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期以来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在中国的研究

时间:2024-08-31

樊咏梅



新时期以来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在中国的研究

樊咏梅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源远流长,其影响力飞越国界,达及中国。新时期以来,除了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其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拟从理论研究、作家与作品研究和综合研究三个方面,对新时期以来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研究展开探讨,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厘清其研究历史、现状、成果并通过进一步的思考,揭示其这一时期在中国的研究的总体状况、基本特征、发展变化以及不足之处。

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中国 研究与思考

论及法国文学在新中国的研究状况时,学者吴岳添指出:“从1979 年至今,是法国文学的研究空前繁荣的新时期。”[1]新时期以来,作为法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作品也得以继续翻译和出版,国内大批外国文学工作者也陆续展开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通过详细梳理相关资料,笔者发现涉及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研究状况的成果颇丰,而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在国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二战前的现实主义以及文学作品的研究探索上,目前尚无涉及整个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研究状况的相对完整的论述。本文将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补充研究,拟从理论研究、作家与作品研究和综合研究三个方面着手,通过重点梳理新时期以来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相关论述以及战后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的研究状况,探讨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新时期以来在国内研究的总体状况、基本特征和发展变化,其中相关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的认定主要以张容、吴岳添、张泽乾和柳鸣九等学者的相关研究为参考。[2]

一、理论研究

新时期法国文学研究的泰斗柳鸣九先生一直致力于引进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他同时也积极推动了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相关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他主编的《二十世纪现实主义》,该专著收录了多位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对现实主义富有创见的研究。其中,郑克鲁在《二十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一文中总结了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小说遵循“创新”原则,在表现手法和题材等七个方面取得了发展。他认为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根本特征没有彻底改变,但是“小说情节的淡化和并不重视人物典型的塑造”成为发展中的明显现象。[3]在《关于“无边的现实主义”问题》[4]一文中,吴岳添指出加洛蒂的“无边的现实主义”是“现实发展的产物”,是对原来现实主义“法则”的修正。[5]沈志明则指出20世纪现实主义发展为 “表现人性恶和以‘恶’为中心的世界”[6],巴尔扎克式的“宏观综合性小说”在二战后被“微观分析性小说”所取代,“小说从认识的工具变成意识的工具”。(沈志明:156)沈先生有关现实主义在20世纪小说中的继承发展问题上的见解是颇有深度的。《二十世纪现实主义》中还有周宪等学者的几篇专论也直接或间接地论及法国现实主义文学,限于篇幅,在此不作深入探讨。

