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全球城市体系下重庆两江新区发展特征及趋势

时间:2024-08-31

王 杰,卢 地



全球城市体系下重庆两江新区发展特征及趋势

王 杰,卢地

(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重庆,401121)

在全球城市体系建构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我国内陆首个开发开放的国际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在成立之初的5年里(2010~2014)表现出练好经济增长内功、积极参与全球分工、探索民生为导向的社保体系建设和基于绿色增长的发展升级等特征,并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呈现经济活动发展多元化、人口增长合理管控、强化对周边的辐射带动和建构绿色增长模式的趋势。

城市体系;区域发展;两江新区

当今资本与权力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要素的解构与重组赋予了传统意义的城市以更广阔的空间关系与格局——全球城市体系由此建构。从经济、政治、文化到社会,世界各国利用自身在科技、资源和信息流动等要素中的比较优势,全面参与全球分工体系中的资源配置,形成联系密切但更具竞争性的全球城市体系。在我国,依托拥有优质资源禀赋和政策扶持的国家级新区参与全球竞争,是促进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重庆两江新区作为我国内陆首个国家级新区,如何利用自身的区位条件、发展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同时协同其他国家级新区发展实际,发挥城市集聚效应,整体打造我国世界级城市群,是在当前国际大环境下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研究基础

(一)重庆两江新区概况

重庆两江新区成立于2015年6月,是我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辖重庆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3个行政区部分区域,以及北部新区、保税港区、两江工业开发区等3个功能区,江北嘴金融城、悦来国际会展城、果园港等3个开发主体,规划总面积1 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1万(见图1)。在当前新一轮全球产业大转移的时代背景下,两江新区地处欧亚物流通道枢纽,是中国参与全球产业体系战略下内陆新兴大市场发展的热点区域。国家将其定位于成为内陆开放门户、科学发展示范窗口、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①

图1 两江新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二)理论依据

由美国社会学家Barney G. Glaser和Anselm Leonard Strauss奠基的Grounded Theory(后称扎根理论)是一种通过对研究对象资料与经验的获取与挖掘,并对其进行分解及类属区分,以理论概念化的形式提炼出事物本质的研究方法。①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通过对关于两江新区的重要文献资料关键信息的类属区分及编码,发现“要把设立重庆两江新区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1]和将两江新区的功能定位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2]等描述,是贯穿两江新区发展中重要的信息源。经过聚焦编码,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城乡统筹、产业布局、对外开放与创新示范是重庆两江新区确选的核心概念。再经过概念类属与理论定性,笔者认为2010~2015年重庆两江新区发展进程的核心信息应该从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社会民生、资源环境与创新能力等五大类属中进行考察与评价。

(三)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历年《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重庆市统计年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报告》《重庆两江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重庆市统计局、重庆两江新区政府网等主流权威统计来源。

二、2010-2014年重庆两江新区发展特征

(一)经济发展:练好内功是现阶段主要任务

通过梳理两江新区成立以来的GDP增长值可以看出,除去价格因素,2010-2014年,两江新区GDP指数呈现稳定持续增长态势(见表1)。

表1 两江新区2010-2014年GDP数值比对

(资料来源: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

结合近五年两江新区产业结构变化(见图2)来看,在经济运行方面呈现以下两大显著特征:

一是三产结构不断调整。从图2中可以看出二产依然发挥主导作用。据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来看,2014年两江新区规上工业产值实现4 220亿元,同比增长21%。这其中以长安汽车为龙头的传统产业和以笔记本电脑制造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发挥先发与比较优势,支撑工业发展持续向好分不开。同时值得指出的是,三产服务业在近五年发展迅猛。2015年上半年投资总额281亿元人民币,涵盖基金、小贷、商业保险、交易中心等30余家重点金融项目签约落户两江新区。到2015年第一季度,其金融业占比已达10.3%。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为两江新区抢抓全球产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成长为中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图2 2010-2014年两江新区产业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两江新区政府官网)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大。经过积极合理的战略布局,近5年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两江新区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初具雏形。为承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产能发展,两江新区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在涉及到新区长远发展的主干路网、移动基站、通信管道等功能性工程方面,保持强有力的建设力度,带动经济发展。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两江新区投资热度逐渐升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9亿元,同比增长18%。工业投资增加,设备采购同比增长58%;市场投资拉动日益增长,占据固定资产投入的75%;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以江北国际机场、果园港二期、“三轨三路三桥”、轨道交通等项目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63亿元,增长15%。①

