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 宁
(湖南城市学院 晚清民国文学研究所 湖南 益阳 413000)
多元格局与特色研究
——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2016年年会述评
张 宁
(湖南城市学院 晚清民国文学研究所 湖南 益阳 413000)
2016年10月29-30日,“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2016年年会暨晚清民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城市学院召开,省内外20余所院校的近7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议题主要为晚清民国文学研究、湖湘地域文学与文化研究、古代文学学科建设研究。会议充分肯定了研究格局的多元化,并强调依据地缘优势充分发掘学术增长点,凸显研究特色。
多元格局;特色研究;晚清民国文学;湖湘地域文学
2016年10月29-30日,“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2016年年会暨晚清民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城市学院召开,会议由湖南城市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省内外20余所院校的近7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会长李剑波教授致开幕词。简短的开幕式后,郑学、张晓芝、郑劭荣、李琳、向娜、周军、张宁、和希林、江建高、习婷等10位代表分别做学术报告,并进行大小会研讨。
近年来,学界有关晚清民国文学的探讨越来越多,取得了不少成果。以旧体诗词的文献整理与史实考订为例,学界整理点校的民国旧体诗词别集先后出版百余种,一批丛编类的文献资料亦影印出版,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南江涛选编的《清末民国旧体诗词结社文献汇编》(2013)、《民国旧体诗词期刊三种》(2013)以及曹辛华选编的《清末民国旧体诗词结社文献续编》(2015)。与此同时,许多评传、年谱类著作对作家生平、交游、创作进行了细致考察,如李开军《陈三立年谱长编》(2014)等。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却仍然有许多方面值得开拓,如作家库、文献库、别集叙录、文学编年、文学的地域与流派研究、社团研究、诗词报刊研究、诗词史的建构、文学批评史的编撰等等。这是一项艰巨的系统的工程,既要从宏观上作理论总结,不断开掘,也要从微观上“精耕细作”,夯实基础。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在当今学界,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已经形成了新的学术生长点,并有望在未来数年中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焦点和热点。”[1]在本次会议上,学者们畅所欲言,对晚清民国时期不少旧体诗词作家、文学社团、文学理念及文学现象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
湖南科技大学王友胜教授针对国学大师王闿运谑评其弟子齐白石的诗为“薛蟠体”这一问题作了发言,认为王闿运不甚看重齐白石早年的诗,是因为王闿运本人的诗风、诗学观、身世、学养、性情与齐白石存在较大的差异。齐白石的诗不能称为“薛蟠体”,理由有二:一方面,齐白石的诗源于生活,多写农事,反映的是失意文人特有的蔬笋气。其二,齐白石的诗歌俗中蕴雅,恣肆却不粗豪,有一股浓烈的孤傲之气。
贵州民族大学周军博士则以民国时期贵州水族文人为例,详述其旧体诗创作,指出中国新诗百年来涌现出大量杰作,但回看新诗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新诗不仅没能洗脱“新”字的尴尬,还曾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出离或复归。饶有意味的是,某些少数民族诗人的汉诗写作却在新文化洗礼下回归旧体诗的怀抱。将此类诗歌置放在“非中国”式汉诗写作追求的视野下去观察,不仅具有民族文学研究的意义,对现代中国汉诗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湘潭大学莫立民教授以晚清吴门潘氏为例,详析该文学家族词文化的特质及其成因,指出在吴门潘氏家族词创作的演进历史中,三代词人曾对清代词学发展作出贡献,在晚清词坛占有重要地位。吴门潘氏有自己鲜明的词学特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词学旨趣上各有专重与取舍,并聚合浙西与常州词派词学风尚;二是积极主持或参与晚清词学选政,力倡心仪的词学风尚;三是词人蔚起,名家群出,人数最多,绵延时间最长。吴门潘氏家族词学特质的成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首先,清代词学的繁荣与兴盛;其次,潘氏家族两百多年的文学与人生的积累;再次,苏州地域词文化的熏陶;最后,师友之间的相互影响。
湖南城市学院袁志成教授则聚焦于晚清民国文人结社的历史地理分布及其意义,认为晚清民国文人社团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地,呈现出地域分布上中心突出转移的趋势:以江浙为中心的晚清文人社团逐渐移向江苏、上海、北京。晚清民国文人社团的分布与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地位、文化传统以及声名显赫的文学领袖等紧密相关。晚清民国文人结社的历史地理分布对该时期地域文学群体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与他在《文人结社与晚清民国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一文中所提及的晚清民国文人社团是“地域文学传统的重要组织载体”[2]的观点一脉相承。
湖南城市学院向娜博士围绕晚清民国时期文学史著作中词派的划分问题作了发言,指出这一时期的文学史著作多通过划分流派的方式进行叙述。其中,最常见的是两派说,或根据风格,划分为婉约、豪放;或依据地域,区分南、北;或以人分苏、辛和周、姜。在文学进化论的影响下,文学史家多持扬豪放抑婉约的态度。文学史著作的编撰者通过传授基本的文学知识,来传达自己的文学理念。而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受众群体往往会将其传授的理念视为基本常识。因此,文学史对文学观念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影响。婉约豪放说在今天广为流传与晚清民国时期文学史著作大量使用这一说法有关。