除了以文艺思潮的形式探讨20世纪现实主义,不少学者也从其它角度关注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早在1982年,柳鸣九与现实主义作家洛布莱斯围绕龚古尔文学奖展开了有关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关系的讨论:二者均认可现实主义文学在法国的地位,洛布莱斯强调爱情小说和社会小说是法国当代现实主义小说的两大题材类型,他指出传统作家群体在数量上仍占优势,柳先生则指出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缺乏像巴尔扎克、左拉一样的文学大家;前者认为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描写性的文字大大减少,后者则强调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对潜意识更充分的描写。[7]一年后,罗大冈在《试论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一文中从文学流派角度探讨现实主义,他认为现实主义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它不具备在法国文学史上得到公认的流派文学的规格,因而从19世纪到20世纪都没能形成一个真正的派别。[8]从相同的角度切入,吴岳添在《从文学流派的演变看文学的传统与创新》[9]一文中则侧重探讨了文学传统的发展与传承,在论及现实主义回归这一提法时,吴岳添与郑克鲁[10]两位学者的观点同中有异:二者均不认同所谓现实主义回归之说,前者提出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派文学相互交融后的深化观,而后者则对此持否定态度。在《二十世纪法国文学的回顾》[11]一文中,论及现实主义文学在20世纪文学中的命运时,吴先生与郑先生又达成一致,他们均认为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但其艺术手法没有重大变革,虽然在20世纪上半叶仍然占据优势地位,但战后现实主义文学已呈衰落之势。吴先生认为20世纪末的法国文学正迈向通俗化,21世纪新文学会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交融的基础上形成;郑先生则指出现实主义文学需要创新才有出路。此后,吴先生2003年连续发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12]和《法国20世纪的文论和现实主义文学》[13]继续探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主要观点包括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变化论和现实主义在20世纪法国文学中的优势存在论。另一位学者张泽乾在《反常合道——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与文化管窥》一文中论及文学的再现问题,他指出:法国传统文学主流所倡导的是“反映论”,在反映客观现实时只不过是抓住了外物表象,而现当代文学的主潮所倚重的是“表现论”,反映“主观世界”、“熔化并冶炼自身感觉”,从而达到“最高真实”。[14]与郑克鲁观点一致,张泽乾强调现代派文学在20世纪文学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它对传统文学潜移默化的改造作用。同时,他也意识到20世纪的新传统文学也有反传统意味,不是旧传统文学的“翻版”,他还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二十世纪的传统文学虽然在广度与深度上未见得超过以往,但至少在力度上较前者有所强化。”(张泽乾:63)从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二者关系维度关照现实主义文学的论者还有杜青钢,他的《也谈现实主义》[15]颇具深度。文章首先从法、英、德、俄、中、日六种语言权威字典、词典中探寻现实主义的定义,探讨现实主义在各国的变体,重点阐释了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一种“坚实的承接关系”,“从外部向内部的转向是传统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衔接点,关键在于怎样定义现实”,他认为现实主义通过转向人的内心世界而得到了大发展。(杜青钢:40)文章最后总结了现代派和现实主义的四个本质区别并指出其中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对待语言或信任或怀疑反叛的态度上”。(杜青刚:41-43)柳鸣九先生则从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在心理小说上的对比展开20世纪心理现实主义的理论研究,指出20世纪与心理现代主义并存的是心理现实主义,因其“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蕴含着丰富的现实意义”,“以细致深刻的剖析见长”,仍然在20世纪文学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16]

还有论者从诗学层面探讨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其中吴元迈对20世纪现实主义的解读独树一帜,他将其视为一种动态发展的开放诗学体系,其在诗学上的一大突破是运用了虚拟、荒诞、传说和神话成分,因而显示出审美的多形态性以及形式和手法上和现代主义的趋于模糊与不确定性。[17]学者杨剑[18]则从创作倾向和美学特征维度展开讨论,他认为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在形式上有相当一部分不同程度地继承了传统小说的模式和技法,有不少“多卷本的巨型社会小说”,还比较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故事情节内在的连接性与逻辑合理性”,但故事结构相对松散,故事发展通过加强人物心理和情感描写发展故事情节,以更有效地展现人物主观精神和内心世界。(杨剑:162)杨剑还引用儒勒• 罗曼的小说创作观,认为小说中不必刻意区分人物和情节的主次,通过不同人物和生活场景构成小说的总体画面来获得“一种扑朔迷离的动人的气氛”,他将该理论视为现实主义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理论的一种突破。(杨剑:163)江伙生、肖厚德在《法国小说论》中总结了法国当今现实主义小说的共同点:其首要的、基本的特质是真实、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探索现代生活的机制。[19]柳鸣九则在《法国二十世纪文学概述》中总结了现实主义倾向文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写实的艺术风格”[20]。

此外,还有不少学者从其它角度展开相关研究。杨令飞从新小说家的角度解读现实主义[21];朱虹尝试以文体风格学来审视现实主义,论证了现实主义是叙事美学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2];沈永赋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个层面关照20世纪法国文学,指出孤独、难以捉摸的命运、人生的荒诞而无意义是许多作家作品反映的主题,理性的批判精神和对人道主义的新探求一直占据着法国乃至西方文学的主流[23];何建平从女权主义的角度窥探20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24];吴岳添和柳鸣九等论者还从反战小说角度探讨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吴先生多次指出法国反战小说“是20 世纪文学中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组成部分, 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5]。柳先生则指出反战作品普遍涉及“人道主义精神”、“战争条件下的行为道德”的探讨[26]。此外,按年代分期较为详尽地研究反战主题文学的学者徐悦虹从艺术特色角度探讨了具有代表性的法国战争小说,指出其一大艺术特色就是“现实主义传统和传记风格”[27]。

总体而言,探讨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相关理论的研究角度各异,从继承传统与流派变迁,到内容、主题以及诗学层面,文献资料相当丰富,为阐述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变化提供了充足的参考。