以上两大特征贯穿两江新区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的始终。笔者认为这是两江新区依托良好的经济发展基底,借助全球产业大转移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练好经济发展内功,增加发展底气与后劲,因此经济在新区成立之初的这五年呈现出扎实稳健发展的态势。

(二)对外开放:参与全球分工的重要方式

作为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战略意义显要。正如前所述,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构建汇聚了全球数百国际级金融企业区域性总部。据统计,截止2015年12月,以江北嘴CBD为代表的金融中心汇聚全国性金融总部10家,区域性金融总部24家、其他新型金融机构40余家,金融全口径税收达40亿元,金融资产近1万亿元。②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也为推动重庆承接国际航运、物流及贸易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支撑。尤其是在当前全球产业大转移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时代背景下,“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江北机场国际客货运航线以及我国内河最大港口果园港的物流辐射力的贯通与增强,推动两江新区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建立完善的立体口岸体系起到了战略支撑作用。此外,保税平台的快速发展、全球优秀企业入驻新区工业园区等,逐步提升了承载开放功能的城市功能体系。

因此,从总体上来看,两江新区的开发开放体系是深化投资贸易的基础上广泛参与全球分工,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积极加入全球城市体系建构。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已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 690个,合同投资金额10 600亿,其中外资175亿美元。落户两江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29家,占全市的一半以上。③

(三)先行先试:探索民生导向的城乡建设

安置房建设是两江新区民生导向开发模式的重要战略。截止2015年7月,仅两江新区直管区已累计启动安置房项目22个,总建筑面积643万㎡,建成安置房191.7万㎡,在建451.7万㎡。2016年实现全安置覆盖,建成后可安置11万人。④安置房除了在保障农转居民融入城市社会后的高品质居住质量的同时,让农民分享到土地收益,提升房屋价值,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转变安置房用地性质为国有出让地,实际上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以两江新区渝北龙兴工业园和合家园的高品质安置房建设为例,当地土地成本是150万元一亩,土地出让金是20万元左右一亩,通过变划拨用地为国有出让地,农民可免交土地出让金20万元/亩,实际上平均每平米可为农民增加收入300元,一个三口之家可获得105 m2的安置房,可增加3万多元的产权收入。⑤通过提升安置房的公共服务标准和社会配套,房屋品质的升级实际增加了农民的财产增值收入。以和合家园所在的龙兴镇为例,目前渝北两路镇同品质的商品房价格为每平方米8 000元,龙兴镇当地市场价格在4 500~5 000元,出售一套高品质安置房(定向商品房)每平方米马上可以增值2 600元以上。⑥

就业方面,两江新区在广揽全国各地优秀人才来渝工作的同时,更是在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聚集相统一,实现农转城适龄劳动力的就业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方面,新区鼓励入驻新区企业拿出15%以上的岗位保障征地农民,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免费就业培训;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挥两江新区核心行政区江北区、渝北区和北碚区现有的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职能,并在安置房附近就修建、扶持职业培训学校和职业介绍机构,实施有意愿者全覆盖的“无偿+生活补助”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截止2015年上半年,两江新区培训农转城人员2 600人,推荐就业2 900人,发展小微企业约2 200户,带动和解决就业1.7万人。①

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两江新区对开发区内征地农民实行“即征即保”,使征地农转非人员能够及时享有基本的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若农转非人员再就业后即可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两江新区在居民收入、就业、居住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制度创新,推动着新区的开发开放路径以社会民生为导向。结合5年新区城乡居民人口变化情况来看,新区人口增长基本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城镇人口在经历了2012~2013年相对稳定的情况下,2014年迎来了小幅增长,见表2。

表2 2010-2014年重庆两江新区人口变化图

(数据来源:重庆市统计局、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

(四)资源环境:基于绿色增长的新区发展升级

世界各国的城镇化历程表明,当资源利用与开发强度超过环境容量与承载力时,其利用效应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②因此,现代城市开发应该向注重生产、生活与生态平衡发展的新阶段转型。本研究从梳理两江新区关于资源环境的举措以及现场调研中发现,绿色增长是贯穿于两江新区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开发的突出理念。

