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苏格拉底论辩模式的认知研究

时间:2024-08-31

杜 娟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之一,他所著《对话录》被全世界奉为文化瑰宝、精神宝典。从古至今,《对话录》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独特的论辩对话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中外学者试图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学等多个角度揭示《对话录》所反映的苏格拉底论辩思想。虽有人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探讨过《对话录》,但更多侧重于哲学思想的研究,很少有人从语言学角度,尤其是从认知视角,分析《对话录》的语言表现方式及其所蕴含的独特的论辩模式。

鉴于此,本文以《对话录》这一对话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共振原则(Resonance Principle)、认知参照点原则(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Principle)和识解机制(Construal Mechanism),构建整合性理论模型,并结合一定量的语料深入探究对话中苏格拉底式论辩术的阐明性本质。作者对选取的751条语料进行语言层面和认知层面的研究,探寻语言共振背后所蕴含的从参照点到目标这一认知过程的特征,以及形成该特征所涉及的识解机制及其调变。

一、理论框架

共振原则、认知参照点原则和识解机制具有不同的作用原理,探析它们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基础整合三个理论,构建Rs-CRP-Cs模型(Rs、CRP和Cs分别代表共振原则、认知参照点原则和识解机制)。

(一)共振原则

共振是对话句法(Dialogic Syntax)理论的核心观念,被定义为跨话语间密切关系的催化激活。共振可以发生在任何语言层面的配对成分之间:语符、词汇、词素、结构、语音、音系、韵律、意义、指称、言外之意、语用功能、互动、认知等等。[1](P372)激活的密切关系或基于相似性,或基于差异。[2]例如:[1](P368)

(1) Joanne: yet he’s still healthy.

He reminds me of my brother.

Lenore: He’s still walking around,

I don’t know how healthy he is.

在这个例子中,Joanne与Lenore谈论朋友的健康状况。他们做了类似的描述,前者的 he’s still healthy和后者的He’s still walking around。这两句话语形成了基于相同结构的共振,例如he:he、’s:’s、still:still。虽然对应于healthy的walking around为动词短语,但二者的语用意义皆表达不同程度的健康状态,所以也形成共振。但是,当前关于共振的研究主要分析此类不同层别的语言结构,而不关心认知因素。

认知先于语言,决定语言,它是语言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语言与认知之间存在象似关系,一方可反映另一方的某些特征,[3](P508)即我们可从语言中发现认知规律,也可以通过认知规律来揭示语言特征。因此,共振这一语言特征也会反映在认知层面,可将共振研究扩展至认知层面,以解释对话中认知加工过程中密切关系的催化与激活。Du Bois本人也认识到共振的缺点和再定义的可能性。但Du Bios仅简单提及,并未深入讨论。目前为止,对话句法中的共振分析集中于语言表征,忽视心智表征,特别是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认知加工。本文将限于语言层面的共振分析扩展至认知层面,并借助认知参照点和识解机制来探索共振的认知特征。

(二)认知参照点原则

参照点最初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人们使用参照点作为确定某个空间域内的另一物体的相对位置或速度的标准。后来,此概念被引入认知科学中用于人类认知的研究。最早提出认知参照点思想的是格式塔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Max Wertheimer。[4,5]但认知心理学家Rosch(1975)首先引入CRP来研究颜色,线性方向和数字域中的参照点效应。[6]Rosch对CRP的研究为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注入新的活力,大大促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然而,遗憾的是,该理论并未引起语言学家的注意,直到Langacker才将其应用于语言研究。[7,8]而且Langacker提出认知参照点的经典模型,[9](P84)如下图:

图1 认知参照点模型

如图所示,在认知过程中,最为概念化主体的人会在特定的辖域内选取一个突显的概念作为认知参照点,并借此通过心智路径激活另一概念,即目标事体。但参照点和目标的激活与详细的认知加工相关联,Langacker只简单提及激活与突显有关,以“心智路径”来说明原本复杂的过程,但并未给出详细解释。突显只是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将借助世界机制来详述从R到T这一过程。

(三)识解机制

识解指人以不同方式构建、描绘同一情景的认知能力。[9](P43)识解是一个涵盖性术语,可通过不同维度来阐述。许多认知语言学家都提出了关于具体维度的分类,如Langacker、[8](P4),[9](P55)Talmy、[10]Croft&Cruse、[11](P46)文旭[12](P35-39)和王寅。[13]虽然不同学者对识解的分类不同,但在主要维度上达成了共识,包括详略度(Specificity)、辖域(Scope)、突显(Prominence)和视角(Perspective)。

