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德”字的文化阐释

时间:2024-08-31

张玉能,黄卫星

(1.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武汉 430079;2. 中国科学院 自动化研究所,北京 100190)

“德”字的文化阐释

张玉能,黄卫星

(1.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武汉 430079;2. 中国科学院 自动化研究所,北京 100190)

“德”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显示,其本义应为“道德”,现代汉语中主要衍生出“道德”、“德政”、“德教”、“德治”、“德行”、“德育”等词汇。从哲学上看,“德”的本义引申为“客观规律”,主要表现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人文精神,中国哲学思想从总体上来看就是一种人生哲学,就是讲究人类的德行、德性、德心,以成就有道德的贤明的人即所谓君子;中国哲学史上道家是与儒家相辅相成的主要思想流派,因此儒道两家所谓的“德”就形成了儒道互补的两种不同含义,道家之德追求自然率性,儒家之德讲求修身养性。从伦理学看,“德”、“道德”、“德性”、“德心”、“德行”等概念是人类应该具备的思想品质和行为准则;中国伦理学史以儒家为主导的伦理规范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三纲五常”等道德体系,曾经对封建社会的稳态发展起着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僵化作用。从美学看,“美善相乐”的中华美学精神铸就了社会美的“以德为先”、自然美的“比德之美”、艺术美的“道德教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上强调“以美储善”、“兴观群怨”、“温柔敦厚”、人文化成,培养“君子”的理想人格。在治国理政方面,中华民族历来主张“以德治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设和谐社会,从小康达到大同的理想社会。

德;道德;德政;德治;德教;德行;德育

文字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的符号,是人类话语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工具和产品。透过每一个字及其所组成词语的形声义的演变及其阐释,我们就可以了解这种文字所承载和传播的文化的具体内涵、独特特征、变化发展。因此,我们选取了一些中华文化关键词,来进行一些文字和词语的诠释,从一个侧面来理解和阐释中华文化。下面来看“德”字。

一、“德”字的形和义

“德”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显示,其本义似应为“道德”,现代汉语中主要衍生出“道德”、“德政”、“德教”、“德治”、“德行”、“德育”等词汇。

关于“德”字的本义,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如是说:《说文》:德,升也。从彳,悳声。钱坫曰:“《史记》‘吾为若德’,《汉书》作‘吾为公得’,是得与德通。得之言登也,《公羊传》‘登来,读若得来,是登与得通,登有升义,既通于得,亦通于德也。又陟、升也。太卜:‘三日咸陟。’郑注:‘陟之言得,读若王德翟人之德。’陟亦与德通。陟训为升,则德亦可训为升。古道德字只作悳,不与此同。”舜徽按:德、得并为登之入声,故登有升义,通于德、得也。陟字今音声在知纽,古读归端,亦与德、得为双声,义复相通矣。[1]李恩江:《常用字详解字典》说:“德[悳],从彳悳声,形声。”下面列出4个义项:道德、心意、恩惠、德国简称,等等。〈辨〉“德字甲骨文从彳从直,表示一边走一边直视前方,有巡行意;直也是声符。金文和篆书改从㥁为声符。㥁,异体作悳,是道德字本字,从直从心会意,心意正直为德。今写作德。[2]顾建平《汉字图解字典》说:“德,会意字。甲骨文从彳(道路),从直(目光正直),表示看得正、行得直,金文加‘心’,表示心也正。楷书加‘一’,表示一心为德,始终如一。本义是道德、品行。”[3]李格非主编的《汉语大字典(简编本)》列举了20个义项,主要有:升、登,道德、品行,有道德的人,恩惠、恩德,感激,德政、善教,客观规律,性质、属性,心意,五行说指四季的旺气,始生、事物的开始,凤凰头上的花纹,福,喜庆的事,通“直(zhí)”、正确的判断,通“植(zhí)”、正立,通“得”、获得,等等。[4]宗福邦、陈世铙、肖海波主编的《故训汇纂》中列举了255个义项,主要有:升,乾,阳,阴阳交通,地以厚为德,冬至为德,道之功,道之用,无为言之之谓德,舍之之谓德,道之由以成也,先王之谓也,卒乎无穷者,所以尊道也,所以苞之也,道之泽也,德化,化育万物谓之德,变及物理之所出也,至精而妙乎天地之间者,通于天地者,神人迹也,天地万物得也,天德也,所得乎天之明德也,得其天性谓之德,不失天性是为德,真性也,性之端也,得其性者也,性之所扶也,本于性情之谓德,谓人之性行,物得以生谓之德,人之所以建生也,始生也,全身之本,本也,义利之本也,政之始也,始治天下为德,国家之基也,因循无革天下之理得之谓德也,德是临人之法,德也者万民之宰也,能督民过者德也,人之纲要,德政,文武具满,懿德也,执义行善曰德,绥柔士民曰德,恤民为德,爱民无私曰德,庆赏之谓德,谏争不威曰德,中和純淑曰德,谓所得之善,善之总称,善行,君之所以养也,善善为德,恩也,恩之也,恩惠,福庆之事,荷恩为德,惠也,福,成和之脩也,动以不得已之谓德,谓调良也,德是资贤之实,所以修己也,养善而进阙者也,礼以体长幼曰德,道德,谓有道德者,谓仁义礼智信五德也,真智也,犹教也,谓善教也,教化,孝悌也,德行,实行为德,于行谓之德,行之得也,内得于心曰德,假借为植,能得人者也,谓自得于心,谓在身为德,得于身也,在内未见之言,得事宜也,心之理,得理也,得人及物之谓也,与得通,古升、登、陟、得、德五字义皆同,假借为悳,假借为直,等等。[5]

