧,将船型屋形态提取、凝练,将独特、优美、异域建筑形态运用到现代建筑构造上,使得海南仅有的特色传统建筑得以传承、创新,将黎族文化向世界传播开来。
2005年,国务院对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同时对美丽中国的建设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要注重城乡统筹协调。新农村建设不是口号的提出,是我国全面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点。我国农村人口基数众多,必须认真贯彻学习中央下发的文件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国家提出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只有建设好农村的物质与精神家园,老百姓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才能保障中国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号召下,全国各族人民为尽快脱贫、致富,积极响应美丽乡村建设,为早日实现小康生活贡献力量。
海南经济的崛起是在2010年中央决定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和2018年国务院对海南创建国际自由贸易岛(港)时,这两项决策对海南经济全面复苏和迅猛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逐步将海南的建设提升为有国际影响的国家战略层面。在国际旅游岛和国际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海南省不忘生态文明的建设,将海南美丽乡村建设一并放置在经济改革的前沿,提升整岛全面发展的综合实力。
在海南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海南省政府紧跟国家法规、政策,总体部署,重在规划,全岛遵循绿色、创新、开放、共享的建设理念,重视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将全省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以国际旅游岛和国际自由贸易港建设为推手,全面打造海南美丽乡村建设,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国际旅游岛和国际自由贸易港打好基础、提供长远规划保障[4]。
海南自实施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以来,船型屋以其独到的魅力,提炼出不同的建筑形态应用到美丽乡村建设中,为黎族美丽乡村建设谱写出华丽的篇章。
以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百花村为例,地处营根镇南边百花岭山脚下的环城公路旁,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百花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之初就对村落整体建筑规划以文化底蕴、民族特色做积淀,将船型屋建筑形态元素进行提取和演变,房顶依然使用硬山屋顶瓦片,一楼门厅使用黎族金字屋顶样式,下方使用实木柱进行承重;二楼主厅屋顶由平顶转变成黎族船型屋的拱形顶,下方同样使用实木柱承重,并在承重柱上放置装饰性横梁,为更好的体现民族地域特色,将横梁两侧做木质圆拱形结构装饰条。楼体主体建筑使用现代砖混结构,运用弹性木结构与之融合,在屋顶四角使用实木条进行装饰。纵观整体建筑形态,对其建筑结构装饰结构进行升级在满足建筑本身该有的功能外,最大程度地将船型屋建筑形态应用在新民居上,在现代建筑体量能够体现传统建筑风貌,将古老的船型屋建筑风采继承和发扬,同时也避免了建筑同质化问题,既体现了新农村新时代的风采,又很好的将船型屋建筑精髓传承,发扬光大,保存了传统建筑的原真性和生态性,形成黎族特色美丽乡村。
科技与生产力的提升为人们的居住环境、建筑空间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无论将来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继承传统、改革创新,保护黎族特色民居文化是当下不变的生存法则,我国当下各族人民都在全力发展乡村振兴,海南黎族人民理应建造一个新型特色的美丽乡村,同时,对黎族特色船型屋应重点保护,既保护原有黎族村寨的原貌,又要对船型屋建筑形态进一步深入挖掘、传承和发展,创建新时代、新风貌的黎族特色美丽乡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