二、作家与作品研究

新时期以来,二战前的传统现实主义作家、作品受到中国文评界的广泛重视,相关研究较为丰富,其中许钧、宋学智的《20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钱林森的《新时期法国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吴岳添的《法国文学研究六十年》等研究最具代表性[28],对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的研究总结主要涉及19世纪与20世纪上半叶的作家、作品,二战后的作家、作品的译介研究相对薄弱,未成体系,因此,本节的重点将放到二战后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的补充性研究上。

1983年,柳鸣九的《巴黎对话录》中《我们不能忘记的这位老朋友——访皮埃尔•加斯卡尔》和《掌握着龚古尔学院标准的人——访艾玛吕埃勒•洛布莱斯》[29]是对现实主义作家皮埃尔•加斯卡尔、艾玛吕埃勒•洛布莱斯的访谈,为作家个体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宝贵资料。关于埃马纽埃尔•罗布莱斯[30]的个体介绍和作品研究,最早可见于《中国戏剧年鉴》的《法国剧作家罗布莱斯访华剪影》[31]、《法国龚古尔文学院院士埃•罗布莱斯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信》[32]以及董纯的《法作家罗布莱斯访华》[33]等研究中。这位作家最早是以现实主义戏剧家的身份被介绍到中国。随着他其它戏剧和小说的翻译引进,对他的研究逐渐扩展到戏剧和小说作品本身,主要有周而复的《光明与黑暗的搏斗——序罗布莱斯的<蒙塞拉>》[34]、沈大力的《向西方介绍西藏真相的罗布莱斯》以及《首位造访西藏的西方作家见证<西藏之路>》[35]等研究。另外一位得到推介的作家是巴赞,钱志杰曾撰文对现实主义作家巴赞的家世展开探讨[36];廖星桥在《荒诞与神奇——法国著名作家访谈录》[37]中也曾论及巴赞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吴岳添在《法国文学简史》中指出巴赞擅长运用简洁的口语和俗语创作现实主义作品。此外,汪家荣在《贝尔纳•克拉韦尔初探》一文中论述了另一位作家贝尔纳•克拉韦尔,这位“现实主义的人民作家”具有“描绘人类命运”的自觉性,他坚持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源泉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汪家荣还论及作家在《武器的沉默》和《冬天的果实》中传统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对“打乱叙事的时空顺序”、“采用客观叙述体”等现代小说新手法的探索。[38]学者冯学起[39]则对作家卡玛拉的创作生涯和代表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评述。《译林》2010年第6期也刊登了胡明华翻译的作家采访研究论文《我赞美的是和谐——法国当代作家让•端木松访谈》[40]。此外,还有其它论著或期刊涉及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的个体研究,梳理资料过程中发现,相对于现实主义作家群体的人数而言,个体研究的数量相对较少,这也反映出战后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个人影响力与巴尔扎克等传统现实主义作家相比较而言确实很有限。

与作家个体研究相比较,战后现实主义作品的研究则相对丰富。上世纪八十年代,《法国研究》的《为评选从1945到1980间出版的三十部最佳法国小说而推荐的书目》一文也包含了不少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家、作品的概括性研究,如罗倍尔•梅尔勒的《佐伊德科特的周末》、罗杰•尼米埃的《穿兰制服的轻骑兵》、多杰•瓦扬的《漂亮面孔》、让—路易•居尔蒂斯的《正义的事业》、马赛尔•巴袅尔的《我父亲的光荣》、路易•阿拉贡的《受难周》、克里斯蒂阿娜•罗什福尔的《世纪的小孩子们》和罗倍尔•萨巴吉埃的《瑞典火柴》等等。[41]进入九十年代,江伙生的《关于当代法国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思考》对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的本文研究独具慧眼。作者指出罗曼• 加里的《天之源》、《黎明的许诺》、《欧洲的教育》等小说是典型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现代化”,安托万•布隆丹的作品显示出作家对现实生活的“透视力”和人生幻想破灭后的“彻悟力”;罗歇•尼米埃的小说是“带有个人刺身墨纹特色的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塞巴斯蒂安•雅普利索的《迈错第一步的人》在“敏感题材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多米尼克•费尔南德斯的《贱民的光荣》是世界上第一部以艾滋一病为文学创作题材的现实主义小说。除了现实主义文学小说家, 他还论及《乱麻纺织女工》、《小屋》和《就在圣诞节的前两天》等现实主义诗作。[42]

