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刘亦扬
法国著名作家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1897)尽管“在文学创作上主要致力于长篇小说”①柳鸣九:《法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2月版,下卷,254页。,但是,他的短篇小说对法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也有突出的贡献。据统计,他的短篇小说共有90余篇②柳鸣九:《法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2月版,下卷,255页。,主要集中在《磨坊文札》《月曜日故事集》等4部短篇小说集里。有论者认为:“都德的创作才能和艺术特点令世人瞩目。”③江伙生、肖德厚:《法国小说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166页。那么,都德的短篇小说到底有着怎样的艺术成就和美学特质呢?笔者认为,都德短篇小说的审美特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都德最负盛名,也是现实性最强的作品,当属他描写战争的小说。普法战争爆发后,他应征入伍,奔赴战场,参加战斗。“1870年普法战争给都德的印象太深,感慨极多。”④江伙生、肖德厚:《法国小说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164页。强烈的战斗热情和丰富的战争经验驱使都德创作了一批描写普法战争的作品。这些作品被收集在1873年出版的《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包括《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旗手》《小间谍》《一局台球》等篇什。
《最后一课》,人称“短篇小说之上乘”①胡适:《<割地>序》,《留美学生季刊》,第2卷第1期(1915年3月)。、“世界各国读者传诵的艺术珍品”②江伙生、肖德厚:《法国小说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171页。、“世界文学史上短篇小说中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典范”③柳鸣九:《法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2月版,下卷,255页。。都德在这篇小说中用“我”这个孩子的限制视角叙述了许多让人不禁内心一悸的细节——我本来想到野外去玩玩,但还是下意识地来到了学校。和往常不一样,今天教室里安安静静,同学们整整齐齐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哈墨尔(胡适最早翻译为“阿梅尔”④[法]都德:《割地》,胡适译,《大共和日报》(上海),1912年11月15日。)先生夹着他那根铁戒尺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我害怕地走进教室,哈墨尔先生并没有因为我的迟到而生气,反而要我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去。我发现哈墨尔先生今天特意“穿着他那件漂亮的绿色礼服,领口系着折叠得挺精致的大领结,头上戴着刺绣的黑绸小圆帽”;“整个课堂都充满了一种不平常的、庄严的气氛”⑤[法]都德:《都德短篇小说精选》,柳鸣九译,群众出版社2016年1月版,3页。。哈墨尔先生的这身着装只有在他给学生颁奖或者参加上级来校视察等重要活动的时候才会穿戴的。今天的课堂上还坐着村子里的人,包括戴三角帽的霍瑟老头、前任村长、退职邮差等;他们都满面愁容,最显眼的是霍瑟老头那本摊在膝头的旧识字课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的大眼镜。