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培计划”训后跟踪指导机制的研究与建立*

时间:2024-08-31

刘桂荣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670)

近年来,国家启动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开展职业教育师资国培计划,为职业教育培养“种子”教师,充分发挥国培学员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全力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真正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推动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发展。

在国培项目中,除了训前的需求调研、训中的集中培训外,训后的跟踪指导也是国培项目的重要一环。在国培项目评估指标体系中,训后跟踪指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跟踪教师参训后实践应用效果,以不断改进培训工作[1]。近年来,教育部对国培计划承办单位进行匿名评估,从评估结果看,很多指标都能得到参训学员的认可,但是也有部分指标参训学员认可度较低,按照5分制排在最末的就是“训后跟踪指导”指标。

1 训后跟踪指导的重要性

1.1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研科研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机构根据需求调研报告,科学设计培训内容,遴选优秀师资力量,搭建师资队伍国培平台,运用集体授课、实践操作、课外选修等不同的培训方式,根据优秀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成长发展规迹,开展学习职业教育理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职业技术技能、提高教研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增强参训学员自主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尤其是培训后的跟踪服务,更是促进培训成果转化,提高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2]。国培项目的训后跟踪指导,从本质上说就是促进学员国培成果落地应用,促进学员继续深入探究,指导学员凝练实际成果,真正将培训成果落实到学员的教学实践中。因此训后跟踪指导可以延长培训链条,扩大研修效应,深化研修成效[3],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真正起到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1.2 延伸国培培训服务,完善国培培训机制

训后跟踪指导表明,国培不单单是在某地的集中培训,也不应该只是某个时间段的整体培训。训后跟踪指导,是国培工作的延续。通过训后跟踪指导,解决参训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扩大培训效果与应用,激发参训学员的主动学习热情,促使参训学员在工作实践和积极学习中快速成长。因此切实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加强集中培训后的跟进指导尤为重要[4]。

1.3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强辐射带动效果

训后跟踪指导,除了解决参训学员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求学员将在国培中获得的理论知识、掌握的实践技能、取得的优秀成果分享给自己所在教研室的教师和所教授的学生。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在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中,起到“传输器”和“放大器”的作用。

1.4 提高评估效果,改进培训工作

通过指导参训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综合考量学员在职教理念是否提升,实践操作技能是否提高,教研科研能力是否加强,人才培养水平是否提高,服务社会能力是否增强,为国培各项评估指标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和更加可靠的依据,有利于培训机构改进工作,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

2 训后跟踪指导存在的问题

2.1 对训后跟踪指导缺乏清楚的认识,没有真正认识到训后跟踪指导的重要性

一般培训机构认为,参训学员在本培训机构,集中培训一段时间,对学员进行相应的考核,分出个优秀、良好、合格考评等级,国培的工作就结束了,实际情况远不是这样。较早开始的企业培训,会追踪培训效果、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主要从参训员工反应、参训员工学习收获、参训员工行为表现及参训员工绩效结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这种内部培训与跟踪管理的做法,对企业来说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国培项目是近几年才由国家相关部门主导开展起来的,因此许多培训单位对训后跟踪指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制定训后跟踪指导的相关措施,也没有建立训后跟踪指导的运行机制。

2.2 有限的培训经费无法承担训后跟踪指导的相关费用

在培训过程中有很多项目需要费用的支出,包括餐饮费、住宿费、交通费、授课费、场地费等相关费用。这些费用在全部支出后,有限的培训费用所剩无几,没有多余的费用能够用于训后跟踪指导。尽管现在互联网技术特别发达,能够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节省很多的费用,譬如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互动,解决参训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仍需要有一定的费用支出。一般情况下,培训单位不会专门拿出费用来进行训后跟踪指导。

2.3 参训学员人员分散,训后跟踪指导落实难度大

参训学员一般来自全省、全国各地。培训结束后,一般都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人员分布比较分散,空间距离远,训后跟踪指导难度大。培训机构与参训学员没有行政或隶属管理关系,参训学员如果自己没有较强的培训效果落地实施意识的话,训后跟踪指导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

3 训后跟踪指导机制的建立

国培结束后,如何克服训后跟踪指导存在的问题,是培训机构和参训学员都要认真面对的一个共同的课题。如何把培训的成果落到实处?如何来指导培训学员,更好地发挥培训效果,使青年教师更快的成长起来?是建立训后跟踪指导机制的根本之所在。笔者认为,培训后的跟踪指导可以设计为“四阶段一循环”的模式来进行实施,具体如图1所示。

3.1 计划

根据参训学员的个人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结合国培过程中参训学员掌握的内容,在参训结束后返回工作岗位前,给参训学员布置相应的返岗自我研修题目,要求学员根据培训的内容落实实践工作,把培训的成果、自我研修效果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中,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或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参训学员在落实培训成果和自研效果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参训学员的个人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确定训后跟踪指导的内容。

3.2 实施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进行跟踪指导。

3.2.1 线下模式跟踪指导

与培训机构相近的学员或者是在某一区域内的学员,训后跟踪指导人员可以到学员所在的单位,与学员直接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采取听课、召开座谈会、学生评教、教师测评等方式,及时了解参训学员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教师反映的参训学员在教学方面以及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的不足之处,要及时进行汇总整理,会同有关培训专家,制定相应的措施。

3.2.2 线上模式跟踪指导

针对学员空间距离远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建立QQ培训班群、微信培训班群或者是通过第三方机构建立交流学习平台,克服学员与培训机构相互比较分散的缺点,开展经验交流、问题咨询等活动。

3.3 评价

一般培训的评价往往是片面的将培训期间的成绩作为评价培训效果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方法对于参训学员培训过程中的评价是起作用的。但是这种评价方法也有自己的弊端,那就是参训学员返岗后,是否真正将自己的培训所得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中,真正起到“种子”作用,给周围同事带来辐射带动作用,给单位的师资队伍建设带来示范引领作用就很难说了。所以应该把培训评价延后到学员返岗后,评价的主体由学员所在单位、培训机构共同来实施。对学员实施主管领导、同事及学生的“三维”评价,客观公正的全面评价学员的培训效果。在过程性评价中注重发展性评价,特别关注学员的政治素养和师德师风、专业理论知识、操作实践技能和教育价值观等有没有得到新的提高和发展。

3.4 改进

对跟踪指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处理,对跟踪指导过程中取得的经验进行归纳,并对跟踪指导建立档案,对参训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补充完善培训计划用于下一次培训。这样就有效地形成了训后跟踪指导机制良性循环。训后跟踪指导机制工作循环如图2所示。

图2 训后跟踪指导工作循环过程图

4 训后跟踪指导必要条件

4.1 确立专职人员

专门负责工作计划的制定,相关人员的组织,确定跟踪指导的内容和方法。

4.2 设立专项经费

在经费使用过程中,进行统筹兼顾,专门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训后跟踪指导,为训后跟踪指导真正落到实处,提供经费支持。

4.3 建立专项制度

培训机构要建立组织制度、人员制度、财务制度、跟踪制度和汇报制度,完善鼓励相关人员的激励措施,使跟踪指导有章可循,给相关人员适当的工作补贴,对该项工作做得好的人员给予奖励。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