梳理资料过程中发现,现实主义作品的初始研究,主要由作品的译者或者法国文学工作者承担,往往以前言、译序或译后记的形式出现。如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天根》,译者王文融所著译者前言就包含对作家罗曼•加里的简评以及作品的故事梗概、人物塑造、叙述结构等评介;此外,钱林森为巴赞中篇小说《灭亡》所写的译后记[43]包含巴赞的生平和文学生涯简介和《勒佐一家》三部曲的叙事手法、语言风格、形象塑造以及小说的深度所在;郭宏安在《<夜森林>译序》[44]中探讨了《夜森林》主题内容、艺术手法、居尔蒂斯的个人风格,在《火星人?现代人?——<一对年轻夫妇>译本序》对居尔蒂斯的《一对夫妇》展开本文研究,主要探讨了小说的人物塑造和透着“真实的感情和真实的幸福”的男主人公形象;2008年,马振骋的《人可以个个很美丽——<人的大地>》、《<瑞典火柴>擦亮的童年生活——介绍萨巴蒂埃》也是其译著的序言。译者作为作品的第一个论者,展开作品研究,译论结合,为促进广大读者了解作家及其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接受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样,柳鸣九主编的《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作品选集》中集结了多部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几乎每部作品都有译序或译后记作为相关评介,如吴康茹将扬•盖菲雷克的《野蛮的婚礼》定义为一部“以写实和心理分析而著称的小说”[45];王以陪的《小人物•大作品》是对帕斯卡尔•莱内《花边女工》的解读,指出“最伟大的作品总是将笔触深入到最底层的人民的心中,承受他们苦难的命运”[46];吴岳添总结了被他称为“现实主义的最后一部成功之作”的《大家族》的三个重要特色:简洁、炉火纯青的讽刺技巧以及人在性爱方面的卑劣的揭露[47];王以培也为《阿维尼翁的情侣》和《第一个窟窿赔偿二百法郎》撰写前言指出爱尔莎•特丽奥莱的“对语言的选择和创新都来自于现实的根基”[48];译者顾微微、李玉民评价《夜深沉》显示了作家“对完美人性的严肃追求”,“优美、洗练、富有幽默感”的小说语言极富魅力[49];焦洱为加斯卡尔的《死人的时代》的译作撰写前言,他指出加斯卡尔的小说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某种真实”以及“某种悲观和无奈”[50];译者郑永慧以《严酷战争的真实画面》强调罗贝尔•梅尔勒的《周末在徐德科德》“朴实无华的语言”、“栩栩如生的画面”,以事实制造说服力的创作技巧等等[51];柳鸣九将罗歇•瓦扬手的《律令》称为“社会写实的佳作”。《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作品选集》中以译序和译后记的形式评介现实主义作品的研究各有见地,既是作品的导读,也具有研究参考价值。

除了主编工作,学者柳鸣九还陆续研究了多部现实主义作品,大大丰富了相关的作品研究[52]。其专著《超越荒诞——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史观(二十世纪初——抵抗文学)》专辟“在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旗帜下”一章,集结了多篇战后现实主义作品的本文研究,分别评诉了罗歇•瓦扬作品《律令》的社会写实性,卡里埃尔《马鄂的雀鹰》自然主义倾向和古典主义风格的结合以及反映当代西方婚姻问题的居尔蒂斯的《离异》等作品。此外,柳鸣九通过分析作品《毒蛇在握》,阐释了巴赞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以及“现代性”的发展,将小说的成功归结于“形象的复杂含混”,认为这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典型形象”塑造的升华与变样。[53]他的《法国反法西斯文学鸟瞰》[54]一文则全面、集中地讨论了反法西斯文学的各个阶段的代表作,论及罗贝尔·梅尔勒等作家具有“文献价值”的集中营文学。此外,该研究还论及地下抵抗运动文学时期的艾吕雅的《自由》、阿拉贡的《游击队员之歌》、《断肠集》、《法兰西的号角》等诗集以及埃马纽埃尔等爱国志士创作的爱国诗歌以及保罗•尼赞等作家创作的政论散文。

