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作为曾经的世界工厂,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已受到工资提升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冲击,国内制造业企业有很多已经陷入困境之中。为此,国务院多次提出推进“中国制造2025”,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业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良性发展。
工业4.0时代,财税制度需要改革
文/汤爱丽
“工业4.0”这一概念虽然起源于德国,但它一经提出便激起了制造领域技术革新、技术竞争的新一轮浪潮,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經济大国的高度重视。美国在 2009 年至 2012 年的三年间,先后推出了 《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与《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旨在借助这些规划的实施,巩固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优化制造业结构。日本政府也高度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2014年,日本着手研制以3D造型技术为核心的制造项目研发,开发了代表世界顶尖水平的金属粉末造型用3D打印机;使用“小生产线”模式,建成了世界最短的高端车型生产流水线;通过小型设备、机器人和无人搬运机引入、无人工厂设计、细胞生产方式等革新,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制造产业竞争力。
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在核心内容上,有很多是重合的,如智能化、数据化、技术革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技术革新需要公共财政的鼓励与扶持。我们可以通过美德两国关于工业4.0的财税政策比较,获得对我国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工业4.0的财税制度安排特征
财政资金重点投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传统制造业发展停滞,对传统制造企业的不断财政补贴难以维持发展,要保持甚至提高一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必须大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向智能化、个人化等方向发展,必然需要财政资金重点投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比如智能制造、“四基”发展、高端装备等,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财政资金支持科技研发和示范应用。工业4.0的智能工厂、智能生产需要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云技术、智能化生产以及个人化的新技术等。因此加大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将其运用到制造业生产、供应等过程中,对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加大。在工业4.0中,具有知识与技能的劳动者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成为工业4.0战略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工业4.0提出的要求是:1.只有掌握了专业技能的人员才能操控智能制造的自动化设备;2.增加了对具有电子工程、信息技术、机械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3.智能制造的多学科、跨地域和大数据特性,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需要大量的高端服务业从业人员从事智能制造的配套工作。鉴于这些因素,加大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强化人才培养对工业4.0十分重要。
实施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制造业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研发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此面临资金压力。为减轻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负担,可以相应的实施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比如为鼓励企业创新对首次研发应用某新技术的企业进行税收减免等。另外,可以推进相关税种改革,间接减轻制造业税收负担。
美德财税政策的变化
德国工业4.0财税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创新。从1995年起,德国联邦政府的研发投入逐年增长。其中,制造业方面的研发费用一直居于首位。
德国政府主要通过创造创新友好型环境、支持以市场为取向的研发行为两方面措施来鼓励企业创新。“工业联合研究”项目将具有研发兴趣的工业企业与研究机构集合到一起,项目资金无须偿还;“中小企业中央创新计划”对单个企业的研发项目及中小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行资助,项目资金从2010年的3.13亿欧元提高到2013年5.13亿欧元;工业4.0项目对某些技术方案进行资助。在这些方案中,智能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内部连接或者与用户进行互动。
此外,德国政府一直重视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2012年,德国企业在欧洲专利局申请专利多达34000项,占欧洲申请专利数量的36%。
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德国政府通过欧洲复兴计划的专用基金和政府专属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
2012年,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总的贷款额度在78亿欧元左右,受益的企业中约有四分之一为工业企业。“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基金作为德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工具,主要资助对象为工业企业。2012年,该项资金的投资创造了将近2万个工作岗位,稳定了6.4万个工作岗位。从2014年开始,投资补贴取消,“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基金将变得越来重要。为帮助创新型企业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德国政府成立了高新技术启动基金与ERP启动基金。2012年,德国经济部联合欧洲投资基金共同推出了欧洲天使基金,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融资额度在25万欧元到500万欧元之间。
加大人才培训和引进投入。首先,注重人才培训。德国非常注重对年轻人的职业教育培训。从培训的行业来讲,制造业在所有的行业分支中占比最高,约为35.3%。政府鼓励年轻人在高等教育中选择工程师职业。例如,在有些研究机构建立学生实验室,借此提高年轻人对技术领域的兴趣。
其次,借助专业人才方案,鼓励专业人才发展。2011年夏季,德国联邦政府出台了专业人才方案,该方案更好地兼顾了工作与家庭,为公民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通过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并利用人才迁移政策引进专业人才。2012年6月,启动了专业人才门户网站,旨在鼓励、吸引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能源税收减负。2012年,大约有1.1万家企业受益于能源税收减负政策,约有2.3万家企业受益于电力税收减负政策。2013年初,德国政府针对工业制造业的能源密集型企业又出台了新的优惠政策。如果企业引进能源管理系统与环境管理系统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缴纳能源税与电力税之后,政府将退回其缴纳的部分税收。
美国为重振制造业,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政策。继《制造业促进法案》和“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之后,2012年2月,美国又制定《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提出要重新认识先进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保持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国际领先和主导地位。该计划明确了完善先进制造业创新政策、加强“产业公地”(Industrial Commons,指许多制造商共享的知识资产和有形设施)建设、优化政府投资三大原则,并提出加快中小企业投资、提高劳动力技能、建立健全伙伴关系、调整优化政府投资和加大研发投资力度五大目标。
2013年,奥巴马在连任后的首次国情咨文中提出包括建立15个科研中心、加强政府和社区互动、税务改革和提高出口在内的振兴美国制造业的计划。
综上,美国主要从加大科研投入、税收优惠、税务改革等方面来制定政策以发展先进制造业,希望改变美国的产业、经济、社会结构,解决美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境,并再次占据世界技术创新的制高点。
对中国财税政策的启示
2015 年 3 月,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會议上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 “中国制造 2025”,这是中国首度提出的一个关于制造业发展的十年规划,目标直指 “中国创造、制造强国”。同年5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 《中国制造 2025》。
无论德国还是美国,都有一个高效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牵引着制造业的发展,注重对创新的鼓励,对科研的投入。我国应该完善创新体系,完善科技计划(基金、专项等),鼓励并支持建立各类科研中心,倡导企业与高校、研究院联合,协同推进各种先进设计、制造、管理技术的研究,积极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制造业中。
其次,应培养人才,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和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投入,重视劳动力培训,大力发展与制造业大国相匹配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职业学校。我国也应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对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
最后,应制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中小企业占制造业的大多数,中小企业长期面临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从而制约中小制造企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利用专用基金等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鼓励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建设专营服务机构以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同时,政府可以给小微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为中小企业减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