详略度指对事物描述的详细度和精细度。详略度越高,识解越精细,表达越具体;反之,详略度越低,识解越粗略,表达越概括。辖域表示一个表达式所激活且作为意义基础的认知域。根据辖域在认知域所覆盖的范围,辖域可分为最大辖域和直接辖域。前者指表达式所激活的最大内容,而直接辖域指与特定目的直接相关的部分域。突显指注意力的不对称分布,又可分为侧显和射体/界标。侧显是基体上最突显的子结构,引起更多注意。因此,表达式的侧显在其直接辖域内是注意焦点。[9](P66)但是,当表达描述的是两个或更多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时,不同参与者被赋予不同程度的突显。此时,射体是最重要的参与者,是被解释、定位、评估或描述的实体,为主要焦点,最为突显。相比而言,一些具有突显性的其他参与者为次要焦点,称之为界标。视角指语言使用者观察者用来描述或观察场景和对象时所采用的角度。视角与概念化者和被描述事物之间密切相联,还与人们对所描述对象的态度有关,如积极或消极的态度。

(四)Rs-CRP-Cs 模型

为了解决共振在认知层面的限制,本文借助认知参照点来阐释对话中共振认知层面的特征,并利用识解机制来详述其在参照点和目标激活、选择时所涉及的更具体的认知操作。因此,基于上述三个理论,本文建立一个全新的整合模型,即Rs-CRP-Cs模型,以分析《对话录》的语言表现方式及其所蕴含的独特的论辩模式,揭示苏格拉底论辩术的阐明性本质。

沟通的过程即根据已知信息引出未知信息。在苏格拉底对话中,重复表达屡见不鲜,可以通过共振来探析其语言特征。而对话最重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话论辩获得更多知识。这个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可通过CRP得到很好的解释。但是R和T的选择和激活又涉及其他认知因素的影响。对此,识解可提供恰当的解释。所以,基于共振,认知参照点和识解机制,整合建立Rs-CRP-Cs模型,如图2。基于该新模型,我们认为苏格拉底论辩的阐明本质是语言共振表象下,在R-T过程中识解机制的调变。

图2 Rs-CRP-Cs模型

如图所示,R和T分别指的是参照点和目标。至于他们不同的下标,我们使用1-n来区分不同的目标。类似地,1-x用于区分不同的参照点。连接不同R,不同T,R和T的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共振(简写为Rs)。共振现象有时出现在相同或不同的R-T过程中,不同R-T过程以D和D'之间的虚线区分。同样,上标“'”区分不同R-T过程中的不同参照点和目标。 R和T之间的虚线箭头标识为Cs,代表识解,用于说明整个R-T过程所涉及的更具体的认知因素。随着对话的进行,更多的参照点和目标被激活,与先前的那些形成更复杂的共振。因此,图右边的矩形表示更多的R-T过程。该整合模型的运作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分析对话中语言层面的共振特征。语言共振通常由各种语言层面的配对成分所激活,可在显性的语言表达中被识别。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的结果,找出语言共振背后R-T过程中的认知共振。考虑到对话的复杂性,认知共振可以存在于不同的R或T之间,或整个R-T过程。

第三步,探讨认知共振背后所体现的具体的识解及其调变。本文从详略度、辖域、突显和视角四个维度来分析R和T的选择和激活,来说明认知共振彰显的识解异同。

二、语料分类

柏拉图的《对话录》收录了30多篇对话,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仅选择了《正义篇》、《美诺篇》、《尤西弗罗》和《大庇亚篇》4篇作为语料来源。基于这四个对话文本,我们共筛选、收集了751条具有共振特征的对话。这些对话含一个、两个或多个话轮,本文将语料分为三种类型,即自阐式、互阐式和多阐式。

具体而言,在单个话轮中,说话者会自己阐明某个问题,且前后话语形成共振,所以将此类语料称为自阐式。我们用A-A来标记它,A指说话者。同理,由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两个话轮所构成的共振对话称为互阐式。这种阐释类型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若以A、B分别表示二人,可标记为A-B式。由两个以上话轮进行阐释和说明的共振对话称为多阐式。多阐式中会出现两对或多对话轮之间的共振,用AB-AB来标记。具体类型及其分布如下所示:

表1 语料分类

表1显示,整个语料包括751条对话。其中,大多数对话属互阐式,占总数的72.17%;自阐式共143条,占19.04%,其数量和比例均低于互阐式;多阐式最少,只有66条,占比约为8.79%。