另一位对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作品展开深入研究的学者是吴岳添,他同样关注反战题材,他的《法国当代的反战小说》[55]和《法国反战小说的新篇章》几乎囊括了反战主题的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的概要性研究,其中还论及马尔克•杜甘1998年发表的《军官病房》等作品;此外,吴岳添还从左翼文学的角度集中探讨了法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他的《马克思主义对法国现当代左翼文学的影响》一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对法国现当代左翼文学的影响,涉及阿拉贡、巴比塞、斯蒂等多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与作品的研究。

除了以上研究,还有如下散见于学术期刊上的代表性的研究:汪文漪的《漫谈维尔高尔及其<黑夜的武器>》[56]和钱林森在《人民的回声——读法国当代小说<永别了,疯妈妈>》[57]都不同程度的探讨了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写作风格;陈宗宝在《现代法国社会的史诗——评介法国著名小说<黑面包>四部曲》[58]中评介了克朗西埃作品对现实反映的广度和深度、典型人物塑造手法以及“结构严谨”、“诗意浓郁”、“文笔倩丽”的艺术特色;朱延生在1997年第2期的《外国文学》上发表了《巴赞与他的小说》论及巴赞小说中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张新木在《当代的伽弗洛什——评萨巴杰埃笔下的流浪儿形象》[59]中,从人物符号学维度探讨了现实主义中篇小说《大街》中的主人公流浪儿乔治的形象及其塑造;曹丹红2011年发表在《当代外国文学》上的《作为生存和斗争艺术的幽默——试论罗曼•加里小说中的幽默风格及其功能》,阐释了加里小说创作中的幽默形式和生存艺术。此外还有关晓红的《法国小说<天根>的生态思想研究》、武海涛的《现代的<悲惨世界>——读罗曼•加里的小说<如此人生>》和孙传钊的《罗曼•加里与托多罗夫的反善恶二元论——以《欧洲教育》为中心》[60]分别对加里的《天根》、《如此人生》和《欧洲教育》等小说展开了独到的本文解析。

除了现实主义小说,还有少量现实主义戏剧的研究,其中主要涉及帕尼奥尔的戏剧研究:郭麟阁的《关于<窦巴兹>》[61]介绍了该剧舞台、人物形象、 情节,对悲剧性和典型性的解读;龚和德的《为了思想,探索形式——谈话剧<窦巴兹>的布景艺术》[62]则探讨了该剧的布景艺术;此外还有王振孙为《托帕兹》和《出卖荣誉的商人》创作的译后记、徐真华的《帕尼奥尔的<窦巴兹>》[63]和吴艳萍的《马赛尔•帕尼奥尔的电影剧本<面包师的妻子>中的语言技巧》[64]也从不同维度探讨了帕尼奥尔的剧本。

三、综合研究

综合研究涵盖了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评述、作家、作品研究在内的综合性研究。

柳鸣九的《巴黎对话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是新时期较早涉及现实主义文学综合研究的论文集,既有洛布莱斯等现实主义作家的个体研究,也有现实主义戏剧作品《蒙塞拉》和《真理消亡了吗》及其它相关作品的研究。此外,还以龚古尔文学奖为话题展开了现实主义的理论研究。

进入90年代,对20世纪法国现实文学的研究呈蓬勃发展之势,其中张泽乾、周家树以及车瑾山的《20世纪法国文学史》对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历时研究最为全面细致。专著以历史分期为脉络,将20世纪法国文学分为五个阶段进行论述,每个部分均论及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以代表作家和作品为例具体阐述,对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各年代特征的把握精准、独到,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同样属于整体研究,侧重于对二战之后的现实主义文学展开共时研究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1993年辽宁教育出版社的《当代法国文学史纲》,作者张容将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分为三类进行研究,辅之以作家、作品的简要评介,为其它学者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参考资料,但作者将新古典派作家完全归入现实主义作家行列的提法尚有待商榷。一年之后,江伙生、肖厚德在《法国小说论》中对法郎士等十几位现实主义作家生平和创作、作品展开介绍与评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法国当今现实主义小说的共同特点。