哈墨尔先生走上讲台对我们说,这是他最后一次给我们上课,在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小学里,今后只准教德文,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听到这里,非常后悔过去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光阴,后悔自己逃学去掏鸟窝,后悔自己到萨尔河去滑冰。我这时才明白,哈墨尔先生是为了上这最后一课才穿这身漂亮的节日服装的。我正在想这些事情的时候,哈墨尔先生叫我的名字了,他要我背诵分词的规则。我刚背了头几个字就结结巴巴了。哈墨尔先生对我说,他不好再责备我,他也应该责备他自己。接着,哈墨尔先生给我们讲,法兰西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也是最清楚、最严谨的语言。讲完了文法,哈墨尔先生开始教我们习字,他为我们准备了一些崭新的字模:“法兰西”、“阿尔萨斯”等。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都很专心,除了笔尖在纸上写字的声音,没有任何声响。习字之后,大班是历史课,小班是练习拼音;霍瑟老头戴着眼镜,也和孩子们一起拼读字母。中午十二点,普鲁士军队的军号在窗外响起,哈墨尔先生的脸色变得苍白;他还要给我们讲什么,可是他的喉咙又好像被什么堵住了。他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字,然后用手向我们示意,课讲完了,你们离去吧。都德就像一位细致的摄影师,用不加修饰的纯自然的语言,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镜头一一播放出来。尽管近年有人指摘其为“颠倒黑白的《最后一课》”,认为阿尔萨斯本来是有争议的地区,直到1522年法德签订《威斯特法伦条约》才纳入法国的版图。⑥《颠倒黑白的<最后一课>》,http://gaizhaohua.blog.sohu.com,2011年8月6日。正如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所说:“人们不仅想了解它们所要叙述的事情,也想了解它们讲述的事情是否真实,了解它们凭什么可以这样说,了解这些文献是说真话还是打诳语,是材料丰富,还是毫无价值;是确凿无误,还是已被篡改。”①[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3年1月版,5页。但是,《最后一课》的确是写出了阿尔萨斯人民失去国土,倍受压迫的痛楚。
哈墨尔先生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感动了“我”——小弗朗茨,也震撼了全世界一切被压迫被剥削的民族:不仅法国将《最后一课》作为中小学教材,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也将它作为教材。据韩一宇考证:“《最后一课》1912年被译入中国,从上一世纪二十年代开始,长期入选我国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时间和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是在中国最有普遍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著之一。”②韩一宇:《都德<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1期。被视为“与《最后一课》齐名的佳作”③柳鸣九:《法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2月版,下卷,256页。《柏林之围》中,儒弗上校曾经是拿破仑时期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老将,在普鲁士军队包围巴黎之后,他还在幻想法兰西的胜利。