在自阐式中,语言使用者选择性地再现自己先前的部分话语(词汇、短语或者抽象结构等)来建立新的表达,并且这种自我重复形成共振。互阐式多是对话双方的问答。对话时,听者通常再现说话者的部分表达,与说话人的表达形成共振。但随着对话的深入,话轮不断转换,形成多阐式,即两对或多对话轮相互共振。但是,无论是何种阐明形式,其语言共振都反映了在R和T激活选择过程中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语言使用者在详略度、辖域、突显和视角的一个或多个维度上的识解相似性或相对性所促成的。正是通过识解维度的调变,语言使用者从多角度来阐释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模型分析

苏格拉底的阐明方式多种多样,Rs-CRP-Cs模型可对不同类型的阐明作深入分析。

(一)自阐式

在表达观点时,语言使用者趋向于有选择地复制其以前话语中的单词、结构和其他语言资源,以建立新的表达式。这种复制产生共振,并有助于说话人在其自己的话语中对某个问题进行阐释,即自阐式。据表1,这种阐明类型共计143个,占总语料的19.04%。对于这种A-A类型,我们进一步细分为三类,即平行模式、经典模式和辐射模式。

1.平行模式。苏格拉底倾向于通过对话来获得对世界的普遍认识,即通过问题和答案来获得或接近真理。为此,他常比较各种观点,观察和研究某些事物或主题,使人们摆脱片面的理解。所以,在对话中,语言使用者会通过列举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似结构的表达来证明或强调某个观点,这些相似结构构成平行模式,彼此间形成共振。

每个硬币都有两个面,一个面与另一面紧密相关。这一点有助于人们从两个相对的方面理解事物。因此,当苏格拉底表达思想时,他经常以比较的方式提出两个相反但相关的陈述。这种表达方式使得两个陈述间形成共振,它们的整体结构相似,但意义不同。在形式和/或意义的这种共振的背后,有一种特定的认知方式,即语言使用者从R1和R2开始以类似的识解方式分别找到T1和T2。因此,两个表达的整个认知过程是共振的,如例[2]所示。[14](P1690)

(2)S: So, telling the truth, not deceiving, and helping are just,

but lying, harming, and deceiving are unjust.

例(2)是苏格拉底对正义或正义的本质的说明。在例(2)中,苏格拉底通过相反的多个具体行为来阐明抽象的正义或非正义,例如说实话或说谎,欺骗或不欺骗,帮助或伤害。如图4所示,在语言层面,两句话都为相同的系表结构,即X Be Y,是共振的。除了这种抽象的句子结构外,它们前面的短语是现在分词形式的动词短语,且句子后部分都是系动词are和形容词短语。但是,二者的现在分词和形容词在含义上是相反的。

语言层面引起的共振也以参照点的方式反映了认知层面的共振。如图3所示,两句话的前半部分是说话的起点,它们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动作,由说话者判断它们是正义还是非正义。这就是说这些日常行为被视为参照点R1和R2,因为它们比诸如正义和非正义之类的抽象概念更加熟悉和具体,因此它们更加突显且易于激活。此后,R1和R2会激活更抽象的T1和T2。

图3 例2平行模式分析图

尽管从R-T的整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但是两个过程都涉及识解调变。在此图中,两句话都说明了行为与其道德属性之间的关系。除突显外,两句话的详略度也是相同的。tellingthetruth、lying、deceiving、notdeceiving、helping以及harming都是较为抽象的描述,活动中无具体的参与者、原因或方式等。但二者的视角是完全不同的,这可以通过否定副词not、否定前缀un以及反义词(例如just-unjust)得知。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第一句话是对正义本质的解释。相反,第二句从消极面表明了非正义,这与第一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例(2)通过对比方式阐明了正义。但是,二者的直接辖域是不同的。尽管这两句话将道德标准或评价作为同一认知域或最大辖域来激活,但它们的直接辖域是整个认知域中两个不同的子部分,一个是正义的,另一个是非正义的。总之,通过识解调变,苏格拉底选择了相似的最大辖域、突显、详略度和相反的视角、直接辖域来激活从R到T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最后,用语言来表征两个R-T时,说话人提出了两个相反但相关的陈述,以激发听众从两个对立而统一的方面思考问题。苏格拉底常使用这些对比表达来解释事物的对立统一属性,并通过彼此的区别来阐明本质。

2.经典模式。该模式主要特点是参照点和目标之间的共振。如图4:

图4 经典模式分析图

苏格拉底正在讨论谁是判断更大或更小的人,然后他认为决定者是测量者。在自问自答的过程中,他有选择地重复先前的话语,在词汇、短语、句法和语义的多个层面上形成共振。两个句子都是以问号结尾的疑问句,但重复短语theones指称不同。前者是指对大小做出判断的人,而后者指用工具测量的人。但在抽象层面,两个都是指做某事的人,这可由相同构式theoneswhoV得知。从语用角度看,theoneswhodecidebetweenus(R)和theoneswhomeasure(T)所指相同。

语言上的共振能够彰显认知共振。做出决定的人(theoneswhodecidebetweenus)可以解决关于小大的分歧,故说话人以此作为参照点(R)来寻找决策者的准确身份。决策者必须使用秤或其他工具来测量对象,以区分现实中的大小。因此,必要的测量行为和最终判断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使T (theoneswhomeasure) 的激活变得可行。但是R和T都不表任何专有名称,它们只是通过行为来提供明确的描述。简而言之,R和T都指某种做某事的人。

R和T之间的共振是由识解的相似性促成的。R和T有相似的视角,因为两者都指某种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即根据其所作所为赋予其身份。而且,R和T的共指现象将它们限制于相同的最大辖域,该辖域为区别大小的事件域。与最大辖域相比,直接辖域是不同的。对R的理解是基于直接辖域,例如做出决定的主体,而T的直接辖域比R的直接辖域更为具体,它是以某种特定方式做出决定的主体。此外,突显和详略度也不同。R是指做出区别的人,但T指的是采取特定措施来区分的人;R由于没有提及测量方式而更加抽象。总之,从类似的视角出发,苏格拉底专注于较小辖域,侧显了更为具体的主体,通过识解激活R和T。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影响了二者的语言表征。

3.辐射模式。辐射模式是说话人在讨论与同一参照点相关的不同目标时产生的,该模式通常用于讨论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

(3)S: Well, then, when we want to distinguish what’s just and what’s unjust,what instrument do we use to examine them? And, besides this instrument,what skill do we use in dealing with them? Or doesn’t this way make it clear to you either?

如上例所示,苏格拉底提出了两个关于区分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问题,分别是使用的工具和技能。[14](P1688)两个问题的提出方式类似,如图5所示的语言共振。

图5 辐射模式分析图

在图5中,由代词可知,toexaminethem和dealing with them指的是distinguishwhat’sjustandwhat’sunjust,二者相同的概念内涵导致语义共振。两个问题中的前一部分是相同的图式构式whatNdoweuse,故两个部分是共振的。句法共振和语义共振可以归因于两个认知过程的密切关系。当我们做某事时,需要工具作为标准,也需要某些能力作为前提,对正义或非正义的判定亦是如此。例(2)中说话人激活了区分的目的,并将其视为认知参照点R。后围绕此R,苏格拉底激活与R相关的两个目标T1和T2,两者都是实现该目的的前提条件。T1和T2之间相同的突显程度以及二者由相同R激活使两个认知过程之间建立了共振。

在识解方面,两个激活过程的R相同,并且T1和T2与相同的行为有关;由疑问词what可知,T1和T2都涉及图式范畴。所以,两个过程具有相同的详略度。此外,R-T1或R-T2激活相同的最大辖域,即关于正义/非正义的道德准则,但它们的直接辖域是不同的。前一句话主要集中在区分的辅助工具上,而后一句则侧重于区分的能力,即两个直接辖域是最大辖域的不同组成部分。这种差异也导致了截然不同的视角和突显。前者描述了用于执行操作的工具,而后者则侧显活动中使用的技能。从视角看,前者讲动作和工具之间关系,而后者则是动作和技巧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说话人从不同的视角,在同一域内选择具有相似详略度的不同突显成分。识解的异同导致R-T过程的认知特征,这种特征又在语言共振得以表征。

(二)互阐式

互阐式通常出现在问答对中。在话轮中,说话者的表达会引起听话人的反应。在对话过程中,听者通常会复制说者的部分表达,此时其表达会或多或少地与说者产生语言共振。具体而言,听者会选择语言形式和意义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一步阐明所讨论的主题。如:[14](P1689)

(3)S: And when the weighers decide about what’s heavy and what’s light,aren’t they weighing?

F: Of course they’re weighing.