另一位有影响力的论者吴岳添则另辟蹊径,从流派维度展开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整体研究。他在《法国文学流派的变迁》中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对现实主义文学的推动作用,他分析了战后现实主义文学题材向通俗小说、历史小说、自传小说和侦探小说的转变,认为总体上并未触及当代重大的现实问题,只是“折射出现实的一些反光”。(吴岳添,1995:139)他总结认为当代的传统文学不再追求爱憎分明的说教或教育,现实主义文学作家逐渐掌握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技巧,因此力求以多样化的形式来吸引读者。(吴岳添,1995:142)此外,吴岳添还有几部文学专著涉及现实主义文学的综合研究[65],其主要贡献是进一步评介“无边的现实主义”;将法国当代短篇小说分为现实和非现实两类讨论,全面评介了短篇小说的题材、代表作家和作品的概况;借助20世纪反战题材小说,探讨现实主义战争文学;探讨现实主义小说和现代派小说之间的演变关系;综合研究“法国左翼文学运动”;评介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风格和技巧等等。吴先生研究现实主义文学及其流派以作品分析为基础,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尤其值得推崇。

此外,郑克鲁的《现代法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和《法国文学纵横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钱林森的《法国作家与中国》(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以及郭珊宝的《法国近代小说概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等等专著也包含了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整体研究的优秀成果,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四、研究的思考

首先,审视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研究,考察研究内容时不难发现,研究偏重围绕二战以前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和作品进行讨论,二战之后的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相对不足,而且往往缺乏具体的作品分析以及对现实主义手法特征等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这种状况在一些论证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状况的宏观性的文章中尤其常见。

其次,关于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的个体研究相对分散、不足,而现实主义作品的本文研究主要涉及小说类文学体裁,戏剧类作品的研究数量很少,诗歌类的研究就更少,不过这种研究格局恰恰与法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形式的基本格局吻合。虽然涉及作品的研究总体体量比较大,但研究也相对分散,集中探讨某一部作品的研究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以作品为依托,反过来对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展开系统、深入探讨的研究数量上也相对不足。此外,作家和作品研究中还存在着这样的个别现象:一些文学研究将现代派别集合起来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进行作家人数、作品数量、作品重要性的对比论证,这种以现代派别集合体与现实主义文学进行对比,研究其重要性的论证方法是否具有完全的合理性,值得商榷。

此外,我们认为目前的研究对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的界定相对比较模糊、混乱,往往不同版本的文学史著作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不过,这体现了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相对于其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复杂性。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往往兼有多种倾向性,因此需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研究作家和作品。比如,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推出的午夜文丛《工厂出口:弗朗索瓦•邦作品选》,法国文学批评界将文选的主要作品《工厂出口》作为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80年代在法国回归的信号之一,而国内不少研究仍将这部作品归为新小说来讨论。因此,正如吴岳添所倡导的那样,将文学研究建立在具体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上,将更有利于对作品多种倾向性的把握和解读。罗大冈也曾指出“说明性的文评比判断性的文评更符合时代需要”[66]。郭宏安曾发文指出加缪从不相信真正的文学创作有现实意义,但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他将加缪的《沉默的人们》按照现实主义的定义归类为“一篇真正的现实主义主义小说”[67]。笔者认为这种以具体作品为依托,开展说明性的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是研究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尤其是战后现实主义文学的更为科学的方法。

新时期以来,虽然法国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研究相对于形式主义主导下的先锋文学的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弱势,但我们发现,20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研究总体仍然呈蓬勃发展之势,这说明现实主义文学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张力,而关注文学新的艺术风格的同时继续关注内容、关注主题、关注作品的思想性仍然是文学研究的有效途径。

[1]吴岳添等:《法国文学研究六十年》,载《法国研究》2009年第4期,30页。

[2]主要涉及以下几部作品:张容:《当代法国文学史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吴岳添:《法国文学流派的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张泽乾等:《20世纪法国文学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柳鸣九:《超越荒诞——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史观》。北京:文汇出版社,2005。

[3]郑克鲁:《二十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载柳鸣九等编“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42页。

[4]最早见于《学术月刊》(1989年第3期,60-63页),同时收入2002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吴岳添的《法国文学散论》一书中。