普鲁士军队占领了巴黎城。儒弗上校站在阳台上,看到了普鲁士军队的旗帜,高喊了两声“拿起武器”,然后直挺挺地倒在阳台上死去了。《旗手》中的奥尔尼是这个团的第二十三位旗手,前面二十二个旗手都在普鲁士军队的枪林弹雨中倒下了。奥尔尼没有文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是一个低级士官,还有一点口吃。在与普鲁士军队作战的日子里,他牢牢地握着这面旗帜,把全部的精力和生命都集中在紧握旗杆的手指上,集中在注视敌人的目光中。他目光仰视,意气风发,一声不吭,岿然不动,仿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仿佛在告诉敌人,你们谁也别想把这面旗帜从我手里夺走。经历过多次战斗之后,这面原本金光闪闪、漂亮美丽的旗帜已经变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破烂不堪。《小间谍》中的斯泰纳老爹,曾经是海军老兵,听了儿子诉说的通敌事情之后取下自己的步枪和子弹袋,加入国民卫队的行列。小镇上的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斯泰纳老爹了。
都德尽情地赞美哈墨尔先生、儒弗上校、奥尔尼士官、斯泰纳老爹的英雄行为,也用辛辣的笔触斥责了战争中的败类和奸细。《一局台球》中的元帅只要台球一开局,就是天塌下来,也要把这一局球打完——这是他的癖好。这一天是在司令部里,对手是参谋部的身材矮小的上尉军官,副官们都在为他作服务。可是,在离司令部不远的战场上,士兵们战斗了两天,在大雨中渡过了一整夜,现在又持枪在泥泞中等待司令部的命令。一发炮弹从司令部的上空划过,爆炸声震得玻璃窗直颤动,所有的人都吓得打哆嗦,只有元帅充耳不闻,琢磨着打他的台球。接着又是一道道火光飞过,元帅还是打着他的球。前线的战士手持武器,等待命令,白白地忍受风吹雨打、枪林弹雨。一发炮弹打到了司令部的一个水池里,平静的水面被打得破烂不堪,一只天鹅在漂着血淋淋的羽毛的漩涡里挣扎。整个军营都被炸毁了,这时元帅才结束打他的台球。《小间谍》中的间谍不是小斯泰纳,而是大高个子。大高个子把小斯泰纳拉到水塔广场的一角提议把城里的报纸拿去卖给普鲁士人,小斯泰纳起初非常气愤,一口拒绝了。直到第四天小斯泰纳才上大高个子的钩。大高个子撒谎,说要到城外去捡点土豆侍候生病的老母亲,才得到站岗哨兵的放行。大高个子和小斯泰纳在铁道路口被一个好心的老年中士接纳到值班室取暖,得到了法国狙击兵要袭击布尔热镇的情报。他们离开值班室,越过壕沟,到了一片平地的尽头;大高个子吹了一声口哨,敌方阵地也响了一声口哨,大高个子就拉着小斯泰纳跳进了敌方战壕。大高个子向普鲁士人交出了从巴黎带来的报纸,压低嗓音告密了法国狙击兵将要发起进攻的消息。普鲁士军官把他们两人赶出了门。大高个子带着普鲁士人给他们的土豆和赏钱回到古尔纳夫镇,把钱分给了小斯泰纳。小斯泰纳回到家里,把钱藏在枕头底下。晚上当听到广场上的集合号时,小斯泰纳哭了起来,向父亲讲述了他们到普鲁士那边所做的一切事情。小斯泰纳在去敌占区的途中多次提出要返回去;在大高个子出卖情报时,他要大高个子别讲;小斯泰纳多次想告诉古尔纳夫人自己出卖情报的真情,大高个子都威胁他,那是要被枪毙的。其实,小斯泰纳的内心深处还是藏着一颗热爱法兰西的心灵。
无论是讴歌战斗者的英勇,还是针砭败类们的丑陋,文本的叙述都流淌着都德炽热的法兰西民族的血液,是都德爱国情怀的表达。作品在述说元帅的昏庸和大高个子的叛逆时多处采用了反讽的修辞格。如说台球,“这就是这位伟大军事家的癖好”①[法]都德:《都德短篇小说精选》,柳鸣九译,群众出版社2016年1月版,37页。。因为元帅的一局台球,法兰西共和国输掉了一场战争,而这里还称元帅是“伟大军事家”,说台球是他的癖好,这无疑是正话反说,是对元帅的讽刺。元帅作为一位军事指挥员,不顾战争的胜负,不顾前方将士的死活,不顾法兰西民族的存亡,只顾打自己的台球,小说称“这真是一局有滋有味的台球”(都德:38),用“有滋有味”来形容这局台球,无不充斥着辛辣的滋味。普鲁士的炮火已经炸毁了司令部,元帅还在打那局台球。小说陈述:“元帅大人终于打赢了他的这局台球”(同上:41)。因为这局台球,战场上牺牲了无数的战士,法兰西人民输掉了这场战争,法兰西共和国失去了大片的国土。这里用“赢得”和“失败”形成对比,凸显了元帅赢球的惨痛与悲凉。被普鲁士军官赶出门后,“大高个儿一边出来,一边把钱币弄得叮当响,趾高气扬,像个总督。”(同上:31)叙述用“趾高气扬”,“像个总督”,活现了一个卖国贼的嘴脸。如此的讽刺语的运用,正好反映了都德对法兰西共和国爱之深,对法兰西共和国的叛徒恨之切。