应该说两江新区的自然本底条件良好,“两江四山多廊道”的生态体系让总面积1 2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拥有的山地、水域及原生态面积达650平方公里,具备了建设绿色生态新区的基底条件。结合新区的功能分区来看(见图3),区域内江河山脉形成的天然生态屏障是新区空间功能区分的重要因素。比如嘉陵江和龙王洞山的山水走势阻隔了木古出口加工产业对水土、复兴生态产业的环境影响;以制造产业为主的功能区域位于重庆城区的下风与下水方向,保障了重庆主城环境质量的相对优势。在产业引进上,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节能材料成为支撑新区的五大战略产业,依靠这五大战略产业培育出的新兴产业集群,能够在资源环境开发与利用上带来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绝对优势,推动两江新区产业发展走低碳生态之路。

图3 两江新区功能分区

在人居环境方面,两江新区突出生态宜居的山水新区建设。数据显示,到2015年两江新区建成公园64座,建成区绿地率达40%以上,绿化覆盖率45%以上,城郊森林覆盖率5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 m2。

(五)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多元化

两江新区成立5年,在搭建创新平台、吸引科技人才和相关政策扶持方面打造创新保障平台。在搭建创新平台方面,为新区产业生产基地提供新产品开发和生产技术支撑的两江新区科技创新创业中心投入使用。截止2015年6月30日,科技创新创业中心(水土基地)已入驻华数机器人、富硕科技、达特科技等11个科技型项目,赛蒙科技、管窥生物技术、长嘉智通等15个企业已注册到科创中心,科技创新中心26家企业总投资超过4亿元;③截止2016年2月,在重庆市科技研发平台授牌名单中两江新区的研发平台占到69家;同时自己掌握生产工具创新实践的创客在新区也可以选择入驻创业孵化园,目前已有40余家互联网小微企业入驻国内知名创业投资公司赛伯乐建设的赛伯乐智慧产业孵化园;1 100万位“威客”服务商选择在线交易平台猪八戒网上线揽单,累计交易量达到54亿元。在人才吸引方面,两江新区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留学生创业园、团中央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重庆办公室也陆续落户两江新区;同时大力引进院士专家团队、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千人计划)团队,选聘掌握核心技术和专利的技术专家组建新区特聘专家团队,集聚各类创新人才为辖区企业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在政策制定方面,新区出台《重庆两江新区加快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暂行办法》《中国重庆两江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十大政策》等支持体系激励新区各类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发展。

在新区平台、人才和政策的激励下,以两江新区核心区域北部新区为例,2015年全区R&D经费支出占GDP的3.3%;全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6.7件,全年专利授权数比上年同期增长约86%;中西部基层法院中唯一具有专利案件管辖权的知识产权专门性法庭——重庆市两江新区知识产权法庭截止2015年,已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近2 000件。①

三、重庆两江新区发展趋势

通过对两江新区2010-2015年阶段发展特征的梳理,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重庆两江新区的将呈现以下趋势:

(一)多元化的经济活动是新区发展必要条件

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两江新区在经济建设方面呈现出如制造业、服务业等多行业经济指数的扎实稳健增长。这一方面说明两江新区成立时间不长,有广阔的增长空间与前景;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活力的经济活动是新区发展的必要条件。城乡建设及发展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它涉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城市空间、生态建设、人口发展等领域。而概念中所涵盖的所有领域的发展都需要依托高活力的经济实力作支撑。只有工、农、商等各领域统筹协调,在经济上表现出活力,两江新区的发展才能满足整体利益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

(二)人口发展为新区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世界各国及地区城市化进程表明,人口发展密切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尤其是在区域范围划定明确的国际级新区,在土地资源定量的条件下,经济增长、人口扩张与土地资源的供给和空间分布是现在及今后解决两江新区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事实上根据人口迁移理论,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机会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相较于较高成本的远距离迁移,如果本地就业宜居指数适宜的话,人们一般会选择就近范围流动。[3]从前文论述可以看到,两江新区加强区域政策创新,通过产业布局调整引导失地农民和产业工人的流动,不仅解决了人口钟摆式流动,同时更为新区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与劳力支持。因此可见,有序引导和管控人口增长将为新区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保障。