中南大学习婷博士详细阐述了“浑”确立为词坛审美范式的历程,指出“浑”是宋代重要的诗学范畴,偶见于“以诗为词”的词学批评语境中。清初浙西词派以“清雅”为尚。常州词派入主词坛,确立“浑”的词学内涵,使之最终成为常州词派乃至晚近词坛的审美标准。清代词美宗尚由“清”到“浑”的嬗变,是浙、常两派词学尊体策略转变的结果,绾合了晚清诗词合流的词学发展趋势。
湖南师范大学胡海义博士着重揭示了光绪二十一年英国人傅兰雅“求著时新小说”征文活动的意义,认为这是清末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征文活动。傅兰雅号召用小说来批判八股文的弊端,对清末士子产生重要影响,继而对科举改革产生触动。其主要通过梁启超的传导与辐射,积极应征的众多作者的传导与推动,小说作品的传播和辐射等途径来影响“废八股”。
长沙理工大学郑劭荣博士对传统提纲戏的“说戏”制进行了细致阐述,称“说戏”是传统戏曲特有的编导制。“说戏”有其固有的发生场合,说戏人要具备特定的资质,其讲说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舞台上的主要戏剧要素。近现代以来,受文明戏“幕表制”及外来戏剧、电影的影响,“说戏”呈现出明显的导演化趋势。目前,在民间戏班里,“说戏”依然是提纲戏的主要编导方式。
正如钱基博在《近百年湖南学风》中所说:“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叠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人杰地灵,大儒迭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宏识孤怀,涵今茹古,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湛深古学而能自辟蹊径,不为古学所囿。义以淑群,行必厉己,以开一代之风气,盖地理使之然也。”[3]其意在说明湖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对人情秉性、学术精神的影响。事实上,不惟湖湘学术有很深的湖湘烙印,湖湘文学也有独特的湖湘味,汪辟疆在划分近代诗派时,就曾首列“湖湘派”。[4]此外,湖湘的地域文化还曾对许多流寓或途经此地的外乡文人产生重要影响,使其创作带有鲜明的湖湘特色。这些都很值得深入探讨,对拓展地域文学研究的格局有重要意义。
湘潭大学李琳教授着重讨论儒、释、道调和对唐代湖湘文学的影响,指出湖湘之地在唐代巫风浓厚,佛道盛行,本土诗人李群玉、齐已等饱读儒家诗书和佛道典籍,三教调和思想在其诗作中多有表现;被贬湖湘或流经湖湘的失意士人,如张说、柳宗元等,心怀儒家济世思想,却仕途坎坷,他们在精神苦闷中对佛道文化产生兴趣,并在诗中一吐为快。因此,唐代湖湘文学整体上呈现出儒释道“三教调和”的独特韵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诗人对三教的理解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思想理论或内在信仰层面,他们用独特的行为方式和生存智慧展示了三教融合的时代精神。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永州十年写下的一组游记散文,对后世影响很大。宋代韩醇为注时提出“为记凡九”的主张。湖南科技学院翟满桂教授对韩醇“九记”之说提出了质疑,认为柳宗元永州游记数十篇,除了“八记”虽然还有黄溪记,但也还有《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愚溪诗序》一类以序而名的游记篇章,因而,“为记凡九”的说法并不确切。“永州八记”之说更为妥当,理由有四:其一,“永州八记”是自然浑成的一个系列;其二,“为记凡九”说法出来后长期没有反响;其三,“八记”之说最早见之于宋代《文苑英华》,得到宋代文坛的认可。其四,韩醇注“为记凡九”存在自相矛盾之处。
衡阳师范学院严春华博士则言及唐代文人对南岳衡山的地理感知问题,指出唐代时期,南岳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关注,他们或亲自登临,留有诗文;或想象其美,反复咏叹。唐代文人对南岳地理方位的感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感知。首先,因地处偏远,区属蛮荒是文人们对衡山的主要感知。其次,在气候体认方面,唐代文人主要畏惧瘴气、炎热与潮湿。再次,文人们将衡山视为湖湘大地的标志性景物,在诗歌创作中将其与湘江、洞庭一同视作湖南的代表性经典意象。唐代文人除了关注山水景观、生物类景观意象,还较为看重人文景观,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有关神仙、名人的传说(如舜、大禹、魏夫人)以及与之相关的遗迹;一类是衡山上的历史人文建筑,以寺庙为代表。
湖南科技学院彭敏博士则对湖南科技学院十三五校级古代文学学科编写《永州文学长编》的计划进行了介绍,称《长编》将全面收录上古至清末永州的文学作品,包括本土文人和寓居、行经永州的文人所作文学作品,以及后世相关的纪咏诗文词赋等。《长编》拟成书八卷,约200-300万字。目前,卷一帝妃、卷三元结、卷四柳宗元、卷五周敦颐的诗文及相关纪咏文学作品已成初稿,其余四卷仍在整理编纂中。
时至今日,学术研究日益深化和细化,学术视角也更加多样化,因而与中国文学史、批评史、学术史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受到重视和反思。
湖南科技学院张京华教授重新审视了中国文学的起源,中国文学史的整体结构及发展方向,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形式与境界,中国文学中的“文学自觉”、“文艺复兴”、“文以载道”,《诗经》与《楚辞》的关系,中国文学史与中国文学批评史,新文学与西洋文学,文学情感与政治情感等八组问题。他认为“中国文学史”要想作为独立的学科,维护其纯学术的地位,会遇到很多难题。首先,在中国文学史体系内部,就有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的认同差异,以及既认同断代又认同进化的双重倾向,反映出结构上的自相矛盾。其次,关于中国文学史起源的认识太过含混,一方面受到政治思潮的影响,一方面受到疑古思潮的影响,自身功力不能正常发挥,在经典文本的训诂考据上显得匆遽潦草,基石不牢。再次,现代中国文学史体系的构建也存在不足。构建者往往一面从事文学史研究,一面从事新文学创作,如胡适、周作人等人的著作,大抵是从自身位置向古代逆推,明显具有自己书写自己之史的嫌疑。以自我论证为始,以自相矛盾为终。故其所构建虽然颇有筚路褴褛之功,但其缺陷也不容不议。最后,关于中国文学的性质与作用,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因而失于积极的阐明,不免与世消长沉浮。