都德出于对法兰西民族的热爱,描写战争,并不是他热衷于战争,而是他要呼唤人们停止战争,远离战争,捍卫和平;尽管经受过无数次战争的洗礼,但都德的精神气质更多的还是趋于平和,归于宗教。都德的短篇小说,始终充盈着浓郁的天主教氛围。都德在表达自己的和平理念时,较突出的是采用一种批判态度,对社会上亵渎神灵的现象予以无情的讥刺和鞭挞。
《三遍小弥撒》中的巴拉盖尔神父在主持神圣的宗教仪式时总是念念不忘弥撒之后的美餐:因为惦记那两只烧得又香又亮塞满了香菇的火鸡,第一遍弥撒就经常走神,有两三次念的不是弥撒经,而是就餐前的祷词;第二遍弥撒念得飞快,非常潦草地就结束了;按捺不住食欲亢奋的驱使,第三遍弥撒大打折扣,连蹦带跳就念完了。弥撒结束后,巴拉盖尔直奔宴会厅,将他的餐叉插入火鸡的翅膀,狼吞虎咽,毫无节制,结果非常具有戏剧性地撑死了。《雅尔雅伊来到天堂》中的圣雷米人雅尔雅伊突然死了。他来到来生世界,看到一个高处有一颗星的光芒,这是天堂的大门。雅尔雅伊敲门要进去,守门的圣彼得说,你一到周末就吃荤,经常对天主不敬,你还想进天堂吗?雅尔雅伊对圣彼得说,我要见我的叔叔玛泰利;圣彼得说,玛泰利亵渎十字架——“基督教的标志”①[德]恩格斯:《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6月版,第4卷,526页。——进了炼狱。雅尔雅伊说,我要见我婶婶多罗戴;圣彼得说,多罗戴被魔鬼抓走了。雅尔雅伊请求圣彼得,请您看在我父亲的面子上行行好,让我看一看你们的天堂,就看一眼;圣彼得答应了雅尔雅伊的请求,你只能进去一个鼻子尖。在圣彼得把门打开的时候,雅尔雅伊用背一挤就进了天堂的大门。雅尔雅伊进了天堂,就赖着不肯离去。《可敬的戈谢神父的药酒》中的戈谢从养母那里学来酿制药酒的技术。这种药酒无与伦比,销路甚广,很快给普赖蒙特莱修道院带来财富,也给他自己带来了荣誉和地位。修道院院长安排戈谢专门从事药酒技术的研究,不再去放牧牛群。可是,戈谢在制酒室里总忍不住要喝上那么几口。一天晚上,教堂正在作晚祷,戈谢满脸通红,气喘吁吁,东倒西歪地闹进来。大家开始还以为他是一时手脚失措,到后来才发现他是喝醉了酒。院长先生用权杖向他示意,要他放规矩一些,他却唱起淫乱的歌曲来;院长要两个身强力壮的教士把他从祭坛的侧门拖了出去。第二天,戈谢“跪在院长的祈祷室里,检讨他的罪过,哭得泪如泉涌”,说这是药酒把他害苦了。院长安慰他,说这件事肯定是会过去的。戈谢告诉院长,这酒特别芳香,特别美味;院长特许他每次可以喝上二十滴,也可以不必上礼拜堂了。戈谢白天都是潜心敬业地酿制药酒,可是一到晚上当药酒加热升温的时候就经受不住这药酒的诱惑,而且喝酒之后还会唱那些淫秽歌曲。无论是巴拉盖尔贪恋美食而不认真做弥撒,雅尔雅伊赖在天庭不肯离去,还是戈谢喝醉了药酒在教堂装疯作邪,这些都是对上帝不敬的作为。
都德叙说这些现象,有论者认为,是“对宗教的讽刺”②柳鸣九:《法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2月版,下卷,261页。。而笔者以为,这不是“对宗教的讽刺”,而是对和平的捍卫,是都德作为一个受批判现实主义影响的基督教徒对和平理念的形象表达。他批判这些神灵亵渎者,其用意是在劝导人们敬畏上帝,珍爱生命。巴拉盖尔撑死之后,他的灵魂来到天堂,救世主训斥他是基督教的败类,要他滚开,命令他补做三百遍弥撒偿还给神灵。很多年之后,还有人看到巴拉盖尔在已经破败的教堂里补做第三遍小弥撒。雅尔雅伊赖在天堂不走,圣彼得没有办法,正好牛倌保护神圣吕克路过这里,圣彼得求圣吕克帮忙撵走雅尔雅伊。圣吕克知道圣雷米人喜欢观看斗牛,在天堂的外边做了一个斗牛的假象,雅尔雅伊一听说天堂外边有斗牛,就扑出了天堂的大门。和巴拉盖尔、雅尔雅伊有所不同,戈谢能够幡然醒悟。终于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早晨,戈谢来到会议室对修道院院长说,我不再酿酒了,让我去放牛吧。院长问他原因,他说因为喝酒,像一个浑蛋一样喝酒,如果我再干这差事,上帝的天火就会把我烧掉;会议室里的人听了他的话没有一个不是严肃的表情。巴拉盖尔被罚做弥撒,雅尔雅伊被哄出天堂,戈谢自我忏悔,都和上帝的伟力联系在一起:告诉人们,要敬畏上帝。这些作品中的点睛之笔,深层次地隐含着都德灵魂深处的原罪精神和生命意识。