根据这些字书,我们可确定“德”字的本义就是“悳”,“道德”。“德”字,由“德”、“道德”、“德行”分别引申为“恩德”、“恩惠”,再引申为“感激”,“德政”、“德教”,“福”、“喜庆的事”等等,还引申为“客观规律”,“信念”、“心意”等,也有所谓“有道德的贤明的人”等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主要列举了如下的义项:道德、品行、政治品质,心意,恩惠,等等。[6]

二、哲学上的“德”

从哲学上看,“德”的本义引申为“客观规律”,主要表现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人文精神,中国哲学思想从总体上来看就是一种人生哲学,就是要讲究人类的德行、德性、德心,以成就有道德的贤明的人,即所谓之君子;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家是与儒家相辅相成的主要思想流派,因此儒道两家所谓的“德”就形成了儒道互补的两种不同的含义,道家之德追求自然率性,儒家之德讲求修身养性。

老子曰:“失道而后德”(《老子》第38章),“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51章)《庄子·天地篇》:“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德为一物所以生之原理,即韩非子所谓‘万物各异其理’之理也。”严灵峰《老子书中“德”字之系统研究》:“老子所说的‘道之用’,也就是‘道之德’。再若依老子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说法,那么这个界说可以翻成:‘以道为利,以德为用’。这样,‘道’便是:有(似应为‘无’——引者按)、动、根据、原因和本质;德便是:无(似应为‘有’——引者按)、静、显现、现象和效用。体,德是用,再明白不过了。”[17]崔仲平《老子道德经译注》说:“德者,得也。万物和人固有的本性就是德,而这种本性是自然的,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是道反映到万物和人身上的具体表现,也可以说是道作用于万物和人的反映。道是高度抽象的,无形无像,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人只能效法它,遵循它,而无法改变它。道是绝对客观的。德是具体的,万事万殊,形态各异,可以分为上德、下德,有德、无德,甚至可以积德。所以,德带有较多主观色彩。道属于无的范畴,德属于有的范畴。”[8]因此,“德”作为哲学概念,主要指一种“道”之下的规律或规则,是由“道”派生出来的区别万物与人的本性或者具体的规律、原理。这个“德”不同于现代汉语的“道德”,而大约相当于“德行”、“德性”、“德心”,主要指人的本心、本性、行为应该具有的基本原理或基本规则。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所以比较严格地区分“道”与“德”,似乎应该是要突出“人”和人生。尤其是道家哲学把“道”设为本体论上的最高本原和原理以后,就需要从万事万物的这个“道”中引发出区别于一般的万事万物的“人”和“人生”的本原和原理,这就是老子所谓的“失道而后德”,庄子所谓的“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这样的区分实质上就突出了中国哲学思想的人文性,中国哲学思想虽然也有自己的宇宙论,但是更主要的是人生论,儒道两家都很注重人和人生的研究,尤其重视人的德行、德性、德心,要求人们从外到内都按照人和人生的本性、规律、规则而存在、活动、生存、发展。因此,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主要就是一种人生哲学,或者说是一种“伦理型”哲学,主要探讨研究人和人生的规律、规则、原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这种人生哲学或者伦理型哲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儒道两家,二者虽然都十分重视人生哲学,主要探讨研究人和人生的规律、规则、原理,但是二者的大方向和大趋势是不完全相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这样就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儒道互补的发展态势和大体格局。儒家的人生哲学就是要求人们遵守西周时代制定的一系列人伦礼教规则,即所谓的“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人人各安其份,个个按规矩行事,大家都力争做合乎仁义道德的君子,通过小康而进入大同的和谐社会。道家的人生哲学就是反对儒家的一套违反自然的虚伪“仁义道德”,倡导人们顺乎自然,绝圣弃智,返朴归真,清净无为,小国寡民,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大家都安分守己,安贫乐道,过平静安逸的生活。儒道两家都十分重视人的修炼功夫,而且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修炼学问。儒家的修炼功夫,从孟子的心性之学到宋明理学越来越严密完整,它的目的就是要“以德治国”,因而“修身”就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入世之德”;道家的修炼功夫从魏晋南北朝的炼外丹之术逐渐发展成为唐代以后的修炼内丹之学,有一套“服气、存思、辟谷、静功”的修炼养生方法以及“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步骤,其目的是让人清静无为,长生不老,成仙升天,返朴归真,自然合道,成为得道真人,是为避世之德。

三、伦理学的“德”

从伦理学来看,“德”、“道德”、“德性”、“德心”、“德行”等概念是人类应该具备的思想品质和行为准则;中国伦理学史上以儒家为主导的伦理规范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三纲五常”等道德体系,曾经对封建社会的稳态发展起着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僵化作用。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一,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它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普遍遵循的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准则和规范——“社会公德”,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见义勇为、积德行善等等;每一个人应该遵循的生活和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个人品德”,大致包括道德言语、道德行为、道德习惯等等,具体如谦虚、谨慎、诚实、正直、勇敢、勤劳、俭朴、孝敬等等。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观念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以不同的善和恶、正义和不义、公正和自私、诚实和虚伪等观念和准则,来评价人们的言语和行为,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一定社会的道德是由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它可反作用于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反杜林论》)[9]道德本质上是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历史性的。比如,资产阶级道德的唯利是图、自私自利、以邻为壑,工人阶级道德的大公无私、助人为乐、互助合作,等等。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道德,就是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它的作用就是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的利益。

中国古代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儒家,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包括“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温、良、恭、俭、让”、“忠、孝、节、义”等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范畴体系。中国古代儒家道德经过了继承西周礼教传统和汉代以后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的整理和提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特别是宋明理学的系统化和体制化,就形成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体系,成为了被反封建的斗士们称为“吃人”的封建礼教伦理道德,充分发挥了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这种封建礼教的伦理道德尤其体现了父权制和男权社会的道德观念,提出了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三从四德”的女性应该甚至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这些条条框框典型地体现了道德的阶级性和历史性。正是这些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使得中国封建社会能够超稳态发展,尽管各个朝代之间不乏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甚至也有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和帝制的资产阶级革命,可是,中国封建社会礼教的伦理道德却十分顽固地维系着封建主义的统治,禁锢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在一定程度上加固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甚至到今天许多落后的道德观念仍然不时沉渣泛起,引发社会的道德滑坡。因此,对于儒家的伦理道德“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批判继承在一定范围内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重要任务。

