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时间:2024-08-31

冯武生

(昌吉学院 新疆 昌吉 831100)

一、引言

能源一直是国际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外交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能源的消费也不断提高,石油价格也不断攀升,因此,世界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慢慢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据专家预测,在2030年之前,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仍然是世界上的主要能源[1]。煤炭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由于传统的开采以及加工模式引发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恶化的后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新疆机械化程度不高,开采及加工很不科学,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所以,必须探讨出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煤炭战略,来推动新疆煤炭产业的振兴。

二、新疆煤炭产业现状分析

新疆有着辽阔的疆域,煤炭资源储量居国内第三位,仅次于内蒙古、山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煤炭资源较多省份之一,煤系地层广泛发育。晚古生界煤系地层成煤不发育,含煤面积小,聚煤强度差。中生界侏罗系早、中统是新疆的主要煤系地层,成煤发育,广泛分布,含煤层数较多,煤层厚度大,赋存稳定,埋藏浅,构造比较简单,易开采。其煤种有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弱粘结煤、不粘结煤、长焰煤、褐煤,为低灰分、低硫分、低磷、高发热量的优质炼焦煤及动力煤,主要分布在准格尔盆地、吐哈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北缘、西北缘、西南缘和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尤尔(鲁)都斯等四大含煤区的各个煤田。按含煤地层所处的地理位置,北疆的伊犁、塔城、昌吉、乌鲁木齐,东疆的哈密、吐鲁番,南疆的巴音郭楞、阿克苏等地、州、市为富煤或较富煤区,北疆的博尔塔拉、阿勒泰,南疆的克孜勒苏、喀什、和田等地、州为缺煤或较缺煤区。全疆含煤地层面积约30.7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疆总面积的1/5。

(一)新疆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新疆煤炭资源预测储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占到全国首位。见下表1,“十一五”期间累计新增查明煤炭资源储量突破2500亿吨,仅2010年就达1300亿吨以上[2]。

表1 各地、州、市煤炭储量预测成果表

(二)煤炭资源分布比较集中

新疆煤炭资源分布比较集中,其主要分布在准噶尔、吐哈—巴里坤、西天山、塔里木北缘等4个含煤区。其分布见下表。具体分为14个煤田,53个产煤地。其中,准东、吐哈、伊宁煤田为3个大于3000亿吨的超级煤田,其中吐哈煤田大于5000亿吨,属世界级大煤田。准南、和什托洛盖、三塘湖3个煤田大于1000亿吨。新疆煤炭资源分布见表2[3]。

表2 四大煤区储量表

(三)煤炭资源种类全,质量好

新疆煤炭种类较齐全,其中多以中低变质的长焰煤、不粘结煤和弱粘结煤为主;以中变质的气煤、肥煤和焦煤为辅;高变质烟以及无烟煤以及褐煤仅在部分矿点有分布。新疆煤质主要包括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优质炼焦煤和动力煤等种类。煤灰分低于25%的约占到95%,低于15%的占到47%,低于10%的约占到16%;硫分低于1.5%的约占到96%,低于1%的约占到80%。其中炼焦用煤约占煤炭总量的10%。煤种主要包括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其中气煤占到86%,非炼焦用煤占到煤炭总量的90%[4]。

三、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综合利用程度较低,资源浪费严重

首先,新疆在煤炭开发、加工、转化过程中,资源综合利用程度比较低。煤炭综合利用技术落后,主要以筛选、洗选、炼焦、发电为主,科技含量高且附加值高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等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中煤利用率不到30%,研石利用率不足15%,粉煤灰利用率为50%[5],由于煤炭开采造成的大量的煤研石堆积如山,大量的煤层气不是继续开发利用,而是直接排向大气层,既严重污染了空气,也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其次,煤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另外,土法炼焦造成的焦煤资源浪费严重。许多小型炼焦企业的生产方式落后,设备简陋等等。

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首先,采煤将造成严重的水资源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由于开采煤炭的污水渗入地下含水层,从而污染了地下饮用水,接着由于地下水系统遭到破坏,地表植被就会遭到破坏;于是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其次,土地塌陷问题严重。地表塌陷将对村庄、建筑、道路、植被、耕地、灌溉设施乃至地下水系造成破坏,严重影响矿区的生态环境,并引发人口迁移和工农矛盾。最后,煤炭开采过程中,所排放的固体废弃物也严重污染了环境。