如果说《三遍小弥撒》《雅尔雅伊来到天堂》《可敬的戈谢神父的药酒》将都德的和平理念表达得还隐晦和含蓄了一些,那么,《菊菊乡的神父》《教皇的母骡》等篇什就说得洞明和直白了。菊菊乡的神父马丁一天夜晚想到天堂去见见菊菊乡的乡亲们,圣彼得帮他查看天堂的名册,没有找到一个菊菊乡人的名字。马丁再求圣彼得,圣彼得给了他一双草鞋,让他走近天堂的大门,天使给他查看名册,也没有找到菊菊乡的人。马丁很纳闷——菊菊乡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天使要马丁沿着一条小路继续往前走。这条小路铺满了烧得通红的木炭,马丁走在上面每个毛孔都冒出汗来。马丁站在大门口,一个头上长角的魔鬼用铁叉戳了戳马丁问,你是不是想进去?马丁说,不想进去。马丁问魔鬼,这里是不是有个把菊菊乡的人;魔鬼告诉马丁,菊菊乡的人全在这里。马丁定睛一瞧,在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看到了他们整个菊菊乡人。为什么菊菊乡的人都在地狱?因为他们不信仰上帝,该做礼拜的时候不做礼拜,整天喝酒,偷别人的东西,做一些淫乱的事情。《教皇的母骡》中的狄斯特·韦代恩是一个生性不良,巧言令舌,厚颜无耻的人。有教皇在的时候,他对教皇的母骡无微不至;当教皇不在的时候,他就偷喝本该给母骡的酒。有一次,他要母骡跟他一起爬唱经班的钟楼,母骡爬到了一个令它头晕眼花的平台,不能下来了。当教皇到来的时候,狄斯特说是母骡自己要去爬的。教皇只好用起重机把母骡吊下来,母骡在众人的面前出尽了丑。母骡下来之后,准备一蹄将狄斯特踢死,可是他到那不勒斯宫去学习外交和礼仪去了。等狄斯特七年之后回来再靠近母骡的时候,母骡一蹄踢死了狄斯特。《菊菊乡的神父》《教皇的母骡》明确地告诉人们:如果居心不良,无视和平,干一些龌龊的事情,就有可能被打入地狱,或者被“教皇的母骡”踢死。
“其国之政权,亦半为主教者所把持”,我国清代学者王韬描述自己19世纪末旅法的见闻时说,法国“国中讲堂相望,教师如林,习教传徒,遣人四出,民间每岁糜费金资不下巨亿万……”①王韬:《法国图说序》,《弢园文录外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9月版,341页。法国社会普遍信仰天主教义。都德作为一个乐观的天主教徒,在作品中还树立了正面而且典型的和平形象。马丁是菊菊乡的本土神父。“他性情善良得像面包,心地光明得像黄金,爱菊菊乡的百姓,就像是慈父爱子女;如果菊菊乡的居民都稍稍听他的话,使他略微满意一点儿,那么,在他看来,菊菊乡肯定会成为人间天堂。”②[法]都德:《都德短篇小说精选》,柳鸣九译,群众出版社2016年1月版,137页。马丁的形象彰显了都德对当时法国社会信仰状况的敏锐洞察,倾注了都德对普罗旺斯乡村生活的深入思考,他是都德和平理念的形象展示。
都德对国家的挚爱,对上帝的景仰,归根到底还是源自他的童年记忆,源自他对自然之神的崇拜。都德1840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的斯尼姆城,父亲是一个丝绸经销商,母亲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喜欢阅读和写作。十五岁那年,父亲的商店倒闭,都德不得不辍学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发挥自己的优长,到一所学校担任自习辅导员。十七岁那年,在哥哥艾尔莱斯特·都德的帮助下,带着诗作《女恋人》到巴黎;1866年因出版《磨坊书简》受到法国文学界的关注。尽管离开了斯尼姆城,但他对斯尼姆城,对整个普罗旺斯省,对那里的乡亲都心存眷恋之情。他曾多次回到普罗旺斯,寄身于古老的磨坊,观察父老乡亲的生活,聆听他们的故事。他早期的短篇小说很大一部分就是以熟悉的乡间小人物为描写对象,以乡间小人物的日常劳作、节日庆典和情感生活为创作题材。
