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庄雁青
(广东金融学院 学生工作处,广州 510520)
自全球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以来,网络的影响力日益膨胀,在日趋庞大的网络用户大军中,有一支与网络一样生机蓬勃的队伍几乎占据了互联网半壁江山,那就是当今的在校大学生,无论从思维模式,还是从语言习惯,甚至从学习及生活方式上看,他们都深受网络环境的影响,这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认为: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有助于使他们成为更全面、更灵活、更高效的综合性人才;也有人提出:网络时代的弊病正在无孔不入的危害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对于当今大学生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高校德育的语境下,最迫切的任务不是得出众人一致认同的答案,而是通过网络环境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影响的利弊分析,帮助高校德育工作迎接网络信息时代的挑战。
网络环境以其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等特点,对大学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第一,大学生语言网络化。网络环境下的语言交流与沟通有其独特性,网络语言的基本元素其实就是在网络环境中经常出现的文字、数字及各类符号 ,然而大学生通过对这些元素进行个性化的组合、运用、创新,比如:利用一些网络符号及标志来表达个人情感,使用中文与英语结合来创造新词汇,通过数字与文字的谐音来表达相应的内容等等,这些新型的语言形式被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习惯性使用、贯通性使用,从而形成了大学生独特的网络语言体系。
第二,大学生社交网络化。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第二生存空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与网络环境密不可分,无论是交往手段、交往形式,还是社交范围,都与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截然不同:从交往手段来看,大学生渴求与外界保持实时沟通,除了通过短信和电话与他人进行联络之外,越来越热衷于使用各类网络聊天软件:如QQ、MSN、飞信、微信等;从交往形式来看,传统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群之间的单向的、直线式的交流,逐步发展成为社群与社群之间的多维交际网络,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社交范围既不受身份与年龄的限制,又超越了地域的限制,从而无限扩大化。
第三,大学生行为虚拟化。网络技术最大的特征即是其虚拟性,这种虚拟性使得大学生通过网络环境就可以实现学习、文娱、求职等各方面的需求。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类学习网站进行专业学习、查阅并下载相关的专业资料;可以通过各类论坛、博客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可以在线阅读各类电子文档、书籍、杂志;可以通过大型招聘网站投递简历,甚至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面试等等。
第一,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契合大学生的主体性诉求。大学生群体正处于自我成长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增强,对于主体性的诉求也十分强烈。简要的说,大学生的主体性诉求也就是他们要求能够依据自身情况与个人需求,独立计划并安排自己的各项活动,按照个人意愿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往往不够关注大学生主体地位,而网络环境的共享性、多维性与可选择性,使得大学生既可以充分表达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心声,针对专业学习、社会民生、时政热点问题等自由的发表个人评论,与国内、国际的前沿思想、理论进行互动,又能够积极参与自身感兴趣的各项社会活动,发掘各种有利资源,进行个人发展规划,从而实现自主发展。
第二,网络技术的便捷性契合大学生的高效化诉求。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增强,当今的大学生注重实效,时间观念进一步增强,因此也更倾向于高效化的行为模式。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则恰恰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高效化诉求,由于网络信息传播内容丰富、速度快、范围广,而且网络操作轻松、简易,使大学生只需要在网络环境中,就能在短时间内查询所需信息、收集各类资料、办理各种事物,轻松的使用网络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契合大学生的个性化诉求。网络文化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与传统的主流文化不同,网络文化往往超越现实社会既定价值观,它对非主流价值观念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而这往往迎合了当今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寻求与众不同的心理。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可以突破各种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充分展现年轻人标新立异、彰显个性的特质,通过各种新奇的网络活动展现个人风采。
第一,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导致大学生出现网络道德危机。在网络环境下,个人的言论、行为基本上处于匿名状态,很难受到传统道德和社会舆论的约束,从而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感的缺失:随意在网络上发表过激言论,随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甚至恶意造谣、无事生非;加之目前网络监管不到位,网络法规不健全,这就进一步助长了网络上的各种不正之风: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抄袭剽窃、网络诈骗等等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不绝如缕,而大学生往往自制能力不强,极容易卷入网络道德失范甚至是网络违法的陷阱。
第二,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失衡。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可以进行无边界的个人发展与人际拓展,然而,这种虚拟性又往往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失调。主要有如下表现:首先,网络环境中的人机交流,使大学生长期过于依赖虚拟的言行符号,从而缺乏在真实环境中的表达与沟通欲望,造成人际关系冷漠,产生寡言、孤僻、麻木等不良心理状态。其次,虚拟网络生活对网络参与者的需求往往是有求必应的,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极易产生网络依赖感,而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则与网络的宽松环境形成巨大反差,这就更容易加重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不适应症,使其出现恐惧、无助、焦虑的不良情绪,从而倾向于逃避现实,陷入网络依赖的恶性循环。再次,网络中充斥各类虚假信息,甚至是诈骗陷阱,容易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将网络中的不安全感带入现实社会, 产生信任危机。
第三,网络环境的多元性导致大学生传统价值观弱化。网络是一个兼容并包、无所不容的多元空间,它容纳着着东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价值体系,是一个东西方意识形态激烈交锋,传统与新生价值观相互交融的舞台。在这种多元的网络环境下,容易使中国主流文化中既有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受到冲击,使得大学生的母体文化情结、传统爱国观念、集体主义思想等传统价值观念不断弱化。
第一,加强网络道德修养,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做人应以德为先,在缺乏监督机制的网络环境中更应该注重道德品质,高校德育工作应该把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教育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组织大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编印网络道德宣传手册、组织网络道德观辩论、推选网络道德模范等等活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传统价值观念,深化自律精神与责任意识,扶正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不良思想观念和道德失范行为。
第二,普及网络知识技术,引导大学生理性上网。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甚至深受网络不利因素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本身对网络知识掌握不够,以及对网络技术运用不当。因此,高校德育应该将网络技能作为当今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将网络培训教育常规化:通过开设网络教育课程,向大学传授专业的网络应用知识及技术;通过开展网络知识讲座,增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通过组织网络知识竞赛、网页设计比赛、博客设计比赛、网络创意大赛、网络信息接龙等一系列形式活泼的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运用网络的技能,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
第三,关注网络心理需求,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当今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主体意识,他们关注自身发展,追求个人独立,却更容易陷入思维的困境,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系列不良情绪及心理状态,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心理困境。高校德育应该以把握大学生现实心理特点为基础,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心理需求,引导大学生正确进行自我剖析与自我定位,帮助大学生在接纳自我的健康心理状态下,利用网络资源更好的实现自我成长。
网络环境确实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便捷的发展模式、更多元的成长途径,然而网络技术的特性与当代大学生的特质,决定了网络必然是一个利弊共存的空间。高校德育工作只有正确把握大学生行为特点,顺应网络发展规律,转变思维、创新方法,才能转弊为利,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时效性,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成才。
[1] 吴艳. 网络语言与语言教育的盲点[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2):66-69.
[2] 何志峰.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9):63-64.
[3] 王荣发. 网上德育—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