[5]吴岳添:《关于“无边的现实主义”问题》,载柳鸣九等编“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25页。

[6]沈志明:《传统与创新——现实主义在法国二十世纪小说中的继承和发展》,载柳鸣九等编“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55页。

[7]柳鸣九:《访洛布莱斯——巴黎鳞爪》,载《读书》1982年第4期,137-144页。

[8]罗大冈:《试论二十世纪法国文学》,载《当代外国文学》1983年第1期,11页。

[9]吴岳添:《从文学流派的演变看文学的传统与创新》,载《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第2期。

[10]参考郑克鲁:《现代派文学的不断发展:二十世纪法国文学的主导方向》,载《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

[11]吴岳添:《二十世纪法国文学的回顾》,载《法国研究》1997年第2期,47-51页。

[12]吴岳添:《法国现实主义文学》,载《文艺报》2003—4—22(4)。

[13]吴岳添:《法国20世纪的文论和现实主义文学》,载《译林》2003年第5期。

[14]张泽乾:《反常合道——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与文化管窥》,载《法国研究》1993年第2期,61-62页。

[15]杜青钢:《也谈现实主义》,载《法国研究》2001年第2期,35-43页。

[16]柳鸣九:《法国心理小说发展的一个轮廓 (下)》,载《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4期,327页。

[17]吴元迈:《“20世纪外国国别文学史丛书”总序》,载张泽乾等《20世纪法国文学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4-5页。

[18]杨剑:《本世纪法国小说创作的几种主要倾向及其美学特征》,载《当代外国文学》1996年第1期,159—168页。

[19]江伙生等:《法国小说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410-411页。

[20]柳鸣九:《法国二十世纪文学概述》,载《群言》2004年第12期,27页。

[21]杨令飞:《罗伯─格里耶与现实主义》,载《法国研究》1996年第1期。

[22]朱虹:,载《法国研究》2002年第2期。

[23]沈永赋:《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从20世纪法国文学说开去》,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61—64页。

[24]何建平:《脆弱的器皿——浅谈二十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女权问题》,载《现代语文》2006年第5期。

[25]吴岳添:《法国反战小说的新篇章》,载《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150页。

[26]柳鸣九:《法国反法西斯文学鸟瞰》,载《当代外国文学》,1994年第3期,137页。

[27]徐悦虹:《论20 世纪以来法国战争小说的艺术特色》,载《法国研究》2019年第1期,95页。

[28]参见钱林森的《新时期法国文学在中国的接受》(《译林》,2005年第2期)和《法国作家与中国》(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以及吴岳添的《法国文学研究六十年》(《法国研究》,2009年第4期)和《百年回顾——法国小说在我国的译介和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等。

[29]早在1982年,柳鸣九在《读书》期刊的第四期上发表《访洛布莱斯——巴黎鳞爪》,后来以《掌握着龚古尔学院标准的人——访艾玛吕埃勒•洛布莱斯》为题编录在198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巴黎对话录》中。

[30]艾玛吕埃勒•洛布莱斯的另一种译名。

[31]萧曼:《法国剧作家罗布莱斯访华剪影》,载《中国戏剧年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1。

[32] [法]埃·罗布莱斯:《法国龚古尔文学院院士埃·罗布莱斯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信》,载《中国戏剧年鉴》。北京:中国戏剧出版,1984。

[33]董纯:《法作家罗布莱斯访华》,《外国文学》1984年第10期。

[34]周而复:《光明与黑暗的搏斗——序罗布莱斯的<蒙塞拉>》,载《读书》1981年第12期。

[35]沈大力:《向西方介绍西藏真相的罗布莱斯》,载《瞭望周刊》1989年第9期;《首位造访西藏的西方作家见证<西藏之路>》,载《青年参考》2008—04—18。

[36]钱志杰:《巴赞家世小考》,载《法国研究》1987年第3期。

[37]廖星桥:《荒诞与神奇——法国著名作家访谈录》。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38]汪家荣:《贝尔纳•克拉韦尔初探》,载《外国文学》1985年第3期,第51页。