湖南文理学院雷斌慧博士将吕祖谦的《大事记》与黄式三的《周季编略》进行了比较,认为在史料运用方面,《周季编略》对《大事记》的史料多有取法与辨析。在史学体例方面,《大事记》与《周季编略》在纪年、称名、记事、史注上存有差异。在史学理念方面,《周季编略》在采用《大事记》史学观点的基础上,传承了《大事记》的“蓄德”说,然而在史学价值上,则从《大事记》的经世致用发展为《周季编略》的重现周德。从《大事记》到《周季编略》亦展现了浙东学派学术的曲折嬗变。
四川外国语大学张晓芝博士从《四库全书总目》明人别集版本演变的角度,考察相应批评体系的建构,指出《总目》明人别集提要经历了稿本、阁本再到定本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明代文学批评体系渐次完成。从阁本到定本,最终确立了“中正平和”的评价尺度。通过比较阁本和定本,发现提要中的文学史和批评史有着“显性”和“隐性”的双重线条。四库馆臣通过有效增删他者评价,雕刻文学思想,建构起明代文学批评体系的大厦。
此外,湘潭大学谷文彬博士还围绕六朝“灵验类小说”的特征作了发言,称六朝灵验类小说作为志怪小说的一个分支,因具宗教和文学的双重属性,不为学界重视,其称名也未能统一,有“释氏辅教之书”“佛教小说”“观音应验故事”“报应小说”“灵验类小说”数种。从结构要素入手,“灵验类小说”之名较为符合此类小说的特征。六朝灵验类小说与其他时期的灵验类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信仰对象和信仰仪式单一、宣扬观音神力主要集中在“济七难”上、宗教色彩更浓厚。
湖南城市学院王林飞博士重新审视白面书生包公面相的“黑化”现象,指出宋元话本及元杂剧将包公塑造为昼审阳间、夜断阴世的判官形象,随之包公面相逐渐变得黑丑。在晚清民国的京剧中,包公面相定型,面庞黝黑,额有月牙。包公面相的黑化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星宿下凡、圣人异表、五色理论等都是包公被黑的重要因素。
学者们畅所欲言,讨论的对象既涵盖诗、词、骈文、小说、戏曲等文体,也囊括作家创作、文学社团、地域文学、文学史的撰写、文学观念的演变、文学传播的机制。这既显示出研究视角的多样化,也表明研究格局的多元化。同时,与会专家还形成一个共识,即依据地缘优势充分发掘学术增长点,凸显研究特色。
本次会议对于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皆有重要意义。
[1]马大勇. 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的回望与前瞻[J]. 文学评论,2011(6): 209-215.
[2]袁志成. 文人结社与晚清民国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J]. 文学评论, 2016(4): 193-199.
[3]钱基博. 近百年湖南学风[M]. 长沙: 岳麓书社, 2009: 1.
[4]汪辟疆. 汪辟疆诗学论集:上[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1.
Poly-patterns & Features Study: Comment on 2016 Annual Meeting Comment of Ancient Literature in Hunan
ZHANG Ning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Study in the time of Late Qing Dynasty & Beginning of Republic of China,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The academic symposium of ancient classic literature and the literature works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initiative tim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held on October 29-30, 2016. in Hunan City University. 70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more than 20 universities attended this annual academic symposium. The themes of this annual meeting are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in the tim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local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ncient literature etc The meeting affirmed fully the poly-pattern of study. It stressed to dig the scholar growing point to display the research particulars.
poly-patterns situation; features study; literature in time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unan local literature
I 2-27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7.02.021
2096-059X(2017)02-0105-04
2016-12-05
张宁(1986-),男,山东临沂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晚清民国文学研究。
(责任编校:彭 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