同样的,我们对于宗教中的一些伦理道德的遗产,也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基督教中的“摩西十诫”就是以色列人的古犹太教的十条律法和道德律令。其中心内容是:1. 除了我之外,不可有别的上帝;2. 不可雕刻偶像;3. 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字;4. 要守安息日;5. 要孝敬父母;6.不可杀人;7. 不可奸淫;8. 不可偷盗;9. 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10. 不可贪婪别人的一切。[10]基督教导他的信徒:如果有人打你右脸,就把左脸也给他打(turn the other cheek)。佛教也有“五戒十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十善:不杀生、不偷窃、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拍马、不贪婪、不恼怒、不背离佛法。[11]这些道德戒律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道德观念,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一些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有一些也曾经起过一些消极作用和破坏作用。比如,一神教的排他信仰就给世界各民族带来过多次巨大的宗教战争(如,公元前1世纪佛教徒与婆罗门教徒之间的战争,11-13世纪欧洲的8次十字军远征,神圣罗马帝国1618-1648的天主教与新教的30年战争),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难以诉说的苦难和灾祸,至今仍然是一些民族冲突的根源。让别人打完右脸再打左脸的“忍让”实质上成为了统治阶级愚民政策的帮手,以佛教道德为基础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观念实质上也是一种有利于剥削阶级统治的说教,守安息日和不杀生的戒律对于劳动人民来说也是一种不现实的限制,实际上也没有真正在受剥削受压迫者之中实现过。实际上,道德观念和道德律令并不是先天的、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普世适用的,而是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制约下各种社会制度所决定的。比如,不偷盗就不适用于没有私有财产的原始社会,在“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中“不偷盗”就是无意义的规定;不奸淫或者不邪淫之类的规定在一夫一妻制的条件下是应该的限制,可是,在一夫多妻制或一妻多夫制或者对偶婚制、群婚制之类的社会就是无意义的规定,即使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夫一妻制之下,还有一种屈服于金钱的卖淫制的补充,而在诸如旧中国的封建主义制度下,规定了妇女必须遵从妇道、保守节操、从一而终,可是却允许男人三妻四妾、妻妾成群;再比如,不可杀人、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婪别人的一切、不妄语、不饮酒、不两舌、不恶语、不拍马、不贪婪、不恼怒等等,实际上都是统治者、掌权人控制和规训广大被统治者的手段,他们自己从来就没有准备实行过,实际上也没有真正实现过,而且只要私有制和剥削制度不废除,这些规定也只可能是一些美丽的谎言。那些看起来是“普世价值”的一些道德观念,比如,不偷窃、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拍马、不贪婪、不恼怒等等,也许只有到了私有制、剥削制度、阶级彻底被消灭以后才可能真正实现,把它们作为“绝对命令”似乎也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因此,要实现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律令,首要的问题在于建立起消灭私有制和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的经济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树起一整套回归人性、合乎人性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所以,这不是一个道德意识的问题,而是一个建基于整个人类社会实践的道德实践的问题,也就是一个首先要改造社会的问题。

四、美学上的“德”

