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湘南土话咸、山摄韵尾的演变

时间:2024-08-31

刘祥友

中古咸、山摄的韵尾不同,咸摄收-m尾,山摄收-n尾;现代汉语许多方言咸、山摄韵尾多已合流,-m尾演变为-n尾了。方音中-m尾消变的可能从唐代就已经开始了,因为唐朝的诗歌中开始出现咸山摄通押的语例:《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中,“三”(谈-m)、“堪”(覃-m)、“南”(覃-m)、“云”(文-n)、“龛”(覃-m)通押;《霍山》中“天”(先-n)、“连”(先-n)、“岩”(咸-m)、“眠”(先-n)、“传”(仙-n)通押(见《沅湘耆旧集》前编卷第七及前编卷第一三)(周赛红2005)(1),这两首诗的作者曹松、齐已均为唐代湘籍诗人,诗韵可能反映的是方言的现象。在宋代咸、山摄相押的用例多起来,田范芬(2000)(2)考证宋代荆湖南路人士用韵情况,得出宋代荆南地区咸山摄韵尾已经合并的结论。魏慧斌(2005)(3)的研究也表明两宋时期咸摄的-m韵尾正在向山摄的-n韵尾演变,魏慧斌考察了宋词用韵中咸、深两摄韵字与其他阳声韵摄通押的用例,其中山咸通押的韵段有396个,占总数的76%。元代以后,《沅湘耆旧集》中咸、山摄通押的现象大量出现,一共有43首,咸、山摄韵尾混同的态势昭然。但通语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蒙古字韵》《古今韵会举要》中咸、山二摄尚没有合流,咸山两摄韵尾的对应也十分严整。明初《洪武正韵》咸山也是分开的,山摄字分属寒、删部,咸摄覃、盐部,《中原音韵》咸、山二摄韵尾依然有别但有些唇音字的-m尾转化为-n尾,如烦、繁、膰、矾、蠜、元、帆、饭、贩、畈、愿、范、范、泛、梵等字(杨耐思1981),发生“首尾异化”的现象。据叶宝奎(2001)(4)研究,明末的《西儒耳目资》(1625年)中,咸、山摄韵尾已经完全合流。

湘南土话各点咸、山摄韵尾情况见下表,表中m/n/表示鼻韵尾,v表示元音韵尾,ṽ表示鼻化,Ǿ表示零韵尾。

表1 咸、山摄开口韵尾演变情况

湘南土话咸、山摄的辅音韵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只有n尾——桂阳洋市、遂宁关峡、宜章大地岭、冷水滩岚角山、资兴南乡、东安花桥

(2)既有n,也有ŋ尾——宜章赤石、新田南乡、双牌江村、道县寿雁、蓝山太平、江永城关、江华粟米塘、道县小甲、嘉禾广发

(3)只有ŋ尾——桂阳敖泉、宁远

(4)ṽ尾——桂阳流峰

(5)m、n、ŋ尾并存,如嘉禾广发。

湘南土话咸、山摄合口韵尾演变情况见下表:

表2 咸、山摄合口韵尾演变情况

它们代表了咸、山摄韵尾的演变方向。如前所述,-m尾完全并入为-n尾的时间大概在明朝后期。合并完成后,-n尾演变有两大方向:一是韵尾舌根化,演变为后鼻音,如⑵、⑶,一般而言,舌根化受主元音的影响较大,舌位靠后的主元音容易把-n尾的舌位往后拉,如道县小甲:耽toŋ24、男 noŋ45、蠶ʦhoŋ45、含 xoŋ45、鹽 nioŋ45、檐nioŋ45、閻ioŋ45檐、ioŋ45等字,o对-n尾起了同化的作用。桂阳敖泉、宁远舌根化程度很深,全部变为后鼻尾韵,咸山摄一等韵与宕摄混同。-n尾的另一个演变方向是弱化甚至脱落。“汉语以及汉语方言的音节结构中,主元音和韵尾在音节中的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主元音是发音的主要单位,而韵尾只表示主元音滑动的趋势,在说话较快或较为随意的时候,韵尾经常会弱化甚至脱落”(周赛红2005)。-n尾的弱化有其发音机制上的原因。弱化的首先表现为-n尾语音特征的淡化,在桂阳流峰土话中-n已经不是作为一个音位,而是作为主元音的附加特征附着在主元音上。弱化的极致是脱落,从上表可以看出,湘南土话咸、山摄的单元音特别丰富,大都来自韵尾的脱落。有的字韵尾脱落后复化,形成元音韵尾。比如ai韵的产生过程,大致经过了如下的演变阶段:

an>ã >a>ai>ai

桂阳流峰、遂宁关峡中鼻化元音是韵尾-n> Ǿ的过渡形式,可以预见未来桂阳流峰的单元音韵母将愈来愈丰富。

湘南土话闭口韵的情况有些特别。

嘉禾广发有很多收闭口韵的字,它们多来自宕摄、山摄、通摄等摄,例字见下表:

表3 嘉禾广发闭口韵例字

《湖南方言调查报告》所记录的嘉禾城关话也有-m韵尾,但只见于梗摄见系一等字及通摄字。嘉禾广发土话和嘉禾城关话同属一个土话小片,但广发土话-m韵尾绝大部分集中在咸、山摄和宕摄。众所周知,闽方言中也有-m韵尾,如厦门、漳州等地的闽南语的“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韵中的-m韵尾被视为是由唐宋时期北方移民带人闽南地区的中原通语音(杜晓萍 2006)(5)。那么,嘉禾广发土话的-m尾是不是也具有这种存古的性质呢?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首先,嘉禾广发土话咸摄有-m尾,而且字数颇多,中古-m尾能如此完整保留-m尾的方言很少。其次,除咸摄外嘉禾广发土话宕摄、江摄、通摄、流摄、山摄都有-m尾,这从侧面说明-m尾是新近语音演变的结果。我们主张-m来源于-n、-ŋ尾,即嘉禾广发土话咸、山摄韵尾的演变经过了三个阶段:

ⅰ、-m/-n >-n

ⅱ、-n >-n/-ŋ

ⅲ、-n/-ŋ >-n/-ŋ /-m

这种-n/-ŋ >-m的音变属于典型的回头式的语音演变。韵尾的转化与脱落总有其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原因:内部原因即音节内部声韵调的“互动”与“自动”,包括音节内元音和辅音的性质及相互影响,如元音的高化与低化、辅音的唇形圆展等等,外部原因是不同语言或方言的相互接触(范俊军2000)(6)。我们发现嘉禾广发的-m尾只见于iom、om两韵中,宕摄、江摄、咸摄、山摄、通摄,流摄中所有-m的主元音都是o,o是圆唇后元音,在一定的条件下圆唇这个语音特征得以突出,对其后的鼻尾韵产生了强烈的同化作用,使其后韵尾也变成了圆唇辅音-m。在嘉禾广发土话中,圆唇辅音尾-m,一旦与o结合,圆唇这个语音特征被强化,很容易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而排斥o与其他韵尾结合,这也是通摄、宕摄-ŋ >-m的原因之一。广发土话的om、iom两韵母都没有出现唇音声母中,如咸摄与帮组相拼时韵母变成了aŋ,这是异化作用,如果咸摄帮组字韵尾为唇辅音-m的话,声母也是唇音,发音时双唇两度开合,很费力而且不和谐,这时往往通过语音的异化来达到新的平衡与和谐,所以,在特定的语音系统中,iai这样的音节是很罕见的。

[1] 周赛红.湘方言音韵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75-95.

[2] 田范芬.宋代荆湖南路诗人用韵考[D].湖南师大硕士论文, 2000:14-17.

[3] 魏慧斌.宋词韵-m 韵尾消变考察[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6):45-50.

[4] 叶宝奎.清官话音系[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116-118.

[5] 杜晓萍.-m尾字所反映的闽南方言的历史层次[J].古汉语研究, 2006(1):78-82.

[6] 范俊军.湘南嘉禾土话的几个语音现象及其成因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 2000(4):94-9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