3.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太合理

新疆煤矿矿井数量多,平均规模小且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主体过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由于煤炭产业体制管理松,并受到利益的诱导,新疆的小煤矿发展速度过快,数量多,规模偏小,技术装备水平整体偏低,导致煤炭资源浪费严重,安全隐患居多,阻碍了新疆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4.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由于对煤矿安全整治和安全改造投入力度还不够,使得安全形势较严峻,煤矿事故多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煤矿人才缺乏,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差。

(二)造成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新疆的煤炭资源开发及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长期以来煤炭产业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煤炭产业的体制、观念、机制等深层次的矛盾的综合表现所造成的。这些对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新疆经济的发展模式主要采用了以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为先导,输出煤炭资源为依托,煤炭产品增值为主线的粗放型模式,该模式与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恰好背道而驰。由于在新旧体制改革过程中没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煤矿体制落后。因此,在政策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新疆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另外,由于管理体制落后,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复杂的管理把产业链人为地割断,加上新疆煤炭企业分布广,员工数量多,生产经营风险大等与新疆自身管理弱化,行政编制少等管理现状十分不相称。

虽然煤炭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但是新疆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因此,人们对其产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觉。长期实行了“有水快流”的政策,牺牲煤炭资源为代价,追求利益为中心的主要道路。这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所提倡的完全不一样。所以,形成了新疆的煤炭工业粗放的经营发展模式,严重地破坏了新疆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资源浪费。所以,如何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明确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新疆的煤炭产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四、实现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煤炭产业的行政干预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特别是在环境保护与在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市场调节在这两个方面很难起到有效地调节作用。在该体制下,企业一味寻求经济利益,而对“三废”处理不积极而加以管理,任其排放,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并且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政府有必要进行有效地宏观调控和治理。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地方立法,制定煤炭资源等的保护条例、制定煤炭等资源开发的技术与环境评价制度、制定治理废弃物排放等条例、完善与修订煤炭资源开发以及加工转换等各项法规政策以及制定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扶持政策。此外,还应制定完善的煤炭行业管理制度,保持该行业管理制度的连贯性。充分给予煤炭企业经营者安全感,杜绝煤炭企业的短期行为,以此来维护行业秩序,保护煤炭企业经济利益,增强煤炭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对新疆现有的煤炭产业结构做出优化调整是新疆产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第一条就是以高新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第二条就是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或者是培育新的主导产业。煤炭工业在新疆的国民经济中地位是任何工业无法替换的、任何时候是不可动摇的。因此,只有通过高新技术来推动煤炭产业结构升级。

(三)发展循环经济,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新疆目前的增长方式是完全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因此,新疆必须发展循环经济,来促进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谓循环经济,其主要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将生态环境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由“两高一低”(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向“两低一高”(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它倡导的是追求经济利益、环境利益以及社会持续发展利益的资源循环利用的封闭型网状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最终实现新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应当实行“减量化、再利用以及资源化”的三原则,在煤炭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以及消费的各个环节,依次建立循环经济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鼓励生产利用煤矸石等新型建筑材料。

(四)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并购,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

鼓励大型煤炭企业进行行业并购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新疆的煤炭企业生产经营集约化程度较低,缺乏煤炭行业整体竞争优势,安全技术装备落后,导致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不能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线发展。因此,新疆应该执行国家调整经济发展的要求的基础上,一方面借鉴山西模式,鼓励神华、兖州等大型煤炭集团进行资源整合,提高新疆煤炭行业的集中度。实行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主方针,对中小型煤炭企业实行兼并、重组等手段,形成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的办矿体制;另外,加强推进新疆煤炭企业重组,组建大型煤炭集团企业,提高新疆煤炭产业集中度,延长煤炭产业链,挖掘新疆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新疆地处边疆,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教育水平上都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新疆煤炭产业的发展。为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工作,以及引导企业与大型院校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大煤炭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在职员工的培训工作,建立在职员工培训中心,提高整体队伍素质,满足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与发展对员工的需求。除此之外,创造优良的环境,给予优厚的生活待遇,从其他发达城市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于新胜,张焕华.河南省煤炭工业的现状及规划设想[J].煤炭工程,2008,(2):99-101.

[2]李东升.河南省煤炭工业发展循环经济若干问题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5):32-33.

[3]吴冲.山西省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分析[J].山西省农业大学学报,2008,7(1).

[4]卢荣.煤炭行业资源整合及其对煤炭价格的影响[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7).

[5]常来保.浅议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在整合地方煤炭资源中的风险防范[J].煤炭经济研究,2009,18(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