“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①[德]恩格斯:《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6月版,第4卷,512页。,当时的法国农村也受到了资本主义兴起所带来的震动。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达拉斯贡原有的风力磨坊、畜力磨坊有可能被新型的蒸汽磨面机取代。《高尼勒师傅的秘密》中的高尼勒的磨坊受到影响,很少有人再送小麦给他加工。高尼勒异常苦闷,在整个村庄到处宣讲,蒸汽磨面机磨出的面粉有毒,有人要用有毒的面粉毒害普罗旺斯人。高尼勒为了顾全面子,让他的磨坊仍然在山坡上转动风翼。人们奇怪,高尼勒的磨坊为什么还在运转?有一天,高尼勒的外孙女维芙特和她的男朋友,翻过他的围墙看破了他的秘密——原来老人的磨盘是“空碾打磨”。村里人知道了老人的这番苦心,于是都把麦子送到老人的磨坊来磨,老人的磨坊一时间又红火起来。老人去世后,老人的磨坊,也是整个普罗旺斯省最后的一个老式磨坊,就关闭了。
《一对老夫妻》中的“我”是一个磨坊老板。我的朋友莫里斯从巴黎来信,要我到伊居叶尔镇代他去看望他年迈的祖父祖母。老人知道我是莫里斯的朋友,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我,拉着我的手在房间跑来跑去,堆满皱纹的脸涨得通红、露出开心的笑容。老人叫喊他的老伴,老太太从过道走来。“她头戴蝴蝶结小帽,身穿淡褐色袍子,手执一条绣花手绢,这显然是按照古老的风俗向我表示敬意……”②[法]都德:《都德短篇小说精选》,柳鸣九译,群众出版社2016年1月版,149页。老太太一进门就要向我行屈膝礼,老头一句话打断了她的动作——这是莫里斯的朋友。老太太浑身发抖,哭了起来,手绢也掉到地上。接着老头老太一人拽着我的一只手在窗子前的椅子上坐下。他们询问莫里斯的景况,我尽心地回答他们提出的所有问题。他们拿出牛奶、椰枣、蛋糕和饼干招待我,我把这满桌的东西吃得精光。老人还把放在大柜最高一格的为莫里斯存放了十年的樱桃酒取下来,给我酌上满满的一杯,我一饮而尽;用完餐,我有了一些醉意。日头已经偏西,我要告辞,老太太送我到家门口,老头送我到了广场上。
《阿莱城的姑娘》中的让的故事吸引着磨坊主“我”。让是农庄主埃斯代维的大儿子,长得身强力壮,眉清目秀;他在阿莱城的集市上爱上了一个娇小而美丽的姑娘。正当家人准备给他办理婚事的时候,阿莱城姑娘的前男友来到让的家里,向让的父亲埃斯代维讲了他们的恋情,出示了他们过去的情书。让知道了这些,极为矛盾和痛苦,从此沉默不语,经常徘徊在通往阿莱城的大路上。母亲见他眼里总是噙着泪水,对他说,那我们就成全你吧,但他拒绝了。他为了使父母宽心,开始装出忙忙活活的样子,在丰维叶尔镇的选举典礼上还带头跳法兰多拉舞,在圣埃洛瓦节还主动邀请母亲共舞。就在圣埃洛瓦节的第二天,让登上楼顶的谷仓跳楼自杀了。
都德“具有一种罕见的不可思议的艺术家的敏感”①江伙生、肖德厚:《法国小说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166页。。他很快就洞察到机器生产的大工业革命给普罗旺斯乡村带来的骚动:高尼勒的磨坊受到蒸气磨面机的挤压,乡间的空窠老夫妻十年不能与到城里谋生的孙子见面,阿莱城姑娘的浪漫正在吞噬乡村小伙纯真的感情。都德眷恋自己的童年,热爱普罗旺斯的乡村生活。他对普罗旺斯的自然景观、历史掌故和现实生活了如指掌,家乡普罗旺斯在他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用客观而不失热爱的笔调将它们再现出来,具有充沛动人的情感和历久弥新的感染力量,所描绘的图景充满了一种朦胧柔婉的浪漫美。所以,柳鸣九称他是“一个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②柳鸣九:《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都德短篇小说精选》,群众出版社2016年1月版,9页。。