从美学来看,“美善相乐”的中华美学精神铸就了社会美的“以德为先”、自然美的“比德之美”、艺术美的“道德教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上强调“以美储善”,“兴观群怨”,“温柔敦厚”,人文化成,培养“君子”的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一种“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思想,因此,它形成了“以德为先”的价值取向:它一方面把美与善(道德)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强调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道德教化作用。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儒家和道家看来,美的本质内涵就是善或道德。孔子的“里仁为美”,孟子的“充实之谓美”,荀子的“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老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庄子的“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应该都是把美与伦理道德(包括政治)作为美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内涵。尽管在伦理道德的含义上儒道两家是有分歧的,儒家强调的是“修身养性”的“仁义”、“充实”,而道家凸显的是“法自然”的“无为”、“素朴”。在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的功能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都是鼓吹它们的伦理道德作用。《尚书·舜典》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12]11《礼记·乐记》说:“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夫乐者乐也……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庄子说:“乐与政为政,乐与治为治。”(《庄子·让王》)《毛诗序》说:“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荀子·乐论篇》说:“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故曰:乐者,乐也。”[13]这些记载和论述都表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切切实实地把美和审美及其艺术,特别是音乐、舞蹈、诗歌作为了解国家的政治道德,进行伦理道德教化和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这种“以德为先”的美学思想,不仅在中国根深蒂固,而且源远流长,一直到现当代美学思想中仍然是把美和审美及其艺术作为伦理道德教化和政治斗争的武器和工具。比如,鲁迅曾经把小品文比作“匕首”、“投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文艺当做“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14]这些都是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以德为先”的继承和发扬。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自然美方面形成了一种“比德说”,即把大自然的美或具体自然物的美比附为人类的某种品德来赞赏。《论语·雍也》:“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礼记·玉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13]16老子也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8]10汉代董仲舒、刘向对此有所发展。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山川颂》云:“山……似夫仁人志士……水则似有德者”。刘向《说苑·杂言》论述了水“似有礼者”、“似有德者”、“似圣者”,指出:“通润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知之所以乐水也”。“夫山……万民之所观仰……国家以成:是仁者所以乐山也。”他还指出:“玉有六美……望之温润者,君子比德焉”。南朝宗炳的《画山水序》:“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13]104唐代张璪善画松,以松寄托人生志向,深得孔夫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比德之旨。