[39]冯学起:《与卡玛拉相见的日子》,载《延安文学》,2011年第3期。

[40]该译文译自法国《读书》杂志2009年10月刊登弗朗索瓦•比斯内尔对端木松的访谈。

[41]乔治•培尔蒙:《为评选从1945到1980间出版的三十部最佳法国小说而推荐的书目》,施康强译,载《法国研究》1983年第1期。

[42]江伙生:《关于当代法国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思考》,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6期,108-113页。

[43]钱林森:《埃尔维•巴赞和他的<勒佐一家>——<勒佐一家•灭亡>译后》,载《当代外国文学》1987年第1期,82-85页。

[44]郭宏安:《<夜森林>译序》,载《在从蒙田到加缪重建法国文学的阅读空间》。北京:三联书店,2007。

[45]吴康茹:《震撼人心的病态心理悲剧》,载扬•盖菲雷克《野蛮的婚礼》,王鹏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页。

[46]王以陪:《小人物•大作品》,载克拉苇尔《冬天的果实》,许钧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64页。

[47]吴岳添:《一幅淋漓尽致的讽刺画》,载莫里斯•德吕翁《大家族》,蔡若明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6-10页。

[48]王以培:《无边的现实主义》,载爱尔莎•特丽奥莱《阿维尼翁的情侣》,吴建民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1页。

[49]顾微微等:《美好的感情 严肃的追求》,载让•路易 居尔蒂斯《夜深沉》,顾微微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7页。

[50]焦洱:《“奥斯维辛”之后的诗与思》,载加斯卡尔的《死人的时代》,沈志明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7页。

[51]郑永慧:《严酷战争的真实画面》,载罗贝尔•梅尔勒《周末在徐德科德》,郑永慧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71-276页。

[52]他曾为“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写出了几乎七十种书的译本序, 总共约五十万字, 其中的大部份译序已结集收入《法国二十世纪文学散论》(花城出版社,1993年)、《凯旋门前的桐叶》(三联书店,1998年)、《枫丹白露的桐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和《超越荒诞——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史观(二十世纪初——抵抗文学)》(文汇出版社,2005年)等专著中。

[53]柳鸣九:《二十世纪的俄瑞斯忒斯怨恨——谈<毒蛇在握>》,载《读书》1988年第2期,88—89页。

[54]柳鸣九:《法国反法西斯文学鸟瞰》,载《当代外国文学》1994 年第3 期。

[55]吴岳添:《法国当代的反战小说》,载《法国研究》2006 年第1 期。

[56]汪文漪的:《漫谈维尔高尔及其<黑夜的武器>》,载《当代外国文学》1980年第2期。

[57]钱林森:《人民的回声——读法国当代小说<永别了,疯妈妈>》,载《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第4期。

[58]陈宗宝:《现代法国社会的史诗——评介法国著名小说<黑面包>四部曲》,载《南外学报》1986年第1期。

[59]张新木:《当代的伽弗洛什——评萨巴杰埃笔下的流浪儿形象》,载《当代外国文学》1992年第4期。

[60]参阅以下几项研究:关晓红:《法国小说<天根>的生态思想研究》,载《山花》2011年22期;武海涛:《现代的<悲惨世界>——读罗曼•加里的小说<如此人生>》,载《法国研究上的》1997年第1期;孙传钊:《罗曼•加里与托多罗夫的反善恶二元论——以《欧洲教育》为中心》,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7期。

[61]郭麟阁:《关于<窦巴兹>》,《载中国戏剧》1983年第3期。

[62]龚和德:《为了思想,探索形式——谈话剧<窦巴兹>的布景艺术》,《戏剧报》,1983年第4期。

[63]徐真华:《帕尼奥尔的<窦巴兹>》,《载现代外语》,1983年第3期。

[64]吴艳萍:《马赛尔•帕尼奥尔的电影剧本<面包师的妻子>中的语言技巧》,载《法国研究》1996年第2期。

[65]参见吴岳添三部专著:《法国文学散论》。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法国小说发展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法国文学简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吴岳添:《法国现当代左翼文学》。湘潭大学出版社,2007。

[66]罗大冈:《当代法国文学评论初探》,载《世界文学》1982年第5期,293页。

[67]郭宏安:《<沉默的人们>与现实主义问题》,载《书城》2010年第4期,93页。

【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蒙小说的伦理思想研究”,项目编号: 2015SJB518。

(责任编辑:董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