柳鸣九还说:“正如莫泊桑在法国文学中以描写诺曼第景物著称一样,都德则以对南方风情出色的描写而闻名。”③柳鸣九:《法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2月版,下卷,258页。就描写普罗旺斯的风土人情而言,都德不同于莫泊桑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借用和发掘了传统的民间故事与传说。譬如“我”为了劝慰抒情诗人皮埃尔·格兰哥尔去做巴黎一家堂堂正正大报的专栏编辑,给他讲述了《赛甘先生的山羊》这则故事。赛甘先生豢养山羊,运气一直不佳,山羊都咬断绳索,跑到山上被狼吃掉。等到失去第六只羊后,他决定买一只幼小的山羊。这只山羊开始还温驯,但等到长大之后,它也有些不对劲起来。一天,这只山羊逃出牲口棚,也到了山上。山羊站在高高的山顶,俯视山下的美景,高兴极了,仿佛自己站得这么高就和整个世界一样伟大。可是,到了黄昏,山羊听到了狼的嗥叫。山羊和狼一直搏斗到第二天黎明,最后精疲力竭还是被狼吃掉了。在《赛甘先生的山羊》中,都德运用夸张的手法,放大了普普通通的民间“奔逃”母题,意味隽永地对法国社会所奉行的“民主、自由、博爱”作了淡淡的调侃。都德的作品中还有《“塞米朗特号”遇难记》《高尼勒师傅的秘密》《教皇的母骡》《菊菊乡的神父》等都是以讲述民间传说与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
二是描绘和赞美普罗旺斯的自然景物。都德对家乡秀丽风景的赞誉在作品中几乎随处可见,如:
“我远离巴黎的尘嚣千里之遥,在琴瑟鼓乐、美酒佳醇俱备的普罗旺斯省,落户于一个阳光灿烂的山丘,四周全是太阳和音乐。白尾鸟组成了乐队,山雀则组成了合唱团;清晨,杓鹬发出“咕勒哩,咕勒哩”的叫声,中午蝉鸣不绝于耳,还有牧童在吹笛,有秀丽的棕肤色农家女在葡萄园里欢笑……”①[法]都德:《都德短篇小说精选》,柳鸣九译,群众出版社2016年1月版,171页。(《金脑人的传奇》)
在都德的笔下,普罗旺斯拥有着美酒、阳光和音乐。在葡萄园里,白尾鸟、山雀、杓鹬、蝉都在歌唱;牧童在吹笛,妇女在欢笑。比起喧嚣与忙碌的巴黎,都德是向往无忧无虑的法国南方农村。
“我到达伊居叶尔已将近两点。村子里空荡荡的,人们都下地去了。大道两旁榆树丛丛,白色花絮如烟尘弥漫,知了高唱,像在开阔的平原上。村政府前的空地上,有头驴子在晒太阳,教堂的喷泉上空,一群鸽子飞来飞去,但我找不到人来指点孤独修道院是在哪里。”②[法]都德:《都德短篇小说精选》,柳鸣九译,群众出版社2016年1月版,147页。(《一对老夫妻》)
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伊居叶尔镇声色兼备的美景:空中弥漫着白色的花絮,知了在榆树丛中鸣叫,驴子在空地上晒太阳,鸽子在天空翻飞。
“门外没有人!鼓声也停了……只有两三只杓鹬拍着翅脉,从沾满了露水的野生葡萄丛中飞了出来……微风在树林里吟唱……朝东望去,在阿尔比尔山的峰脊上,堆聚着一团金色的尘烟,太阳正从那里冉冉升起……一缕初阳已经掠上磨坊的屋顶。”(同上:252-253)(《思念》)
烟雾缭绕于阿尔比尔山峰,初阳从磨坊的屋顶冉冉升起,微风在树林中发出鸣叫,两三只杓鹬从沾满了露水的葡萄丛中展翅飞翔。多好的一幅田园风景画!都德笔下的普罗旺斯总是沐浴着阳光,荡漾着歌声。
都德非常善于用夸张、比拟和比喻等手法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和描写景物。譬如《县长下乡》,现在更多人习惯将它归类于散文诗。的确,文中围绕县长下乡的情节寥寥无几,对县长由于紧张而难以表达自已观点的滑稽场景只是一带而过,反而将茂密森林里的花鸟树木写得栩栩如生:这时的林中美景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只供人观赏,而是各具神态,各有个性。在林子间,与白桦树的深沉冷静形成对比,紫罗兰表现得俏皮灵动;黄莺与夜莺好奇地交头接耳,欢歌笑语。