唐五代后梁的画论家荆浩的《笔法记》写道:“松之生也,枉而不曲遇,加密如疏,非青非翠,从微自直,萌心不低。势既独高,枝低复偃,倒挂未坠于地下,分层似叠于林间,如君子之德风也。”[15]这一论述继承发扬了孔子“山水比德”的美学思想,以物比德、尊崇君子人格修养,承前启后,影响深广。到了宋代,比德之说遂成为时尚。欧阳修说:“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溜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16]他以“山林者之乐”比喻不欲富贵、悠然自得的君子之风。苏东坡深得欧阳修这种“山林者之乐”的君子之德。他盛赞宋代画家文与可的竹画:“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16]39他所谓“其身与竹化”不仅仅是赞扬文与可绘画时的凝神观照、物我相忘的审美自由境界,也是赞美文与可的“虚心”、“劲节”的君子风度。郭熙的《林泉高致》要求山水画取“可居可游之品”,也是在于入画的山水可表现君子道德品质,寄寓君子的志趣情感。他说:“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16]12所谓“林泉之心”就是一种自然清新、无为虚静的君子之德、清高心境。元代文人画继承宋人传统,标举“性情”、“逸气”,倡导“适趣”、“自娱”,借笔墨以抒抑郁之情,忘情山水,写愁寄恨,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人的山水画、花鸟画,托物寄兴,比德言志,逐渐形成所谓“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五清”(松、竹、梅、水、月)之类的文人画题材传统。这种“比德说”传统美学思想经过明清两代一直流传至今。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说:“予谓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非物寻常得以合之。苏子瞻画枯株竹石,绝异古今画格,乃愈奇妙。若以画格程之,几不入格。米家山水人物,不多用意,略施数笔,形象宛然。正使有意为之,亦复不佳。故夫笔墨小技,可以入神而证圣。自非通人,谁与解此。”[16]137明代画家文征明说:“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以自娱,多写雪景,盖欲假此以寄岁寒明洁之意耳。”[15]225清代吴历在《墨井画跋》中云:“竹之所贵,要画其节操。风霜岁寒中,卓然苍翠也。”[15]325清代恽格说:“余画树喜作乔阿古干,爱其昂霄之姿,含霜傲风,挺立不惧,可以况君子。”[15]335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资任章》说:“古之人寄兴于笔墨,假道于山川。不化而应化,无为而有为。身不炫而名立,因有蒙养之功,生活之操,载之寰宇,已受山川之质也。以墨运观之,则受蒙养之任。以笔操观之,则受生活之任。以山川观之,则受胎骨之任。以鞟皴观之,则受画变之任。以沧海观之,则受天地之任。以坳堂观之,则受须臾之任。以无为观之,则受有为之任。以一画观之,则受万画之任。以虚腕观之,则受颖脱之任。有是任者,必先资其任之所任,然后可以施之于笔。……山之得体也以位,山之荐灵也以神,山之变幻也以化,山之蒙养也以仁,山之纵横也以动,山之潜伏也以静,山之拱揖也以礼,山之纡徐也以和,山之环聚也以谨,山之虚灵也以智,山之纯秀也以文,山之蹲跳也以武,山之峻厉也以险,山之逼汉也以高,山之浑厚也以洪,山之浅近也以小。此山天之任而任,非山受任以任天也。……是以仁者不迁于仁,而乐山也。山有是任,水岂无任耶?水非无为而无任也。夫水汪洋广泽也以德,卑下循礼也以义,潮汐不息也以道,决行激跃也以勇,潆洄平一也以法,盈远通达也以察,沁泓鲜洁也以善,折旋朝东也以志。其水见任于瀛潮溟渤之间者,非此素行其任,则又何能周天下之山川,通天下之血脉乎?……是故知者知其畔岸,逝于川上,听于源泉而乐水也。非山之任,不足以见天下之广;非水之任,不足以见天下之大。非山之任水,不足以见乎周流;非水之任山,不足以见乎环抱。山水之任不著,则周流环抱无由。周流环抱不著,则蒙养生活无方。蒙养生活有操,则周流环抱有由。周流环抱有由,则山水之任息矣。……是以古今不乱,笔墨常存,因其浃洽,斯任而已矣。然则此任者,诚蒙养生活之理,以一治万,以万治一。不任于山,不任于水,不任于笔墨,不任于古今,不任于圣人,是任也,是有其资也。”[15]374-375此番高论把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美学思想阐发得淋漓尽致,揭示了山水的自然特征与人的伦理道德的审美关系,指出艺术家的最大蒙养在于领悟自然山水的象征意义。因此,中国文学艺术中以自然物的自然属性来讴歌人的道德人格的“比德”审美比比皆是,蔚为大观,像松、梅、菊、兰、竹、山、水、日、月、牛、羊、马、犬、莲花、白杨、牡丹、小草等等已是家喻户晓,不胜枚举。