(三)强化两江新区周边辐射带动力

目前设立的6个西部地区国家新区向东承接长江下游经济带和长三角核心城市群区域,向西连接内陆与欧洲,承载“丝绸之路经济带”,直达大西洋;向南贯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达东盟与东南亚。各新区均处于我国内陆融入全球经济的重点节点区位上,通过中心城市重要增长极的培育,以点带面,向外扩散,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和发挥集聚的规模效应,可以有效实现西部大开放和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如今落户两江新区的博林特、西子奥蒂斯等国内外电梯巨头借助两江新区在成本、销售、物流等领域的优势,将其产品销往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山西等省市,使两江新区的产业集聚效应辐射整个中西部市场。同时新区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开展“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合作框架,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建构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体系。现在及今后一段时期,重庆两江新区需要持续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城市集聚效应,提升中西部地区整体实力。

(四)绿色增长应是新区发展的基底

粗放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多层次复合型的城乡开发模式。以前人们保守地认为城市的开发建设必然要违背自然的演进,两江新区在城乡建设上力图推翻这对悖论,做到城市的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驱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在引入项目方面,新区将完善园区项目准入机制,筛选可持续发展的优质项目,以龙头企业带头节能降耗,鼓励企业挖掘节能减排的潜力,建立适应绿色增长的企业奖惩和考核机制。因此,只有持续关注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并协调好三者关系,新区的发展才会呈现出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趋向。

结语

城市的发展趋向总是与时代条件紧密相连,两江新区成立于全球产业大转移、各国竞争参与国际分工的时代。于内《西部大开放“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实施,更是为打造西部经济重要增长极,推动西部国家新区的加快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政策引擎作用。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理念、方向与举动无不牵动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参与全球分工体系的有效实施。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重庆两江新区只有在纷繁复杂的时代环境中理清发展思路与方向,才能引领自己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之路。

[1]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批复[Z]. 2010-05-05.

[2] 两江新区管委会.两江新区官网[EB/OL].[2014-12-08]. http://www.liangjiang.gov.cn/Content/2014-12/08/content_1253.htm.[2016-06-07].

[3] 段成荣. 人口迁移研究: 原理与方法[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8: 24.

Stag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in Chongqing Liangjiang New Area Under Global Urban System

WANG JieLU Di

(Chonqing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onqing 401121,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on of global urban system, as China's first inland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up of world-class district, in the first five years the Liangjiang New District in Chongqing showed such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s the internal strength of economic growth,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global work division, and explor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riented in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nd to upgrade development based on green growth. And in the future for some time it will show its trend to diversifi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reasonable control of population growth, enhancement of the surrounding radiation driving force and construction of green growth mode.

global urban system; regional development; Liangjiang new area

(责任编校:贺常颖)

F 291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6.06.013

2096–059X(2016)06–0053–06

2015-06-25

王杰(1986-),女,重庆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研究;卢地(1983-),女,重庆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新区规划研究

①资料来源自两江新区官网:http://www.liangjiang.gov.cn/Content/2014-12/08/content_1219.htm.

①扎根理论是社会学中常用的一种定性研究方式,主张通过经验资料的归纳与分析,建构出反映事物本质的核心概念,从而建立起自下而上的价值评判体系。本研究中运用的扎根理论可参考:Charmaz . K. 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①数据来源于两江新区官网:http://www.liangjiang.gov.cn/Content/2016-01/21/content_232182_3.htm

②数据来源于两江新区官网:http://www.liangjiang.gov.cn/Content/2016-01/21/content_232182_3.htm

③数据来源于两江新区官网:http://www.liangjiang.gov.cn/Content/2016-01/21/content_232182_2.htm

④数据来源于两江新区官网:http://www.liangjiang.gov.cn/Content/2015-07/15/content_141573.htm

⑤两江新区安置房“转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新华网重庆频道,http://www.cq.xinhuanet.com/2011/2011-06/03/content_22934046.htm

⑥两江新区安置房“转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新华网重庆频道,http://www.cq.xinhuanet.com/2011/2011-06/03/content_22934046.htm

①数据来源于两江新区官网:http://www.liangjiang.gov.cn/Content/2015-07/15/content_141573_2.htm.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Z]. 2014-03-16.

③数据来源于两江新区官网:http://www.liangjiang.gov.cn/Content/2015-08/13/content_157821.htm.

①数据来源于北部新区统计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