风景不再是单调的静物,万物都被赋予了与人同等的美好灵魂。其中对自然景物直接描写的篇幅颇重,法国南方迷人的风景在都德细致入微的笔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繁星》更是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动人的爱情故事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图画。牧童在山上放羊,有时半个月见不到一个人影。这天碰上礼拜日,中午又下了大雨,给他送粮食的人直到下午三点钟才出现。今天来给他送粮食的不是那个小伙计,也不是诺拉德老婶,而是庄园主的女儿斯苔法奈特。斯苔法奈特是牧童最关心的人,她美若天仙。今天她打扮得特别漂亮,好像是从舞场上回来的。她从篮筐里把粮食拿下来后,查看了一下牧童的住处就离去了。傍晚的时候牧童突然听到有人叫他,是斯苔法奈特回来了,她遇到了索尔格河暴雨之后涨水。牧童安慰她,七月的夜晚很短,只有一小段不好的时光。斯苔法奈特流出大颗的泪珠,牧童也想哭了。牧童安顿斯苔法奈特到栏圈里休息,他自己就坐在栏圈的门口。突然,栏圈的门开了,美丽的斯苔法奈特睡不着觉,他们就靠在一起坐着。一颗流星从他们的头上划过。斯苔法奈特问牧童,这是什么?牧童告诉她,这是一个灵魂进入了天堂。牧童还教她,哪里是银河,哪里是大熊星,哪里是天狼星,哪里是牛郎织女星。斯苔法奈特问牧童,星星结婚吗?牧童告诉她,是的。说着说着,斯苔法奈特的头压在牧童的肩上睡着了,群星在他们头上闪烁。这是多么美妙的情景啊!此时之繁星正是我国文学理论家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①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王国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1卷,142页。。在牧童看来,“群星静静地继续它们的行程,柔顺得像羊群一样”,“星星中那最秀丽最灿烂的一颗,因为迷了路,而停落在我的肩上睡觉”。②[法]都德:《都德短篇小说精选》,柳鸣九译,群众出版社2016年1月版,95页。这时的斯苔法奈特就像绵羊,群星就像羊群,斯苔法奈特仿佛就是星星,也正如我国先哲庄子所说的“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③《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7月版,第1册,112页。,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综上所述,都德短篇小说的审美特质主要体现在崇高的爱国情怀、强烈的和平追求以及富有诗情画意的法国南部农村自然景观的描写等三个方面。正是这些审美特质奠定了都德短篇小说在法国文学的地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了弥足深远的影响,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与都德境遇类似、民族救亡图存意识初步觉醒的读者。都德的短篇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题材与基调的探索之路上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丁玲早在1946年就说过:“翻译小说《最后一课》、《二渔夫》等是我最喜欢的,当然那故事的情调,写普法战争,法国感到快要亡国的痛苦,是深合于那时我们的情绪的。”④丁玲:《我怎样飞向了自由的天地》,《丁玲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5卷,264-265页。正是受都德短篇小说译文的影响,丁玲创作了《我在霞村的时候》、《一颗未出膛的子弹》、《东村事变》等爱国情怀与乡土风情兼具的短篇小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