中国传统伦理型美学思想特别强调以审美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人格,也就是“以美储善”,运用美和审美及其艺术来进行“兴观群怨”“温柔敦厚”的道德教化,以培养君子的理想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尚书·舜典》就记载了中国上古时代以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审美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使贵族子弟“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从而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社会和谐。《论语·先进》也记载了孔子赞赏曾参的审美教育的道德教化和艺术化人生境界设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3]13孔子还特别强调“诗教”。他提倡《诗经》的“思无邪”“温柔敦厚”精神,要求他的儿子和弟子们学《诗》。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13]13学习诗经,可以通过“兴、观、群、怨”来修身养性,还可以得到许多自然知识,又能够学会处理家事和国事的策略,也就是可以培养出一个知书达理、道德高尚、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孔夫子开馆授徒就是以“六艺”(诗、书、礼、乐、御、射)作为教育课程,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儒家的这种道德教化的审美教育渗透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私塾教育之中,形成了古代理想化的君子形象:志存高远,道德高尚,仁义为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种以道德教化为中心,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审美教育,是值得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批判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五、“以德治国”的政治理想

在治国理政方面,中华民族历来主张“以德治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设和谐社会,从小康达到大同的理想社会。

“以德治国”的思想在重视伦理道德的中国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以一直追溯到深受孔孟尊崇的西周周公。周公从殷商的灭亡得出了历史的教训:“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尚书·蔡仲之命》),上天只亲近有德之人,只辅佐有德之人,而人民只亲近仁爱之人。[17]周公把“德”提高到治国安邦的高度来重视,把“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作为治国理政的基础,他经常警示告诫“天子”和各分封的诸侯,要用“德”来赢得“天”、“上帝”的辅佐,以执行“天命”,为此,统治者要成为有德之人,要不断修身养性,以德兴邦。周公的这种治国理念就是后来儒家政治思想“内圣外王”、“德政”、“仁政”的依据。春秋战国时期,通过诸子百家关于德治的争鸣,西周的德治思想逐步成为了一种儒家正统的治国理政的传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伦理道德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儒家创立者孔子曾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孔子曰:“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还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18]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一认识尽管有轻视法治之嫌,不过阐明了“德治”的独特作用,形成了儒家“以德治国”的封建统治阶级治国理政的正统。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历代统治者一直继承、继承、发扬了儒家“以德治国”的传统,出现了一些总结“以德治国”的经验的历史书籍,比如,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唐朝史官吴兢编著的十卷四十篇《贞观政要》堪为经典。《贞观政要》以君臣对答的方式,分类编撰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徵、王圭、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温彦博、刘洎、马周、戴冑、孔颖达、岑文本、姚思廉等45位大臣关于治国理政进行讨论的政论文献,以“贞观之治”的经验,供后代统治者借鉴,择善而从,其中尤以“为政以德”为中心的一整套统治谋略为可贵。到宋明理学昌盛,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的清代,封建统治阶级尊孔读经,在理念上仍然是强调儒家的“以德治国”基本传统策略。因此以儒家为代表的“以德治国”思想,就成为了维护封建剥削阶级统治的传统法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继承“以德治国”的思想,抛弃其糟粕,继承其精华。2000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19]“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