在例(4)中,说者认为,称重者在决定轻重时会称重。他通过否定问句表达了这一看法,该问句促使听者给出肯定的回复。当听者回答问题时,他/她有选择地重复部分问句,使得两个两句话之间形成共振,如图所示:

图6 互阐式分析图

在图中,两句话句式不同,一个是疑问句,另一个是陈述句,但它们包括三个明显的形态特征:称量者的代词选择they:they、系动词are: ’re以及现在分词weighing:weighting,且意义借由形式形成相等,两句话都谈及称重者正在做的事。

基于形式和语义的相似性,我们可推知认知共振。首先,苏格拉底构建了事件背景,即称重者决定什么是轻重。据此,他将已经提到的参与者视为R,并以他们正在做的事为T。同理,在回答问题时,听者再次激活相同的参照点R'和目标T'。R和R'均指施事,而T和T'指特定动作。R和R'之间,以及T和T'之间,产生共振。换言之,两个认知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在施事的帮助下激活某一行为。

说者和听者的表达都是基于同一背景事件的发展,因此,两个认知过程反映了相同的最大辖域。R-T和R'-T'都是对事件某部分识解的结果,即称重者为决定轻重所做的事情。因此,它们的直接辖域是相同的。另外,两对参照点和目标涉及某人及其所为之间的关系,这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突显。此外,R和R'用they表示,没有详细介绍;T和T'也指相同的行为weighing,而没有提及任何工具。因此,两个过程具有相同的详略度。

(三)多阐式

在对话者之间进行话轮转换时,会出现多次阐明,即两对或更多对话轮会彼此产生共振,并用于阐明某些真理。多阐式常发生在争辩中,说话人常改变参照点或目标以便进一步讨论话题,并且说话人倾向于列举一些实例,以类推的方式激活最终目标,如例[5]。[14](P1688)争论的进展取决于听话人的肯定。说话人相似的提问跟着听话人类似的回答。因此,前一对问答与后一对产生共振。

(5)S: …Now, when we want to distinguish what’s longer and what’s shorter,with what do we examine them? Isn’t it with a measuring-stick?

F: Yes.

S: Besides the measuring-stick, what skill do we use? Isn’t it skill in measuring?

F: Right, skill in measuring.

在此次对话中,苏格拉底提出了两个问题,分别是区分长短的工具和技能, 且两个相似的问题都得到了肯定回答。两对话轮间的相似性引起共振,如图7所示。

图7 互阐式分析图

图7中,两个问题是否定问句。提问人用Isn’t it X结构来表达观点it is X。除了抽象构式外,两问句皆以系动词Is开头,并紧接一个否定副词-n’t。这些特征证明了两个问题是共振的。听者的两个答案都表示对说话人观点的接受。因此,二者会在词汇层面和功能层面引起共振。答案之间的共振和问题之间的共振形成了两对问-答之间的共振。

形义上的语言共振反映了认知共振。在第一对话轮中,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有关检查物体长度所用仪器的问题。然后,他将不确定的仪器(what)作为参照点R1,以便激活该类别中的特定成员量尺作为目标T1。听者对此认知联系表示同意,由R1'-T1'表示。在第二轮中,二者的讨论集中在技能上,以便更多地了解关于长度的判断。苏格拉底将it(whatskill)视为起点R2,R2激活T2。听者同意此过程(R2'-T2')。因此,R1-T1与R1'-T1'共振,R2-T2与R2'-T2'共振。

认知中的紧密关系是识解操作之间异同的有效证明。两对话轮基于相同的最大辖域,都是区分长短的事件域。但前者侧重于工具,后者侧重于技能,二者是整个事件的不同部分,因此它们属于不同的直接辖域。这种区别也体现了不同的视角和突显。但是详略度是相似的,R1和R2是图式性的,用withwhat和whatskill来表达,而T1(measuring-stick)和T2(skillinmeasuring)是具体的目标。所以,基于不同的直接辖域和视角,对话者以相同的详略度突显了不同的部分。两个识解过程之间的密切关系导致在激活参照点和目标过程中的相似性,且最终体现在语言层面上的共振。

本文在认知对话视域下,将共振原则、认知参照点原则和识解机制整合为Rs-CRP-Cs模型,不仅加深了对苏格拉底思想的认识,而且弥补了共振原则以及认知参照点的不足,扩大了认知对话句法研究范畴,为《对话录》及其他对话文本的分析带来新的研究视角。在此理论框架下,对四篇对话文本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对所探讨问题的阐明主要依赖对话双方的话轮对,即互阐式(72.17%),其次是自阐式(19.04%),即自己在单个话轮中便将问题解释清楚,最后是依靠多阐式(8.79%),即跨话轮对循序渐进地进行说明。其阐明性本质都是通过识解调变激活并建立认知参照层面的共振,后借由具有共振特征的语言表达来解释和说明某个问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