“德”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儒道释哪一家都非常重视“德”。“德”已经渗透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血液和骨髓之中。在中国人看来,“德”是每一个人最为重要的质素,所以中国传统哲学就是“以德为先”的伦理型哲学,中国传统美学就是“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把“德”放在社会的最重要位置上,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成为了自古以来的华夏文明的第一信条,“以德治国”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政治哲学第一原理。这些都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成为我们宝贵的思想财富,必将得到批判继承,发扬光大。

[1]张舜徽集·说文解字约注: 第3册[M].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28.

[2]李恩江. 常用字详解字典[M]. 上海: 世纪出版公司, 2002:157.

[3]顾建平. 汉字图解字典[M].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2008: 607.

[4]李格非. 汉语大字典: 简编本[M]. 武汉: 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 402.

[5]宗福邦, 陈世铙, 肖海波. 故训汇纂[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763765.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284.

[7]韦政通. 中国哲学辞典[M]. 台湾水牛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重印, 1993: 665-666.

[8]崔仲平. 老子道德经译注[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1.

[9]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434.

[10]罗竹风. 宗教通史简编[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1.

[11]吕大吉. 宗教学通论新编[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569.

[12]谭令仰. 古代文论萃编:上册[M].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74.

[1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 上册[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13.

[14]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 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M]. 沈阳: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2: 1053.

[15]沈子丞. 历代论画名著彙编[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2:50.

[16]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 下册[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39.

[17]十三经注疏: 上册[M].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 227.

[18]十三经注疏: 下册[M].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 2461.

[19]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91.

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Word of De

ZHANG Yuneng1, HUANG Weixing2

(1.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79 China; 2.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The Chinese word of the De and its evolution of the form and meaning are just like its original meaning that should be “moral” in modern Chinese. That i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moral” and the “moral education”, the “rule of virtue”,the “moral education” and other words. From a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word of “de” extension as the “objective law”, mainly for the humanistic ideas of Chinese philosophy thought; from the overall Chinese philosophy it is a philosophy of life, it i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human virtue and moral minde, in order to achieve moral wise, the so-called gentleman;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of Taoism and that China is the main school and other schools of thought. The Confucianism and the Taoism indicate the so-called “Virtue” that has formed two different meaning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The Taoist pursuits of natural quality, While the Confucianism refers to the word of De that emphasizes self-cultivation.From the ethical point of view, the word of the “moral”, “moral the heart” and “Virtue” concept is the ideological qual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human behavior that should have; China ethics history by Confucian ethics dominated form" the morality which is expressed in Chinese as “Renyilizhixin”. The “integrity” of “three cardinal guides” moral system had played the ideology of consolidation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rigid role of the feudal society from the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The unity of beauty and goodness of the Chinese aesthetic spirit created social beauty” that is to compare Germany for the first “natural beauty” and “Peter beauty”. The artistic beauty of the “moral education” aesthetic value orient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s emphasiz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poem's social function”, “placid” of human culture, that cultivate ideal personality of “gentleman”. In the aspects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the Chinese nation has always advocated that “rule of virtue”, “slim order in the worl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from a well-off it is to achieve the ideal society of harmony.

morality; morality; moral politics; rule of virtue; moral action; moral behavior; moral education

G 122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7.04.001

2096-059X(2017)04–0001–08

2017-06-18

2014年财政部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14-126);2015年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K25B00)

张玉能(1943-),男,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文艺学研究;黄卫星(1974-),女,湖北蕲春人,研究员,博士后,主要从事文化传播、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意产业等研究。

(责任编校:彭 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